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形象与自我认同人物

来源 :雨露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并不只是现实的反映,文学作品通过塑造“形象”将读者引入对未知世界的想象,而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与传统的艺术叙事方式有明显的區别,电影与文本的形象必然因受到各种限制而改编。本文以严歌苓的小说《少女小渔》为对象,从形象学的角度分析电影与文本中形象的差异以及展现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少女小渔;形象学;文化内涵
  自《少女小渔》出版,就有不少针对人物形象的研究,在张艾嘉导演翻拍之后,关于电影与文本区别的研究层出不穷,研究多关注于电影与文本之间人物和情节的改动以及产生的影响,缺少一定的理论来分析人物形象及其影响,本文就试图通过形象学的理论来分析中西方文化语境下对人物的影响,从故事的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的变化同时表现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本文将以“形象”的塑造为切入点,在具体的情节中比较电影与文本中男女形象的差异,并结合文本的创作语境,探讨“形象”塑造背后展现的文化内涵。
  一、“形象”的含义
  “形象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门关于文学的形象学,从文学中的形象入手,涉及到许多跨学科的知识,如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美学、人类学等,并最终回到研究文学形象本身[1]。”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描述,通过这一描述,制造了它的个人或群体,揭示出他们置身于其间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空间[2]。”形象的塑造包含着自我意识的表达,严歌苓初到美国时,其专职作家的身份不被认同,到美国后,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劳动赚取生活费,在美国的这段经历被写进《少女小渔》中,通过小渔这一形象表现海外华人生活的艰难,严歌苓的生活经历几乎全部揉进《少女小渔》中,小渔的生活就是严歌苓生活的写照,小渔带有作者的主观意识感情,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不论是电影还是文本,老头、江伟与小渔都是主要人物,三者通过作家与导演的形象塑造完成自我想象。作为代表着中西文化的江伟、小渔和老头,三者不断互为参照,展现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江伟和小渔两个东方文化的互视,小渔通过观察江伟反观自我。小渔和老头的互视,展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老头对小渔的欣赏、爱护以及主动接受,表现其对东方文化的接受认同。 “在小说中,一个成功人物形象会增加读者对小说故事的记忆度与辨识度,这对于电视电影的观众来说也是同理,并且一个立体丰满的人物角色还能降低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的难度”[3]。就是这样的文艺形式塑造了老头、江伟与小渔眼中不同的形象,也塑造了东方与西方世界的不同形象。
  二、 从单向变为双向互动
  从文本和电影对人物与环境塑造的不同可以看出,严歌苓在文本中着重探讨移民身份对角色的影响,有着强烈的身份焦虑,严歌苓笔下的小渔并非指小渔这一个人,而是整个海外华人移民群体,在西方社会,华人总是处于边缘位置,不同的文化产生很多歧义与误解,华人一进入西方社会,大多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严歌苓通过小渔的形象展现了一个以弱胜强的东方女性在西方世界艰难生存的现象。而张艾嘉则以人物为中心,讲述女性成长的故事,这也是电影中人物弧光的展现。人物弧光指的是人物的个性、思想发生的渐进性的改变,张艾嘉导演通过小渔与老头的相互影响,展现出与文本不同的两个人物的新形象,“对塑造者来说,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包含着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表达,而对于观看者来说,观看他者形象的过程则有可能伴随着意识形态的接收。而且由于形象本身是经过塑造的,所以观看者的认知更多的是一种“想象”并非现实。由此,“形象”带来了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并常常引发塑造者与观看者的矛盾关系[4]。”从文学与电影中可以看出,严歌苓与张艾嘉塑造的小渔与马里奥虽然有相同之处,但是更多是两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张艾嘉通过对发生地的明确也看出她着重关注的女性成长。
  《少女小渔》中最值得探讨的就是小渔与老头之间的关系,在小说中,严歌苓塑造了一位善良、温柔、宽容的东方女人和同样来自异国的贫穷老头,两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为着不同的目的而“结婚”,在两个人物相处的时光里,小渔与老头的关系是单向的,即老头接受小渔的“改造”,小渔默默地忍受无理由涨房租,无理由地发脾气,无理由地谩骂,渐渐地,老头被这个温柔的女人感动,开始改变自己。而电影中呈现的是两个人物的双向互动,这样的双向关系让小渔以更加饱满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小渔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与作为西方文化代表的马里奥相互影响,在和马里奥同居之后,小渔的善良、宽容、忍让逐渐感染了他,而马里奥给小渔灌注的西方文化中的文本思想也逐渐改变了小渔的思想,如让她不要总说对不起,不要轻易自责,要听求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是跟着江伟的意思走等等,这样的思想与中国文化有极大的差异,同时也震撼着小渔的内心。从结局可以看出小渔思想的变化,小说中的小渔在结尾也没有留下照顾老头,而电影中小渔在接受马里奥人本主义思想影响后,在马里奥临死时不顾江伟的反对要送他最后一程,并且面对江伟的“跟我走吧”的请求产生了犹豫,电影的开放式结局暗示小渔将重新审视与江伟的关系,并且开始找寻自我价值。在电影情节的展开中可以看出小渔思想的转变,“人物弧光”让人物的性格处在动态之中,而不是静止的,作为会思考的独立个体,人物的思想、人格、对事物的态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逃避到面对、从懦弱到勇敢、从自卑到自信,而电影中常常通过人物弧光这一技巧来塑造性格饱满的人物。而小渔就是这样的人物。由于电影时长的限制,不能完整展现小渔性格的转变,但是在马里奥的影响下,小渔会成长为一个会反抗的女性。
  三、“他者”与自我
  如果说小渔是严歌苓塑造出的“自我”,那么老头与移民所生活的城市就是“他者”;如果说电影中的小渔是张艾嘉塑造的“自我”,那代表美国文化的马里奥就是“他者”。小说与文本相同的是,都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在严歌苓的小说中,这种‘注视’却是双向的,即西方在注视东方的同时,东方也在注视着西方,东方也就从‘他者’成为‘自我’,西方从‘自我’变成‘他者’” [5]。
  在小说文本中,故事的地点含糊不清,严歌苓只是提到了悉尼这个城市名和暗示南北半球季节的差异,没有更多的信息,这样模糊的设定满足了读者对于移民和留学生活的想象,而张艾嘉导演的《少女小渔》给了观众一个既定的地点认知——纽约的中国城,把想象推及到具象,让人物情节实地展开。小说中的老头是意大利人,和小渔一样,是异乡人,而电影中的老头马里奥,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文本中同样作为“他者”存在的老头和小渔之间的文化冲突不够明显,主要是展现整个城市对于移民的“异国人”不包容,两位人物都是移民潮下的牺牲者。电影中马里奥的美国人身份让中西文化冲突更加尖锐,这个鲜明的“左派”人物有着美国人的自豪感,时常对善良温柔的小渔进行居高临下的“教育”,马里奥与小渔的相处前期充满着冲突,而后期则展现中西文化的交融,小渔的善良感染马里奥,让他不再颓废,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马里奥的平等思想影响着小渔,开始怀疑江伟对自己的感情。“在文化与文化的交互中总会伴随着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想象,这就有了他者形象产生的可能,对异族的书写总是体现着诠释者主体对异族的想象以及对自身欲望的否认与维护,通俗来说,异族形象是一面镜子,它一方面呈现出异族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折射出塑造者主体的形象,显现出其自身的欲望、恐惧和梦想[6]。”文艺作品可以通过塑造形象给观众构建一个想象的空间,从而影响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判断,小渔与老头就是被塑造出来的表达作者与导演感情的人物,严歌苓通过两个异乡人展现移民焦虑,张艾嘉则通过小渔思想的转变表现女性的成长史,电影与文本都通过“他者”这一中介展现作家与导演的“想象”。
  文学作品与电影存在差异,在电影中会删增一些故事内容,将情节完整地展现给观众,电影有时候虽然不能完整地表现原著展现的思想文化内涵,但是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升华了文学的主题,张艾嘉导演改编的《少女小渔》就给观众呈现了一个东西方文化在相互碰撞后融合的景观,东西方文化固然存在差异,但融合需要双方互相努力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申兰兰.论严歌苓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建构[D].吉首大学,2019.
  〔2〕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苏湛.严歌苓小说及其改编电影的互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4〕赵希.关于"形象"的形象——王安忆《我爱比尔》的形象学分析[J].名作欣赏,2018,629(33):96-98;101.
  〔5〕张清.论严歌苓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
  〔6〕徐雅宁.形象学视域中美国电影的华人男性形象研究[J].电影评介,2019(8):72-75.
其他文献
题布袋戏  袖里乾坤展艺姿,传奇木偶令神痴。  临场变幻惹人醉,神速玄机耐客思。  叱咤风云观胜景,绝伦美易看明时。  能装布袋几多妙,把戏一台尽是诗。  题扎故事  高空竞技乐无边,俯瞰奇葩展眼前。  跨越花台呈异彩,扎根绝技誊精尖。  夫夷造就山花奖,脸谱描成四季天。  巧手翻云多少妙,疆场驰骋正逢年。  踩高跷  不凡技巧勇超前,仰望巅峰锦上弦。  脚踩高跷娱贵客,手敲锣鼓震蓝天。  迎来异
期刊
(一)  长海落日平沙,孤帆远景烟霞,  云桥横截列岛,潮起潮落,  小港村落人家。  (二)  碧水秋波无瑕,小舟涟漪浪花,  一点沙鸥掠影,天边如画,  执手相爱携她。  (三)  波光粼粼鱼虾,渔工唱晚浮筏,  微风平推船桨,夕阳渡口,  小岛归去繁华。  (四)  炊烟落月窗纱,岁月往日芳华,  一曲渔歌袭远,穹遥梦眼,  望断海角天涯。  作品简介:2018年夏天,坐船前往大连长海县海岛
期刊
“我用石头,垒住了三角形的流水。”  此乃很有意境的一句诗。石头代表空间,流水代表时间,时空交错,令人产生了无穷无尽的联想。建筑的艺术与玄机数不胜数,今日探讨那些在有限的空间里,给人以无限的虚空式的浮想之建筑物法。我探索他们,就像导演探索如何在三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进行层次丰富的叙事一样。  构造一个引起无限联想的房子,需要多大的空间?  《浮生六记》中有八个字,足以凝练地概括:小中见大,大中见小。
期刊
心灵是一棵树展向阳光  晨曦里  鲜嫩的阳光,透过树叶  改变了原有的特征  没有季节的区分  反季节的逆向生长  金迷纸醉,  花花世界  大千世界,无所不有  如同被困在迷宫里  找不到回归的路  寻找一个真的自我  寻觅着、寻觅着  你会发现自己有一双亮眼  分得清愛恨情仇与是非黑白  在风雨中漂泊  爱,不单是挂在口中  爱,不只是每天的蜜语  说爱一个人易  永远爱一个人难  两个人在一
期刊
淡淡的岁月,淡淡的花香  我在春天,在楚怡,等你  只為了当初那个不变的承诺  如果你抬头看见天上的白云  那是我们今生最美的相遇  浓浓的愁绪,浓浓的思念  我在春天,在楚怡,等你  守着山川岁月的约定  思念随风化作春雨  终于等到花开的季节  和煦的微风,明媚的春光  我在春天,在楚怡,等你  那是多么笃坚的约定  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次悸动  有故事留下的地方就有无尽惆怅  我是一粒种子  不
期刊
鹤舞苇草夕光间 / 黎业东  琴声顺着苇草弯曲的弧度到达  透明的风没有应和  乱石纹丝不动,还在坚持坚硬  翅膀开始柔软,比苇草更善于起伏  显然更懂得风的方向  没有清泉流淌,翅膀就用风代替  洁白的羽毛拖住黄昏的下沉  深红的鹤顶,熄灭不了的火  两对翅膀的问答呼应,是古琴的滑音  我放弃随琴声起舞的命名  有多少黄昏中的诉说,被风捕捉  又被风吹走  爱你是寂静的 / 陈小兵  我的心思意
期刊
童年  楼下的花猫叫  一旁的乡邻热闹正好  窗外的阳光洒进厅堂  照在墙面稚子的涂鸦上  古老的钟滴滴作响  一瞬穿越时光  白炽灯温暖  电视放着喜爱的动画  厨房传来奶奶熟悉的呼唤  与酱油瓶叮当  孩童咿咿呀呀  唱着不知名的歌謠  树上的鸣蝉  高兴地和唱  等到大家都睡着  我偷跑到窗边  伸手就碰到了月亮  父亲  旭日初升  他已奔波在工作岗位  红日西沉  他仍忙碌个不停  他手
期刊
果园  沟壑的溪流  好像休闲服上的拉链,“哗”地拉开  暮秋的寄语,和气象  背着手徜徉,“哦喂,哦喂”地喊  爷爷一副派头十足的财主模样  梨园,桔园,柿子园……  鸟忙碌着  挂出盏盏形容词的灯笼迎候  明黄,暗紫,深红  柿子熟了  “知道么?  阳乌岭南坡的果林  鸟声在潮动和陈述故事的梗概以及细节了”  他附在姐姐的耳边  披露内心的社稷  一枚枚柿子  亮在日渐稀薄的叶丛间  让成熟
期刊
摘要:锡德尼的《为诗辩护》一文,集欧洲文艺复兴诗学与人文主义思想之大成,在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为诗辩护》中锡德尼对柏拉图诗学思想的解读与重构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分析锡德尼文艺批评思想的缘起、策略及重要意义,正确认识柏拉图的诗学思想,把握锡德尼“诗辩”的内在本质。  关键词:锡德尼;为诗辩护;柏拉图;诗学  菲利普·锡德尼(Philip Sidney,1554—1586)生活在
期刊
今晚终究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天空仿佛披上轻纱,白雾似的晕笼罩着这座城市,月光从云晕中溜出来,在街道四处穿梭,钻进每一个黑暗的角落,也轻飘飘地游进她的房间,像是在寻找。  房间空荡荡的,只有一张书桌靠在窗边,一把椅子陪着桌子,一张床靠在挨着窗的另一面墙边。床上坐着一个女孩,女孩身穿粉红色的睡衣,半跪在床上,两只手紧紧地抱着头,眉头紧锁,快要拧出一条条裂缝,整张脸已经失去原有的平整,看上去皱巴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