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聋校书法教学中加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元素,有利于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聋生的主体性,创设理想的教学情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给聋校书法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文章作者希望通过强调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优化聋校书法教学的重要性,呼吁更多的聋校书法课教师重视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优化书法教学的形式和过程,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聋生素质,为聋生适应社会、回归主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聋校书法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76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5-31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给特殊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正如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加拉赫所指出:“在接受和使用教育技术上,特殊教育居于领先地位。……因为多媒体在特殊儿童教育中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所以它在特殊教育中显得特别重要。”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已逐渐成为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优化聋校书法教学,是每一个从事聋校书法教育的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聋校书法教学中加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元素,有利于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聋生的主体性,给书法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可以说,利用好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聋校书法教学是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需要,更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在传统的聋校书法教学模式中,书法知识的传授、聋生素质的培养主要以教师的讲解、聋生练习和巩固为主。理性知识太多,感性材料太少,不能充分发挥聋生认识的主体性。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则可以改变这种单一传授理性知识的现状,从电视节目、各种音像制品(录像带、光盘等)、计算机网络、书籍和现实生活中获取教学所需的图片、影像等感性材料,实现感性材料到理性知识的自然升华。
一、激发学习兴趣
耳聋学生由于听力缺陷,不能通过听觉接受由语言传达出来的信息,只能长时间依靠视觉,而书法课的内容又非常规范、严谨,不能随意变样,聋生极易失去耐心和兴趣,甚至产生一定的逆反情绪。但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够以交互的方式,将图形、图像、文本、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感性材料,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再生动地表现出来。它具有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使往日刻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有助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可有效地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欲望,极大地调动聋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亻”“讠”“彳”这三个左偏旁的写法时,传统教学是引导聋生分析左偏旁的写法,虽能直接切入要点,但缺陷是聋生看着这抽象的字感到索然无味。如果把这三个左偏旁设计成三个戴面具的小动物,当把面具拿掉时,就出现了自己的“左偏旁”。此时聋生的思维被这有趣的设计所震撼,从而可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中学习新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二、提高观察效果
聋生的语言及语言思维发展严重迟滞,因此,他们是以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的,但是直观的感性认识只能产生表象,掌握知识还必须从大量直观材料中去提高、概括和抽象,上升到理性认识。人类大脑皮层的两种信号系统的活动是紧密相关的,没有第一信号系统(具体、形象、直观)的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抽象、概念、思维、词语)就不能活动。聋生理解事物主要依靠视觉的观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缺陷补偿原理,特别突出色彩和影像,更多地运用表现实景的影音文件以及生动、略带夸张的动画,形象、真实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对于用语言(手语)不能表达清楚,而又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时,利用教学软件等手段来完成,既回避了烦琐教学语言的重复而无效的使用,又能使学生利用视觉直观地获得所学内容的信息,从感性上认识新知识,从而攻克语言障碍这一难关。
在聋校书法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书写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传统课上,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教师不易把笔画写到位,二是聋生不易看得仔细、清楚。如果在课桌上示范书写,只能有部分聋生看得明白。要克服这些缺陷,实现省时高效,我们可以借助实物投影仪,将教师的范写通过实物展示平台投影到大屏幕上,使全体聋生都能看到清楚放大的图像。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教师的演示和讲解,聋生就能很快地掌握书写规律。
另外,评析聋生的课堂作业也是书法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平台,将某个聋生的作业一览无遗地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大家来帮助分析和纠正,使他们通过讨论取长补短、相互交流、相互进步。
三、强化教学互动
在聋校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是教学信息的唯一携带者,他的主要作用是传授知识。而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书法教学,充分利用这项技术独有的人机交互功能,能够更加方便地实现教师与聋生、聋生与聋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界面给聋生规定同一信息内容的学习任务,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而聋生可在教师监控下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空间了解每个聋生的学习情况,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使聋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解决的问题上。同时,聋生与聋生之间也能直接进行交互,通过网络空间交流信息,发表个人的观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聋生与教师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向聋生,聋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任务可激发聋生获取知识的兴趣,这时聋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消失,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做到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换。同时聋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习惯得到有效培养。
如在学习“横”的写法时,聋生对中锋、侧锋的变化不太容易理解,教师也不一定能把笔墨的变化过程完全解释清楚。但是,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演示,能将书写的笔画粗细、墨色浓淡、线条的流动走向、结体疏密等关系清晰地展现在屏幕上,并将这些动作分解、定格。聋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眼目睹,细心观摩,如临其境,突破了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对书写的变化过程一目了然,大大加深了印象,既便于理解和掌握,又进一步提高了实践能力,强化了创新意识。
四、增强情感体验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上受客观及主观条件的限制,书法教学中偏重于技能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笔者认为,书法教学不能局限于技能的学习层面,必须提高到文化的学习层面,以培养聋生的文化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则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引导聋生欣赏到大量清晰的书法作品,了解大量的书法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品的深厚人文精神。這样不但能培养聋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可让其对书法家给予人类历史的积极影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如在学习“欧体”之前,首先利用多媒体网络引导聋生欣赏大量的欧阳询的书法作品,并给聋生讲述“露宿观碑”的故事,这使聋生懂得谦虚好学是欧阳询成为书法家的基础。这样,聋生既感受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又体验了书法家的人格魅力,受到了深刻的人文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针对聋生情感的发展和情感的动力性、感染性、情境性等特点,在电脑上设计出一些表扬的评价,如“你真棒”“你真行”“你真聪明”“你成功了”,以及一些鼓励的评价,如“没关系,再试一试”,或者设计一些笑脸图像来感染聋生,使之产生愉悦情绪,增强情感体验,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朴永馨.聋童教育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2]朴永馨.特殊教育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聋校书法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76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5-31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给特殊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正如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加拉赫所指出:“在接受和使用教育技术上,特殊教育居于领先地位。……因为多媒体在特殊儿童教育中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所以它在特殊教育中显得特别重要。”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已逐渐成为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优化聋校书法教学,是每一个从事聋校书法教育的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聋校书法教学中加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元素,有利于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聋生的主体性,给书法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可以说,利用好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聋校书法教学是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需要,更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在传统的聋校书法教学模式中,书法知识的传授、聋生素质的培养主要以教师的讲解、聋生练习和巩固为主。理性知识太多,感性材料太少,不能充分发挥聋生认识的主体性。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则可以改变这种单一传授理性知识的现状,从电视节目、各种音像制品(录像带、光盘等)、计算机网络、书籍和现实生活中获取教学所需的图片、影像等感性材料,实现感性材料到理性知识的自然升华。
一、激发学习兴趣
耳聋学生由于听力缺陷,不能通过听觉接受由语言传达出来的信息,只能长时间依靠视觉,而书法课的内容又非常规范、严谨,不能随意变样,聋生极易失去耐心和兴趣,甚至产生一定的逆反情绪。但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够以交互的方式,将图形、图像、文本、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感性材料,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再生动地表现出来。它具有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使往日刻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有助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可有效地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欲望,极大地调动聋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亻”“讠”“彳”这三个左偏旁的写法时,传统教学是引导聋生分析左偏旁的写法,虽能直接切入要点,但缺陷是聋生看着这抽象的字感到索然无味。如果把这三个左偏旁设计成三个戴面具的小动物,当把面具拿掉时,就出现了自己的“左偏旁”。此时聋生的思维被这有趣的设计所震撼,从而可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中学习新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二、提高观察效果
聋生的语言及语言思维发展严重迟滞,因此,他们是以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的,但是直观的感性认识只能产生表象,掌握知识还必须从大量直观材料中去提高、概括和抽象,上升到理性认识。人类大脑皮层的两种信号系统的活动是紧密相关的,没有第一信号系统(具体、形象、直观)的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抽象、概念、思维、词语)就不能活动。聋生理解事物主要依靠视觉的观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缺陷补偿原理,特别突出色彩和影像,更多地运用表现实景的影音文件以及生动、略带夸张的动画,形象、真实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对于用语言(手语)不能表达清楚,而又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时,利用教学软件等手段来完成,既回避了烦琐教学语言的重复而无效的使用,又能使学生利用视觉直观地获得所学内容的信息,从感性上认识新知识,从而攻克语言障碍这一难关。
在聋校书法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书写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传统课上,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教师不易把笔画写到位,二是聋生不易看得仔细、清楚。如果在课桌上示范书写,只能有部分聋生看得明白。要克服这些缺陷,实现省时高效,我们可以借助实物投影仪,将教师的范写通过实物展示平台投影到大屏幕上,使全体聋生都能看到清楚放大的图像。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教师的演示和讲解,聋生就能很快地掌握书写规律。
另外,评析聋生的课堂作业也是书法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平台,将某个聋生的作业一览无遗地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大家来帮助分析和纠正,使他们通过讨论取长补短、相互交流、相互进步。
三、强化教学互动
在聋校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是教学信息的唯一携带者,他的主要作用是传授知识。而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书法教学,充分利用这项技术独有的人机交互功能,能够更加方便地实现教师与聋生、聋生与聋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界面给聋生规定同一信息内容的学习任务,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而聋生可在教师监控下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空间了解每个聋生的学习情况,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使聋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解决的问题上。同时,聋生与聋生之间也能直接进行交互,通过网络空间交流信息,发表个人的观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聋生与教师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向聋生,聋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任务可激发聋生获取知识的兴趣,这时聋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消失,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做到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换。同时聋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习惯得到有效培养。
如在学习“横”的写法时,聋生对中锋、侧锋的变化不太容易理解,教师也不一定能把笔墨的变化过程完全解释清楚。但是,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演示,能将书写的笔画粗细、墨色浓淡、线条的流动走向、结体疏密等关系清晰地展现在屏幕上,并将这些动作分解、定格。聋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眼目睹,细心观摩,如临其境,突破了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对书写的变化过程一目了然,大大加深了印象,既便于理解和掌握,又进一步提高了实践能力,强化了创新意识。
四、增强情感体验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上受客观及主观条件的限制,书法教学中偏重于技能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笔者认为,书法教学不能局限于技能的学习层面,必须提高到文化的学习层面,以培养聋生的文化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则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引导聋生欣赏到大量清晰的书法作品,了解大量的书法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品的深厚人文精神。這样不但能培养聋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可让其对书法家给予人类历史的积极影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如在学习“欧体”之前,首先利用多媒体网络引导聋生欣赏大量的欧阳询的书法作品,并给聋生讲述“露宿观碑”的故事,这使聋生懂得谦虚好学是欧阳询成为书法家的基础。这样,聋生既感受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又体验了书法家的人格魅力,受到了深刻的人文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针对聋生情感的发展和情感的动力性、感染性、情境性等特点,在电脑上设计出一些表扬的评价,如“你真棒”“你真行”“你真聪明”“你成功了”,以及一些鼓励的评价,如“没关系,再试一试”,或者设计一些笑脸图像来感染聋生,使之产生愉悦情绪,增强情感体验,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朴永馨.聋童教育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2]朴永馨.特殊教育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