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到精处才是真

来源 :歌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sx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国璋——桂剧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她嗓音脆亮甜润、扮相端庄俏丽、表演细腻优美,从艺以来,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她年少便崭露头角,青年后唱红,饮誉剧坛。她是原文化部特批尖子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也是攫取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的广西第一人,被誉为“八桂名伶”。
   苏国璋自幼考入广西戏曲学校桂剧班,学习表演专业。我和她是同班同学,她一头浓密的黑发,瘦削的身子,起初在班里并不十分起眼,就这么个柳州“妹崽”,在校六年,一直荡漾在戏曲的海洋尽情吸吮着丰富的养料,加上她聪颖勤奋,很快便崭露头角,成为班里一枝独秀、学校的尖子生。在毕业剧目现代戏《琼花》里饰演女主角吴琼花(我有幸为她配戏饰演洪常青),一炮唱红,为全校师生和广西戏剧界所瞩目。成名后,国内一些戏剧大家对她的表演艺术做出了很高的评价。著名戏剧理论家赵寻称赞道:“戏路宽,才华出众,是桂剧艺苑中一枝盛开的花朵”;老戏剧家吴雪赞道:“好一个有光彩的桂剧闺门旦”;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赞道:“天资慧敏,唱做俱佳,是桂剧承前启后不可多得的优秀中青年演员”……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苏国璋在她的艺术生涯中取得如此成就,成为一个时期的桂剧艺术高度的代表、优秀的桂剧表演艺术家,自然得益于她有着很好的天赋条件,加之聪颖勤奋、刻苦执着,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走向她的艺术高峰。值得一提的是,她遇到了培育她成长成才的肥沃土壤和桂剧老前辈。广西戏曲学校是广西第一所全日制培养戏曲专业人才的现代教育机构。学生们全面接受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政治、文化、音乐、科学和现代表演元素训练一应俱全,给学生打下了很好的思想和专业基础,为日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者就是当时戏校汇聚了一大批艺术造诣深厚的著名桂剧老艺人,苏国璋有幸得到多位桂剧名师的亲传和教诲,其中有桂剧名旦颜锦艳(凤凰鸣)、余振柔(桂枝香)、何昭玉(凤凰屏)、谢玉君(天辣椒)以及中南四大名旦之一的桂剧表演艺术家尹羲(筱金凤)的亲传,尤其是她的启蒙老师颜锦艳(凤凰鸣)的影响最大。颜锦艳是桂剧清末民初桂剧艺名“压旦”(意为压倒所有旦角)林秀甫先生的嫡传爱徒。她唱功清丽、表演细腻,尤以细密飘逸的“马步”(圆场)著称,她是发现苏国璋这棵桂剧“好苗子”的伯乐,也是苏国璋的恩师。几年的艰苦学习,苏国璋打下了扎实的“四功五法”“唱做念舞”的桂剧专业基本功,尤以唱功为佳。苏国璋工闺门旦,但青衣、花旦、刀马旦,文戏武戏,古今人物无所不能,并逐步形成了自己雍容大度、优美自然、细腻温文、亦庄亦柔的表演风格。所谓“名师出高徒”,当感恩导师引路和戏校的培育。
   在广西桂剧团与苏国璋共事三十余年,作为演员和她配过戏,作为导演为她排过戏,作为同事看过她很多让人过目难忘的优秀剧目,在她众多的代表剧目如传统戏的《西厢记》之崔莺莺、《富贵图》之尹碧莲、《人面桃花》之杜宜春、《三请樊梨花》之樊梨花、《虹霓关》之东方氏、《贵妃醉酒》之杨玉环、新编桂剧和现代桂剧的《王熙凤与尤二姐》之王熙凤、《冯子材》之黑姑、《杜鹃山》之柯湘、《琼花》之吴琼花等众多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古今人物形象。她所扮演的角色,无论什么身份,什么年龄性格,无论是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沙场武将、坊间民女,青衣、闺门旦、刀马旦,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都演得得心应手,可圈可点。但凡她饰演的角色,只要她伴着音乐锣鼓节奏上场,站定亮相,都会瞬间抓住观众,这就是角儿的“范儿”,她的“碰头彩”透露出一种独特的气场魅力和大家风范。
   都说苏国璋的戏路宽。除了她俊俏的扮相、甜润明亮的嗓音、细腻传神的表演留给人们深刻印象外,在我心目中,她充分调动和运用戏曲各种艺术手段,着力塑造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性格人物形象的追求和自成一格的艺术风格是最值得称许和研究的。
   她在桂剧舞台上塑造的人物类型很多,在每个成功的角色中,戏曲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得到很好的运用和展示,充分体现出她对创造舞台艺术形象的美学追求和娴熟真深的艺术造诣。例如:她在塑造《富贵图》中的尹碧莲时就非常讲究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把年青时的清纯活跃和家道中落后被迫出家的失落忧郁,通过人物细致的眼神、步伐和唱念身段,惟妙惟肖、恰到好处地作了自然而鲜明的处理,使观众感受到了人物形象的真实鲜活,为剧情的沉浮跌宕、角色的悲惨遭遇而唏嘘感叹,一鞠同情。她凭借在《庵访》一折中的精彩表演,尤其是那段长达八分钟的抒情唱段,如行云流水、荡气回肠,折服了全场观众和专家评委,一举攫取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桂冠。
   桂剧《西厢记》是苏国璋的代表作之一。这出元代戏剧家王实甫的经典爱情悲喜剧,艺术成就卓越,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该剧不少剧种都有上乘演绎,演好不易。苏国璋不落窠臼,另辟蹊径,力图通过精心刻画崔莺莺这一形象的生动真切取胜。崔莺莺作为一个宰相之女,当是一个大家闺秀,身份尊贵,人比花娇。她的性格明朗而又丰富,最深入人心的便是她的用情至深。这樣一位女子在封建礼教束缚下,敢于冲破重重阻力,追求自己的爱情,和白衣书生张生最终圆满的在一起,实在是难能可贵,感人至深。苏国璋很注意处理行当和人物的关系,崔莺莺以闺门旦应工,以唱为主。但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融入大青衣的风范,绝不滥用和卖弄程式技巧,透露出温文典雅、矜尚纯良、才貌俱佳的大家闺秀风采,传达出真切可爱的准确形象信息。《西厢记》的一大特色是辞藻华丽、文采斐然,善于发挥中国古典诗词描景状物、渲染舞台气氛、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创造意境的艺术之长。崔莺莺的语言唱词则旖旎蕴藉、凝重婉约。苏国璋很好地把握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以唱传情,以情动人。无论是在“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和《琴心》一折中的“云敛晴空,冰轮乍涌。千里明月与谁共?寂寞帘栊,寂寞帘栊,新添来闲愁万种……”的感叹期盼,还是在《长亭送别》一折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的不舍和憧憬,这些经典唱段里都很好地运用了戏曲美学中“传声传情”原则,侧重音色和唱腔旋律的美感的处理,讲究唱出韵味,气息控制、运腔高低恰到好处,把传声与传情完好地结合起来,通过演唱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剧中人的心曲,感染观众。一句话做到“情真意切,妙音生花”,这便是优秀演员高明之处。记得当年桂剧《西厢记》在广西各地巡演,所到之处观众无不踊跃、好评如潮,掀起了一阵桂剧“西厢风”,一些戏迷(今天说的“粉丝”)为苏国璋饰演的崔莺莺所迷恋倾倒,追风跟着她辗转各地连续观看,一时传为佳话。    又如她在饰演《王熙凤与尤二姐》中的王熙凤时,为了刻画好“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样一个笑里藏刀、极有计谋、精明强干的贾府掌权人,她运用了极浓的笔调处理王熙凤的出场:随着场内一声爽朗的笑声,王熙凤满身珠光宝气,頤指气使地大步流星、如风似火般上场顿住亮相,让人眼前一亮,为之一怔:好一个泼辣狠毒的“凤辣子”活脱脱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一笑一戳一站,光彩照人,足见苏国璋功力了得。为塑造好王熙凤,苏国璋大胆借鉴了老生有力度的“喷口”唱法, 融入小生的刚柔相济的表演, 结合大气洒脱的身段动作,成功地塑造了“明是一盆火,暗里一把刀”的王熙凤艺术形象。这是她追求塑造人物形象真实生动为最高任务的严谨态度和成功范例。我在这个戏里饰演贾琏,场上强烈受到苏国璋戏份的冲击感染,每每演出也不敢造次地努力演好这个挥霍好色的浪荡公子,以做好衬托红花的绿叶。
   苏国璋在艺术上锐意进取、革新创造。1986年,我执导了桂剧传统戏《人面桃花》,苏国璋饰演主角杜宜春。这个戏实验了“形不离根,神具新意”的“老戏新演”的方式,从剧本、音乐、舞美、表演均作了大胆的借鉴和创新,力图创造出既有古代典雅清淡的美,又有时代审美价值的新的“戏曲歌舞剧”样式。《人面桃花》的表演遵循既有程式又不程式化的原则,演员的举手投足、唱腔表演都不囿于程式的束缚,要寻找创造古典美的神韵风范和自由清丽的戏剧氛围,这对演员是一次实践的考验。例如:第一场杜宜春眺望桃林,沉浸在温馨的春风之中,尽情抒发胸中的春恋,唱到“蜂喧蝶舞团成阵,迷漫的香雾醉煞人……”随歌起舞,在运用桂剧传统闺门旦表演前提下,要求演员吸收了唐代舞蹈的身姿、手势、步态,显现出杜宜春婀娜多姿、神采迷人的韵味,勾起观众对春和美好的遐想;杜宜春下场时荷锄挎篮,扭动身姿,回眸一瞥, 富于雕塑感的造型,把一个纯情少女的形象深深地烙在观众的印象中。第三场杜宜春无心踏春,怅然而归,复见崔护门上之题诗,无限悲伤,恍然追去……旷野上,对月悲叹:“桃花呀桃花,你好比天上仙子……”淡淡薄雾,一束蓝光映衬出杜宜春的心境,她的四周则以扮装仙女的演员遮于浮纱之中,缓缓涌动,衬托和渲染杜宣春不安起伏的心情。这里有一大段念白,如果完全按照传统行当的念法,即显得平淡苍白,缺乏感染力。于是苏国璋大胆吸收了话剧的朗诵方法,节奏分明,错落有致,听来倍感凄楚哀怨和楚楚动人……苏国璋对戏里角色的形神捕捉拿捏得当,运用声腔、身段表演等诸多技术元素,光彩出色地塑造了一个美丽婀娜、柔婉痴情、执着追求爱情的古代乡村少女的生动形象,一举荣获广西第二届剧展优秀表演奖。
   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认为:艺术形象塑造仅仅做到形似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神似,神似是主要目的。清代戏剧家李渔就强调:“闺中之态,全出自然。”苏国璋的表演艺术形神兼备、眉目传情、声情并茂、以情表真,既具有美学内涵、情感深度,也有精彩的戏曲化表达手段。戏曲演员的最高任务就是在舞台上用戏曲表演完美的形神结合来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达到“精”是要技艺娴熟作为支撑的,而“精”终极目标是传递艺术“真”的信息。苏国璋许多人物形象的塑造达到了戏曲表演艺术“精”“真”的最好状态。
   在苏国璋的舞台表演中,我们看到她始终不渝地遵循桂剧剧种特点,保持了桂剧做工细腻、唱腔优美的特色。同时,吸收了京剧、川剧、话剧等剧种的表演及演唱、朗诵方法并融于桂剧本体中,形成了自然流畅、雍容大度的表演风格。她的表演华丽之中蕴朴实,平淡之中显奇巧。她最大特点就是千方百计追求“精”“真”这个艺术的最高境界。记得我在一次桂剧艺术讲座中概括桂剧风格特色为“细腻亦粗犷,婉约也阳刚,亦庄亦谐,武戏当文唱。似漓江的秀美,也如三花酒的纯酿,令人迷醉,也教人奋亢”。忽而感到这岂不也是对苏国璋表演风格最恰当的评价吗?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首元代诗人王冕的七律《白梅》,称赞了梅花不流俗苟同,一夜盛开,芳香天下的高洁品格,一如苏国璋在戏曲百花中以自己独特风格而芳香怡人。
   苏国璋有幸活跃在一个新老交替、继往开来的戏剧新时代。为桂剧事业奋斗了将近半个世纪,成功地抢占了这个时期的艺术高峰,成为这个时期饮誉剧坛的“桂剧新皇后”。如果说与常香玉、红线女、陈伯华齐名的西南四大名旦之一的尹羲先生是广西桂剧的代表人物,苏国璋无疑是在继承了前辈传统下有所发展和创新了桂剧新的里程碑。桂剧从未有人成派,吾以为:桂剧历史悠久,涌现过许多技艺深厚、各领风骚的著名艺人,其中佼佼者当可成派。然而桂剧历史上并无人称派,也无人为立派而运筹策划,推波助澜,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误会和遗憾。苏国璋是否可称“苏派”权且不论,好好的为其总结表演经验,用她的表演经验更好的服务于时下桂剧继承发展倒是大有裨益的,是为撰写此文原意也。
   拙文浅陋,不足以概括苏国璋的表演艺术特色,权且以标题“艺到精处才是真”作结吧!
其他文献
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陆续开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文艺表演”“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2018年广西艺术作品展”“2018广西艺术作品展览之首届广西摄影作品展览”等系列重大主题文艺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大主题文艺实践活动评论专栏的各篇文章,总结了系列主题文艺实践活动成功经验,为将来相
期刊
[摘 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大主题文艺实践活动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壮志飞扬》于2018年12月9日晚在南宁成功举办。晚会由14个文艺节目和4个广西故事组成,14个文艺节目重在彰显广西民族文化自信,4个广西故事重在凸显广西各族人民的家国情怀。在这两条主线的背后,隐含着的是整台晚会对广西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稳固、经济发展良好局面的礼赞。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
期刊
[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文艺表演,在立意上,每一个节目都对应着广西的历史来路与新时代焦聚的主题,都指向壮丽、壮美、壮阔、壮观的广西发展之路。整场演出以鲜明的民族性激发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以现代手段表达民族文化的时代华彩,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彰显广西人的民族自信,以激越澎湃、简洁纯粹却又热烈无比的形式与情感,将所有现场的欢呼凝聚成为喷薄而出的“颂”,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广西人的民族自
期刊
[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文艺表演集中展示了广西14个地市和12个世居民族的“音”“容”“画”“貌”。该文艺表演以独特民族韵味和鲜明地域风格的民族之“声”为结构主干,伴以特色民族乐器、着以特色民族服饰、动以特色民族舞蹈,呈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人文气质及精神面貌。  [关键词]壮美之声;群众文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文艺表演   甲子年华,历久
期刊
青秀山——壯家的金凤凰
期刊
[摘 要]进入新时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已是全民行为,高校作为专业艺术人才培养的殿堂,在“非遗”传承路上应该肩负保护传承的责任与义务。分享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民歌演唱方向十来年的办学经验,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与师资建设等方面阐述“非遗”名录的内容融入及其在高校课堂的具体做法,探讨“非遗”名录内容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路径,并就“非遗”传承在高校教学中的实施提出思考,尝试为更科学
期刊
[摘 要]2018年广西艺术作品展之首届广西摄影作品展,以自然山水、工业发展、民族习俗和三农建设等为题材,以唯美画意和流光纪实为主导风格。让观者感受到了“画意山水,美在广西”“流光纪实,新在广西”“民族影像,根在广西”“脱贫攻坚,旺在广西”。可以说,此次展览全面而生动地展现自治区成立六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八桂大地上发生的历史性蜕变。  [关键词]画意;纪实;民族志;脱贫攻坚   为庆祝
期刊
[摘 要]广西文明史诗重大题材美术创作项目作品通过中国画、油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绘制了广西重大历史人物、事件和重要人文景观、民族器物等内容,直观呈现了广西从远古到近现代的多民族和谐发展历程,可谓一部可视的广西多民族文明发展史。  [关键词]广西文明史诗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广西多民族文明发展史;民族美术   2018年12月,“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2018年广西艺术作品展”在广西美术馆盛大展出
期刊
[摘 要]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启蒙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60余年。随着学科的日益完善和师资力量的日渐雄厚,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关注点投射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领域这片沃土并进行深入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田联韬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学家、教育家、作曲家,他作为一位汉族音乐家,不仅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这一学科的领路者和拓荒者,更是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为国家和少数民族
期刊
奮进吧,新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