注重主体体验强化自我教育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 新的教学理念使得《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开始逐步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 的道路, 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 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它使课堂教学真正贴近生活、充满活力。也正因为这种种的原因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新的挑战。
  新形势下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 带着这一问题我认真学习专家们的报告, 积极查阅相关资料, 与同仁们主动地进行交流, 通过学习从理论上进一步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教学理念, 我认为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的更新上, 更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 去贯彻; 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情绪,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下面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如何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谈谈个人体会。
  一、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
  由于传统的影响, 以往的品社课教学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 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结论, 然后学生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这样长期以来会抑制学生创新精神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新的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参与课堂教学, 一起体验、探讨、研究,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明白道理、分清是非, 同时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
  1.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角, 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教师想参加学生活动, 那么就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来吧。例如:在学习《我爱爸爸妈妈》一课学生交流时, 我先调查学生谁知道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有多少? 让学生知道一些细小的关心都是爱的表现。同时教师走进同学们中间和同学们一起回忆爸爸妈妈关心自己的一些生活细节。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 这样既融洽了师生关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不要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 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 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 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 即使结果是失败的, 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比如: 教学《我们爱教师》时, 课前要求学生在课外仔细观察老师的活动, 特别让学生去观察体会老师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然后回到课堂上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学生就会各抒己见, 教师进一步启发: 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就能很好的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相信学生的回答会感情真挚, 令人深思。在此基础上, 组织学生拿起笔给自己现在的或幼儿园的老师写一封信, 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或者写写你理想中的老师。这样, 理性知识上升到感性知识, 把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结合起来, 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把培养情感与提高能力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实现多赢。
  3. 启发学生质疑解难。孔子曰: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之源。在品社课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大胆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要把课堂教学的起点放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上, 教师的“启” 重在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
  二、积极拓展课外资源, 体现课程的生活性
  社会就是大课堂, 要想学好《品德与社会》这一科,不能使学生局限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 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 将教材作为一个范例, 不能照本宣科, 而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挖掘教材资源,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 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1. 让课堂知识在课外得以实践。课堂活动形成的知识,需要具体行动的检验, 才会真正起到规范行为、养成良好品质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续到课外, 使这种知识得以巩固和升华。例如:在学习《同情帮助残疾人》一课时, 课堂上让学生谈谈自己打算以怎样的行动帮助老人或残疾人, 以怎样的行动计划去实施, 然后指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走近老人、走近残疾人, 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 把行动落实到实处。理论知识与体验生活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从而达到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2. 把课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的空间是广阔的,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当前国情、国策、国内外局势以及人们关心的敏感话题, 从报纸、新闻、杂志上收集资料, 自主选题, 自主展开学习过程, 自主总结学习结果,将课外知识融入课内教学。例如: 过: “六
其他文献
雷克雅未克冰岛路政署内,彼得·马修森坐在办公桌后透过眼镜看着我,热情地笑了笑。  不过,马修森坚定地说:“开始之前,让我们先讲清楚——我可不信精灵。”  我挑了挑眉毛,转过头去看他办公桌上的电脑屏幕。上面有一份临近小镇修建公路的施工规划图。图纸上画着两个黄圈儿,一个是“精灵教堂”,一个是“精灵礼拜堂”。马修森叹了一口气,沮丧地承认:“唉。我们冰岛并不总是要给精灵让路。不过,具体到这个项目,我们得到
《魔童降世》,哪吒归来,点燃了暑期档的大屏幕。有评论说,哪吒是逆夭改命,中国动画也要逆天改命。这一评论用心虽好,却对中国动画发展历程缺乏了解。中国动画诞生时是光彩熠熠的“灵丸”,而不是灰头土脸的“魔丸”。虽然经蒙尘,也难掩辉煌。  中国第一部动画诞生于1926年。比世界第一部动画片的诞生只晚了20年。中国动画不仅起步早,而且起點高。  40年代由万氏兄弟制作的《铁扇公主》,是亚洲第一部有声动画长片
项目概述  师德项目以教师专业道德中的三个基本范畴(幸福、仁慈、公正)为专业主题,支持石景山区教育工会已有的“生命·爱·尊重”主题教育活动,以专家专业引领与教师修养促进相结合的方式,将各主题师德教育活动分年度推进,使之成为各学年师德建设的主线,切实推进全区绿色教师队伍建设。项目组主要在专家讲座以及教师自我学习方面提供专业帮助(如编写相关案例手册、推荐有关书籍、参与相关活动等),并协助教委开展相关工
《学习是一种信仰:  犹太人教育和创造力的奇迹》  贺雄飞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6  定价:28.00元    《学习是一种信仰:犹太人教育和创造力的奇迹》通过对群星璀璨的犹太人和诺贝尔奖中的“犹太现象”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学习是一种信仰’和“观念改变世界”这些犹太人的价值观和理想,并通过对犹太人创造力和精英教育的深刻剖析,揭示了数百位犹太天才成功的奥秘。    所谓的“常春藤”或“常春藤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先进的音乐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得到了积极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课堂。将多媒体教学设备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相融合如同锦上添花,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使得学生在“乐”中学“乐”。  【关键词】多媒体;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融合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由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
项目概述  2010年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合作启动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项目。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名校品牌建设是此次合作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项目为期3年(2010年-2013年)。共有8所学校参与此项目,包括北京市京源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实验学校、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北路小学、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北京市石景山区爱乐实验小学、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幼儿园、北京市石景山区师范附属
【摘要】面对新接手的班级,无论学生的性格习惯还是行为特点,作为班主任都需要去摸索。如何运用唤醒教育在班级建设中发光发热,使组建新集体的时候事半功倍,是文章的论述重点。文章尝试从实际操作案例中总结经验,初探方法以便推广。  【关键词】唤醒教育;组建新班;实际运用一、唤醒教育的概念  说起唤醒教育,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唤醒”二字,到底要唤醒什么?唤醒学生生命中的主动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其实我们人总有一种生
宋紹义 著 蒋佳慧 绘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20.1  36.00元  宋绍义  工学博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学讲师,从事编程一线教育工作多年,善于把编程知识通过有趣的事例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进行普及。  蒋佳慧  2016-2020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曾参加过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气象科普大赛,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荣获第五届紫金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入围奖
【摘 要】“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再次读到老子的这句话,不由得驻足良久。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育人之道,它提供了一种管理、教育学生的新思路。  【关键词】学生工作 不言之教 教育  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经常听到同事存在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老师越管,学生越烦;老师越凶,学生表现越差;抑或有同事抱怨,学生工作久了,自己心理都存在阴影和问题。同样,当我在工作中,面对自己的满腔热
【摘要】教师可以在循证思维的指引下通过设计“循证学习单”,以问题为逻辑出发点,引导学生多方收集信息资源、汇总证据,进行知识实证,并联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要求,对初中化学课堂授课流程进行有效、合理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逻辑思维,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授课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循证思想;循证学习单;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本、注重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