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的力量太强大,
它所创造的新东西,
只有我们想不到,
没有它做不到。这不,
新科技又创造出了让人能看傻眼的电子植物……
人类原本生活在鸟语花香的山间或是地头,风景宜人,满目苍翠。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类居住地开始向城市聚集。
人们用钢筋水泥建起了高楼大厦,置身其中,缺花少草,渐渐发现自己远离了自然,有些城市甚至成了几乎没有自然生机的另类荒漠。
人们大都怀念大自然里的一草一木,思念田园生活,却又不甘心放弃城市的繁华与富足。为了在城市更有质量地生活下去,人们想出一个办法:在城市的道路旁边栽花植树,把花草树木也请进城市,让它们在城市与我们相伴,满足我们在城市仍旧能看到田园绿色的生存渴望。这个办法就叫城市绿化。
道路两边有高大的乔木,公路隔离带有绿茵茵的草皮,广场不缺名花贵木……有了绿色植物的陪伴,城市生活似乎多了一份惬意。为了这份惬意,却要付出巨大的移植成本,城市绿色植物的移植养护是非常“烧钱”的。
在城市移植一颗胸径20厘米的银杏树要花多少钱?5000元?少了,5万块钱恐怕也难以完工呀!别看那些临时进城装点节日气氛的一盆盆小花小草不值钱,就算一盆才一块钱,可是它们多如牛毛,积少成多,每逢节日庆典,这些小植物都是要花费巨资的。
城市绿化,花钱多,功能只是单一的绿化。栽一棵小树,要经历15年的时光,才能实现绿化功能,移来一棵大树,等于把这15年的钱一眨眼都花上了。城市里栽种植物,是不是代价太高?
有没有新植物可以代替普通植物绿化城市,让这些新植物有更多的城市功能?功能多了,成本不就降低了嘛。
城市是繁华的,但科学家经过调查发现在繁华的城市里人类容易患上“枯燥症”,让人觉得生活没有趣味,希望远离城市。患有城市枯燥症人口多的城市被称为“枯燥城市”。调查结果显示英国伦敦是最枯燥的城市之一。这个结果让人奇怪,要知道英国在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后,经济飞速发展,是世界一流的强国,伦敦作为强国首都,为什么会枯燥?原来伦敦的城市建设缺少绿化,街道很多,植物很少,居民在街多树少的生活环境里,像是生活在找不到出口且毫无生机的迷宫里,于是枯燥情绪积多成疾。
我国许多城市时常从乡下移植树木进城,进城的大树越来越多。但有句俗话叫“树挪死”,大树移植城市,死亡率更高,致使许多在乡下生活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大树都死在了进城的路上,造成了环保和景观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了保护乡下大树,我国多地已经出台措施禁止大树移植进城。采挖胸径5厘米以上树木需审批,胸径达20厘米的大树那是绝对不能“动人家”了——大树终于有了安逸生存的保护伞。
为了降低城市绿化的成本,人们希望塑料植物能担当城市绿化的替代品。塑料制成的花木虽然鲜艳逼真,也不需要养护,但是塑料制品是没有生命气息的,它们立在街边道旁,让人觉得呆板无趣,塑料植物大面积取代普通绿化植物是不讨人喜欢的。
弃用了塑料植物,一个城市绿化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并且能代替城市绿化植物的电子植物。
什么是电子植物?
普通植物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东西,电子植物就是用新科技将电子材料移植给普通植物,改变原来植物的“血肉”部分,不伤害植物原有的生命状态,还能大大提升它们的“生命效率”。这种被移植进电子材料的植物就被称为“电子植物”,它们将是植物界的新品种。
如果以上解释你还不明白,咱就打个比方吧。人体有些器官功能如果丧失的话,不是有器官移植的医疗手段嘛,制造电子植物和人类的器官移植的意思相近,就是把人造的电子器件移植给植物,也算是给植物做器官移植。
当然,给植物进行器官移植的操作手法与人体器官移植的操作手法区别还是很大的。人体器官移植要做手术,植物的器官移植则是直接给它们“喂东西”。科学家合成了一种聚合物,把这种聚合物通过根系吸收的方式喂给一株玫瑰,玫瑰觉得这种聚合物很“可口”,很快就吸收了。玫瑰吸收了科学家输送的聚合物后,聚合物就在玫瑰体内驻留下来,很快形成凝胶薄膜网。注意,这个薄膜网是导电的。导电薄膜网的作用是取代玫瑰体内原来那些用来输送水分和养料的管束,然后以电路的形式帮助玫瑰完成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任务。
为什么要用导电薄膜网来替代原来的管束呢?因为植物用管束输送养料和水分是一个很慢的过程,前面不是说过了嘛,一棵小树长成大树要15年,够慢吧!可是用电路来完成输送养料和水分的过程却会变得“极快”起来。有多快?养料从根部吸收到达叶尖,瞬间的事,电有多快养料的输送速度几乎就有多快。
于是,在导电薄膜网的作用下,玫瑰看起来还是那株玫瑰,但是它的生命活动变得迅速并可控起来,只需外界给这个导电薄膜网施加电压或是电流强度的变化指令,就能有效且立马控制玫瑰的生命活动。比如原来玫瑰花要变色,得通过管束一点点慢慢地输送变色的激素,玫瑰从淡红色变成大红色那得经历好多天才能完成。可是现在只要改变玫瑰移植电路的电压值,变色激素就可以通过电路瞬间传导给花瓣,那颜色说变立即就变了,变化得跟家里的电视屏幕那样快。
花瓣能迅速变色的玫瑰虽然是通过器官移植制造出来的电子植物,但是它的生命系统并没有遭受到破坏。换句话说,它依旧是活的,不是没有生命的塑料制品。
怎么样,城市空间里如果栽植电子植物,咱拿着遥控器让它们随时变色,指挥万花变色的感觉是不是挺爽?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类很早就掌握了一种植物器官移植方法——嫁接。嫁接就是把植物A的枝条通过“手术”的方式接到植物B的身上,然后A的枝条就可以在B的身上成长,让B树能结出A果来。通过嫁接的方式可以让一棵树结出不同的果实,也可以让一棵树开出不同的花朵来,嫁接就如同创造了新物种一般。
它所创造的新东西,
只有我们想不到,
没有它做不到。这不,
新科技又创造出了让人能看傻眼的电子植物……
人类原本生活在鸟语花香的山间或是地头,风景宜人,满目苍翠。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类居住地开始向城市聚集。
人们用钢筋水泥建起了高楼大厦,置身其中,缺花少草,渐渐发现自己远离了自然,有些城市甚至成了几乎没有自然生机的另类荒漠。
人们大都怀念大自然里的一草一木,思念田园生活,却又不甘心放弃城市的繁华与富足。为了在城市更有质量地生活下去,人们想出一个办法:在城市的道路旁边栽花植树,把花草树木也请进城市,让它们在城市与我们相伴,满足我们在城市仍旧能看到田园绿色的生存渴望。这个办法就叫城市绿化。
道路两边有高大的乔木,公路隔离带有绿茵茵的草皮,广场不缺名花贵木……有了绿色植物的陪伴,城市生活似乎多了一份惬意。为了这份惬意,却要付出巨大的移植成本,城市绿色植物的移植养护是非常“烧钱”的。

在城市移植一颗胸径20厘米的银杏树要花多少钱?5000元?少了,5万块钱恐怕也难以完工呀!别看那些临时进城装点节日气氛的一盆盆小花小草不值钱,就算一盆才一块钱,可是它们多如牛毛,积少成多,每逢节日庆典,这些小植物都是要花费巨资的。
城市绿化,花钱多,功能只是单一的绿化。栽一棵小树,要经历15年的时光,才能实现绿化功能,移来一棵大树,等于把这15年的钱一眨眼都花上了。城市里栽种植物,是不是代价太高?
有没有新植物可以代替普通植物绿化城市,让这些新植物有更多的城市功能?功能多了,成本不就降低了嘛。
城市是繁华的,但科学家经过调查发现在繁华的城市里人类容易患上“枯燥症”,让人觉得生活没有趣味,希望远离城市。患有城市枯燥症人口多的城市被称为“枯燥城市”。调查结果显示英国伦敦是最枯燥的城市之一。这个结果让人奇怪,要知道英国在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后,经济飞速发展,是世界一流的强国,伦敦作为强国首都,为什么会枯燥?原来伦敦的城市建设缺少绿化,街道很多,植物很少,居民在街多树少的生活环境里,像是生活在找不到出口且毫无生机的迷宫里,于是枯燥情绪积多成疾。
我国许多城市时常从乡下移植树木进城,进城的大树越来越多。但有句俗话叫“树挪死”,大树移植城市,死亡率更高,致使许多在乡下生活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大树都死在了进城的路上,造成了环保和景观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了保护乡下大树,我国多地已经出台措施禁止大树移植进城。采挖胸径5厘米以上树木需审批,胸径达20厘米的大树那是绝对不能“动人家”了——大树终于有了安逸生存的保护伞。

为了降低城市绿化的成本,人们希望塑料植物能担当城市绿化的替代品。塑料制成的花木虽然鲜艳逼真,也不需要养护,但是塑料制品是没有生命气息的,它们立在街边道旁,让人觉得呆板无趣,塑料植物大面积取代普通绿化植物是不讨人喜欢的。
弃用了塑料植物,一个城市绿化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并且能代替城市绿化植物的电子植物。
什么是电子植物?
普通植物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东西,电子植物就是用新科技将电子材料移植给普通植物,改变原来植物的“血肉”部分,不伤害植物原有的生命状态,还能大大提升它们的“生命效率”。这种被移植进电子材料的植物就被称为“电子植物”,它们将是植物界的新品种。
如果以上解释你还不明白,咱就打个比方吧。人体有些器官功能如果丧失的话,不是有器官移植的医疗手段嘛,制造电子植物和人类的器官移植的意思相近,就是把人造的电子器件移植给植物,也算是给植物做器官移植。
当然,给植物进行器官移植的操作手法与人体器官移植的操作手法区别还是很大的。人体器官移植要做手术,植物的器官移植则是直接给它们“喂东西”。科学家合成了一种聚合物,把这种聚合物通过根系吸收的方式喂给一株玫瑰,玫瑰觉得这种聚合物很“可口”,很快就吸收了。玫瑰吸收了科学家输送的聚合物后,聚合物就在玫瑰体内驻留下来,很快形成凝胶薄膜网。注意,这个薄膜网是导电的。导电薄膜网的作用是取代玫瑰体内原来那些用来输送水分和养料的管束,然后以电路的形式帮助玫瑰完成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任务。
为什么要用导电薄膜网来替代原来的管束呢?因为植物用管束输送养料和水分是一个很慢的过程,前面不是说过了嘛,一棵小树长成大树要15年,够慢吧!可是用电路来完成输送养料和水分的过程却会变得“极快”起来。有多快?养料从根部吸收到达叶尖,瞬间的事,电有多快养料的输送速度几乎就有多快。
于是,在导电薄膜网的作用下,玫瑰看起来还是那株玫瑰,但是它的生命活动变得迅速并可控起来,只需外界给这个导电薄膜网施加电压或是电流强度的变化指令,就能有效且立马控制玫瑰的生命活动。比如原来玫瑰花要变色,得通过管束一点点慢慢地输送变色的激素,玫瑰从淡红色变成大红色那得经历好多天才能完成。可是现在只要改变玫瑰移植电路的电压值,变色激素就可以通过电路瞬间传导给花瓣,那颜色说变立即就变了,变化得跟家里的电视屏幕那样快。
花瓣能迅速变色的玫瑰虽然是通过器官移植制造出来的电子植物,但是它的生命系统并没有遭受到破坏。换句话说,它依旧是活的,不是没有生命的塑料制品。
怎么样,城市空间里如果栽植电子植物,咱拿着遥控器让它们随时变色,指挥万花变色的感觉是不是挺爽?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类很早就掌握了一种植物器官移植方法——嫁接。嫁接就是把植物A的枝条通过“手术”的方式接到植物B的身上,然后A的枝条就可以在B的身上成长,让B树能结出A果来。通过嫁接的方式可以让一棵树结出不同的果实,也可以让一棵树开出不同的花朵来,嫁接就如同创造了新物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