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 新的教学理念使得《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开始逐步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 的道路, 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 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它使课堂教学真正贴近生活、充满活力。也正因为这种种的原因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新的挑战。
新形势下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 带着这一问题我认真学习专家们的报告, 积极查阅相关资料, 与同仁们主动地进行交流, 通过学习从理论上进一步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教学理念, 我认为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的更新上, 更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 去贯彻; 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情绪,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下面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如何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谈谈个人体会。
一、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
由于传统的影响, 以往的品社课教学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 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结论, 然后学生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这样长期以来会抑制学生创新精神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新的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参与课堂教学, 一起体验、探讨、研究,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明白道理、分清是非, 同时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
1.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角, 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教师想参加学生活动, 那么就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来吧。例如:在学习《我爱爸爸妈妈》一课学生交流时, 我先调查学生谁知道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有多少? 让学生知道一些细小的关心都是爱的表现。同时教师走进同学们中间和同学们一起回忆爸爸妈妈关心自己的一些生活细节。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 这样既融洽了师生关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不要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 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 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 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 即使结果是失败的, 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比如: 教学《我们爱教师》时, 课前要求学生在课外仔细观察老师的活动, 特别让学生去观察体会老师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然后回到课堂上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学生就会各抒己见, 教师进一步启发: 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就能很好的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相信学生的回答会感情真挚, 令人深思。在此基础上, 组织学生拿起笔给自己现在的或幼儿园的老师写一封信, 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或者写写你理想中的老师。这样, 理性知识上升到感性知识, 把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结合起来, 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把培养情感与提高能力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实现多赢。
3. 启发学生质疑解难。孔子曰: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之源。在品社课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大胆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要把课堂教学的起点放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上, 教师的“启” 重在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
二、积极拓展课外资源, 体现课程的生活性
社会就是大课堂, 要想学好《品德与社会》这一科,不能使学生局限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 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 将教材作为一个范例, 不能照本宣科, 而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挖掘教材资源,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 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1. 让课堂知识在课外得以实践。课堂活动形成的知识,需要具体行动的检验, 才会真正起到规范行为、养成良好品质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续到课外, 使这种知识得以巩固和升华。例如:在学习《同情帮助残疾人》一课时, 课堂上让学生谈谈自己打算以怎样的行动帮助老人或残疾人, 以怎样的行动计划去实施, 然后指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走近老人、走近残疾人, 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 把行动落实到实处。理论知识与体验生活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从而达到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2. 把课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的空间是广阔的,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当前国情、国策、国内外局势以及人们关心的敏感话题, 从报纸、新闻、杂志上收集资料, 自主选题, 自主展开学习过程, 自主总结学习结果,将课外知识融入课内教学。例如: 过: “六
新形势下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 带着这一问题我认真学习专家们的报告, 积极查阅相关资料, 与同仁们主动地进行交流, 通过学习从理论上进一步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教学理念, 我认为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的更新上, 更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 去贯彻; 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情绪,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下面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如何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谈谈个人体会。
一、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
由于传统的影响, 以往的品社课教学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 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结论, 然后学生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这样长期以来会抑制学生创新精神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新的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参与课堂教学, 一起体验、探讨、研究,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明白道理、分清是非, 同时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
1.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角, 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教师想参加学生活动, 那么就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来吧。例如:在学习《我爱爸爸妈妈》一课学生交流时, 我先调查学生谁知道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有多少? 让学生知道一些细小的关心都是爱的表现。同时教师走进同学们中间和同学们一起回忆爸爸妈妈关心自己的一些生活细节。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 这样既融洽了师生关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不要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 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 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 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 即使结果是失败的, 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比如: 教学《我们爱教师》时, 课前要求学生在课外仔细观察老师的活动, 特别让学生去观察体会老师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然后回到课堂上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学生就会各抒己见, 教师进一步启发: 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就能很好的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相信学生的回答会感情真挚, 令人深思。在此基础上, 组织学生拿起笔给自己现在的或幼儿园的老师写一封信, 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或者写写你理想中的老师。这样, 理性知识上升到感性知识, 把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结合起来, 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把培养情感与提高能力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实现多赢。
3. 启发学生质疑解难。孔子曰: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之源。在品社课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大胆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要把课堂教学的起点放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上, 教师的“启” 重在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
二、积极拓展课外资源, 体现课程的生活性
社会就是大课堂, 要想学好《品德与社会》这一科,不能使学生局限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 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 将教材作为一个范例, 不能照本宣科, 而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挖掘教材资源,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 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1. 让课堂知识在课外得以实践。课堂活动形成的知识,需要具体行动的检验, 才会真正起到规范行为、养成良好品质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续到课外, 使这种知识得以巩固和升华。例如:在学习《同情帮助残疾人》一课时, 课堂上让学生谈谈自己打算以怎样的行动帮助老人或残疾人, 以怎样的行动计划去实施, 然后指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走近老人、走近残疾人, 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 把行动落实到实处。理论知识与体验生活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从而达到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2. 把课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的空间是广阔的,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当前国情、国策、国内外局势以及人们关心的敏感话题, 从报纸、新闻、杂志上收集资料, 自主选题, 自主展开学习过程, 自主总结学习结果,将课外知识融入课内教学。例如: 过: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