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化学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看图能够记住30%;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显然,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由此,笔者尝试在化学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摸清学情,优势互补,组建小组
  前几年,笔者一直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课堂主要还是“师讲生听”的模式。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课堂出现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已经掌握所学知识而无所事事,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却跟不上进度还在一味地等待教师讲解。如何把这两种不利的情况转变成有效的课堂学习呢?在一次外出学习中,笔者从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启发:把学生按学习能力的高低搭配组成学习小组,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指导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解决他们随时出现的问题,同时“小老师”在传帮带的过程锻炼了自身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是个双赢的结果。回来后,笔者先摸清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现状,再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测验成绩进行高低搭配,组成9个学习小组(每组3~4人)。每小组推选出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同学为组长。组长的职责是组织小组进行课堂的合作学习,检查组员作业完成及错题订正情况。
  二、大胆放手,自主合作,开展活动
  让许多教师感到困惑的是课堂的话语权交给了学生,教师只讲几分钟,学生能学到东西吗?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不教,而是要把握好教的时机。每一堂课前,教师首先要编制一份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学案。在导学案中必须告知本课学习的目标、重难点,需要学生做哪些学习的准备(比如说指导学生复习回顾与本课时有关的旧知识,自己查找一些相关的化学资料等),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学情和知识体系的重难点设计相应的指导性学习意见,可以以探究性问题
  或实验
  出现,指导学生利用教材、资料、实验来展开学习。预设活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结果。另外,还要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巩固习题来帮助学生自我评价。总之,教师要把功夫做在课前,要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
  实践证明:没有预先进行自主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低效的。因而,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一定要留足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即通读教材和学案,了解本节课自己学习的目标和重难点是什么,哪些问题是自己能够解决的,哪些问题是需要和同伴讨论的。然后由小组长组织合作学习,对预习中的问题集体解决。这样的课堂是自由和民主的,同伴间无障碍地进行交流,个性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呼应,倾听同伴的疑惑,提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断体会到了自由学习的乐趣,而且通过对学习问题的全面解决重新体会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
  三、自由交流,形式多样,适度干预
  没有交流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令人乏味的学习方式,交流应为多元化的,既包括组内成员的交流,还必须包括学习小组间的交流以及教师和小组的交流。教师和各小组的交流贯穿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被动答疑更要主动指导。最关键的交流是组间交流,如何交流才能让各个小组充分展现学习的成果呢?如何交流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无惧错误大胆展示呢?如何交流才能让学生感觉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和乐趣,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呢?笔者为此进行了多种尝试,最后发现小组间交流不必追求某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灵活设定。学生比较喜欢带有竞赛味道的交流,如学生最喜欢的组间交流模式是“抢答模式”,即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结束之前,教师把本节课的重点问题分解成若干问题投影出来,指定某几个小组上黑板在规定区域板书。如果指定小组在讨论时其他小组已得出结论则可以抢答,一旦抢答正确,则指定小组向抢答小组鞠躬,错误则反鞠躬;指定小组板书完毕后,其余小组还可以修正,修正正确的得到对方鞠躬,错误则反鞠躬。学生在这个模式中充分体会到了团体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锻炼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也体会到学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还让他们学会了竞争。另外,交流还可以用分组板书讲解法、分组投影展示讲解法、问题辩论法等。
  小组合作学习毕竟是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基础之上,所以很难或者不可能解决全部的问题。因此,笔者每堂课都会留5~10分钟的时间来让各小组把他们通过组内和组间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汇总后进行教师和学习小组间的大交流。笔者经常为学生的优异表现而惊叹,当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打开以后,他们的思维是多么的活跃,多么的宽广!如在电镀的学习中,学生在完成电镀锌实验时,得到了勺子起泡的原因是有氢气放出,便提出了ZnSO4溶液的浓度大小的控制范围;在金属的防腐中提出如何制作烤蓝、如何制备不锈钢、能不能用纳米技术来防锈等一系列的问题。有些问题笔者当时也无法回答,只能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上网或以查资料的方式解决。学生通过课后查阅资料既解决了疑问又增加了学习化学的乐趣,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学科继续教育的要求,促成了师生共同进步。
  四、定期考核,积极评价,形成习惯
  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渴望取得肯定和进步,优秀的小组更期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伴的认可。笔者每隔两个星期就会组织所有小组长来考核各个小组,结合小组成员的表现,包括各组员作业平均等级、测试成绩(小组成员的平均分)的进步、组间交流成功和获得鞠躬次数(由科代表记录)、组内团结指数(组长投票)进行打分,得分最高的小组得到“最佳小组奖”的流动红旗以及物质奖励(笔、笔记本、水果、饮料等)。通过榜样激励,一些原本参与热情不高的组也能够动起来,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学习风气,充分激发了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乐趣,使得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且有更多的学生开始思考更好的合作学习的模式,并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实践并交流和推广。如某小组认为仅靠课本和自身无法解决学习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他们建立了小组资料库(购买了一些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和小组资源共享网(在合作学习前就把有关的知识资料找出来并整理,便于组员共同研究)。
  在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施中,笔者也遇到了一些困惑:一是班级之间的教学进度难以合拍,造成了学科教学难以统一测量;二是数次测试后,出现了少数学困生难以适应,主动要求恢复教师多讲的教学模式的情况;三是单学科的实践难以带来班级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提高。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摸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路径,从而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主动探寻化学世界的奥秘。
  (责任编辑罗艳)
其他文献
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和学生个人心理特征的影响,在今天的农村课堂上,学生普遍存有消极心理。这不能不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有责任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和孩子们相处,诱发他们身上积极向上的情绪,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幸福度。为此,笔者努力探索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尽可能营造不错的课堂氛围,以提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幸福感,下面介绍笔者的尝试。一、心存宽容,思想上认识幸福南风与北风
针对TD—SCDMA制式中智能天线的应用,对传统电磁辐射预测模型进行理论修正,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清晰的展现了基站周围电磁辐射场的分布特征及安全防护范围,对TD—SCDMA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网络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样化,如语音、视频、存储等等,那么这些应用对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以冗余链路技术为视角,
当前的通信技术是计算技术、数字技术、光电子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的结合体。随着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其有着向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化、宽带化和个人化的方向发展。在其不断发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多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中不难发现,阅读材料占了很大部分,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考英语成绩。英语教师如何紧扣教材,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巧妙紧扣教材渗透技巧,有效培养阅读能力  纵观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教学材料,大致可按文体分为叙事文、说明文、议论文、广告与书信等体裁。一般情况下,要做好文章的阅读理解,需要学生在阅读时能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