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工科”工程教育背景下,针对培养应用型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目标,尝试在新工科理念下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对专业建设进行合作改革。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师资共建等层面探索信息安全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新工科”;信息安全;校企合作;工程实践
一、背景
新工科(EmergingEngineeringEducation,3E)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工科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力量,是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而其核心点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以学科为依托,产学研结合,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工程实践》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必修实践课程,贯穿学生从大一到大三的学习。该课程在“新工科”背景下拟与企业合作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企业针对实际需求,制定符合不同年级课程、不同难度要求的工程实践方案,在内容上根据同一年级不同方向的发展进行制定,从而形成横向、纵深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改革。将企业工程师直接引入到课程建设和实施中,企业与学生、高校专业教师的有机结合,探索一条新的,信息安全实践课程的改革之路。
二、校企合作方案
根据新工科建设内涵的要求,通过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人才需求,针对实际需求,结合各年级的实际特点和课程开设情况,我院提出了校企合作的实践改革方案,主要包括对信息安全专业的《工程实践》课程进行改革,并以此为基础,对专业建设进行深入改革,借助企业实践优势、实现新工科背景下信息安全专业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目标。
1.校企共同制定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实施
学院目前正在执行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且正在按照工程认证要求进行修订。在修订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熟悉,实践能力强的特点,聘请业内安全企业专家,对18版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相应修改意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整个过程。
2.校企共同制定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
在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修订的同时,请业内专家、工程师,对课程体系、课程大纲(内含课程标准、详细的授课方式、考核方式)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学院方从现有课程中挑选合适的实践课程,由企业开展教学和实践,院方对教育过程进行监督。
3.校企共建双师型信息安全专业师资团队
目前,本专业尚有部分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派员驻校培训教师、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教学,企业开设实践示范课程,企业工程师与专业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实践等多种方式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双师型教师。同时分阶段派遣经验丰富的讲师、工程师和专家支持,结合互联网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对参训学生进行培训授课、项目实战和技术指导;
4.校企共同推进实习就业服务
校企深度合作,在招生季共同制定和实施招生方案,并提供学生招生咨询,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资源共同宣传信息安全专业。校企共同制定实习、就业服务方案,并提供学生实习、就业的咨询和服务。
三、实施情况
根据校企合作方案,学院连同4家信息安全企业进行了深入的校企合作,包括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讨论,并选定《前端开发与设计》交由企业进行授课,学院派教师辅助监督授课过程;同时对信息安全专业大三的学生进行了分方向的到企业的毕业实习。不同企业通过提交实习方案、宣讲、学生报名、学习、考核的环节将学生分为前端开发,信息安全检测、产品开发(python、JAVA)等不同方向,企业先将不同方向的实习方案报学院审核批准后,对学生进行宣讲,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为期1个月的毕业实习,实习过程中企业负责学生的考勤,工作安排,工作考核等工作,实习完毕后,企业反馈给学生实习的最终分数以及学生实习报告的批改记录。
在校企合作中,学院以《工程实践》课程为例,开展“企业负责实践,学院教学监督”的新实践探索。对《工程实践》课程进行改革,主要包括了以下方面:
1.对大纲进行修订,包括学院与企业一起就工程实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讨论,并最终修订,从17级学生开始实施。
2.结合各年级的实际特点和课程开设情况,对课程大纲中需要完成的实践题目的难度进行不同程度的区别设置,制定具體的《工程实践》实施方案,并参与具体实施。例如,针对大三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信安工作的灵活性及特殊性,结合实训实施项目的特点和课时安排(16学时),实训前期由项目经理统一讲解公共项目技术、知识要点及核心操作方法,后期则由项目经理通过向小组发布不同的任务要求及靶机来检验实训效果。为让参训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在实训中每15人或3个小组提供一组靶机或漏洞物料及木马需求内容进行训练,较18级学生的实践内容,增加了内网的安全检测内容。这样的实训以增强学生安全运维实战技能出发,提升学生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意识和技能,并提高职业素养,积累实战工作经验,扩宽就业选择面,从在校学生转变为标准职业人作好能力提升和心态建设的准备。
3.实践的日常监督:在企业指导为主的工程实践改革中,过程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企业指导教学、答疑的同时,需要对考核给出详细的标准,如表1所示,学院方每个年级派驻两名专业教师跟进全程的指导,学习,并负责企业、学生、学院的工程实践工作协调,资料收集,过程监督等工作。
四、结论
项目运行两轮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发现了集中工程实践期间在课程协调,进度安排等方面的存在的问题。校企合作的模式将企业工程师直接引入到课程建设和实施中,校企共同探索建立新工科范式,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指引,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共同推动思想创新、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张璧,吴凤霞.基于“综合设计”课程的新工科教育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2):41-48.
[2]潘文文,徐涛,等.新工科理念下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中的教学探究,计算机时代,2020(04):75-77.
[3]周方,潘天恒,等.应用型本科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20(01):42-43.
支撑项目:教学部2019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902040033。
◆关键词:“新工科”;信息安全;校企合作;工程实践
一、背景
新工科(EmergingEngineeringEducation,3E)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工科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力量,是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而其核心点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以学科为依托,产学研结合,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工程实践》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必修实践课程,贯穿学生从大一到大三的学习。该课程在“新工科”背景下拟与企业合作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企业针对实际需求,制定符合不同年级课程、不同难度要求的工程实践方案,在内容上根据同一年级不同方向的发展进行制定,从而形成横向、纵深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改革。将企业工程师直接引入到课程建设和实施中,企业与学生、高校专业教师的有机结合,探索一条新的,信息安全实践课程的改革之路。
二、校企合作方案
根据新工科建设内涵的要求,通过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人才需求,针对实际需求,结合各年级的实际特点和课程开设情况,我院提出了校企合作的实践改革方案,主要包括对信息安全专业的《工程实践》课程进行改革,并以此为基础,对专业建设进行深入改革,借助企业实践优势、实现新工科背景下信息安全专业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目标。
1.校企共同制定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实施
学院目前正在执行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且正在按照工程认证要求进行修订。在修订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熟悉,实践能力强的特点,聘请业内安全企业专家,对18版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相应修改意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整个过程。
2.校企共同制定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
在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修订的同时,请业内专家、工程师,对课程体系、课程大纲(内含课程标准、详细的授课方式、考核方式)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学院方从现有课程中挑选合适的实践课程,由企业开展教学和实践,院方对教育过程进行监督。
3.校企共建双师型信息安全专业师资团队
目前,本专业尚有部分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派员驻校培训教师、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教学,企业开设实践示范课程,企业工程师与专业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实践等多种方式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双师型教师。同时分阶段派遣经验丰富的讲师、工程师和专家支持,结合互联网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对参训学生进行培训授课、项目实战和技术指导;
4.校企共同推进实习就业服务
校企深度合作,在招生季共同制定和实施招生方案,并提供学生招生咨询,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资源共同宣传信息安全专业。校企共同制定实习、就业服务方案,并提供学生实习、就业的咨询和服务。
三、实施情况
根据校企合作方案,学院连同4家信息安全企业进行了深入的校企合作,包括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讨论,并选定《前端开发与设计》交由企业进行授课,学院派教师辅助监督授课过程;同时对信息安全专业大三的学生进行了分方向的到企业的毕业实习。不同企业通过提交实习方案、宣讲、学生报名、学习、考核的环节将学生分为前端开发,信息安全检测、产品开发(python、JAVA)等不同方向,企业先将不同方向的实习方案报学院审核批准后,对学生进行宣讲,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为期1个月的毕业实习,实习过程中企业负责学生的考勤,工作安排,工作考核等工作,实习完毕后,企业反馈给学生实习的最终分数以及学生实习报告的批改记录。
在校企合作中,学院以《工程实践》课程为例,开展“企业负责实践,学院教学监督”的新实践探索。对《工程实践》课程进行改革,主要包括了以下方面:
1.对大纲进行修订,包括学院与企业一起就工程实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讨论,并最终修订,从17级学生开始实施。
2.结合各年级的实际特点和课程开设情况,对课程大纲中需要完成的实践题目的难度进行不同程度的区别设置,制定具體的《工程实践》实施方案,并参与具体实施。例如,针对大三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信安工作的灵活性及特殊性,结合实训实施项目的特点和课时安排(16学时),实训前期由项目经理统一讲解公共项目技术、知识要点及核心操作方法,后期则由项目经理通过向小组发布不同的任务要求及靶机来检验实训效果。为让参训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在实训中每15人或3个小组提供一组靶机或漏洞物料及木马需求内容进行训练,较18级学生的实践内容,增加了内网的安全检测内容。这样的实训以增强学生安全运维实战技能出发,提升学生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意识和技能,并提高职业素养,积累实战工作经验,扩宽就业选择面,从在校学生转变为标准职业人作好能力提升和心态建设的准备。
3.实践的日常监督:在企业指导为主的工程实践改革中,过程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企业指导教学、答疑的同时,需要对考核给出详细的标准,如表1所示,学院方每个年级派驻两名专业教师跟进全程的指导,学习,并负责企业、学生、学院的工程实践工作协调,资料收集,过程监督等工作。
四、结论
项目运行两轮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发现了集中工程实践期间在课程协调,进度安排等方面的存在的问题。校企合作的模式将企业工程师直接引入到课程建设和实施中,校企共同探索建立新工科范式,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指引,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共同推动思想创新、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张璧,吴凤霞.基于“综合设计”课程的新工科教育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2):41-48.
[2]潘文文,徐涛,等.新工科理念下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中的教学探究,计算机时代,2020(04):75-77.
[3]周方,潘天恒,等.应用型本科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20(01):42-43.
支撑项目:教学部2019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90204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