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强、逻辑严密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作为一个主要学科,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数学知识的科学系统性和内在的逻辑结构。同时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只有把数学知识的逻辑系统性同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智力发展水平很好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概括正确的结论,领会概念间的逻辑关系,才能逐渐归纳概括出一般法则与结论,并能进行一些初步的有据论证。因此,我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应用题的内容,谈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应用题是整个数学教学中关键的一环,要学好这一环节,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是,在解答应用题的实践过程中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对题目加以剖析,掌握了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以后,再学步数稍多的数量关系的混合应用题,就比较容易了。
一、教学生识别条件和问题
两步以上的应用题,已知条件多,数量关系也复杂,叙述的方式和顺序也多种多样,要做到很好地理解题意,就要善于识别已知的条件和问题,因此,就必须教给学生摘录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方法,便于在分析时看出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读题和理解题意是正确解答问题的前提。现用下列例子说明如何正确识别应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如:某砖厂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第二季度用煤21吨,比第一季度节约了25﹪,第一季度用煤多少吨?
这个题,我先引导学生分析题中所给的条件和所设的问题,通过读题后知道:
已知条件有2个:
①、第二季度用煤21吨;
②、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节约了25﹪。
问题:第一季度用煤多少吨?
列段分析:
①、概括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找出题中所给的条件和所设的问题,对题目的解答取得了关键性的一步。
解:设:第一季度用煤X吨,则有:
第一季度的用煤数减去第二季度的节约数就是第二季度的用煤数。
列方程:(X-25﹪X)=21
75﹪X=21
X=28(吨)
答:第一季度用煤28吨。
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如果说识别条件和问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是学生与题目认识的前提,那么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学生与题目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活动过程。在解答分数混合应用题时,在学生掌握识别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方法的基础上,要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现用如下事例举例说明,如何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和剖析。
例如:某商店运来一批电视机,计划5天销售完,现由于加大推销力度,第一天销售30台;第二天销售60台;第三天销售45台,剩下的数量占总数的10﹪,这个商店运来的电视机有多少台?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分析一、
电视机的总数=实际卖出的数+剩下的数
=(30+60+45)+总数的10﹪
分析二、卖出去的数量占总数的90﹪:
(30+60+45)=总数的90﹪
分析三、已知条件有4个
通过上述分析:学生就不难发现题中所给的条件和所设,题目的解答就有了明确的思路。
解:设电视机总台数为X台,则有:
解法一:
X=(30+60+45)+10﹪X
90%X=135
X=150(台)
解法二:
(30+60+45)=(1-10﹪)X
135=90%X
X=150(台)
答:这个商店运来的电视机有150台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提出:
生A组:原计划每天销售总数的百分之几?
生B组:实际每天的销售数各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
分析解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主观意识见之于客观之上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也是一个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题目解答完后,应指导学生将结果代入原题进行验算,所解答的结果是否符合题意,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反复实践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可让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联通:551600贵州省大方县高店乡龙场小学)
应用题是整个数学教学中关键的一环,要学好这一环节,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是,在解答应用题的实践过程中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对题目加以剖析,掌握了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以后,再学步数稍多的数量关系的混合应用题,就比较容易了。
一、教学生识别条件和问题
两步以上的应用题,已知条件多,数量关系也复杂,叙述的方式和顺序也多种多样,要做到很好地理解题意,就要善于识别已知的条件和问题,因此,就必须教给学生摘录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方法,便于在分析时看出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读题和理解题意是正确解答问题的前提。现用下列例子说明如何正确识别应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如:某砖厂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第二季度用煤21吨,比第一季度节约了25﹪,第一季度用煤多少吨?
这个题,我先引导学生分析题中所给的条件和所设的问题,通过读题后知道:
已知条件有2个:
①、第二季度用煤21吨;
②、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节约了25﹪。
问题:第一季度用煤多少吨?
列段分析:
①、概括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找出题中所给的条件和所设的问题,对题目的解答取得了关键性的一步。
解:设:第一季度用煤X吨,则有:
第一季度的用煤数减去第二季度的节约数就是第二季度的用煤数。
列方程:(X-25﹪X)=21
75﹪X=21
X=28(吨)
答:第一季度用煤28吨。
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如果说识别条件和问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是学生与题目认识的前提,那么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学生与题目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活动过程。在解答分数混合应用题时,在学生掌握识别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方法的基础上,要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现用如下事例举例说明,如何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和剖析。
例如:某商店运来一批电视机,计划5天销售完,现由于加大推销力度,第一天销售30台;第二天销售60台;第三天销售45台,剩下的数量占总数的10﹪,这个商店运来的电视机有多少台?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分析一、
电视机的总数=实际卖出的数+剩下的数
=(30+60+45)+总数的10﹪
分析二、卖出去的数量占总数的90﹪:
(30+60+45)=总数的90﹪
分析三、已知条件有4个
通过上述分析:学生就不难发现题中所给的条件和所设,题目的解答就有了明确的思路。
解:设电视机总台数为X台,则有:
解法一:
X=(30+60+45)+10﹪X
90%X=135
X=150(台)
解法二:
(30+60+45)=(1-10﹪)X
135=90%X
X=150(台)
答:这个商店运来的电视机有150台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提出:
生A组:原计划每天销售总数的百分之几?
生B组:实际每天的销售数各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
分析解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主观意识见之于客观之上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也是一个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题目解答完后,应指导学生将结果代入原题进行验算,所解答的结果是否符合题意,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反复实践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可让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联通:551600贵州省大方县高店乡龙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