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误解影响中药国际化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在中医药国际化的推进中出现了诸多误解。
  我国的中成药在境外基本都是作为保健品或者功能食品销售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近年来,中成药在境外药物注册推进非常快,目前在70%以上的境外出口国通过了不同形式药物注册。完全按照当地药品进行注册的国家是:俄罗斯、越南、韩国;OEM,又叫定牌生产或贴牌生产,最早流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OEM方式销售的主要是日本和欧洲等地;简易注册GMP检查的为澳大利亚;简易注册GMP认可的是新加坡、加拿大、泰国等。而在美国目前多数还是按照保健品销售,但美国有家经营传统中药的苏氏药业有限公司按照法规的路子,然后按照NTC的方式也作为药品销售。
  2013年提取物出口占前五位品种为甜菊叶、甘草、辣椒、越橘、肌醇、罗汉果。而在这6个品种中,只有甘草属于中药,而且甘草进口量远大于出口,其他都是植物提取物等,一般是作为食品或天然色素出口的,因此说提取物出口掠夺了我国中药资源的说法不成立。
  中成药作为终端产品与其他药品没有太大区别,目前出口最大的还是中药饮片,我们现在是将这部分归到原料出口,这种归属方式现在也很难解释清楚比例。原来,这些中药饮片出口到日本和中国台湾主要以汉方的原料出口,但现在日本最大的汉方药制造商津村制药一般是在中国提取,所以说这一块现在应该有一半以上是作为中药饮片出口。
  2013年数据显示,我国提取物出口占45%;中成药、保健品、中药饮片出口占55%,其中10%左右为原料性产品。所以大体算下来,中药出口中成品和原料产品比例各为一半。
  关于"洋中药"进口,实际上,全球并没有这方面的数据统计,即便国外海关对此也没有精确数字。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调查的数据来看:目前“洋中药”从中国香港特区进口的占60%左右,从德国进口的占20%左右,其他地区数量不一;“洋中药”仅占我国中药销售额的1%左右;全球其他所谓的“洋中药”仅占0.4%。
  从数据来看,这种趋势值得我们关注,近阶段,在国家层面,已经提出要高度重视产业性问题,但说“洋中药”进口威胁我国中药产业发展还为时尚早。
  对于我国中药出口只占国际市场的3%~5%,日本、韩国中药占到国际市场的80%这种说法,主要是概念混淆问题,中药、中药出口这两个数量很明确,拿到国际市场来说数据就发生变化了,虽然现在没有准确的数字来佐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将汉方药、韩药都纳入进行计算,中国在国际市场也占到了最大的份额。我个人认为,我国中药产业至少应占到30%以上、中药出口80%或者50%以上,这还要看如何界定这个概念。
  日本津村制药公司2011年报显示,总销售额为11.4亿美元,而津村的销售是占到日本汉方药总销售额的70%,满打满算日本汉方药国内总销售额不到20亿美元,基本上没有出口。韩国最大的韩药生产企业2012年销售额1.6亿美元,其中40%为保健产品,这个公司占到韩药的20%,韩药国内销售总共不到10亿美元,除了高丽参,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出口。所以从这些数据中进行分析,日本和韩国的植物药不可能占到那么多的市场份额,中国仍然是国际市场最大的卖家。这些误解不仅严重挫伤了中成药企业的积极性,也阻碍了中医药国际化推进的脚步。
其他文献
“苯磺酸氨氯地平,辛伐他汀等多个品种已经做完了四条曲线,但预生物等效试验(BE)竟然四次都没过,还有品种通过了预BE,但到了BE阶段,完全失败。”一位药监系统资深人士告诉E药经理人。  这让他感到吃惊,因为从国际经验来看,BE试验的确存在失败概率,但不应该这么高。他最近看了很多评价品种做体外曲线的资料。“从资料上看,他们还是在走原来的老路,为了达到要求而填资料,并非认知规律的结果。”他认为,很多企
期刊
找到药品支付方,似乎成为制药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对于价格昂贵,且未有医保覆盖的产品来说尤为如此。  与操作此类产品的市场经理交流,他们给出的答案相类似:商业医疗保险正在蓬勃发展,未来,这将会成为除社保之外的另外一个主要支付方。  但具体路径是什么?至今尚未有一条能趟出来,且被认可的路径。  药企的诉求  设立专门研究商业医疗保险的部门或者职位,成为制药企业开始向商业医疗保险靠近的开始。在E
期刊
日前,发改委已向各省物价局发放了拟放开部分药品定价权的征求意见稿,对医保目录外的专利药品、医保目录中的低价药品、省管OTC药品等定价权给与放开,允许企业自主调价,实行市场调节。  据悉,发改委在今年2月份已经向各省物价局内部发征求意见稿,目前各省的反馈意见已经到达发改委。业内人士称,放开省管OTC品种定价权可操作性比较强,因为省管OTC品种的定价权限本来就在各省。2月25日,江西省发改委发文规定,
期刊
2014 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是天士力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阶段。我们将迎来天士力创立20周年,并开始第三个十年;领导班子交替进入实施阶段;大健康的战略和方向将更加坚定和明确;大健康产业的要素配置和产业布局将更加优化;全面国际化进入体系建设新阶段;事业群管理模式将进一步推行和完善;企业文化、企业品牌建设规划整合、系统提升。  天士力自创立以来,从现代中药的研发起步,向大健康产业扩展,依据大健康发展战
期刊
在2013年中国医院畅销药榜单上,共有7个中药产品上榜,全部为中药注射剂。成为唯一能够与专利药、原研药匹敌的强劲对手。  据统计显示,销售排名靠前的29个中药注射剂,2013年市场合计规模为350亿元,平均单品销售过10亿元。在2010~201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7%,而同期中药行业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仅为20%。心脑血管、抗肿瘤、清热解毒三类产品统治了整个中药注射剂市场,2010~2013年复合年
期刊
虽然医药产业的高增长是国家现代化重要动力,但令人忧虑的是我国医药产业多小散的特征,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低水平重复仿制的路径依赖,以及由此导致的以价格战为主要手段的同质化恶性竞争市场格局近年来不但没有根本的改变,在某些方面甚至出现了恶化的趋势。  目前影响中国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被业界人士归结为三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是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极大挤压民族医药产业的生存空间,吞噬着国家宝贵的医保
期刊
过去的2013年,医药行业有太多的故事发生,对于药企们来说,那毫无疑问是令人纠结的一年。这一年,令人喜忧参半的新版基药目录发布、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展开;也有令人愁肠百结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更有令行业内风声鹤唳的反商业贿赂风暴。如果说过去一年医药企业已是波折重重,那么新的一年挑战又如约而至:从药品管理法重新修订,到药房托管的大面积的试点,以及山雨欲来的中成药降价等等,伴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产业环境也更
期刊
3月3日,华润万东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华润集团拟退出医疗器械业务。3月5日,鱼跃医疗发布公告,鱼跃科技拟作为意向受让方同时受让华润万东1.11亿股股份(占华润万东总股本的51.51%)及上械集团100%的股权。  对于华润退出医疗器械领域,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华润集团所出售企业主要从事在医疗器械类的影像业务领域,该业务的中国市场基本被西门子、GE等外资所占据,包括华润系企业在内的本土企业基本没有核
期刊
2020年,中国保健消费品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波士顿咨询(BCG)对2600位中国中产接济及富裕消费者开展调研发现——
期刊
“作为BMS中国的总经理,你觉得在当下的环境里,如何才能够确保公司战胜困难,取得发展?”2014年7月到任中国的林泰慷思考片刻,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仔细的规划,无缝的执行,以患者为中心,以科学为基础,以及合规。  作为百时美施贵宝(以下简称BMS)中国区总经理,林泰慷强调“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患者”。“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虽然在字面上只是几字之差,但这种变化背后的内涵却大不相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