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同市属于高寒冷凉地区,是典型的季风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应于马铃薯生长。但在目前马铃薯生产中却存在着种薯多乱杂、病虫危害严重、种薯繁育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生产的发展。围绕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马铃薯生产;存在问题;对策;山西大同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1-0168-01
马铃薯是大同市除玉米之外的第二大农作物,全市种植面积为5.8万hm2,占粮田总面积的20%左右。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大同市马铃薯生产逐渐向产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但是大同市马铃薯生产还存在着品种混杂、退化及病虫危害严重等问题。现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探讨。
1生产存在的问题
1.1品种结构不合理,混杂退化严重
一是品种混杂退化。大同市马铃薯品种来源十分复杂,有技术部门引进推广的、有马铃薯营销部门提供的、有个体贩运销售的、有农户个人串换的,大多品种陈旧,种薯质量差。全市马铃薯品种繁多,造成混杂严重、病害交叉感染、品种退化加快[1]、适宜种植时间缩短、品质逐年下降、产量低而不稳、商品率低等问题,不能满足产业化、商品化生产的需要。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大同市种植的马铃薯仍以高产的菜用品种为主,由于这些品种产量高、食用品质好,是农业增产的有效途径之一,深受农民欢迎。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马铃薯加工业应运而生,菜用品种由于其特性不适应于加工业的需求,销路、价格逐渐成为最大的问题,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影响马铃薯生产面积。
1.2病虫危害严重
大同市马铃薯病害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环腐病、黑胫病等。近几年发生明显的病害是早疫病、晚疫病,在全市的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马铃薯病毒病也是历年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病毒造成马铃薯种性退化,是产量和品质降低的主要原因。马铃薯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蝼蛄)、蚜虫、二十八星瓢虫,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1.3高产配套技术推广不到位,产业化水平低
良种配套良法,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多数农民仍然延续传统种植习惯,没有实行科学化生产。如中耕追肥培土措施不及时、不到位,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力,不愿加大投入等,严重限制了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提高。马铃薯在大同地区种植历史悠久,遍布各县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但是目前生产还处于自由发展阶段,农民一家一户独立经营,生产资金投入分散,没有实现规模化种植,产业效益相对低下。马铃薯销售经纪人队伍组织化程度还很低,基地带动能力有限,产业化有待进一步完善。
2发展对策
2.1完善种薯繁育体系,推广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建立科学高效规范的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发挥脱毒种薯生产的自然资源优势。以马铃薯生产企业如阳高县原种场、大同市新荣区微型薯厂、山西绿惠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生产原种薯,由县(区)加强脱毒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利用高海拔山区气候冷凉、病虫害较轻的地方繁育原种,由乡组织生产良种,完善脱毒繁育体系。在县、乡、村建立健全科技管理、服务、信息传递等体系,大力推广普及科技知识,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实行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素质,采用多种形式普及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知识。用散射光处理种薯,进行催芽;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提倡双行高畦种植;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根据品种适期收获等,只有良种配套良法,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2积极预防,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抓住关键时期、关键环节、关键措施和重点防治病虫害[2-3]。在晚疫病防治上,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薯;同时进行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福美双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在早疫病防治上,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倒茬;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喷1∶1∶150的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根据发病情况5~7 d喷洒1次,共喷3~4次。对于病毒病,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效药剂,只能从农业技术上加以防止。选用脱毒种薯,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菌素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乐果乳剂2 0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金针虫和蝼蛄等。用50%辛硫磷乳剂6.0~7.5 kg/hm2,或3%辛硫磷颗粒22.5~30.0 kg/hm2,拌750 kg细土或沙,于伏、秋耕时或播前施入犁沟内,打耱或播种覆土。在成虫盛发期,对害虫集中的作物或树上,喷施50%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防治。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10%(下转第170页)
(上接第168页)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防治。在二十八星瓢虫幼虫分散前,喷洒2.5%功夫3 000~4 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防治。
2.3优化品种结构,推广优质加工型良种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高单位面积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应积极引导农民,采取规模化种植办法,统一种植,统一管理,优化种植结构,引进加工型品种[4],如炸薯片、炸薯条等,充分与大同市的加工企业合作,建立订单农业,保证产品销售,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发挥农村销售经纪人的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不拘泥于本地销售,密切与省内外加工企业联系,增加经营项目,提高抗风险能力,实现双赢,更好地为马铃薯生产发展提供保障。
3参考文献
[1] 孙慧生.马铃薯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张平,孙增富,马强.马铃薯的出口标准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5):33-34.
[3] 谭宗九,丁明亚.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4] 张长生.中国优质专用薯类生产与加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马铃薯生产;存在问题;对策;山西大同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1-0168-01
马铃薯是大同市除玉米之外的第二大农作物,全市种植面积为5.8万hm2,占粮田总面积的20%左右。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大同市马铃薯生产逐渐向产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但是大同市马铃薯生产还存在着品种混杂、退化及病虫危害严重等问题。现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探讨。
1生产存在的问题
1.1品种结构不合理,混杂退化严重
一是品种混杂退化。大同市马铃薯品种来源十分复杂,有技术部门引进推广的、有马铃薯营销部门提供的、有个体贩运销售的、有农户个人串换的,大多品种陈旧,种薯质量差。全市马铃薯品种繁多,造成混杂严重、病害交叉感染、品种退化加快[1]、适宜种植时间缩短、品质逐年下降、产量低而不稳、商品率低等问题,不能满足产业化、商品化生产的需要。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大同市种植的马铃薯仍以高产的菜用品种为主,由于这些品种产量高、食用品质好,是农业增产的有效途径之一,深受农民欢迎。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马铃薯加工业应运而生,菜用品种由于其特性不适应于加工业的需求,销路、价格逐渐成为最大的问题,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影响马铃薯生产面积。
1.2病虫危害严重
大同市马铃薯病害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环腐病、黑胫病等。近几年发生明显的病害是早疫病、晚疫病,在全市的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马铃薯病毒病也是历年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病毒造成马铃薯种性退化,是产量和品质降低的主要原因。马铃薯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蝼蛄)、蚜虫、二十八星瓢虫,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1.3高产配套技术推广不到位,产业化水平低
良种配套良法,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多数农民仍然延续传统种植习惯,没有实行科学化生产。如中耕追肥培土措施不及时、不到位,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力,不愿加大投入等,严重限制了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提高。马铃薯在大同地区种植历史悠久,遍布各县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但是目前生产还处于自由发展阶段,农民一家一户独立经营,生产资金投入分散,没有实现规模化种植,产业效益相对低下。马铃薯销售经纪人队伍组织化程度还很低,基地带动能力有限,产业化有待进一步完善。
2发展对策
2.1完善种薯繁育体系,推广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建立科学高效规范的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发挥脱毒种薯生产的自然资源优势。以马铃薯生产企业如阳高县原种场、大同市新荣区微型薯厂、山西绿惠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生产原种薯,由县(区)加强脱毒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利用高海拔山区气候冷凉、病虫害较轻的地方繁育原种,由乡组织生产良种,完善脱毒繁育体系。在县、乡、村建立健全科技管理、服务、信息传递等体系,大力推广普及科技知识,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实行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素质,采用多种形式普及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知识。用散射光处理种薯,进行催芽;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提倡双行高畦种植;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根据品种适期收获等,只有良种配套良法,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2积极预防,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抓住关键时期、关键环节、关键措施和重点防治病虫害[2-3]。在晚疫病防治上,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薯;同时进行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福美双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在早疫病防治上,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倒茬;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喷1∶1∶150的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根据发病情况5~7 d喷洒1次,共喷3~4次。对于病毒病,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效药剂,只能从农业技术上加以防止。选用脱毒种薯,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菌素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乐果乳剂2 0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金针虫和蝼蛄等。用50%辛硫磷乳剂6.0~7.5 kg/hm2,或3%辛硫磷颗粒22.5~30.0 kg/hm2,拌750 kg细土或沙,于伏、秋耕时或播前施入犁沟内,打耱或播种覆土。在成虫盛发期,对害虫集中的作物或树上,喷施50%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防治。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10%(下转第170页)
(上接第168页)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防治。在二十八星瓢虫幼虫分散前,喷洒2.5%功夫3 000~4 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防治。
2.3优化品种结构,推广优质加工型良种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高单位面积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应积极引导农民,采取规模化种植办法,统一种植,统一管理,优化种植结构,引进加工型品种[4],如炸薯片、炸薯条等,充分与大同市的加工企业合作,建立订单农业,保证产品销售,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发挥农村销售经纪人的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不拘泥于本地销售,密切与省内外加工企业联系,增加经营项目,提高抗风险能力,实现双赢,更好地为马铃薯生产发展提供保障。
3参考文献
[1] 孙慧生.马铃薯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张平,孙增富,马强.马铃薯的出口标准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5):33-34.
[3] 谭宗九,丁明亚.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4] 张长生.中国优质专用薯类生产与加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