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风调雨顺是农业生产的最高理想,但是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存在着一个“悖论”,就是农民在某年度获得产量上的丰收后,但是在收入上难以获得增收,即“谷贱伤农”的现象。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如何使我省马铃薯在丰收年份实现有效地营销,使种植农户实现真正的增产增收。
【关键词】农产品 马铃薯 有效营销 增产增收
风调雨顺是农业生产的最高理想,但是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存在着一个“悖论”,就是农民在某年度获得产量上的丰收后,但是在收入上难以获得增收,即“谷贱伤农”的现象。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如何使我省马铃薯在丰收年份实现有效地营销,使种植农户实现真正的增产增收。
青海具有高原独特的“冷凉性”气候条件,农业区土质好,昼夜温差大,病虫害的发生率较内地同类地区低,这些条件确保了我省马铃薯的高产和优质。但是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和青海本地的同学,种植农户虽然几乎年年获得丰收,但是没有获得增收,今年以来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蔬菜市场上马铃薯的价格攀升很多,但是收购商在从农民那里的收购价格却几乎没有变动,造成我省马铃薯种植农户难以增收的原因主要有:
(1)市场机制不健全。我省马铃薯的销售市场极其狭小,除在城市蔬菜市场销售和每年秋后农民赶着马车自销外,再没有任何其他销售方法,也没有专门的市场。所以,人们对土豆销售市场意识很淡漠,面对“突如其来”的丰收,从下到上都感到无法应对,有的甚至束手无策。
(2)营销渠道不畅通。土豆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项目,本应形成产、供、销的产业链,尤其是销售的各个环节,应该相互贯通,形成体系。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几乎没有销售渠道,为数不多的个体商贩,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只能是杯水车薪。
(3)加工企业形不成规模。青海马铃薯的加工企业极少,并且形不成规模,粉条、粉面大部分都从甘肃等地引进,本省所谓的“粉条村”、“加工厂”所生产的产品大都出不了县,某年马铃薯丰收了,人们忽然想起了加工企业。
(4)青海省的科技研究落后、劳动者的素质较低,难以对马铃薯进行产业链的有效延长,我省农户只是收获后直接出售,难以获得较高的附加价值。西方的农场主富可敌国,最主要就是在他们农场的旁边就是农产品加工工厂,延长了产业链条,如果只是简单的把是农产品收获直接出售,那他们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地主”。
(5)我省加工厂商对马铃薯的定位不对。加工厂商还只是把马铃薯定位为能够加工成简单产品的原材料,他们在思维上就没有把马铃薯定位为生产高档产品的原产品,高低档次不是农产品与生俱来的属性,如果只是将它定位为农产品本身或还是将它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低档产品,厂商加工出来的也只是低档的产品,“肯德基”的薯条和我省出产的淀粉用的是同样的原材料,但是这两种产品所获得利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必须对马铃薯重新定位——加工高档产品的原材料。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在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树立大市场观念。青海省近几年大力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以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虽然销售出现了一些问题,这说明市场体系和销售渠道还存在问题。
(2)运用信息网络疏通销售渠道。青海马铃薯销售不畅,就是在这之前对土豆产品缺乏信息的传播,缺乏媒体的宣传,人们对青海马铃薯的优势知之甚少。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通过马铃薯销售的教训,青海人真正懂得了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积极鼓励并扶持上规模上档次的加工企业,并可以适宜的对其在财政上和税率上进行适当的倾斜。马铃薯问题引出了青海农产品加工企业相对落后的话题,不光土豆的加工形不成“气候”,大豆、油菜加工等,都还处在比较原始落后的状态,产品的附加值很低。
(4)土豆品种的改良。近几年青海在种植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有些品种可与世界水平的马铃薯媲美。但是,喜食马铃薯的青海人,总爱种植属于传统类型的、含糖量、含淀粉较高的品种,这种土豆煮食、蒸食、烤食都是上好产品,但不适宜加工企业的要求。
(5)建立一个农产品期货市场和产品畅通、透明、公开、权威的农产品信息披露制度和体系,使相关企业在农产品贸易中掌握真实客观的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对策,这对维护期货市场的完整性,对保护市场公开,维护市场参与主体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6)政府要帮助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多样的马铃薯生产合作社,主要包括销售合作社、生产资料供应合作社、农业劳动合作社、共同使用农业设备合作社、农业技术中心和多功能的合作社,使农民加入合作社;并且在马铃薯的产前、产中、产后,政府必须要求农民经纪人、企业购销人员以及各级土豆协会,让他们定期定时出现在种植户的农家小院、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措施对我省马铃薯市场开发、农民增收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另外,省政府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投入力度,真正落实通乡油路、人畜饮水工程、教育“两免一补”、扶贫整村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的惠农支农政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可以不断激发农户积极发展生产的热情。
(7)我省各级农业部门要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农药,从马铃薯生产和农业投入品源头上严格把关,通过实施优质专用马铃薯良种繁育、标准良田建设、先进农机装备、病虫害防控、马铃薯加工转化等项目,提高良种马铃薯扩繁供应能力、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技术集成能力、综合防控能力和应急救灾能力、马铃薯加工转化能力。
(8)要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打造高原无公害优质马铃薯及其产品,创造更多的高原品牌。另外,还要加快对高原特色马铃薯的无公害产品认证,鼓励各地对特色产品注册商标和原产地标志,提高信誉度和知名度。
(9)除了第上面所提到的品牌战略,还可以从以下几点对我省的马铃薯进行宣传。
①我省旅游业发达,可以做土豆宴或土豆火锅,让外地旅客品尝,打开青海土豆的知名度。土豆宴,顾名思义就是全部的菜肴都是由土豆为原材料做成,包括西餐里常用的土豆泥(蔬菜土豆泥)、土豆片、香辣土豆丝、土豆块、土豆汤等等,当然,这些菜肴的做法必须体现青海地区特有的风味,有自己特色才是土豆宴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②我省各种面食品都可以考虑用土豆粉为制作材料,如互助有名的面食——狗浇尿饼可以考虑用土豆粉做。
③利用每年度的青海国际清真食品节的时机,把各种土豆制作品在食品节上进行展销,让外国客商知道和认识青海土豆食品的优质,打开国际市场。
④鉴于在我省高校就读的外地学生较多,可以把加工产品免费发放一部分学生,让他们带到全国各地,从而让全国其他地区熟知青海马铃薯制品。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二个“十年”规划已经出台,青海省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主要省份,国家给我省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这也为青海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设和农产品产业链的延长提供了契机,希望我省各级政府能真正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有利于农民的事业,使我省农民真正得到增收增产。
【关键词】农产品 马铃薯 有效营销 增产增收
风调雨顺是农业生产的最高理想,但是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存在着一个“悖论”,就是农民在某年度获得产量上的丰收后,但是在收入上难以获得增收,即“谷贱伤农”的现象。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如何使我省马铃薯在丰收年份实现有效地营销,使种植农户实现真正的增产增收。
青海具有高原独特的“冷凉性”气候条件,农业区土质好,昼夜温差大,病虫害的发生率较内地同类地区低,这些条件确保了我省马铃薯的高产和优质。但是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和青海本地的同学,种植农户虽然几乎年年获得丰收,但是没有获得增收,今年以来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蔬菜市场上马铃薯的价格攀升很多,但是收购商在从农民那里的收购价格却几乎没有变动,造成我省马铃薯种植农户难以增收的原因主要有:
(1)市场机制不健全。我省马铃薯的销售市场极其狭小,除在城市蔬菜市场销售和每年秋后农民赶着马车自销外,再没有任何其他销售方法,也没有专门的市场。所以,人们对土豆销售市场意识很淡漠,面对“突如其来”的丰收,从下到上都感到无法应对,有的甚至束手无策。
(2)营销渠道不畅通。土豆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项目,本应形成产、供、销的产业链,尤其是销售的各个环节,应该相互贯通,形成体系。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几乎没有销售渠道,为数不多的个体商贩,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只能是杯水车薪。
(3)加工企业形不成规模。青海马铃薯的加工企业极少,并且形不成规模,粉条、粉面大部分都从甘肃等地引进,本省所谓的“粉条村”、“加工厂”所生产的产品大都出不了县,某年马铃薯丰收了,人们忽然想起了加工企业。
(4)青海省的科技研究落后、劳动者的素质较低,难以对马铃薯进行产业链的有效延长,我省农户只是收获后直接出售,难以获得较高的附加价值。西方的农场主富可敌国,最主要就是在他们农场的旁边就是农产品加工工厂,延长了产业链条,如果只是简单的把是农产品收获直接出售,那他们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地主”。
(5)我省加工厂商对马铃薯的定位不对。加工厂商还只是把马铃薯定位为能够加工成简单产品的原材料,他们在思维上就没有把马铃薯定位为生产高档产品的原产品,高低档次不是农产品与生俱来的属性,如果只是将它定位为农产品本身或还是将它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低档产品,厂商加工出来的也只是低档的产品,“肯德基”的薯条和我省出产的淀粉用的是同样的原材料,但是这两种产品所获得利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必须对马铃薯重新定位——加工高档产品的原材料。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在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树立大市场观念。青海省近几年大力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以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虽然销售出现了一些问题,这说明市场体系和销售渠道还存在问题。
(2)运用信息网络疏通销售渠道。青海马铃薯销售不畅,就是在这之前对土豆产品缺乏信息的传播,缺乏媒体的宣传,人们对青海马铃薯的优势知之甚少。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通过马铃薯销售的教训,青海人真正懂得了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积极鼓励并扶持上规模上档次的加工企业,并可以适宜的对其在财政上和税率上进行适当的倾斜。马铃薯问题引出了青海农产品加工企业相对落后的话题,不光土豆的加工形不成“气候”,大豆、油菜加工等,都还处在比较原始落后的状态,产品的附加值很低。
(4)土豆品种的改良。近几年青海在种植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有些品种可与世界水平的马铃薯媲美。但是,喜食马铃薯的青海人,总爱种植属于传统类型的、含糖量、含淀粉较高的品种,这种土豆煮食、蒸食、烤食都是上好产品,但不适宜加工企业的要求。
(5)建立一个农产品期货市场和产品畅通、透明、公开、权威的农产品信息披露制度和体系,使相关企业在农产品贸易中掌握真实客观的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对策,这对维护期货市场的完整性,对保护市场公开,维护市场参与主体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6)政府要帮助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多样的马铃薯生产合作社,主要包括销售合作社、生产资料供应合作社、农业劳动合作社、共同使用农业设备合作社、农业技术中心和多功能的合作社,使农民加入合作社;并且在马铃薯的产前、产中、产后,政府必须要求农民经纪人、企业购销人员以及各级土豆协会,让他们定期定时出现在种植户的农家小院、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措施对我省马铃薯市场开发、农民增收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另外,省政府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投入力度,真正落实通乡油路、人畜饮水工程、教育“两免一补”、扶贫整村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的惠农支农政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可以不断激发农户积极发展生产的热情。
(7)我省各级农业部门要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农药,从马铃薯生产和农业投入品源头上严格把关,通过实施优质专用马铃薯良种繁育、标准良田建设、先进农机装备、病虫害防控、马铃薯加工转化等项目,提高良种马铃薯扩繁供应能力、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技术集成能力、综合防控能力和应急救灾能力、马铃薯加工转化能力。
(8)要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打造高原无公害优质马铃薯及其产品,创造更多的高原品牌。另外,还要加快对高原特色马铃薯的无公害产品认证,鼓励各地对特色产品注册商标和原产地标志,提高信誉度和知名度。
(9)除了第上面所提到的品牌战略,还可以从以下几点对我省的马铃薯进行宣传。
①我省旅游业发达,可以做土豆宴或土豆火锅,让外地旅客品尝,打开青海土豆的知名度。土豆宴,顾名思义就是全部的菜肴都是由土豆为原材料做成,包括西餐里常用的土豆泥(蔬菜土豆泥)、土豆片、香辣土豆丝、土豆块、土豆汤等等,当然,这些菜肴的做法必须体现青海地区特有的风味,有自己特色才是土豆宴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②我省各种面食品都可以考虑用土豆粉为制作材料,如互助有名的面食——狗浇尿饼可以考虑用土豆粉做。
③利用每年度的青海国际清真食品节的时机,把各种土豆制作品在食品节上进行展销,让外国客商知道和认识青海土豆食品的优质,打开国际市场。
④鉴于在我省高校就读的外地学生较多,可以把加工产品免费发放一部分学生,让他们带到全国各地,从而让全国其他地区熟知青海马铃薯制品。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二个“十年”规划已经出台,青海省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主要省份,国家给我省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这也为青海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设和农产品产业链的延长提供了契机,希望我省各级政府能真正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有利于农民的事业,使我省农民真正得到增收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