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活动中,我注重使用教研平台资源,注重使用网络协作组,与本校和其他学校的教师集体备课,运用集体智慧把传统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数学课本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通过多媒体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创造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情境,服务于课程教学目标。在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景,总结概念属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进行整合,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概念时,在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中,已具备了直线的有关概念(直线没有粗细、两边可以无限延伸……),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有关事物(如铁轨、黑板的上下边沿、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两道轮印,——),这些是学生学习"平行线"概念的基础。为了使学生从这些具体事例中抽象概括出平行线的本质属性,我与协作组教师集体备课,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首先给出学生熟悉的实际例子,提供平行线的形象:铁路上两条笔直的铁轨、直驶汽车的两道轮印、黑板的上下边缘等,然后问:"它们有哪些共同的属性?"为了克服具体实例的局限性,我接着说:"这里,我们把铁轨、车轮印、黑板边缘等都看成直线",这样学生的注意就引向了观察两直线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分析,学生就会说出平行线的一些共同属性:它们都是两条直线,都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都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处处都隔得一样远,所以总不相交等等。得出这些共同属性时,学生的思维中已经进行了初步概括,接着我又提出下面的问题:"如何用几何语言将这些共同属性表达出来?"学生经过思考,概括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当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以上两个过程后,已经获得对"平行线"的较全面的认识,但在概念的表达上还不够简练、精确,这时,我适时指出:"有这种关系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然后提出:"如何准确简练地表达出平行线这一概念?"这一问题会引导学生进行一次抽象水平更高的概括,通过比较用几何语言表述的共同属性,在直观上理解了"不相交"与"处处相等"的等价性,最后给出平行线的定义:"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这样,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完成了对"平行线"概念认识的全过程。
二、运用信息技术引趣设疑,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
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或者全部时间要交给学生自己去实践,比如说在探究新课堂学习中,老师要引趣设疑,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己深入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最终自己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扮演着设疑、提问、总结、评价的角色,而学生才是真正的接受者、探索者、模仿者和体验者。
三、运用信息技术启发思考,巧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现在课堂容量大,信息增多,多媒体课件能省时、省力、直观,但多媒体课件需备用量大,制作又需要较多时间,所以网络协作组集体分工制作为所需资源做好了充分准备。
我选用网络协作组准备的《几何画板》课件,例如:在讲解"轴对称"时,我先利用Flash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花蝴蝶,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动画和闪烁,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例如图形分别在对称轴两侧、两图形交叉或是对称点在轴上等);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在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了对称点与对称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就发现了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了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四、运用信息技术启迪思维,提供创新空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生活中各种数量关系的科学。一堂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本课内容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选取资源平台上适合的资源,有利于丰富表象,引发联想,启发思维,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启迪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
例如,在初一数学探究规律教学中,有一张日历让学生寻找规律,具体操作过程:1、提出问题:一星期有几天?一个月平均有多少天?今天 是星期几?是几月几日?2、展示本月的日历:
3、要解决以上问题在上面的日历表上马上就能得到结果,观察上面日历表同学们还会发现什么规律吗?经过学生探究结论个个不同:
同学甲:"在同一行中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1。"
同学乙:"在同一列中下面的数总比上面的数大7。"
4、老师总结:提出新的问题
(1)日历上的套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中间的数有何关系?学生会异口同声的回答:9个数之和等于中间数的9倍。
(2)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律呢?根据日历的特点这9个数有下图规律:
所以,(n-6)+(n+6)+(n-7)+(n+7)+(n-8)+(n+8)+(n-1)+(n+1)+n=9n
(3)这个关系对其他这样的方框都成立吗?
(4)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为什么?
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同学们会认真思考、自己探索、自我解读、自我理解,从而使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营造出了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气氛。
五、运用信息技术更新刺激,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及时的反馈、矫正。
校际合作资源能提供各种丰富多采、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合作选用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初中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容易溜号,只有不断的改变练习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如在练习中编制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用Authorware编制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景,总结概念属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进行整合,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概念时,在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中,已具备了直线的有关概念(直线没有粗细、两边可以无限延伸……),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有关事物(如铁轨、黑板的上下边沿、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两道轮印,——),这些是学生学习"平行线"概念的基础。为了使学生从这些具体事例中抽象概括出平行线的本质属性,我与协作组教师集体备课,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首先给出学生熟悉的实际例子,提供平行线的形象:铁路上两条笔直的铁轨、直驶汽车的两道轮印、黑板的上下边缘等,然后问:"它们有哪些共同的属性?"为了克服具体实例的局限性,我接着说:"这里,我们把铁轨、车轮印、黑板边缘等都看成直线",这样学生的注意就引向了观察两直线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分析,学生就会说出平行线的一些共同属性:它们都是两条直线,都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都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处处都隔得一样远,所以总不相交等等。得出这些共同属性时,学生的思维中已经进行了初步概括,接着我又提出下面的问题:"如何用几何语言将这些共同属性表达出来?"学生经过思考,概括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当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以上两个过程后,已经获得对"平行线"的较全面的认识,但在概念的表达上还不够简练、精确,这时,我适时指出:"有这种关系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然后提出:"如何准确简练地表达出平行线这一概念?"这一问题会引导学生进行一次抽象水平更高的概括,通过比较用几何语言表述的共同属性,在直观上理解了"不相交"与"处处相等"的等价性,最后给出平行线的定义:"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这样,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完成了对"平行线"概念认识的全过程。
二、运用信息技术引趣设疑,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
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或者全部时间要交给学生自己去实践,比如说在探究新课堂学习中,老师要引趣设疑,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己深入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最终自己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扮演着设疑、提问、总结、评价的角色,而学生才是真正的接受者、探索者、模仿者和体验者。
三、运用信息技术启发思考,巧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现在课堂容量大,信息增多,多媒体课件能省时、省力、直观,但多媒体课件需备用量大,制作又需要较多时间,所以网络协作组集体分工制作为所需资源做好了充分准备。
我选用网络协作组准备的《几何画板》课件,例如:在讲解"轴对称"时,我先利用Flash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花蝴蝶,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动画和闪烁,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例如图形分别在对称轴两侧、两图形交叉或是对称点在轴上等);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在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了对称点与对称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就发现了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了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四、运用信息技术启迪思维,提供创新空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生活中各种数量关系的科学。一堂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本课内容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选取资源平台上适合的资源,有利于丰富表象,引发联想,启发思维,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启迪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
例如,在初一数学探究规律教学中,有一张日历让学生寻找规律,具体操作过程:1、提出问题:一星期有几天?一个月平均有多少天?今天 是星期几?是几月几日?2、展示本月的日历:
3、要解决以上问题在上面的日历表上马上就能得到结果,观察上面日历表同学们还会发现什么规律吗?经过学生探究结论个个不同:
同学甲:"在同一行中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1。"
同学乙:"在同一列中下面的数总比上面的数大7。"
4、老师总结:提出新的问题
(1)日历上的套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中间的数有何关系?学生会异口同声的回答:9个数之和等于中间数的9倍。
(2)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律呢?根据日历的特点这9个数有下图规律:
所以,(n-6)+(n+6)+(n-7)+(n+7)+(n-8)+(n+8)+(n-1)+(n+1)+n=9n
(3)这个关系对其他这样的方框都成立吗?
(4)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为什么?
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同学们会认真思考、自己探索、自我解读、自我理解,从而使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营造出了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气氛。
五、运用信息技术更新刺激,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及时的反馈、矫正。
校际合作资源能提供各种丰富多采、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合作选用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初中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容易溜号,只有不断的改变练习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如在练习中编制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用Authorware编制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