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而化学实验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及其重要的作用。高中教材提供了很多实验素材和实验方案。如何用好这些材料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是教师应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大胆改进实验装置,提高实验效果
课本中有些实验的设计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认真准备,对实验进行创新,使实验现象,实验效果更加直观和明显。
如“铜与稀硝酸反应探究实验”,为证明其产物为无色的NO,可将课本实验改进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硝酸,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空气,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充满整个干燥管,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止水夹,就能观察到干躁管内页面下降,有无色气体生成。然后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关闭止水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注射器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最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避免污染空气。该实验器材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可以长时间观察到无色NO气体。
二、以课本实验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针对每一个实验,教师都要组织学生了解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操作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置身于由实验产生的问题情境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回顾铁与硫酸铜反应的现象,然后提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是怎样的?多数学生会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推测会看到红色物质产生的现象,并写出2Na+CuSO4=Na2SO4+Cu的反应方程式,这时将一小粒钠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让学生观察是否有红色铜产生,结果是没有看到红色物质而是看到了蓝色沉淀产生。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立即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这时设置以下几个问题:
①蓝色沉淀是何物质?是如何产生的?(学生答是Cu(OH)2 ,是由CuSO4和NaOH反应产生。)
②Na和CuSO4中均不含H元素,Cu(OH)2中的H从何而来?(学生自然会联想到水)
③Na能否和H2O发生反应?其产物是什么?
紧接着学生带着好奇的心情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表述观察到的现象,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①钠为何在水面上游动,并发出撕撕声? ②钠为何熔成闪亮的小球?③滴有酚酞的水溶液为何变红?
通过实验和分析,学生很好地掌握了钠和水反应的知识要点,印象特别深刻。这时再提出:Na比Cu活泼很多,为何在水溶液中不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此时学生的思维不再有任何障碍,认识到正是由于金属Na非常活泼,在CuSO4溶液中优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再和CuSO4结合成蓝色的Cu(OH)2沉淀。
三、精心设计与实验相关的探究性问题
化学探究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强科学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材中每个探究内容一般会给出一种探究方案,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照方抓药”局限于教材中现成的探究方案,而应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设计多种实验方案,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中,课本上的原电池原理教学是构建一个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在后续课程中要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问题、新型化学电池的研制问题等。只有原电池原理这个基础牢固,后续的学习才可能顺利进行。所以在设计原电池原理实验时,首先演示铜、锌、稀硫酸可以构成原电池,然后提出问题:
①是否只有铜、锌、稀硫酸才能构成原电池?
②铜、锌在原电池中的作用是什么?是否一定要使用稀硫酸?
教师为学生提供如下材料和试剂:电极材料:碳棒、锌板、铜板、铁钉、塑料片;溶液:硫酸、硫酸铜、氯化钠、蒸馏水、酒精。不同的组提供的材料和试剂是不同的,学生用本组实验材料件试剂进行实验探究,回答上述问题,最终要总结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和随后的课堂汇报交流,学生总结出:锌可以用其他的活泼金属替换,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电子;铜的主要作用是导电,可以用其他导体来替换;如果把铜换成比锌更活泼的金属,也能形成电流,但是电流的方向就是相反的了。对于电解质溶液也做了实验探究,用乙醇、纯水、纯水中加入食盐、硫酸铜溶液等替代硫酸,观察原电池构成的情况,使学生对于原电池构成条件、原电池反应原理有了特别深刻的认识。
四、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培养发散思维
化学实验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中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和灵活性,可使学生逐步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
在“二氧化硫性质”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SO2的性质,然后提出如下问题:
①SO2与CO2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②请你用尽可能多的方法鉴别SO2和CO2,并指出哪些方法更好?
学生能很快回答问题①,回答问题②时则多数学生局限在化学性质中的品红溶液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以及物理方法中的密度比较上,这时引导学生结合问题①,动员学生查阅资料、相互讨论,设计其它实验方案进行鉴别,加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最后学生总结出如下实验方案:
上述方法中A、B、C、D都较简单,但由于D中用到硫化氢是有毒气体,因此该方法不用;C方法中二者PH值相差不大,现象不明显,所以我们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是A、B。
总之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面对新课程,教师更要创造性使用教材,重视实验研究,大胆进行尝试,在课堂中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的魅力,通过化学实验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教育研修学院)
一、大胆改进实验装置,提高实验效果
课本中有些实验的设计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认真准备,对实验进行创新,使实验现象,实验效果更加直观和明显。
如“铜与稀硝酸反应探究实验”,为证明其产物为无色的NO,可将课本实验改进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硝酸,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空气,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充满整个干燥管,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止水夹,就能观察到干躁管内页面下降,有无色气体生成。然后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关闭止水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注射器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最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避免污染空气。该实验器材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可以长时间观察到无色NO气体。
二、以课本实验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针对每一个实验,教师都要组织学生了解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操作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置身于由实验产生的问题情境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回顾铁与硫酸铜反应的现象,然后提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是怎样的?多数学生会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推测会看到红色物质产生的现象,并写出2Na+CuSO4=Na2SO4+Cu的反应方程式,这时将一小粒钠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让学生观察是否有红色铜产生,结果是没有看到红色物质而是看到了蓝色沉淀产生。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立即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这时设置以下几个问题:
①蓝色沉淀是何物质?是如何产生的?(学生答是Cu(OH)2 ,是由CuSO4和NaOH反应产生。)
②Na和CuSO4中均不含H元素,Cu(OH)2中的H从何而来?(学生自然会联想到水)
③Na能否和H2O发生反应?其产物是什么?
紧接着学生带着好奇的心情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表述观察到的现象,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①钠为何在水面上游动,并发出撕撕声? ②钠为何熔成闪亮的小球?③滴有酚酞的水溶液为何变红?
通过实验和分析,学生很好地掌握了钠和水反应的知识要点,印象特别深刻。这时再提出:Na比Cu活泼很多,为何在水溶液中不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此时学生的思维不再有任何障碍,认识到正是由于金属Na非常活泼,在CuSO4溶液中优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再和CuSO4结合成蓝色的Cu(OH)2沉淀。
三、精心设计与实验相关的探究性问题
化学探究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强科学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材中每个探究内容一般会给出一种探究方案,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照方抓药”局限于教材中现成的探究方案,而应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设计多种实验方案,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中,课本上的原电池原理教学是构建一个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在后续课程中要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问题、新型化学电池的研制问题等。只有原电池原理这个基础牢固,后续的学习才可能顺利进行。所以在设计原电池原理实验时,首先演示铜、锌、稀硫酸可以构成原电池,然后提出问题:
①是否只有铜、锌、稀硫酸才能构成原电池?
②铜、锌在原电池中的作用是什么?是否一定要使用稀硫酸?
教师为学生提供如下材料和试剂:电极材料:碳棒、锌板、铜板、铁钉、塑料片;溶液:硫酸、硫酸铜、氯化钠、蒸馏水、酒精。不同的组提供的材料和试剂是不同的,学生用本组实验材料件试剂进行实验探究,回答上述问题,最终要总结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和随后的课堂汇报交流,学生总结出:锌可以用其他的活泼金属替换,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电子;铜的主要作用是导电,可以用其他导体来替换;如果把铜换成比锌更活泼的金属,也能形成电流,但是电流的方向就是相反的了。对于电解质溶液也做了实验探究,用乙醇、纯水、纯水中加入食盐、硫酸铜溶液等替代硫酸,观察原电池构成的情况,使学生对于原电池构成条件、原电池反应原理有了特别深刻的认识。
四、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培养发散思维
化学实验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中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和灵活性,可使学生逐步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
在“二氧化硫性质”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SO2的性质,然后提出如下问题:
①SO2与CO2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②请你用尽可能多的方法鉴别SO2和CO2,并指出哪些方法更好?
学生能很快回答问题①,回答问题②时则多数学生局限在化学性质中的品红溶液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以及物理方法中的密度比较上,这时引导学生结合问题①,动员学生查阅资料、相互讨论,设计其它实验方案进行鉴别,加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最后学生总结出如下实验方案:
上述方法中A、B、C、D都较简单,但由于D中用到硫化氢是有毒气体,因此该方法不用;C方法中二者PH值相差不大,现象不明显,所以我们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是A、B。
总之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面对新课程,教师更要创造性使用教材,重视实验研究,大胆进行尝试,在课堂中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的魅力,通过化学实验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教育研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