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经济学家林毅夫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首位在世界银行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如此高职位的中国人。世界银行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最初职责是欧洲重建,经过几十年发展,世行的职责早已转向发展中国家,其核心在于减贫。在世行四年,林毅夫与几个关键词密不可分:减贫、发展、非洲、超越凯恩斯主义、新结构经济学,以及中国。
2014年,林毅夫担任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评委会主席,表示期望通过这个“唯一”关于扶贫的奖项成为国家政策制定获取原始资料的平台。
从2003年举办中国消除贫困奖之后,您一直参与评奖工作。
是的。2003年举办第一届中国消除贫困奖,当时我是评委,第二届也是。从第三届起,评委会提议我担任评委会主席,我个人欣然接受。因为我的专业就是研究发展经济学,研究消除贫困,国内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经验。
作为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评委会主席,您如何看待中国的贫困问题?
改革开放之前,以我国当时较低的经济发展标准,我国尚有30%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之下;如果按国际每人每天1.25美元的标准,那么就有70%的人口都处于贫困线之下。经过30多年经济发展,中国已经让6.8亿人口摆脱了贫困,非常了不起,对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评奖过程中您的感受如何?
接受担任评委会主席后,我内心充满恐惧。毕竟这是13亿人口中关于扶贫的“唯一”一个奖项。中国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分布得非常广泛,进行相应扶贫的机构和个人也广泛分布,如何才能科学、公平、公正地颁好这个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外,所评选机构和个人中,除了国内扶贫机构和个人,还包括对中国进行扶贫的国际机构和个人、以及中国人走出去在国际开展扶贫的机构和个人,这个评选难度是比较高的。
你们希望评出的奖项促成怎样的影响?
中國目前有1亿多人口处于贫困线之下,我们希望能用这个评奖平台,促进国内扶贫减贫事业,同时让那些积极从事减贫工作的机构和个人有一个很好的经验交流分享平台,并且使之成为国家政策制定获取原始资料的平台。
您个人对“消除贫困领域”杰出人士的标准是什么?
具体这次评奖的标准,评委会已有详细细则。从个人角度讲,对评奖进行分类,我觉得很好。我个人比较欣赏“己利利人、己达达人”的扶贫模式,也就是说,只要社会上还存在贫困现象,扶贫者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能感同身受地去帮助别人,就很好。
作为著名经济学家,您认为中国脱贫比较有效的方式是哪些?
发展与就业是消除贫困最重要的两个手段。教育则使人具备就业能力。
中国“扶贫”的状况如何?
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一方面成绩非常大,一方面又还有着非常大的扶贫空间。我以前在世界银行工作,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摆脱贫困。贫困是相对的。今后,我们的经济发展,即使能达到人均1.25美元/天的标准,也不意味着贫困消失。这就决定在消除贫困方面,我们得继续努力。
中国近些年新出现了一个贫困阶层,那就是刚毕业大学生阶层,他们一毕业即失业,您怎么看这一群体?
中国目前有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两个统计口径。登记失业率口径数据比较低,调查失业率数据偏高,总体来讲,后一个数据比较可靠。这些年高等教育发展非常快,比如2000年时,中国有100万大学毕业生;现在每年有700万大学毕业生,一方面是受高等教育人口增加,一方面面临巨大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是要加快产业升级,创造或增加高附加值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由于现在面临的是结构性就业问题,大学生也需要即时调整就业预期,对一些短缺岗位,也可以考虑,不排除未来这些岗位仍然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2014年,林毅夫担任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评委会主席,表示期望通过这个“唯一”关于扶贫的奖项成为国家政策制定获取原始资料的平台。
从2003年举办中国消除贫困奖之后,您一直参与评奖工作。
是的。2003年举办第一届中国消除贫困奖,当时我是评委,第二届也是。从第三届起,评委会提议我担任评委会主席,我个人欣然接受。因为我的专业就是研究发展经济学,研究消除贫困,国内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经验。
作为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评委会主席,您如何看待中国的贫困问题?
改革开放之前,以我国当时较低的经济发展标准,我国尚有30%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之下;如果按国际每人每天1.25美元的标准,那么就有70%的人口都处于贫困线之下。经过30多年经济发展,中国已经让6.8亿人口摆脱了贫困,非常了不起,对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评奖过程中您的感受如何?
接受担任评委会主席后,我内心充满恐惧。毕竟这是13亿人口中关于扶贫的“唯一”一个奖项。中国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分布得非常广泛,进行相应扶贫的机构和个人也广泛分布,如何才能科学、公平、公正地颁好这个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外,所评选机构和个人中,除了国内扶贫机构和个人,还包括对中国进行扶贫的国际机构和个人、以及中国人走出去在国际开展扶贫的机构和个人,这个评选难度是比较高的。
你们希望评出的奖项促成怎样的影响?
中國目前有1亿多人口处于贫困线之下,我们希望能用这个评奖平台,促进国内扶贫减贫事业,同时让那些积极从事减贫工作的机构和个人有一个很好的经验交流分享平台,并且使之成为国家政策制定获取原始资料的平台。
您个人对“消除贫困领域”杰出人士的标准是什么?
具体这次评奖的标准,评委会已有详细细则。从个人角度讲,对评奖进行分类,我觉得很好。我个人比较欣赏“己利利人、己达达人”的扶贫模式,也就是说,只要社会上还存在贫困现象,扶贫者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能感同身受地去帮助别人,就很好。
作为著名经济学家,您认为中国脱贫比较有效的方式是哪些?
发展与就业是消除贫困最重要的两个手段。教育则使人具备就业能力。
中国“扶贫”的状况如何?
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一方面成绩非常大,一方面又还有着非常大的扶贫空间。我以前在世界银行工作,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摆脱贫困。贫困是相对的。今后,我们的经济发展,即使能达到人均1.25美元/天的标准,也不意味着贫困消失。这就决定在消除贫困方面,我们得继续努力。
中国近些年新出现了一个贫困阶层,那就是刚毕业大学生阶层,他们一毕业即失业,您怎么看这一群体?
中国目前有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两个统计口径。登记失业率口径数据比较低,调查失业率数据偏高,总体来讲,后一个数据比较可靠。这些年高等教育发展非常快,比如2000年时,中国有100万大学毕业生;现在每年有700万大学毕业生,一方面是受高等教育人口增加,一方面面临巨大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是要加快产业升级,创造或增加高附加值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由于现在面临的是结构性就业问题,大学生也需要即时调整就业预期,对一些短缺岗位,也可以考虑,不排除未来这些岗位仍然具有很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