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部颁布相关政策,确定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地各学校开始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中有些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也有存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研学旅行如何实施谈几点陋见。
一、首先要注重实质理念建设
研学旅行应该以什么为目的,或许印度哲学家吉杜·克里希那穆提的思考和实践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和借鉴。结合这位哲人的观点,我认为研学旅行是要帮助学生理解自由和完整。只有充分了解我们与他人、事物、观念以及自然的联系,自由和完整才会降临。只有通过对自我的了解,人才不会在某一方面过度狂热或偏执,才会深刻地理解自由。教师和家长其实也同样存在着不足——这是由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教育和社会影响决定的。如果教师和家长不与学生建立爱和平等的关系,而是建立一种控制与操纵的关系,那学生就会产生内在的混乱、敌对和恐惧。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师过分干涉学生对他们的成长可能是一种威胁。一个人会通过体验来获得技巧,创作的冲动会使学生去完善自身的技巧,如学生想画画就会去画,之前他可能并没掌握多少画画的技巧,但他有很大可能去慢慢完善,这时教师应该去合理引导,而研学旅行就是一种很好的引导方式。那些对生活有所体验而去引导学生的人——他们就是很好的教师,而他们也将创造出他们自己的教学技巧。在这一理念之下,完整的人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勤于动手,创新必定会成为研学旅行丰硕的“副产品”,这能有效地缓解某些人因为“理念先行”带来的“创新焦虑”。现在一些研学旅行只关心外在,以结果作为目标,不注重其中的理念和内涵,以至研学活动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二、注意政策、制度、实践实施三个层面的结合
关于研学旅行的政策、制度、实践实施,笔者有下面几点看法:1.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当地的公安部门要参与其中,研学活动进行时要派员跟进。2.加大研学旅行理念和意义的宣传力度。3.学校、家庭、研学机构、社会在研学旅行中的相关责任要具体、清晰,要建设一批研学旅行教育活动的基地。4.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校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确保理念和方法不变形走样。5.要重视个体、小组、班级成长过程档案的建设。6.要在理念、政策、制度之后进行主题活动设计、实施过程包括具体每次安全措施的设计。活动的成效既要有成果总结又要有持续效果。
三、注意活动主题、形式的多样性
我们正是通过对各种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事物的关系、与观念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中自我合理位置的了解来形成我们的完整性,使我们更为从容,远离偏执。各种关系之间有时会交叉融合、相互作用,它们并非一定界限分明。那么体现这些关系的研学旅行的主题和形式要尽量合理,不要偏离初心。
例如,現代工业文明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怎样?人与它们的关系怎样?研学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答案。要体验人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关系,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现代企业生产流程等类型的研学活动;要体悟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体验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学活动,如学做皮影、学演皮影戏,学做手工纸,让师生学会从“土”中去寻找民族那热腾腾生机旺盛的根,让民族文化的自信在骨子里流淌。我们会懂得:现代的工业文明与人类诞生之时先祖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一脉相承,先祖唱着渔歌,围着猎裙,艰难坚定前行;到达今天,科技的两重性、人性的复杂性使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的后人有了比先祖更多的梦想和困惑。在活动过程中可以体悟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小组和班级之内同学的关系。
文化差异常令人无所适从。如怎样面对观念的不同,如何与观念不同的人群相处,包容的特质如何在体悟中建立起来,不同民族的人如何相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共存,不同宗教和习俗的人如何在地球上共存共荣,在研学旅行中都可以探索实践。研学旅行可以通过相关主题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和教师来体悟多元,习得包容。
野营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亲子关系、与同学协作和竞争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在与自然关系的体悟方面,可在成长过程档案的建设中引导解决一些问题:为什么回归自然人很舒服?人与自然正常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在快乐的回归自然的旅途中启悟灵智,使学生从身体到精神都感到愉悦,在愉悦中拔节成长。
四、坚持本地化、民族化和现代化
本地化和民族化是指研学旅行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如当地的自然资源、当地的企业、当地的家庭农户旅游、当地的非遗项目、当地的民族资源、当地的宗教资源……立足自己所存身的“土”,这样才能真正激发人的文化自信,才能真正从日常生活的各种“关系”的体悟中去形成自己的完整性。当然,并非说不能“远游”,如果一开始就“好高骛远”,结果可能就不如人意。我们生活在工业文明的现代,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和体悟肯定要成为研学旅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否则我们也很难理解和实现中国梦。但现代从古代、近代传承发展而来,这是怎样的一脉相承?研学旅行中也要有活动探索实现以去达到人的完整性。
一、首先要注重实质理念建设
研学旅行应该以什么为目的,或许印度哲学家吉杜·克里希那穆提的思考和实践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和借鉴。结合这位哲人的观点,我认为研学旅行是要帮助学生理解自由和完整。只有充分了解我们与他人、事物、观念以及自然的联系,自由和完整才会降临。只有通过对自我的了解,人才不会在某一方面过度狂热或偏执,才会深刻地理解自由。教师和家长其实也同样存在着不足——这是由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教育和社会影响决定的。如果教师和家长不与学生建立爱和平等的关系,而是建立一种控制与操纵的关系,那学生就会产生内在的混乱、敌对和恐惧。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师过分干涉学生对他们的成长可能是一种威胁。一个人会通过体验来获得技巧,创作的冲动会使学生去完善自身的技巧,如学生想画画就会去画,之前他可能并没掌握多少画画的技巧,但他有很大可能去慢慢完善,这时教师应该去合理引导,而研学旅行就是一种很好的引导方式。那些对生活有所体验而去引导学生的人——他们就是很好的教师,而他们也将创造出他们自己的教学技巧。在这一理念之下,完整的人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勤于动手,创新必定会成为研学旅行丰硕的“副产品”,这能有效地缓解某些人因为“理念先行”带来的“创新焦虑”。现在一些研学旅行只关心外在,以结果作为目标,不注重其中的理念和内涵,以至研学活动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二、注意政策、制度、实践实施三个层面的结合
关于研学旅行的政策、制度、实践实施,笔者有下面几点看法:1.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当地的公安部门要参与其中,研学活动进行时要派员跟进。2.加大研学旅行理念和意义的宣传力度。3.学校、家庭、研学机构、社会在研学旅行中的相关责任要具体、清晰,要建设一批研学旅行教育活动的基地。4.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校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确保理念和方法不变形走样。5.要重视个体、小组、班级成长过程档案的建设。6.要在理念、政策、制度之后进行主题活动设计、实施过程包括具体每次安全措施的设计。活动的成效既要有成果总结又要有持续效果。
三、注意活动主题、形式的多样性
我们正是通过对各种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事物的关系、与观念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中自我合理位置的了解来形成我们的完整性,使我们更为从容,远离偏执。各种关系之间有时会交叉融合、相互作用,它们并非一定界限分明。那么体现这些关系的研学旅行的主题和形式要尽量合理,不要偏离初心。
例如,現代工业文明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怎样?人与它们的关系怎样?研学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答案。要体验人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关系,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现代企业生产流程等类型的研学活动;要体悟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体验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学活动,如学做皮影、学演皮影戏,学做手工纸,让师生学会从“土”中去寻找民族那热腾腾生机旺盛的根,让民族文化的自信在骨子里流淌。我们会懂得:现代的工业文明与人类诞生之时先祖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一脉相承,先祖唱着渔歌,围着猎裙,艰难坚定前行;到达今天,科技的两重性、人性的复杂性使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的后人有了比先祖更多的梦想和困惑。在活动过程中可以体悟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小组和班级之内同学的关系。
文化差异常令人无所适从。如怎样面对观念的不同,如何与观念不同的人群相处,包容的特质如何在体悟中建立起来,不同民族的人如何相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共存,不同宗教和习俗的人如何在地球上共存共荣,在研学旅行中都可以探索实践。研学旅行可以通过相关主题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和教师来体悟多元,习得包容。
野营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亲子关系、与同学协作和竞争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在与自然关系的体悟方面,可在成长过程档案的建设中引导解决一些问题:为什么回归自然人很舒服?人与自然正常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在快乐的回归自然的旅途中启悟灵智,使学生从身体到精神都感到愉悦,在愉悦中拔节成长。
四、坚持本地化、民族化和现代化
本地化和民族化是指研学旅行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如当地的自然资源、当地的企业、当地的家庭农户旅游、当地的非遗项目、当地的民族资源、当地的宗教资源……立足自己所存身的“土”,这样才能真正激发人的文化自信,才能真正从日常生活的各种“关系”的体悟中去形成自己的完整性。当然,并非说不能“远游”,如果一开始就“好高骛远”,结果可能就不如人意。我们生活在工业文明的现代,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和体悟肯定要成为研学旅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否则我们也很难理解和实现中国梦。但现代从古代、近代传承发展而来,这是怎样的一脉相承?研学旅行中也要有活动探索实现以去达到人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