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心理角度分析传统丧葬活动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ang_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传统丧葬活动。丧葬活动中人们的心理分析和丧葬活动的心理功能分析。对丧葬活动中人们的心理分析发现:人们的心理主要表现为对尸体和死亡的恐惧、丧亲与悲痛、对丧葬习俗的认知和情感。对丧葬活动的心理功能分析发现:丧葬活动有明确死亡事实、转移注意、调节情绪、心理补偿、孝的教化、社会关系的重建六大心理功能。
  【关键词】:丧葬活动;丧葬习俗;心理
  一、传统丧葬习俗
  在中国,从确定人死亡到最后的入土为安,整个过程都伴随着复杂繁琐的丧葬习俗。虽然各地习俗有所不同,但经过从古至今的长久发展,中国形成了传统的丧葬习俗。
  当家中有人生命垂危时,全家人应该跪于其床前,等待死者咽气,此称为“送终”。有的地方要揭去屋顶的一片瓦,称为“出煞”,意为死者的灵魂可以寻到出路升天。接着是招魂仪式,这一仪式含有最后一次挽留死者的意思,如果死者不能复生,则进行送魂仪式。送魂以后,便设床停尸,民间一般用一块门板作为尸床。安放好尸体后,便要对死者的遗体进行沐浴和更衣,此称为“小敛”,沐浴的过程和寿衣的布料、颜色和数量等都有讲究。同时主人应该通知亲友及街坊四邻,此称为“报丧”。然后是尸体入棺,称为“大敛”,这是丧葬活动中重要的一项,也是丧葬习俗繁复的一环。从棺材的选择、棺内随葬品到尸体在棺内的放法、棺材的加盖等都有许多禁忌,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是为了让死者能够顺利升天。大敛之后,多种祭奠仪式便开始了,如朝夕奠、朔望奠以及“做七”。所谓“做七”,即以死者去世后七天一祭,共祭七次。祭奠仪式多由专门的司仪主持,司仪不仅负责仪式的主持,还负责丧葬仪式中大小事项的安排和日期时辰的选择,如出丧和下葬的日期和时辰,必须经过仔细的推算,否则会对后人不利。祭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便是死者亲人和吊唁者的哭丧,一般认为哭丧的人越多越好,因此有的丧家为了增加其丧事的氛围会专门聘请以哭丧为职业的人员,让他们在灵前和坟前放声大哭。在现代,一些农村地区还会聘请专门的乐队演奏,这也是为了增加丧事的氛围。最后是墓地及落葬日的选择,这是死者安葬之前各项仪式的最后一步,但即使是最后一个步骤,程序依旧繁杂,也有诸多禁忌,如关于墓地的挖掘,则要按照死者的情况选择其地点、时辰和方位。以上仪式做完后,还不算丧事的完成,“做七”之后,还有“百期”、“一周年”、“二周年”和“三周年”的祭奠仪式,“三周年”完成后,才算丧事的真正完成。
  二、丧葬活动中人们的心理
  多数人都参加过丧葬活动,这些丧葬活动的主体,或亲人,或朋友,或邻居。主体不同,人们的心理活动会不同。而即使是面对同一主体,不同客体因自身的个体差异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会不同。因丧葬活动中丧葬习俗和仪式的差异,会造成人们的心理活动不同,所以本文只对传统丧葬习俗下人们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大体来讲,在传统丧葬活动中,人们的心理主要表现为对尸体和死亡的恐惧、丧亲与悲痛、对丧葬习俗的认知和情感。
  (一)对尸体和死亡的恐惧
  对尸体和死亡的恐惧源于人的本能。每个人生下来就对尸体和死亡有恐惧的情绪,即使是成年人,虽然理智上明白尸体并不可怕,但情绪上还是害怕、畏惧。即使面对最亲的人的尸体,人们都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再加上中国传统鬼神迷信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尸体的恐惧更加厉害。这种恐惧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潜意识①中,并不被人们察觉,是人们的一种条件反射,而非意识能够解释说明;更可以这么说,这种人人都有的潜意识是一种集体潜意识,即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是一个储存库,它所储存的不是个体后天的经验,而是其祖先(包括人类祖先和动物祖先)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经验。”②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人们对尸体的恐惧逐渐沉淀为集体潜意识,所以表现为人人都恐惧尸体。因此,在整个丧葬活动过程中,尸体的存在必然会引起人们内心的恐惧情绪,而每个人对于尸体的恐惧程度则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丧葬活动中司仪、专业的哭丧人员、乐队人员、抬棺材的人等相关人员因职业的原因,常与尸体打交道,对他们而言,死者的尸体与活人无异,因此其对尸体的恐惧程度整体较低。但在他们当中,抬棺者的恐惧有所不同,抬棺者因抬棺材时的诸多禁忌,会在心理上产生较大压力,会增加其对尸体的恐惧。儿童对尸体的恐惧程度则比成人要强烈得多,因为儿童对世界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他们常把尸体和妖魔鬼怪联系在一起,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对尸体有异常强烈的恐惧。分析对尸体的恐惧时,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白天和黑夜的差异对人们心理的影响。黑夜增加了人们的恐惧心理,几乎所有鬼故事都发生在夜里,孤魂野鬼也一般在天黑以后开始活动,这些由人类自身编造出来的恐惧比黑夜本身的恐惧还要真实,以至人们在黑夜的环境下对所有事物都会产生恐惧。还有一个因素也会影响人们对尸体的恐惧程度——独处还是有同伴。在有同伴的情况下,人们对尸体的恐惧程度要小得多,即使是黑夜,人们聚在一起,彼此的心灵有个陪伴,对尸体也不会那么恐惧。但是如果一个人跟尸体呆在一起,即使是最亲的人,也会感到恐惧。当笔者问及笔者的母亲,面对其母亲去世时的尸体是否恐惧时,笔者的母亲回答:“不恐惧,我觉得在母亲的身边很温暖,即使是在坟墓边坐着,我也觉得很亲切很温暖。” 这个回答似乎有悖于上面的论述,但当问到如果是在夜里呢,如果是一个人呢?笔者母亲回答:“晚上那就害怕了,人多还好,如果我一个人,我更怕了,我都不敢去放尸体的堂屋头。” 笔者继续问,“那你的母亲和其他陌生人比起来呢,谁的尸体你更害怕?” 笔者的母亲回答:“肯定是陌生人更恐怖啊!以前小的时候遇到陌生人的坟墓,都是怕得很,不敢从他旁边过,要绕道而行的。”笔者母亲的回答说明:白天和黑夜、独处还是有同伴、与尸体的亲疏关系、儿童还是成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对尸体的恐惧程度。
  对死亡的恐惧源于对生的渴望。每一个活着的人,不论当下过得快乐还是痛苦,都还是会选择活下去。而那些选择结束生命的人,在最后一刻,也都会本能地发出救命的呼喊,这说明人们对生是渴求的,对死是恐惧的。因此当看到自己亲人离世,人们都会感到恐惧,原本活着的人没有了呼吸,停止了心跳,温热的手一点一点变得冰冷。恐惧死亡其实就是恐惧死亡的这份残酷和决绝。这里讨论的还是一般性的死亡情况,意外死亡的情况,对生者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如车祸中丧身的儿童。这种意外死亡因为其突发性和不可挽回性,对生者的心理伤害是巨大的,相对于寿终正寝的老人来说,经历意外死亡的生者更能体会到死亡的可怕,也更能在丧葬活动中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就笔者参加过的一次丧事为例,一次饭后笔者帮着收拾碗筷,习惯性地将碗重叠在一起,同桌的阿姨见状立马让笔者把碗分开,她说:“白事不能重的,重了就不好了!”原来在白事中,把碗重叠在一起意味着白事的重复发生,即家中可能会再次死人。这一禁忌体现出生者对于死亡的恐惧,家中已经死了一人,生者的心灵已经遭受创伤,人们不愿再次经受这份摧残,因此在丧葬活动中,人们严格遵守各种禁忌,都是为了避免死亡带给人们的伤害,都表现出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二)丧亲与悲痛
  丧亲是指对个人死亡的客观事实的承认。③人们面对死亡的情况,第一反应并不是立马接受这个事实,而是表现为震惊、质疑或完全否定,特别是面对意外死亡的情况。即使在丧葬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人们内心都可能产生死者没有死或着会复活的念头,只有到最后死者入土为安,大多数人才从客观上相信亲人死亡的事实。这说明在丧葬活动中,人们会经历一个丧亲的心理过程。每个人经历丧亲的时间并不相同,这跟生者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和个人的心理状况相关。与死者关系越密切的人,越难相信亲人死亡的事实,他们所经历丧亲的时间普遍较长,这是因为与死者关系越亲密,与死者的情感联系就越深厚,面对死亡的情况,他们难以从客观上承认这一事实。女性和男性相比,女性所经历丧亲的时间较长,这是因为总体上女性比男性更注重与亲人的情感联系,她们更主观、更感性,较难从客观上理性地接受死亡这一事实。意外死亡和寿终正寝的情况相比,经历意外死亡情况的亲人更难以承认死亡的事实,因为死亡的发生太过突然,接受死亡事实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
  悲痛是指对他人去世的情感反应。④一个心智健全的正常人,面对亲人的离世,会产生一系列的情绪:悲伤、无助、焦虑、孤独、抑郁、懊悔等。发展心理学将人们面对亲人死亡的心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常伴随震惊、麻木、置疑或完全否定,并相继引发悲痛、恐惧、深度悲伤和忧虑等情绪。一般而言,人们在几天或几周之内经过这一阶段。第二个阶段,人们开始面对死亡,并认识到他们丧失的程度。他们完全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开始承认将与死者永久分离的现实。第三个阶段,丧失亲人的生者将会进入适应阶段,即他们开始重新拾起生活的片段。由于参与丧葬活动的人员众多、与死者的关系不同、自身的人格特征不同及丧亲后继续生活的可能性,因此每个人不一定都会经历上述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也会有差异。
  (三)对丧葬习俗的认知和情感
  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是复杂而繁琐的,丧葬习俗中每个程序都有严格的要求,每个步骤都有深远的寓意,每个细节都体现着对死者的尊重、考虑和情感。凡是亲身经历过的人,都可以体会到其中的“良苦用心”。以笔者外婆的丧葬仪式为例,其中有一个“剪衣角”的细节,即将死者子孙所穿衣服的一角剪下,交给司仪,由司仪将所有衣角放在死者的手中,这些衣角随死者的入棺而永远被死者握在手中。其寓意是子子孙孙永远都陪在死者身边。这个细节不仅反映出对子孙后代的美好期盼;同时也提醒后人应履行自己的义务,其中包括子辈对父辈应尽的义务,还包括孙辈从这个仪式中学到的自己对父辈应尽的义务。一个小小的“剪衣角”,就包含着这么多的寓意,你怎能说它不是“良苦用心”的呢?人们在丧葬习俗中经历着这些仪式,逐渐认识和体会这些仪式所包含的多重寓意,加深了自己与亲人关系的理解,也感悟着生与死的深刻意义。
  或许有人会说太多的仪式源于迷信,没有遵从的必要,更没有传承的必要。但是仔细分析,迷信,正是人们内心最真实的反映。迷信属于人们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替代”,即内心的愿望不能实现,企图以间接的方式发泄出来。如,生者希望自己逝去的亲人过得好,但亲人已不在人世,不能享受人世的美好。为了满足生者的这一愿望,便逐渐产生了给死者烧纸钱的做法,企图将代表金钱的纸钱烧给阴间的故人,这样在阴间他们也可以不愁吃不愁穿,同阳间的人一样过上好的生活。客观上,这种行为属于迷信,没有实际的作用;但是从生者的主观心理来看,死者已逝,生者希望死者过得好的愿望不能实现,它只能通过某种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逐渐发展便形成了烧纸钱的习俗。而如果生者希望死者过得好的愿望不能实现,这种间接实现愿望的方式又得不到允许,生者对死者的情感便没有表达的出口,这对于生者来说,是不合情也不合理的;对于传统的丧葬习俗来说,也是有悖于其目的的。
  因此,面对传统的丧葬习俗,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和情感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丧葬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优秀的成分,要努力发展传承;其中的糟粕,要去除;而其中被称为“迷信”的部分,要分析其深刻的心理内涵,不能盲目批判,随意丢弃。
  三、丧葬活动的心理功能
  人们进行丧葬活动,并不知道它对人们心理产生的意义,人们进行丧葬活动,传承丧葬习俗,其实是在以一种无声的形式传承着丧葬习俗的智慧。这份来自于传统的智慧,就是丧葬活动对人们心理功能。大体来看,丧葬活动的心理功能有六点:明确死亡事实、转移注意、调节情绪、心理补偿、孝的教化、社会关系的重建。
  (一)明确死亡事实
  人们面对亲人死亡的情况,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但通常首先表现为不相信。人们无法立即接受亲人死亡的事实,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承认这一事实。因此,从亲人死亡到实际接受死亡事实需要一个缓冲过程,传统的丧葬活动恰好给生者提供了这样一个过程。人们在丧葬活动中处理关于死者的各项事宜,如报丧、入殓、做七等,这些仪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死者死亡的事实。报丧时报丧者一遍一遍告诉街坊邻居亲人去世的消息,这种语言和行为的重复实际上属于一种强化,即强化亲人死亡的事实。这就有利于生者明确亲人死亡的事实。亲人去世后,家人要披麻戴孝,这一穿戴上的变化,会让人们意识到亲人死亡的事实;给死者穿寿衣寿鞋,这一仪式的进行也有助于人们明确死亡事实。大多数人要到死者的入土为安,才真正相信死者的永久离开。还有少数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肯相信亲人死亡的事实,如意外死亡的情况。但不管是哪种情况,丧葬活动确实能帮助人们明确亲人死亡的事实,有助于他们从心理上告别死者,开启新的生活。
  (二)转移注意
  由于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够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有限,即注意的广度有限。因此,死者的亲属,即整个丧葬活动的主要承担着,因为肩负着丧葬仪式的诸多事宜,他们的注意由此从亲人死亡的事实转移到丧葬活动中来。从亲人死亡的那一刻起,死者的亲属便投入到各项繁琐的丧葬事宜中,如联系司仪、乐队和哭丧人员等,招待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备置丧葬活动所需用品,安排参与丧葬活动人员的膳食等等。由于个体在进行认知活动时,注意始终参与其中,并且制约着认知信息的加工过程,影响其进行的方向和动力。所以当死者的亲属忙于各种繁琐的事务中时,注意力就因此而分散,其认知过程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忽视了对亲人死亡本身的认识。可以说,传统的丧葬活动正是借这种方式来调节人们面对亲人死亡时的认知和情感的,这是丧葬活动最重要的心理功能。转移注意是其他心理功能的基础,只有注意的转移,才会有情绪的调节及其他的心理功能。   (三)调节情绪
  丧葬活动对人们情绪的调节作用首先源于丧葬活动对人们注意的转移。当人们的注意力分散于丧葬活动的各项事务中时,人们的情绪会因为参与事情的不同而发生相应变化。丧葬活动对人们情绪的调节作用还表现为丧葬仪式中情绪的宣泄。如哭丧这个仪式,它让人们把对逝去亲人的悲痛情绪发泄出来,这种方式能够排解人们内心的压抑,调节人们的情绪。有的地方会请专门的哭丧人员在丧葬活动中哭诉,一方面它增加了哭丧的气势和氛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亲属情绪的宣泄。丧葬习俗对人们情绪的调节作用还表现为成员间的情绪相互影响。参与丧葬活动的人员众多,他们与死者的关系有亲疏之分,与死者关系较亲的人,他们与死者的感情较深,因此面对亲人死亡时产生的负性情绪较多;而与死者关系较疏远的人,如基于地缘性关系而参加丧葬活动的邻居、熟人等,他们与死者的感情较为平淡,因此参与丧葬活动时多表现为积极的、正向的情绪。而从整个参与丧葬活动的人员构成来看,与死者关系较疏远的人员占大多数,他们在丧葬活动中情绪较为平静、轻松,因而营造了一种相对于负性情绪较积极的正性情绪氛围。如他们在守夜的过程中聊天、游戏、开玩笑,这些行为看似不符合丧葬活动的整体基调,有悖于丧葬习俗的某种规则,但他们这种“生活照常进行”的态度和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让死者的亲属明白:逝者虽已逝,生者还要生,生活还要继续。他们的积极情绪,调节了死者亲属的负性情绪,缓解了其心理负担,有利于心理的康复。
  (四)心理补偿
  亲人的离世,特别是意外死亡的情况,对于人们的心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创伤的修复需要时间,更需要合适的契机。丧葬活动,便为人们提供这样一个心理补偿的机会。无论是寿终正寝还是意外死亡的情况,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没有在亲人生前照顾好亲人,由此,亲人的死亡便会引起人们内心强烈的自责、懊悔、难过、无助等情感。但是亲人已死,无论再做什么都无济于事,人们内心的这些情绪便会更加强烈,这些情绪长时间地停留在内心,找不到合适的排解之道,便会开始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找到一个排解情绪的出口便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丧葬活动便担当起这份重任。亲人离世后,为亲人做任何事都为时已晚,于事无补,无论是不够照顾亲人的想弥补缺憾,还是与亲人有矛盾的想冰释前嫌。亲人的离开,就是向所有人事划上了永恒的句号,一切都来不及,无法挽回,不能赎罪。人们似乎不能为自己的亲人做任何事,但是却可以为他做一件事——为自己的亲人举行丧葬仪式。人们在丧葬活动中为亲人做各项事宜,一点一滴,诚心诚意,这既是对亲人最后的照顾,也是在弥补内心的遗憾;既是为了亲人的灵魂得以安息,也是为了自己的心灵得到抚慰。古时候要求人们服孝三周年,也是从时间上说明了这种心理补偿的需要。
  (五)孝的教化
  长辈离世后,为长辈举行丧葬活动是子孙后代对长辈一种尽孝的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孝道的体现。丧葬活动办得隆重与否,甚至成为人们评价子孙后代是否孝顺的标准。且不论这样的标准是否恰当,但人们如此重视丧葬活动,也从一个方面证实了丧葬活动的重要意义。从心理角度分析,其重要意义便是孝的教化作用。首先,子辈为父辈举行丧葬仪式,在丧葬活动中为亲人做着最后照顾,尽着最后的心意,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亲人能走好,在另一个地方过上好的生活。这些都体现了子辈对父辈的孝敬之情。在这个过程中,孙辈亲历了丧葬仪式,从中观察到自己的父辈的行为,习得孝道并在今后付诸于实践,这便是孝的教化作用。其次,参与丧葬活动的其他人员,如朋友、熟人、邻居等,也可以从整个丧葬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孝文化,习得孝道,这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教化作用。最后,从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一代一代的人们,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承着丧葬仪式,传承着丧葬习俗,但是最重要的,是传承着中国人的根本——孝道。
  (六)社会关系的重建
  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组成的关系网。丧葬活动的主体往往是一个家庭,而参与该丧葬活动的客体往往是几个家庭或多个家庭及其他一些社会成员。如村里某个人去世,全村的人都会参加他的葬礼,甚至邻村与他关系较好的人也会参加,从而这些丧葬活动的参与者就是数十个家庭,这么多家庭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了一张复杂的关系网。人们在一起谈论死者的生平要事、自己家里的琐事或社会热点话题,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巩固了相互的关系,促进了新关系的形成,这就是社会关系的重建。人们平时忙于各自的工作和生活,相互之间很难聚集在一起,红白喜事,让大家有机会相聚。如,一些原本不认识的人,因为参与丧葬活动而认识,从而建立起一段新的关系。一些有过矛盾的人也有可能相聚而化解彼此的矛盾。由此看来,丧葬活动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相互认识和了解的机会,对于人们社会关系的重建有重要作用。
  四、结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传统的丧葬活动。但是它本身有什么特点,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我们却知之甚少。本文对丧葬活动中人们的心理研究发现:人们的心理主要表现为对尸体和死亡的恐惧、丧亲与悲痛、对丧葬习俗的认知和情感。对丧葬活动的心理功能研究发现:丧葬活动有明确死亡事实、转移注意、调节情绪、心理补偿、孝的教化、社会关系的重建六大心理功能。
  注释:
  ①即无意识,它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②郑雪. 人格心理学.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171。
  ③[美]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7月第1版,729。
  ④即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发展出许多保护性的机制,来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
  参考文献:
  [1] 殷明. 直面死亡的恐惧[J]. 社会心理科学. 2005(03).
  [2] 贾晓明. 灾难后丧葬仪式的心理修复功能[J]. 专家笔谈. 2010(04).
  [3] 张立. 中国民间丧仪蕴含的终极关怀精神探析[J]. 广西师范大学. 2010(04).
  [4] 彭兰红. 丧葬礼俗的文化意蕴及文学功能[J]. 兰州大学. 2006(05).
  [5] 赵瑜璋. 丧葬仪式中生者与死者的互动研究[J]. 西南大学. 2013(05).
其他文献
【摘要】:离合词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词语,其可离可合的特点成为了许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的难点。而离合词目前的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都还很不完善。本文从离合词的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离合词的原式、扩展式、重叠式等用法,并尝试着从老师讲解和学生练习这两方面提出关于离合词对外汉语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动宾式离合词;原式;扩展式;对外汉语教学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特殊语法现象。语言学界对于离合词属于
期刊
【摘要】:既存建筑更新与再利用的课题,在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越来越引起关注,并成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既存建筑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且种类繁多,更多的案例研究便显得非常有意义。该文通过鄂旗办公大楼更新改造项目的实践,探讨了既有办公类建筑适应性再利用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这里面既有建筑物本身的改扩建问题,又涉及办公方式的改变和企业管理与文化等问题。该文以主要设计者的视角,直观描述
期刊
在忙碌的生活复杂的社会当中,我们永远都是不断向前的,没有停下过自己的脚步,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以更高的质量,却从没有过停下脚步来感悟我们周围的生活。有时人们停下脚步,徘徊不一定是胆怯,犹豫不一定就是没有主见,就是停步不前,有一些事需要缓冲,有一些事需要重复,有一些人需要再次回眸。当我们走的太快,爬得更高的时候,不妨我们停下脚步,去感悟一下我们现在的人生,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否值得,是否有价值意义。人
期刊
前两天,碰到刚从台湾自由行回来的朋友,看见我,就拉住我说了好久自己在台湾的见闻,最后发自肺腑地说,台湾,真好。听她的故事,和我不同,但是模模糊糊间却有惊人的重合,于是突然很想记录一些关于这座小岛的故事。  前年九月,我在台湾四个月。120天里,我去了一些地方,认识了一些人。  入台第三十天,火車环了半个台湾岛,从花莲回到台中。我搭着深夜的公车,望着窗外老旧亲切的广告牌,温暖的橘色灯光伴我一路回学校
期刊
【摘要】:“风骨”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范畴,我们从《风骨》内容及其创作意图入手,认为“风”是指文章思想情感表达地明朗显豁,“骨”指语言劲健有力。“风骨”是一种艺术审美标准,一种显豁劲健的、理想的文章风格。  【关键词】:风骨 《文心雕龙》 内涵 风格  “风骨”是我国古代文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但是自从刘勰创立“风骨”一说以来,学术界“风骨”的理解一直莫衷一是。我们拟从《风骨》文本及其创作意
期刊
【摘要】:玛丽·雪莱的传世之作《弗兰肯斯坦》被西方文学界誉为最杰出的哥特式小说、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作为英国恐怖科幻小说的开创性作品,《弗兰肯斯坦》一直受到广大读者和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本文将这部小说与英国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科幻小说《莫洛博士的岛》进行对比,探讨其作为科幻小说鼻祖在创作手法上和小说主题上对后世科幻小说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科幻小说;莫洛博士的岛  一、引
期刊
读罢肖岭的诗集《三乐堂诗草》(以下简称《诗草》),掩卷回思,十六个字总体印象油然浮现于脑际:朴实无华、清新鲜活、情真意浓、亲切感人。《诗草》以鲜明的思想性与独特的艺术性,创造了别开生面的诗歌天地,展示出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一、《诗草》的精神内涵:  《诗草》内容大体可分为:怀人、记事、咏物、写景、行旅观感、人生领悟、往事追忆、哲理思辨、艺术思考等几大类。无论是怀人诗、记事诗、还是咏物诗,也无论
期刊
【摘要】:吕剧是山东境内影响最大,流行范围最广的地方戏,它是我国戏曲艺术园地中一朵散发着浓郁泥土芳香的绚丽之花。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吕剧的发展可谓饱受风霜,收到过无数鲜花与掌声,同时也面临过灭绝的险境。然而党和国家的支持让这朵小花可以戏剧百花园茁壮成长。对于它今后的发展壮大,如何让它经久不衰,更是件值得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吕
期刊
【摘要】:传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人们对于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逐渐变高,这时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体现在对住宅的要求,基础设施的完善,售楼处是楼盘销售过程中最重要的场所。大部分消费者会在这里完成从参观选择到最后购买签合同的购房全过程。由于目前楼盘销售主要采用预售模式,地产商往往会将售楼处室外景观作为展示楼盘的品质以及地产商所倡导的景观理念。所以售楼处与其他商业建筑的区
期刊
【摘要】:在音乐表演中,心理调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使表演者的表演水平稳定自由发挥,不良的心理状态则会使表演者发挥失常,从而导致整场演出不完美。足够的自信心,是提高表演者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自信心的养成与表演者是否成功有着直接的联系。培养自信心,是每个音乐表演者所必须掌握的一种本领。  【关键词】:音乐表演、自信心  一、音乐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表演中,特别是在声乐的表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