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活动训练分层推进的尝试,通过设计和开展训练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技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并按照语言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训练活动,分层次推进,实练
高中英语新教学大纲指出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言语技能只能在实践中获得,英语交际能力只能通过语言实践活动获得。目前,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大多是课堂中的训练活动。因此,设计和开展训练活动对培养学生英语的技能和提高课堂效率十分重要。
一、训练活动分层推进的层次
训练活动是指学习新语言项目时进行的旨在熟悉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和语言功能的教学实践活动。分层推进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并按照语言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和实践课堂训练活动,活动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发展,层层递进。训练活动分操练(Drill)实练(Practice)巩固(Consolidation)三个层次。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统一。它们有以下特征:
第一层次 ----“操练”属于机械性控制式训练活动,活动由教师掌握和控制。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新语言项目的书面和口头形式,是学生初步形成新的语言习惯。本层次的活动宜简单可行,所设计的问题学生应无需过多思考便可回答,但是训练的密度要大,频率要高,要使学生处在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之中。
第二层次 ----“实练”为半控制式的意义性训练活动。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或监督作用,给予学生较宽的理解和思维空间,让他们各尽所能,各有所得。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第一层次活动的基础上,把熟悉语言形式和掌握语言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新语言的理解,巩固新语言的习惯。实练活动节奏应相应放慢,频率放低,但活动仍需活泼和热烈。
第三层次 ----“巩固”属于自由式的交际性训练活动。自由式是指教师完全放开对学生的控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完成有关活动。此层次的目的是试图把以课本为中心的训练活动向以生活为中心的训练活动转化,使学生在多种模拟交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训练活动的形式与分层推进的方法
根据三个层次各自的特征和大纲及教材的要求 ,我们通常设计和采用以下活动形式:
上表中的活动安排具有层次的递进性和较强的重叠性 ,即上一层次的活动因情况的变化可能成为下一层次的活动内容,反之亦然。一般来讲,第一、二层次的训练活动是围绕课本内容进行的;第三层次的活动是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驯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下面简要介绍进行几个训练活动的方法和步骤:
活动 1:听课文录音,回答8--10个问题,所提问题直接来自课文,学生大多可以用yes或no回答。
此活动为第一层次的活动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熟悉课文。
活动 2:接力回答问题,由朗读、分组读、齐读课文引入,继而投影显示10--15个问题。先让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以此类推,直到问题答完位置。此类问题多以理解性的为主,如: The Water Planet为例,在讲完Reading部分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展示学生事先收集到的有關海洋污染的图片,然后再以“Caring for the living things in the ocean”要求学生结合如下问题展开讨论并根据答案的提示写短文。
1) What's the problem with life in the ocean?
2) What has caused the problem?
3) What's the relation 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ocean?
4) 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sea?
活动 3:分组讨论,复述课文主旨。该活动既属第二层次有属第三层次。它是以交际性的分组讨论为引导,逐步回到意义性的复述课文训练上来,以达到巩固以上两项活动成果和加深理解课文的目的。具体步骤如下:
1)教师提出三个问题:
2)同桌学生讨论或分组讨论。
3)全班讨论答案,教师给出以下参考答案:
4)學生根据答案复述课文要旨。
活动 4:改写课文,完形填空。学生理解和掌握了课文以后,教师可将课文改为完形填空题:
此项训练可先不给出备选项 ,让学生猜测每个空格应填的词,然后让其对照以上选项进行检查。必要时教师作一些提示和讲解。此项训练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词语辨析和语法分析的能力。
活动 5:根据课文篇章结构模仿写作。通过以上训练活动,我们让学生就“保护地球”进行模仿写作。模仿写作给予汉语的提示。
三、训练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语言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反复训练和实际运用才能获得。这就确定了英语教学以实践为原则。
我们组织开展训练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以为交际目的而操练为主线,力求做到组织教学“英语化”,设计活动“情景化”,训练形式“多样化”,力争每堂课用四分之三的时间开展训练活动,学生个人活动面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2.程序性原则
虽然训练活动是分层推进的 ,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常常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灵活调整活动层次。对于每个学生,我们本着各尽所能和学有所得的原则,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多做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活动,让基础好的学生多做第三层次的活动,或在第一和第二层次训练中作为骨干,协助教师开展活动。
3.启发性原则
训练活动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启发和诱导下积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过程 。这一过程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充分动脑、动眼、动口、动手,发展思维,开发潜力。
4.有效性原则
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要求训练活动目标明确、行之有效。为了使训练活动可行、高效 ,我们兼收并蓄传统教学中有价值的训练活动和方法,科学利用时间,发挥训练活动的最大效应,从而把教学要求和任务落到实处,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整体优化原则
教材、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是训练活动中的主要因素。就它们的关系而言 ,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教学手段是有效实施训练活动的保证。只有正确理解和科学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它们产生提优化的效应。
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求学生善于活学活用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辅助设备,创设生动、形象的交际情景。这样不但加大了知识的容量,使学生有了更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而且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促进了他们潜能的发展。
英语课堂训练活动分层次推进是处理高中新教材的好方法,也是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训练活动各层次的设计和开发仍有待深入探索。我们将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努力,使训练活动分层推进实验不断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训练活动,分层次推进,实练
高中英语新教学大纲指出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言语技能只能在实践中获得,英语交际能力只能通过语言实践活动获得。目前,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大多是课堂中的训练活动。因此,设计和开展训练活动对培养学生英语的技能和提高课堂效率十分重要。
一、训练活动分层推进的层次
训练活动是指学习新语言项目时进行的旨在熟悉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和语言功能的教学实践活动。分层推进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并按照语言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和实践课堂训练活动,活动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发展,层层递进。训练活动分操练(Drill)实练(Practice)巩固(Consolidation)三个层次。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统一。它们有以下特征:
第一层次 ----“操练”属于机械性控制式训练活动,活动由教师掌握和控制。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新语言项目的书面和口头形式,是学生初步形成新的语言习惯。本层次的活动宜简单可行,所设计的问题学生应无需过多思考便可回答,但是训练的密度要大,频率要高,要使学生处在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之中。
第二层次 ----“实练”为半控制式的意义性训练活动。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或监督作用,给予学生较宽的理解和思维空间,让他们各尽所能,各有所得。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第一层次活动的基础上,把熟悉语言形式和掌握语言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新语言的理解,巩固新语言的习惯。实练活动节奏应相应放慢,频率放低,但活动仍需活泼和热烈。
第三层次 ----“巩固”属于自由式的交际性训练活动。自由式是指教师完全放开对学生的控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完成有关活动。此层次的目的是试图把以课本为中心的训练活动向以生活为中心的训练活动转化,使学生在多种模拟交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训练活动的形式与分层推进的方法
根据三个层次各自的特征和大纲及教材的要求 ,我们通常设计和采用以下活动形式:
上表中的活动安排具有层次的递进性和较强的重叠性 ,即上一层次的活动因情况的变化可能成为下一层次的活动内容,反之亦然。一般来讲,第一、二层次的训练活动是围绕课本内容进行的;第三层次的活动是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驯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下面简要介绍进行几个训练活动的方法和步骤:
活动 1:听课文录音,回答8--10个问题,所提问题直接来自课文,学生大多可以用yes或no回答。
此活动为第一层次的活动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熟悉课文。
活动 2:接力回答问题,由朗读、分组读、齐读课文引入,继而投影显示10--15个问题。先让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以此类推,直到问题答完位置。此类问题多以理解性的为主,如: The Water Planet为例,在讲完Reading部分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展示学生事先收集到的有關海洋污染的图片,然后再以“Caring for the living things in the ocean”要求学生结合如下问题展开讨论并根据答案的提示写短文。
1) What's the problem with life in the ocean?
2) What has caused the problem?
3) What's the relation 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ocean?
4) 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sea?
活动 3:分组讨论,复述课文主旨。该活动既属第二层次有属第三层次。它是以交际性的分组讨论为引导,逐步回到意义性的复述课文训练上来,以达到巩固以上两项活动成果和加深理解课文的目的。具体步骤如下:
1)教师提出三个问题:
2)同桌学生讨论或分组讨论。
3)全班讨论答案,教师给出以下参考答案:
4)學生根据答案复述课文要旨。
活动 4:改写课文,完形填空。学生理解和掌握了课文以后,教师可将课文改为完形填空题:
此项训练可先不给出备选项 ,让学生猜测每个空格应填的词,然后让其对照以上选项进行检查。必要时教师作一些提示和讲解。此项训练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词语辨析和语法分析的能力。
活动 5:根据课文篇章结构模仿写作。通过以上训练活动,我们让学生就“保护地球”进行模仿写作。模仿写作给予汉语的提示。
三、训练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语言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反复训练和实际运用才能获得。这就确定了英语教学以实践为原则。
我们组织开展训练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以为交际目的而操练为主线,力求做到组织教学“英语化”,设计活动“情景化”,训练形式“多样化”,力争每堂课用四分之三的时间开展训练活动,学生个人活动面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2.程序性原则
虽然训练活动是分层推进的 ,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常常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灵活调整活动层次。对于每个学生,我们本着各尽所能和学有所得的原则,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多做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活动,让基础好的学生多做第三层次的活动,或在第一和第二层次训练中作为骨干,协助教师开展活动。
3.启发性原则
训练活动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启发和诱导下积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过程 。这一过程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充分动脑、动眼、动口、动手,发展思维,开发潜力。
4.有效性原则
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要求训练活动目标明确、行之有效。为了使训练活动可行、高效 ,我们兼收并蓄传统教学中有价值的训练活动和方法,科学利用时间,发挥训练活动的最大效应,从而把教学要求和任务落到实处,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整体优化原则
教材、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是训练活动中的主要因素。就它们的关系而言 ,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教学手段是有效实施训练活动的保证。只有正确理解和科学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它们产生提优化的效应。
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求学生善于活学活用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辅助设备,创设生动、形象的交际情景。这样不但加大了知识的容量,使学生有了更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而且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促进了他们潜能的发展。
英语课堂训练活动分层次推进是处理高中新教材的好方法,也是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训练活动各层次的设计和开发仍有待深入探索。我们将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努力,使训练活动分层推进实验不断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