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佛系”已经成为了当下时代青年引以为傲的标签。他们所谓的佛系其实代表了一种无欲无求、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其实反映了这类青年人群对于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的一种回避的态度,同时也显示了他们对于复杂社会生活的恐慌与厌倦的情绪。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佛系青年像古代的隐士一样不愿被社会世俗的功利所污染而选择的一种清心寡欲的生活,因此他们认为佛系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值得学习和提倡的生活方式。其实不然。古代的隐士们大多是由于厌倦了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污浊,从而走上归隐的道路。就陶渊明而言,他表面上终日醉心于山水,其实在隐居的背后有着他对生活努力进取之后的人生失意与不得志的郁结与苦闷,更有着他对山水田园最诚挚的热爱。但佛系青年们在佛系的背后并没有体现出他们对于生活的努力和进取,反而体现出了他们对于处理生活杂事的厌倦。那么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对于青年乃至社会来说,又有何可取之处呢?
从古至今,“青年”这个词从来都和热血拼搏放在一起。当今这个时代青年人所肩负起的责任比以往要更多,当代青年应该为社会、为自己的人生付出的也更多。但是这种碌碌无为、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佛系少年的生活态度,总会让人觉得分外奇怪。当原本应该需要热血奋斗的青年都选择了“都行、可以、无所谓、没关系”的安于现状、碌碌无为的处事方式,社会还会有人发出震聋发聩的声音吗?王小波先生的著作中曾经提到过,最可恨的不是恶人,而是沉默的大多数。著名的哲学家休谟也曾说,超出时代的思想家之所以大多不能得到善始善终的结果,不是因为统治阶级的迫害,而是因为安于现状的大多数。既然如此,如果人人都成了佛系青年,未来的社会还有希望吗?
佛系不同于真正的本心。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新闻,比如北大的女学霸跳槽去直播平台打游戏,或者是北大某高材生回农村种植果园。人们大多佩服他们的一腔热忱,所以在他们的激励下更加坚持自己的目标。很多人会把佛系青年与这些坚持自己本心的人画上等号。然而仔细思考会发现,所谓的佛系青年对于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毫无打算、一脸迷茫,他们完全不具有坦然面对生活的勇气和热情,无力承受自己一个人在大都市中拼搏所需要承受的压力,因此只能选择逃避。
佛系亦不同于纯真与淡泊。在佛系的背后,其實隐藏着巨大的社会精神生态问题,佛系这个词之所以能在网络上大肆流传,恰似对现代社会人们追求奢靡享乐的生活方式的一种极大的讽刺。随着我们中国现代化程度的加深,我们在获得更多物质性的东西的时候,也失去了一些同样重要的精神性的东西。正如许多成年人所抱怨的一样,我们已经再也找不回童年那种纯真愉快的感觉。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浮躁,我们也越来越缺少了淡泊和悠闲。德国的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一个社会越是缺少什么,便去追求什么,反之依然成立。在武亦姝夺冠之后我们对于诗词的追捧,在章丘铁锅火了之后我们对于匠心的追捧,像这样一切的追捧都往往是缘于缺失。但是对于佛系青年的追捧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病态的追捧,追捧他们的人大多是因为已经厌倦了自己所处的焦躁时代,失去了生活的热情和勇气。我们可以发现在民国时代那些学术大家们大多对于自己的生活都没有多大要求,那才是真正的淡泊和闲适,与今天的佛系青年迥然不同。
在千年之前,孔夫子就已经说过,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算最为极端的民粹主义者们也承认,自由必须约束在规矩之内。真正的佛系应该是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和希望在自己的力所能及之内努力进取,尽力去生活,换得内心的安然和恬适,而不是逃避生活、得过且过,向社会散播负能量,对社会造成危害。这些佛系青年只知道佛无欲无求,不食人间烟火,却不知每一位罗汉在成佛之前都要经历人世间红尘百态的历练,才可成佛。那些法力高强的佛往往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相反,他们都参透了人世间的爱恨情仇,在这之后,他们才能用自己的慈悲守护着这个世界千千万万的人。
少年不识人间味,何必颓丧强说佛。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佛系青年像古代的隐士一样不愿被社会世俗的功利所污染而选择的一种清心寡欲的生活,因此他们认为佛系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值得学习和提倡的生活方式。其实不然。古代的隐士们大多是由于厌倦了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污浊,从而走上归隐的道路。就陶渊明而言,他表面上终日醉心于山水,其实在隐居的背后有着他对生活努力进取之后的人生失意与不得志的郁结与苦闷,更有着他对山水田园最诚挚的热爱。但佛系青年们在佛系的背后并没有体现出他们对于生活的努力和进取,反而体现出了他们对于处理生活杂事的厌倦。那么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对于青年乃至社会来说,又有何可取之处呢?
从古至今,“青年”这个词从来都和热血拼搏放在一起。当今这个时代青年人所肩负起的责任比以往要更多,当代青年应该为社会、为自己的人生付出的也更多。但是这种碌碌无为、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佛系少年的生活态度,总会让人觉得分外奇怪。当原本应该需要热血奋斗的青年都选择了“都行、可以、无所谓、没关系”的安于现状、碌碌无为的处事方式,社会还会有人发出震聋发聩的声音吗?王小波先生的著作中曾经提到过,最可恨的不是恶人,而是沉默的大多数。著名的哲学家休谟也曾说,超出时代的思想家之所以大多不能得到善始善终的结果,不是因为统治阶级的迫害,而是因为安于现状的大多数。既然如此,如果人人都成了佛系青年,未来的社会还有希望吗?
佛系不同于真正的本心。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新闻,比如北大的女学霸跳槽去直播平台打游戏,或者是北大某高材生回农村种植果园。人们大多佩服他们的一腔热忱,所以在他们的激励下更加坚持自己的目标。很多人会把佛系青年与这些坚持自己本心的人画上等号。然而仔细思考会发现,所谓的佛系青年对于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毫无打算、一脸迷茫,他们完全不具有坦然面对生活的勇气和热情,无力承受自己一个人在大都市中拼搏所需要承受的压力,因此只能选择逃避。
佛系亦不同于纯真与淡泊。在佛系的背后,其實隐藏着巨大的社会精神生态问题,佛系这个词之所以能在网络上大肆流传,恰似对现代社会人们追求奢靡享乐的生活方式的一种极大的讽刺。随着我们中国现代化程度的加深,我们在获得更多物质性的东西的时候,也失去了一些同样重要的精神性的东西。正如许多成年人所抱怨的一样,我们已经再也找不回童年那种纯真愉快的感觉。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浮躁,我们也越来越缺少了淡泊和悠闲。德国的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一个社会越是缺少什么,便去追求什么,反之依然成立。在武亦姝夺冠之后我们对于诗词的追捧,在章丘铁锅火了之后我们对于匠心的追捧,像这样一切的追捧都往往是缘于缺失。但是对于佛系青年的追捧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病态的追捧,追捧他们的人大多是因为已经厌倦了自己所处的焦躁时代,失去了生活的热情和勇气。我们可以发现在民国时代那些学术大家们大多对于自己的生活都没有多大要求,那才是真正的淡泊和闲适,与今天的佛系青年迥然不同。
在千年之前,孔夫子就已经说过,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算最为极端的民粹主义者们也承认,自由必须约束在规矩之内。真正的佛系应该是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和希望在自己的力所能及之内努力进取,尽力去生活,换得内心的安然和恬适,而不是逃避生活、得过且过,向社会散播负能量,对社会造成危害。这些佛系青年只知道佛无欲无求,不食人间烟火,却不知每一位罗汉在成佛之前都要经历人世间红尘百态的历练,才可成佛。那些法力高强的佛往往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相反,他们都参透了人世间的爱恨情仇,在这之后,他们才能用自己的慈悲守护着这个世界千千万万的人。
少年不识人间味,何必颓丧强说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