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明确定位,在此基础上立足本土、办出特色,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当前社会劳动力和技术人才市场短缺问题日益加剧,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最大能力的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各类型人才,积极探索如何为地方输送人才,培养人才的办法。
关鍵词:职业教育 地方经济 人才输送
地方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需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为了院校自身的发展,也要将人才培养工作融入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服务的人才培养要融入地方经济,为地方行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提供持续的继续教育。
1、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和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技能培养的宽度和深度的加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性变化,使得学校在与企业交流合作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企业一方面寻求产业升级,另一方与学校合作的主动意向不断增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符合经济发展的市场实际需求,办学定位准确,毕业生在就业中更能获得企业的青睐。
现代社会的产业升级造成了结构性岗位空缺,特别是近年,“技工荒”愈演愈烈,这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填补断档。
我校所在的滁州地区,身处在南京、马芜铜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地区边缘,自身经济略显落后,历年的毕业生更多去了外地就业。毕业生流向外地,这会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不利于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输血,因此,从解决本地市场急需人才的短缺问题入手,为地方企业输送适用型技能人才,校企合作的实践意义才能实现。
2、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養人才的模式和实现路径
企业对学校毕业生的招聘主要是现场招聘的方式。企业是希望积极主动走进校园以利于寻找到合适的人才,为此越来越多企业愿意设立冠名班,或者为学生提供企业奖助学金。在实践中,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本地的企业由于综合实力、地域、宣传等方面的因素,毕业生对其认可度较低。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紧密合作方法,吸引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支持本地经济的发展,这一努力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探索。
2.1企业订单班
订单式培养可以借助企业的技术、设备资源以及人力管理资源,实现订单班的学生学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校内学习可以完成相关技能的培训,通过技能鉴定,保证毕业能持证上岗,上岗就能胜任。企业与学校建立冠名订单班的好处之一就是,学生从进班伊始,就有了企业的印记,而且,通识课程之外的专业课程,根据未来企业岗位需要进行设置,实践课程教学由企业承担,顶岗实习可以直接安排到对应工作岗位上,实现了学与做的无缝衔接,实现生、企、校三方共赢。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滁州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与我院进行校企合作,从招生环节开始即明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指标,订单班的培养方案由校企共同制订,通识课程由学校负责,顶岗实习为期一年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对应相关岗位进行操作技能证的鉴定。成熟而有效的企业订单班,可以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也增强了学生工作之后对企业的忠诚。
2.2校企联合办学
有别于企业订单班,联合办学模式近年来也蓬勃发展。联合办学模式让企业在办学过程中,获得人才技能培养的收益。毕业的学生,可以在联合培养企业工作,也可选择相应的专业对口企业谋求工作。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引入了与本地一家规模较大的跨境电商企业联合办学,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企业的业务技能培养,由于毕业生具有全面而踏实的技能功底,毕业时基本上被本地相关行业企业预订,只要学生有意向,无需到外地寻求就业机会。
2.3学校加强就业指导
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可以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了解市场,了解企业,明确就业方向。学校当主动邀请本地企业参与到就业指导课程中来,让企业骨干员工介绍企业文化和职场规则,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生产基地,感受氛围的同时也是将指导课开到了生产岗位第一线。我院的就业指导课通过邀请企业家、人力资源专家、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校友,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理性的就业选择。
2.4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还是从课堂到课堂的纯“温室型”教育工作者,理论知识的确丰富,但是实践操作动手能力较差,行业视野的宽度和高度不够。《2014年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概况》中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1.7%,这其中也有一些集学术和技能于一体的高级技能型教师,但也因为教学和市场的脱节,还不能真正完全算得上是行业的行家里手。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还存在着多而不专、全而不强的情况。部分专业因教师和设备等资源严重不足而导致办学效果一般,即使是“以市场为导向”开设的新专业,也存在着教师的配置和转型不能与本地企业同步的状况。专业教材中的知识也滞后于实际需求,有的理论知识陈旧过时,有的案例与现实情况脱节,直接导致了部分教师不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依旧是照本宣科式的念经教学,造成传授的知识与现实需求脱节。
2.5重视招聘会的作用
校园招聘宣讲会影响和决定面临毕业而并尚未走向社会的在校学生的选择,校企双方要重视招聘宣传工作。很多本地企业对此并不太重视,招聘宣讲只是带一个招聘简章,并不能把企业自身的优势全面的展现。在吸引人才方面,本地企业对比周边经济发达地区,并非没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应当把自身的区位优势进行重点展示,比如: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节奏快,基层员工流动非常频繁;很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很难从事所学专业相关的技术性岗位,虽然工资较高,但是不利于个人长远发展;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成本过高。本地企业有自己的区位优势,工作稳定,从事的基本上都是技术性岗位,较低的生活成本,易于立足。
职业学校应当尽量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关注当地经济发展和规划目标,这样才能科学的确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做到定位合理、准确,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培养出适销对路、保证质量、受社会欢迎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校企双方共同努力,构建校企之间人才输送的通道,实现学生就业、企业用人、学校教育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林克松、 石伟平. 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 ─ ─ 近年中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分析[ J ] . 教育研究, 2 0 1 5 ( 5 ) :9 0 - 9 7 .
[2] 黄衡.高职园区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研究以常州科教城为例[D].苏州大学,2012
[3] 刘晓. 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 D]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 0 1 2 : 1 9 7 .
[4] 齐巧云, 穆松. 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J ] . 滁州学院学报, 2 0 1 5 ( 1 ) : 8 9 - 9 2 .
基金项目:滁州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院级规划立项课题重点项目(课题编号:YJZ-2015-03)
关鍵词:职业教育 地方经济 人才输送
地方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需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为了院校自身的发展,也要将人才培养工作融入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服务的人才培养要融入地方经济,为地方行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提供持续的继续教育。
1、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和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技能培养的宽度和深度的加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性变化,使得学校在与企业交流合作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企业一方面寻求产业升级,另一方与学校合作的主动意向不断增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符合经济发展的市场实际需求,办学定位准确,毕业生在就业中更能获得企业的青睐。
现代社会的产业升级造成了结构性岗位空缺,特别是近年,“技工荒”愈演愈烈,这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填补断档。
我校所在的滁州地区,身处在南京、马芜铜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地区边缘,自身经济略显落后,历年的毕业生更多去了外地就业。毕业生流向外地,这会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不利于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输血,因此,从解决本地市场急需人才的短缺问题入手,为地方企业输送适用型技能人才,校企合作的实践意义才能实现。
2、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養人才的模式和实现路径
企业对学校毕业生的招聘主要是现场招聘的方式。企业是希望积极主动走进校园以利于寻找到合适的人才,为此越来越多企业愿意设立冠名班,或者为学生提供企业奖助学金。在实践中,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本地的企业由于综合实力、地域、宣传等方面的因素,毕业生对其认可度较低。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紧密合作方法,吸引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支持本地经济的发展,这一努力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探索。
2.1企业订单班
订单式培养可以借助企业的技术、设备资源以及人力管理资源,实现订单班的学生学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校内学习可以完成相关技能的培训,通过技能鉴定,保证毕业能持证上岗,上岗就能胜任。企业与学校建立冠名订单班的好处之一就是,学生从进班伊始,就有了企业的印记,而且,通识课程之外的专业课程,根据未来企业岗位需要进行设置,实践课程教学由企业承担,顶岗实习可以直接安排到对应工作岗位上,实现了学与做的无缝衔接,实现生、企、校三方共赢。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滁州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与我院进行校企合作,从招生环节开始即明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指标,订单班的培养方案由校企共同制订,通识课程由学校负责,顶岗实习为期一年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对应相关岗位进行操作技能证的鉴定。成熟而有效的企业订单班,可以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也增强了学生工作之后对企业的忠诚。
2.2校企联合办学
有别于企业订单班,联合办学模式近年来也蓬勃发展。联合办学模式让企业在办学过程中,获得人才技能培养的收益。毕业的学生,可以在联合培养企业工作,也可选择相应的专业对口企业谋求工作。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引入了与本地一家规模较大的跨境电商企业联合办学,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企业的业务技能培养,由于毕业生具有全面而踏实的技能功底,毕业时基本上被本地相关行业企业预订,只要学生有意向,无需到外地寻求就业机会。
2.3学校加强就业指导
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可以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了解市场,了解企业,明确就业方向。学校当主动邀请本地企业参与到就业指导课程中来,让企业骨干员工介绍企业文化和职场规则,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生产基地,感受氛围的同时也是将指导课开到了生产岗位第一线。我院的就业指导课通过邀请企业家、人力资源专家、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校友,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理性的就业选择。
2.4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还是从课堂到课堂的纯“温室型”教育工作者,理论知识的确丰富,但是实践操作动手能力较差,行业视野的宽度和高度不够。《2014年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概况》中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1.7%,这其中也有一些集学术和技能于一体的高级技能型教师,但也因为教学和市场的脱节,还不能真正完全算得上是行业的行家里手。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还存在着多而不专、全而不强的情况。部分专业因教师和设备等资源严重不足而导致办学效果一般,即使是“以市场为导向”开设的新专业,也存在着教师的配置和转型不能与本地企业同步的状况。专业教材中的知识也滞后于实际需求,有的理论知识陈旧过时,有的案例与现实情况脱节,直接导致了部分教师不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依旧是照本宣科式的念经教学,造成传授的知识与现实需求脱节。
2.5重视招聘会的作用
校园招聘宣讲会影响和决定面临毕业而并尚未走向社会的在校学生的选择,校企双方要重视招聘宣传工作。很多本地企业对此并不太重视,招聘宣讲只是带一个招聘简章,并不能把企业自身的优势全面的展现。在吸引人才方面,本地企业对比周边经济发达地区,并非没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应当把自身的区位优势进行重点展示,比如: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节奏快,基层员工流动非常频繁;很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很难从事所学专业相关的技术性岗位,虽然工资较高,但是不利于个人长远发展;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成本过高。本地企业有自己的区位优势,工作稳定,从事的基本上都是技术性岗位,较低的生活成本,易于立足。
职业学校应当尽量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关注当地经济发展和规划目标,这样才能科学的确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做到定位合理、准确,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培养出适销对路、保证质量、受社会欢迎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校企双方共同努力,构建校企之间人才输送的通道,实现学生就业、企业用人、学校教育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林克松、 石伟平. 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 ─ ─ 近年中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分析[ J ] . 教育研究, 2 0 1 5 ( 5 ) :9 0 - 9 7 .
[2] 黄衡.高职园区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研究以常州科教城为例[D].苏州大学,2012
[3] 刘晓. 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 D]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 0 1 2 : 1 9 7 .
[4] 齐巧云, 穆松. 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J ] . 滁州学院学报, 2 0 1 5 ( 1 ) : 8 9 - 9 2 .
基金项目:滁州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院级规划立项课题重点项目(课题编号:YJZ-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