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技能教学,探讨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开发专业教学模块。让学生强化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实践能力,掌握专业技能,重视以岗位为主导的实验训练,使中职学生毕业后能熟练地运用专业技能到工作中。
模块化职业素养会计职业能力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传统的会计教育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从重视知识转变到重视技能,需要强调学生将所学的学科知识转化为能灵活运用的职业技能。这需要我们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分析会计职业能力,整合教学内容,建立以专业岗位为主线的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能具备与会计岗位相应的职业能力。在教学中,教学改革并非易事,在强化会计专业技能时发现存在教材、教法等问题。
其一,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从教材上看,有系统的基础会计到企业财务会计(或初级会计实务)及相应的专业课程,其理论教材专业系统,历经多年教育经验沉淀,教师理论基础扎实,能很好地把握和讲解专业理论。而会计实训没有规范系统的教材,各职业院校根据自己需要或老师的经验选择,因此现有的实训基本上是零散和不系统的,导致实践性教学存在根本性缺陷。
其二,规模较大的对口单招考试,虽然技能和理论各占300分,但会计理论系统全面,专业技能则内容基础简单,因此在课时分配上更侧重于理论。全国的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展示技能的一项重要形式,对职业学校技能教学起到了鲜明的导向作用,但是技能大赛只能影响部分专业能力强学校和部分学生,技能弱化的职业学校和学生无法跟上大赛的节奏,大赛对这部分学校和学生基本影响不大。
其三,会计专业所需要的实训条件不够完善,有的实训简化在教室里进行,态度认同为作业,学生没有岗位的意识,没有职业态度,导致学生毕业难于胜任某一具体所学专业工作。学习毕业只是对于学习时间到位,对专业没有要求,导致学生对专业没有自我要求,放松专业能力学习。
另外,近几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的更新很快,经济法、税法也有不断变化,专业理论、实训教材难于适应新法规的变化。
因此,为当地企业培养适用、能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学校应该开设以实践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专业体系。改变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为适应培养目标的我们修订教学计划,整合教学内容建立以职业岗位为主线的教学模块,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模块教学”方式。
模块化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会计专业学习中,模块化教学要求课程设置以会计实践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在会计实践中以会计职业岗位为获得专业技能的起点,以便让学生在实践时获得职业认同。同时,我们的学生还应具备继续学习能力。
模块一:会计专业岗位基本素养的养成
会计职业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会直接管理或间接管理资金或物资。若法制观念淡薄容易酿成大错,因此职业素养需要在学校学习专业时候同时接受法制教育养成相应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职业素养的养成是个缓慢的过程,每个学期都要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每周2节课,把专业素养作为一个模块组成系列教案,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式学法等,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让学生在接触会计职业之初,就形成相应的法制观念,这也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
模块二:会计专业岗位基本技能认识
第一学年确定为会计基础能力阶段,学习会计基本理论和学习会计基础技能,包括珠算点钞、小键盘录入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实务基本能力训练包括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登记账簿和报表编制,掌握出纳基本技能。良好的专业基本技能是学习专业的基础。学习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计算机处理会计账务虽然开始普及,但手工账核算模式仍然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并广泛适用于当地中小企业中。
模块三:会计专业能力强化
第二学年是会计专业能力强化阶段,会计实训效果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训的真实性。教师每年都展开教学计划修订,专研实训方案,以会计各岗位应具备的能力标准为依据编写实训内容;在教学环境上改造逼真环境的校内实训中心,打造真实工作情形的工作间。环境真实表现在会计实训中心同财务工作室,材料真实不在是文字表达,完全用真实的凭证来操作,管理的真实要求给学生定位会计、审核、总账、出纳等职位,工作流程真实。
把实际工作中的出纳、工资、生产、仓库、成本、往来、总账、档案等岗位设计成各个教学模块,在实训时要求学生按照业务要求和操作规范,身临其职完成相应工作。解决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了解实际会计工作。目前,相应的会计实践软件仿真也能帮助学生会计实训时达到企业真实的情景,提高实训效果。
会计电算化实训与手工账配套进行,在第一学年学习基础上,将手工账簿资料和电算化软件结合对结果相互印证,为学生强化专业技能。
模块四:会计专业能力提升阶段
第三学年,在学生掌握基本及具体会计工作的情形下,进行会计岗位综合模块操作实训,要求学生从建账工作开始,完成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登记账簿,期末进行调账对账结账,纳税申报,编制会计报表,最后装订归档的系列会计工作。使学生系统完整地完成会计工作。在实训中,让学生熟悉会计工作流程,通过综合模块训练,增强学生全局概念。
有条件的学校组建ERP实训室,将学生组成竞争的模拟企业,通过分析市场,组织生产到策划销售,进行管理企业,让学生感悟市场竞争提升管理品质。通过第三学年的综合模拟和管理实验,让学生感觉接近真实的工作氛围,到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模块五:会计专业能力的保证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针对模块化教学方式转变,要求专业教师勇于改革教学手段,研究教学方法,实践经验只能来至于实践。教师需要有实践工作经历,才能在教授会计实务中让学生接受的知识接近真实。学校应创造条件,安排教师下企业取得工作经历,也需要从企业聘请会计专业人员来指导学生专业实训,推动学校会计实务课改。一个合适的考评机制对学生专业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这个考评机制在专业训练过程包括个人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模块完成评价。基本毕业要求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优秀的取得初级会计师资格。
为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会计教学中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使得学生在专业技能上从基础到具体,从具体到全面掌握本专业各个工作岗位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使其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能明显得到提高,为培养的学生具备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倪.模块化教学思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岗位模块教学模式的研究.
[3]赛教结合,寓学于赛.
模块化职业素养会计职业能力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传统的会计教育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从重视知识转变到重视技能,需要强调学生将所学的学科知识转化为能灵活运用的职业技能。这需要我们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分析会计职业能力,整合教学内容,建立以专业岗位为主线的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能具备与会计岗位相应的职业能力。在教学中,教学改革并非易事,在强化会计专业技能时发现存在教材、教法等问题。
其一,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从教材上看,有系统的基础会计到企业财务会计(或初级会计实务)及相应的专业课程,其理论教材专业系统,历经多年教育经验沉淀,教师理论基础扎实,能很好地把握和讲解专业理论。而会计实训没有规范系统的教材,各职业院校根据自己需要或老师的经验选择,因此现有的实训基本上是零散和不系统的,导致实践性教学存在根本性缺陷。
其二,规模较大的对口单招考试,虽然技能和理论各占300分,但会计理论系统全面,专业技能则内容基础简单,因此在课时分配上更侧重于理论。全国的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展示技能的一项重要形式,对职业学校技能教学起到了鲜明的导向作用,但是技能大赛只能影响部分专业能力强学校和部分学生,技能弱化的职业学校和学生无法跟上大赛的节奏,大赛对这部分学校和学生基本影响不大。
其三,会计专业所需要的实训条件不够完善,有的实训简化在教室里进行,态度认同为作业,学生没有岗位的意识,没有职业态度,导致学生毕业难于胜任某一具体所学专业工作。学习毕业只是对于学习时间到位,对专业没有要求,导致学生对专业没有自我要求,放松专业能力学习。
另外,近几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的更新很快,经济法、税法也有不断变化,专业理论、实训教材难于适应新法规的变化。
因此,为当地企业培养适用、能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学校应该开设以实践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专业体系。改变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为适应培养目标的我们修订教学计划,整合教学内容建立以职业岗位为主线的教学模块,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模块教学”方式。
模块化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会计专业学习中,模块化教学要求课程设置以会计实践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在会计实践中以会计职业岗位为获得专业技能的起点,以便让学生在实践时获得职业认同。同时,我们的学生还应具备继续学习能力。
模块一:会计专业岗位基本素养的养成
会计职业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会直接管理或间接管理资金或物资。若法制观念淡薄容易酿成大错,因此职业素养需要在学校学习专业时候同时接受法制教育养成相应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职业素养的养成是个缓慢的过程,每个学期都要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每周2节课,把专业素养作为一个模块组成系列教案,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式学法等,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让学生在接触会计职业之初,就形成相应的法制观念,这也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
模块二:会计专业岗位基本技能认识
第一学年确定为会计基础能力阶段,学习会计基本理论和学习会计基础技能,包括珠算点钞、小键盘录入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实务基本能力训练包括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登记账簿和报表编制,掌握出纳基本技能。良好的专业基本技能是学习专业的基础。学习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计算机处理会计账务虽然开始普及,但手工账核算模式仍然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并广泛适用于当地中小企业中。
模块三:会计专业能力强化
第二学年是会计专业能力强化阶段,会计实训效果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训的真实性。教师每年都展开教学计划修订,专研实训方案,以会计各岗位应具备的能力标准为依据编写实训内容;在教学环境上改造逼真环境的校内实训中心,打造真实工作情形的工作间。环境真实表现在会计实训中心同财务工作室,材料真实不在是文字表达,完全用真实的凭证来操作,管理的真实要求给学生定位会计、审核、总账、出纳等职位,工作流程真实。
把实际工作中的出纳、工资、生产、仓库、成本、往来、总账、档案等岗位设计成各个教学模块,在实训时要求学生按照业务要求和操作规范,身临其职完成相应工作。解决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了解实际会计工作。目前,相应的会计实践软件仿真也能帮助学生会计实训时达到企业真实的情景,提高实训效果。
会计电算化实训与手工账配套进行,在第一学年学习基础上,将手工账簿资料和电算化软件结合对结果相互印证,为学生强化专业技能。
模块四:会计专业能力提升阶段
第三学年,在学生掌握基本及具体会计工作的情形下,进行会计岗位综合模块操作实训,要求学生从建账工作开始,完成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登记账簿,期末进行调账对账结账,纳税申报,编制会计报表,最后装订归档的系列会计工作。使学生系统完整地完成会计工作。在实训中,让学生熟悉会计工作流程,通过综合模块训练,增强学生全局概念。
有条件的学校组建ERP实训室,将学生组成竞争的模拟企业,通过分析市场,组织生产到策划销售,进行管理企业,让学生感悟市场竞争提升管理品质。通过第三学年的综合模拟和管理实验,让学生感觉接近真实的工作氛围,到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模块五:会计专业能力的保证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针对模块化教学方式转变,要求专业教师勇于改革教学手段,研究教学方法,实践经验只能来至于实践。教师需要有实践工作经历,才能在教授会计实务中让学生接受的知识接近真实。学校应创造条件,安排教师下企业取得工作经历,也需要从企业聘请会计专业人员来指导学生专业实训,推动学校会计实务课改。一个合适的考评机制对学生专业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这个考评机制在专业训练过程包括个人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模块完成评价。基本毕业要求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优秀的取得初级会计师资格。
为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会计教学中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使得学生在专业技能上从基础到具体,从具体到全面掌握本专业各个工作岗位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使其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能明显得到提高,为培养的学生具备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倪.模块化教学思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岗位模块教学模式的研究.
[3]赛教结合,寓学于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