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城镇暂时居住有条件放宽,“农民工”以新的名词出现在各个领域,城镇化率也因此逐步提高。但伴随而来的是城市治理的新问题,更加合理的城镇化路径亟待开辟。而农村作为后发地区成为了关键领域,就地城镇化被提出并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存在巨大发展空间,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以现有的城镇化路径为基础,尝试对农村就地城镇化进行有益探索,为更好的实现新型城镇化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就地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路径;农村公共服务
一、就地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传统城镇化发展变化的结果,新型城镇化也是我国现阶段和未来城镇化发展变化的主要方向,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时代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特点。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2所谓就地城镇化,是指农民在原住地一定空间半径内,依托所在的村、镇,通过发展经济生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在农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总的来说,新型城镇化无论从概念内涵还是外延都比就地城镇化更宽泛,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的实现形式。
二、就地城镇化存在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是以农村富余劳动力单向转入城市而进行的,这给城市留下诸多城市病,而这一方式驱动下的城镇化也给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统筹城乡带来了新难题。
(一)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农村地区相对滞后
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发展缓慢,由于资源的聚集性,资源向城市集中,这导致二元结构加剧,农村与城市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差距体现在:居民收入差距,包括绝对差、收入比、增长速度的差距;居民消费差距,包括绝对消费值、恩格尔系数、主要耐用品的普及率三方面差距;教育发展的差距,包括教育资源配置和升学率的差距;社会保障的差距,包括社保覆盖率以及人均享有社保的绝对值的差距。
总的来说,城乡不协调本质上就是农村地区的相对落后,这种落后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存在巨大差距,这是现阶段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的最大现实。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就地城镇化缺乏持续动力
农业是就地城镇化的的主要推动力量,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财政对农村地区的投入逐年增长,但是力度仍然不够。农村青壮年劳动大量流失;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发展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农业发展急需创新驱动,机械化率水平低;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空间巨大,没有完备的农产品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三)制度灵活性和可操作空间不足,制约农村活力迸发
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决定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的现实效果,制度藩篱制约了农村地区活力。表现在二元户籍制度障碍、公共服务体系存在指标不合理和主体覆盖不足、土地制度抑制农业发展活力。二元户籍制度将城乡居民分割为两个权利不对等的群体,在保障城市居民權利的同时,侵占和剥夺了农村居民的合法权利。已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户籍制度的附属物,不平等的社会保障阻碍人口、资金、信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
(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够完善,就地城镇化缺乏坚实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与地域分布不均衡,公共服务也存在问题:教育资源短缺、医疗资源短缺、社会保障滞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极易影响到农民心理,农民工在城市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回到农村也缺乏公共服务保障,农民工更倾向于追逐高收入而进城务工,这导致农村就地城镇化劳动力要素短缺,这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性。值得注意的是,流失劳动力大多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壮年群体。
三、就地城镇化有利条件分析
(一)统筹城乡发展为农村地区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近年来,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农村地区得到了资金、政策与制度上的倾斜,农村经济社会迸发出活力,取得了质和量的突破,为农村、农业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加上农村与城市相比较、人口、环境的吸力,转而对原来流向城市的要素转而开始流向农村。
(二)逆城市化现象带来了机遇、动力和要素
由于交通、犯罪、生态环境各方面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城市人口流向主城区以外乃至农村地区,以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发生逆转,市区出现“空心化”。逆城市化造成了资源流失,但是给农村地区带来了机遇。劳动力与资金的流动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动力,资源的回流聚集也就必将引导产业转移,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国内多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国内学者对湖北省襄阳市4个典型村的研究,主要从农民受教育程度、收入、农业发展要素、农村社保与土地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理顺农业、农村、农民的关系为出发点,就完善社保与土地制度、农业产业化,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虽然其代表性与适用性有待检验,但是从各维度发现问题并制定措施的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3
四、就地城镇化实现路径
本文所指就地城镇化实现路径是以现有的城镇化为起点,以就地城镇化的方式,从而达到协调、高效和多元的城镇化目标的道路。
(一)总体要求
1、协调性
协调性是指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所涉及主体之间以及各方面利益的关系处理,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城乡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构建协调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城乡之间劳动力人口、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流动通畅性,应该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这既符合当下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主题,也为以后的发展预留了空间;政府作为主导,应该发挥其掌舵者的作用。市场仍然起决定性作用,要顺应市场规律,在市场机制的指导下顺势而为。 2、效益性
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人的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本质上是农民的就地城镇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个体成长发展内在力量是动机,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农民作为一个群体,是由个体构成,其需求层次与该理论吻合的。无论农民群体利益还是社会利益,都要满足三方面利益需求。一、经济效益;二、社会效益;三、生态效益。三者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有之义,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4
(二)实现路径
1、制度改革为前提
合理的制度是就地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城镇化路径创新实质上就是制度创新。以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例,应打破二元户籍制度,将平等的社保制度与一元户籍制度统一,从而引导公共服务公平分享,吸引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就地城镇化战略迫切要求配套的城镇管理体制,如财税、审批、规划、劳动保障等,最重要的是户籍制度改革。具体可以从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入手;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医疗服务人口全覆盖为手段,缩小差距,逐步与城镇对接。核心是“简政放权”,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限。
2、公共服务改善为主体
总体上,全国财政用于农村公共服务保障性支出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这一项资金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仍低于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重点解决基本公共服务配置不均等问题。建立健全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机制,推动大中城市优质公共资源向小城镇延伸,全面提高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的就地城镇化,要加大对公共服务配套的投入,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城镇接轨。
3、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
就地城镇建设要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深化投融资改革,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建立多渠道可持续资金保障体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5,城镇化建设要构建“市场决定—政府引导”模式,健全政府和民间投资的合作机制; 完善多元化可持续资金保障机制,建立城镇建设债券发行管理制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小城镇的信贷,减少私人投资进入障碍,允许更多的私人资本发挥作用,提高私人投资的积极性。
4、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核心
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必须依靠政府的资金扶持,依托国家城乡一体化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来发展农业,提高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形成外力和内部内力的有效结合是根本出路。内力最核心的就是科学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第一,政府部门必须在充分掌握本地区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优势等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對传统农业的改造力度,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面积,合理分配农种植和养殖的比例,在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发展生态农业,让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良性共生。
第二,加快农业合作发展步伐,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和政策引导。各种农业经济组织的发展不应该停留在数量的增加上,现阶段应该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鼓励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将具有代表性的实力强劲的企业打造成典型,鼓励、支持和引导知名品牌的创建。
第三,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和渠道是农业生产转化成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保障。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产品销售必须掌握市场行情和最新信息,政府在这方面应该积极搭建信息共享网络平台,让农民不出家门就能了解市场农产品价格、供求和规模等重要信息,并有针对性的在农业生产上做出调整。
第四,创新发展农业与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相结合的产业链,通过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产品种植规模、市场销售和品牌效益增加。这方面必须是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以政府政策引导为依托,以农民思想观念转变为前提,以地方资源优势为特色。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
[2]胡银根,廖成泉,刘彦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湖北省襄阳市4个典型村的调查[A].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114期)2014(6).
[3]吴江.城乡统筹视阈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基于重庆的实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4):132-166.
[4]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
注释
1张磊,男,籍贯湖北,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欧书阳,男,籍贯广东,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与治理,统筹城乡发展。
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
3胡银根,廖成泉,刘彦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湖北省襄阳市4个典型村的调查[A].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114期)2014(6).
4吴江.城乡统筹视阈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基于重庆的实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4):132-166.
5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
[关键词]就地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路径;农村公共服务
一、就地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传统城镇化发展变化的结果,新型城镇化也是我国现阶段和未来城镇化发展变化的主要方向,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时代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特点。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2所谓就地城镇化,是指农民在原住地一定空间半径内,依托所在的村、镇,通过发展经济生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在农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总的来说,新型城镇化无论从概念内涵还是外延都比就地城镇化更宽泛,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的实现形式。
二、就地城镇化存在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是以农村富余劳动力单向转入城市而进行的,这给城市留下诸多城市病,而这一方式驱动下的城镇化也给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统筹城乡带来了新难题。
(一)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农村地区相对滞后
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发展缓慢,由于资源的聚集性,资源向城市集中,这导致二元结构加剧,农村与城市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差距体现在:居民收入差距,包括绝对差、收入比、增长速度的差距;居民消费差距,包括绝对消费值、恩格尔系数、主要耐用品的普及率三方面差距;教育发展的差距,包括教育资源配置和升学率的差距;社会保障的差距,包括社保覆盖率以及人均享有社保的绝对值的差距。
总的来说,城乡不协调本质上就是农村地区的相对落后,这种落后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存在巨大差距,这是现阶段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的最大现实。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就地城镇化缺乏持续动力
农业是就地城镇化的的主要推动力量,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财政对农村地区的投入逐年增长,但是力度仍然不够。农村青壮年劳动大量流失;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发展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农业发展急需创新驱动,机械化率水平低;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空间巨大,没有完备的农产品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三)制度灵活性和可操作空间不足,制约农村活力迸发
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决定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的现实效果,制度藩篱制约了农村地区活力。表现在二元户籍制度障碍、公共服务体系存在指标不合理和主体覆盖不足、土地制度抑制农业发展活力。二元户籍制度将城乡居民分割为两个权利不对等的群体,在保障城市居民權利的同时,侵占和剥夺了农村居民的合法权利。已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户籍制度的附属物,不平等的社会保障阻碍人口、资金、信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
(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够完善,就地城镇化缺乏坚实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与地域分布不均衡,公共服务也存在问题:教育资源短缺、医疗资源短缺、社会保障滞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极易影响到农民心理,农民工在城市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回到农村也缺乏公共服务保障,农民工更倾向于追逐高收入而进城务工,这导致农村就地城镇化劳动力要素短缺,这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性。值得注意的是,流失劳动力大多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壮年群体。
三、就地城镇化有利条件分析
(一)统筹城乡发展为农村地区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近年来,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农村地区得到了资金、政策与制度上的倾斜,农村经济社会迸发出活力,取得了质和量的突破,为农村、农业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加上农村与城市相比较、人口、环境的吸力,转而对原来流向城市的要素转而开始流向农村。
(二)逆城市化现象带来了机遇、动力和要素
由于交通、犯罪、生态环境各方面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城市人口流向主城区以外乃至农村地区,以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发生逆转,市区出现“空心化”。逆城市化造成了资源流失,但是给农村地区带来了机遇。劳动力与资金的流动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动力,资源的回流聚集也就必将引导产业转移,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国内多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国内学者对湖北省襄阳市4个典型村的研究,主要从农民受教育程度、收入、农业发展要素、农村社保与土地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理顺农业、农村、农民的关系为出发点,就完善社保与土地制度、农业产业化,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虽然其代表性与适用性有待检验,但是从各维度发现问题并制定措施的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3
四、就地城镇化实现路径
本文所指就地城镇化实现路径是以现有的城镇化为起点,以就地城镇化的方式,从而达到协调、高效和多元的城镇化目标的道路。
(一)总体要求
1、协调性
协调性是指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所涉及主体之间以及各方面利益的关系处理,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城乡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构建协调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城乡之间劳动力人口、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流动通畅性,应该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这既符合当下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主题,也为以后的发展预留了空间;政府作为主导,应该发挥其掌舵者的作用。市场仍然起决定性作用,要顺应市场规律,在市场机制的指导下顺势而为。 2、效益性
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人的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本质上是农民的就地城镇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个体成长发展内在力量是动机,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农民作为一个群体,是由个体构成,其需求层次与该理论吻合的。无论农民群体利益还是社会利益,都要满足三方面利益需求。一、经济效益;二、社会效益;三、生态效益。三者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有之义,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4
(二)实现路径
1、制度改革为前提
合理的制度是就地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城镇化路径创新实质上就是制度创新。以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例,应打破二元户籍制度,将平等的社保制度与一元户籍制度统一,从而引导公共服务公平分享,吸引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就地城镇化战略迫切要求配套的城镇管理体制,如财税、审批、规划、劳动保障等,最重要的是户籍制度改革。具体可以从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入手;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医疗服务人口全覆盖为手段,缩小差距,逐步与城镇对接。核心是“简政放权”,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限。
2、公共服务改善为主体
总体上,全国财政用于农村公共服务保障性支出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这一项资金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仍低于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重点解决基本公共服务配置不均等问题。建立健全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机制,推动大中城市优质公共资源向小城镇延伸,全面提高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的就地城镇化,要加大对公共服务配套的投入,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城镇接轨。
3、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
就地城镇建设要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深化投融资改革,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建立多渠道可持续资金保障体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5,城镇化建设要构建“市场决定—政府引导”模式,健全政府和民间投资的合作机制; 完善多元化可持续资金保障机制,建立城镇建设债券发行管理制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小城镇的信贷,减少私人投资进入障碍,允许更多的私人资本发挥作用,提高私人投资的积极性。
4、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核心
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必须依靠政府的资金扶持,依托国家城乡一体化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来发展农业,提高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形成外力和内部内力的有效结合是根本出路。内力最核心的就是科学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第一,政府部门必须在充分掌握本地区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优势等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對传统农业的改造力度,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面积,合理分配农种植和养殖的比例,在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发展生态农业,让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良性共生。
第二,加快农业合作发展步伐,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和政策引导。各种农业经济组织的发展不应该停留在数量的增加上,现阶段应该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鼓励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将具有代表性的实力强劲的企业打造成典型,鼓励、支持和引导知名品牌的创建。
第三,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和渠道是农业生产转化成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保障。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产品销售必须掌握市场行情和最新信息,政府在这方面应该积极搭建信息共享网络平台,让农民不出家门就能了解市场农产品价格、供求和规模等重要信息,并有针对性的在农业生产上做出调整。
第四,创新发展农业与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相结合的产业链,通过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产品种植规模、市场销售和品牌效益增加。这方面必须是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以政府政策引导为依托,以农民思想观念转变为前提,以地方资源优势为特色。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
[2]胡银根,廖成泉,刘彦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湖北省襄阳市4个典型村的调查[A].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114期)2014(6).
[3]吴江.城乡统筹视阈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基于重庆的实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4):132-166.
[4]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
注释
1张磊,男,籍贯湖北,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欧书阳,男,籍贯广东,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与治理,统筹城乡发展。
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
3胡银根,廖成泉,刘彦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湖北省襄阳市4个典型村的调查[A].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114期)2014(6).
4吴江.城乡统筹视阈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基于重庆的实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4):132-166.
5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