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的印象里,桂林是诗,是青罗带似的碧水,是碧玉簪般的青山,是香得连空气都腻住了的八月桂花。总之,是“甲天下”的好地方。
在商代,桂林是中原与岭南之间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重镇,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就是从这里陆续输入岭南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派50万兵马征伐岭南,由于山高林密,军队、粮草、武器无法运输,于是秦始皇的部队在湘江和漓江之间开凿了34公里的灵渠。正是这条灵渠,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联系起来。从此以后,人们便可以乘船从中国的东部直达南部。
汉武帝时,桂林被称为始安县,东汉改名叫始安侯国,三国至隋朝仍叫始安县,到了唐代则改称为临桂县。这时的桂林已是“南北行旅,皆集于此”的人文荟萃之地了。这一时期是桂林发展的黄金时代。那时,南方被视为蛮荒之地,朝廷中不少正直的官员被贬谪到桂林做官或到桂林游览,促进了当地民风的文明开化。
唐朝时桂林就出了状元,而直到那时人们才发现桂林竟然是这么美丽的地方,于是王侯们忙着在这里构筑城池,修建寺庙亭阁。公元7世纪初,在独秀峰下筑成的长三里方城,以及在城外修建的榕城楼,标志着桂林开始向城市发展。
南宋后,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桂林因此得到空前的繁荣,当时刻在鹦鹉山上的《桂林城图》摩崖石刻,绘制的就是南宋末年桂林的全貌。
桂林的山水自古以来就以它独有的韵味吸引着历代名流,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从南朝与谢灵运齐名的大文学家颜良,到散文家柳宗元、诗人李商隐、词人黄庭坚等文坛大家,都曾先后来到桂林,留下了许多称颂桂林的诗文墨迹。韩愈的一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算是为桂林山水定了调,宋代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最后为桂林山水奠了基。这时的桂林,已是一座全国著名的风景名城了。
初入桂林,首先令人惊诧的是这里的山。叠彩山、伏波山、独秀峰、象鼻山、月牙山、南溪山……东一座、西一座,前边是,后边也是,玉柱般地撑着桂林城上空那片湛蓝的天。山不高,也不大,亭亭玉立,窈窕而又清雅。展眼望去,仿佛忽然间一齐从地里冒出来似的,那嫩嫩的绿色,仿佛能掐得出水来。特别是太阳刚露头时,山上的一抹轻烟好像是仙女飘飘的羽衣,又如同山水画家将眼前的画面淡淡地染上几笔,使得这些山色都带上了一层朦胧的美,缥缈、空灵、清淡、幽雅,完全的神仙本色。
对桂林的山,一代文宗韩愈曾留有“山如碧玉篸”的诗句,象形描状,恰当贴切;当代诗人则留下了“山峰,像倒竖的叹号,引起了多少人的惊异”之句,引意相授,抽象其形,倒也不难读懂。
桂林的山上多石刻,形式多样,内容也丰富,叠彩山的山壁上就刻有唐代元晦的《叠彩山记》和《四望山记》,宋代朱唏颜的《舫叠彩岩》,清袁枚的《游风洞登高望仙鹤明月诸峰》,诗词山色,相得益彰。在独秀峰的东麓有一读书岩,岩如石室,内有天然的石窗、石榻。南朝诗人颜廷之在桂林当太守时,府治在独秀峰之东,他常在这里读书,故名读书岩。颜廷之以文章冠绝当时,与诗人谢灵运齐名,后人并称“颜谢”。在独秀峰下的“五咏堂”里曾刻有颜廷之的名作。
和桂林的山比起来,桂林的水更让人偏爱。我想象不出青山若无绿水伴,桂林的风景该打多少折扣。桂林的水很多,像桃花江、东江、灵剑溪、南溪、相思江等,水如其名,景色都不赖,只是漓江的名声太大,这些水也就不大为人所知了。
在桂林几个月,几乎天天都要去漓江里游泳,甚至雨天、月夜也不落下。游累了就躺在江岸边的竹筏子上放眼四望,天蓝蓝,水碧碧,山青青,云飘飘,漓江水袅袅婷婷,曲曲弯弯,仿佛是谁在绿色的海洋里浣洗的一练轻纱,飘扬着,掩映在无数的峰峦间。山的影子倒映在水里,越发清朗;水面如镜子一般,风起时微有皱痕,很像少女们皱起的眉头,不过一会儿就又眉开眼笑了,那情景正合了诗韵,现在回想起来,也颇有些浪漫主义的味道。夏日黄昏,漓江边常有姑娘梳洗,苗条的身影被江水抻得恍惚,泠泠的笑声让人想起了刘三姐甜润的歌喉,那场面常把游人的眼神从青山绿水中揪过去,让人不知是漓江边的姑娘像漓江呢,还是漓江像漓江边的姑娘。水至清则无鱼,漓江水则清且有鱼,打鱼的人脚踩竹筏,头戴竹笠,那在山影水影中抛撒渔网的形象,倒让人觉得他们泛舟漓江,不为打鱼,只是为了撒网。
对桂林的山水,前代诗人吟诵的不少,除“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那一句外,还有诸如“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青山簇簇水中生……船在青山顶上行”等,状物逼真,感情色彩浓烈。小住桂林,对前几句自然是默契在心,也许是天生愚钝,后一句却不怎么明白,船如何会在青山项上行呢?
当然,要真正领会桂林山水的底蕴,那是非要乘船游漓江不可的。“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主要分布在从桂林到阳朔80余公里的地界内,夹岸美景,无与伦比,其形其色,莫可名状。从古到今,文人墨客写也写不尽,唱也唱不完,诗人说那是一首凝固的诗;画家说那是一幅神笔也画不出的画;地理学家说那是大自然的杰作;音乐家则说那是刘三姐悠扬的歌。如今,让我怎样来形容它呢?
船出桂林不过一刻钟,就进入无边无际的山海之中,澄江如练,蜿蜒于青山间。船行得很平稳,站在船头似乎感觉不到船在动,只见无数的奇峰向你缓缓飘来,又渐渐隐去,恍惚间竟不知是船在动,还是山在动,实实在在的“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那山,有的像碧莲,有的似春笋,有的如一群动物在原野竞走。其实无论你所看到的是什么,都会觉得这是一幅画,一幅生动而宁静的画,一幅长达80公里的画。明丽的阳光下,最令人心颤的是那铺天盖地的绿:近处的山是耀眼的明绿色;稍远的山是黄绿色;再远些的山是一种青绿色,极远处的山则为黛绿色;而水中山的倒影则呈墨绿色。绿意真浓啊!浓得流出汁来,染绿了漓江,连空气中都泛着微微的碧绿色。不时而来的微风,吹皱了江水,拂动了青山,那扩展的涟漪,似乎也延伸到你的心里,沁入了你的脾肺中。人,醉了。朦胧中我问青山,那万重的碧山中可有神仙的处所?我问绿水,那晶莹的碧水里可有通向龙宫的路口?站在船头,久久地凝视倒映在水中的山影,忽又想了那句“船在青山顶上行”的诗来,不禁恍然大悟。
沿江顺流而下,前行不远,只见峭壁插江,像刀劈斧砍一般,雄伟壮观。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把它形容为“削崖屏立”。边上有一条山间道,通往桃花吐艳、绿竹滴翠的桃源村,但被悬岩绝壁截断了。人们走到那儿,就要乘渡船。一般的渡船都是横江而渡,这里的渡船却是在江的一边来回往返,所以叫“半江渡”。
过桃源、楊堤,出二郎峡,迎面而来的便是画山。在江畔巨大的削壁上,各种颜色的石纹纵横交错,构成一幅色彩丰富的图画。细看起来,仿佛是一群栩栩如生的骏马,有的昂首嘶鸣,有的跳跃奔腾,有的低头觅食……神态各异,妙趣横生。相传,它们本是天上的神马,因为被漓江秀丽的山川和丰盛的水草迷住了,就住了下来。有一首民谣道:“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见九匹状元郎。”可见这匹匹骏马并不是容易看清的,还要细细辨认才行。
再往前行,滩流湍急,碧绿的江水下有一块米黄色的大石板,好像一匹黄布,这里叫黄布滩。两岸有七座山峰,亭亭玉立,倒影清晰。沿着两岸的山峰,沿着水波不兴、平滑如镜的江水顺行便到了兴坪镇。镇上有一株千年古榕,镇后有五指山,五峰竞秀,十分喜人。
桂林让我回忆的东西太多了。那总也吃不够的桂林米粉,须一饮三百杯的桂花酒,那光怪陆离的地下溶洞,那漓江边的凤尾竹林,骑在水牛背上的牧童,等等,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编辑
穿越一个城市的表情
在商代,桂林是中原与岭南之间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重镇,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就是从这里陆续输入岭南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派50万兵马征伐岭南,由于山高林密,军队、粮草、武器无法运输,于是秦始皇的部队在湘江和漓江之间开凿了34公里的灵渠。正是这条灵渠,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联系起来。从此以后,人们便可以乘船从中国的东部直达南部。
汉武帝时,桂林被称为始安县,东汉改名叫始安侯国,三国至隋朝仍叫始安县,到了唐代则改称为临桂县。这时的桂林已是“南北行旅,皆集于此”的人文荟萃之地了。这一时期是桂林发展的黄金时代。那时,南方被视为蛮荒之地,朝廷中不少正直的官员被贬谪到桂林做官或到桂林游览,促进了当地民风的文明开化。
唐朝时桂林就出了状元,而直到那时人们才发现桂林竟然是这么美丽的地方,于是王侯们忙着在这里构筑城池,修建寺庙亭阁。公元7世纪初,在独秀峰下筑成的长三里方城,以及在城外修建的榕城楼,标志着桂林开始向城市发展。
南宋后,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桂林因此得到空前的繁荣,当时刻在鹦鹉山上的《桂林城图》摩崖石刻,绘制的就是南宋末年桂林的全貌。
桂林的山水自古以来就以它独有的韵味吸引着历代名流,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从南朝与谢灵运齐名的大文学家颜良,到散文家柳宗元、诗人李商隐、词人黄庭坚等文坛大家,都曾先后来到桂林,留下了许多称颂桂林的诗文墨迹。韩愈的一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算是为桂林山水定了调,宋代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最后为桂林山水奠了基。这时的桂林,已是一座全国著名的风景名城了。
山与水的圣洁之恋
初入桂林,首先令人惊诧的是这里的山。叠彩山、伏波山、独秀峰、象鼻山、月牙山、南溪山……东一座、西一座,前边是,后边也是,玉柱般地撑着桂林城上空那片湛蓝的天。山不高,也不大,亭亭玉立,窈窕而又清雅。展眼望去,仿佛忽然间一齐从地里冒出来似的,那嫩嫩的绿色,仿佛能掐得出水来。特别是太阳刚露头时,山上的一抹轻烟好像是仙女飘飘的羽衣,又如同山水画家将眼前的画面淡淡地染上几笔,使得这些山色都带上了一层朦胧的美,缥缈、空灵、清淡、幽雅,完全的神仙本色。
对桂林的山,一代文宗韩愈曾留有“山如碧玉篸”的诗句,象形描状,恰当贴切;当代诗人则留下了“山峰,像倒竖的叹号,引起了多少人的惊异”之句,引意相授,抽象其形,倒也不难读懂。
桂林的山上多石刻,形式多样,内容也丰富,叠彩山的山壁上就刻有唐代元晦的《叠彩山记》和《四望山记》,宋代朱唏颜的《舫叠彩岩》,清袁枚的《游风洞登高望仙鹤明月诸峰》,诗词山色,相得益彰。在独秀峰的东麓有一读书岩,岩如石室,内有天然的石窗、石榻。南朝诗人颜廷之在桂林当太守时,府治在独秀峰之东,他常在这里读书,故名读书岩。颜廷之以文章冠绝当时,与诗人谢灵运齐名,后人并称“颜谢”。在独秀峰下的“五咏堂”里曾刻有颜廷之的名作。
和桂林的山比起来,桂林的水更让人偏爱。我想象不出青山若无绿水伴,桂林的风景该打多少折扣。桂林的水很多,像桃花江、东江、灵剑溪、南溪、相思江等,水如其名,景色都不赖,只是漓江的名声太大,这些水也就不大为人所知了。
在桂林几个月,几乎天天都要去漓江里游泳,甚至雨天、月夜也不落下。游累了就躺在江岸边的竹筏子上放眼四望,天蓝蓝,水碧碧,山青青,云飘飘,漓江水袅袅婷婷,曲曲弯弯,仿佛是谁在绿色的海洋里浣洗的一练轻纱,飘扬着,掩映在无数的峰峦间。山的影子倒映在水里,越发清朗;水面如镜子一般,风起时微有皱痕,很像少女们皱起的眉头,不过一会儿就又眉开眼笑了,那情景正合了诗韵,现在回想起来,也颇有些浪漫主义的味道。夏日黄昏,漓江边常有姑娘梳洗,苗条的身影被江水抻得恍惚,泠泠的笑声让人想起了刘三姐甜润的歌喉,那场面常把游人的眼神从青山绿水中揪过去,让人不知是漓江边的姑娘像漓江呢,还是漓江像漓江边的姑娘。水至清则无鱼,漓江水则清且有鱼,打鱼的人脚踩竹筏,头戴竹笠,那在山影水影中抛撒渔网的形象,倒让人觉得他们泛舟漓江,不为打鱼,只是为了撒网。
画笔氤氲的奇妙仙境
对桂林的山水,前代诗人吟诵的不少,除“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那一句外,还有诸如“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青山簇簇水中生……船在青山顶上行”等,状物逼真,感情色彩浓烈。小住桂林,对前几句自然是默契在心,也许是天生愚钝,后一句却不怎么明白,船如何会在青山项上行呢?
当然,要真正领会桂林山水的底蕴,那是非要乘船游漓江不可的。“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主要分布在从桂林到阳朔80余公里的地界内,夹岸美景,无与伦比,其形其色,莫可名状。从古到今,文人墨客写也写不尽,唱也唱不完,诗人说那是一首凝固的诗;画家说那是一幅神笔也画不出的画;地理学家说那是大自然的杰作;音乐家则说那是刘三姐悠扬的歌。如今,让我怎样来形容它呢?
船出桂林不过一刻钟,就进入无边无际的山海之中,澄江如练,蜿蜒于青山间。船行得很平稳,站在船头似乎感觉不到船在动,只见无数的奇峰向你缓缓飘来,又渐渐隐去,恍惚间竟不知是船在动,还是山在动,实实在在的“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那山,有的像碧莲,有的似春笋,有的如一群动物在原野竞走。其实无论你所看到的是什么,都会觉得这是一幅画,一幅生动而宁静的画,一幅长达80公里的画。明丽的阳光下,最令人心颤的是那铺天盖地的绿:近处的山是耀眼的明绿色;稍远的山是黄绿色;再远些的山是一种青绿色,极远处的山则为黛绿色;而水中山的倒影则呈墨绿色。绿意真浓啊!浓得流出汁来,染绿了漓江,连空气中都泛着微微的碧绿色。不时而来的微风,吹皱了江水,拂动了青山,那扩展的涟漪,似乎也延伸到你的心里,沁入了你的脾肺中。人,醉了。朦胧中我问青山,那万重的碧山中可有神仙的处所?我问绿水,那晶莹的碧水里可有通向龙宫的路口?站在船头,久久地凝视倒映在水中的山影,忽又想了那句“船在青山顶上行”的诗来,不禁恍然大悟。
沿江顺流而下,前行不远,只见峭壁插江,像刀劈斧砍一般,雄伟壮观。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把它形容为“削崖屏立”。边上有一条山间道,通往桃花吐艳、绿竹滴翠的桃源村,但被悬岩绝壁截断了。人们走到那儿,就要乘渡船。一般的渡船都是横江而渡,这里的渡船却是在江的一边来回往返,所以叫“半江渡”。
过桃源、楊堤,出二郎峡,迎面而来的便是画山。在江畔巨大的削壁上,各种颜色的石纹纵横交错,构成一幅色彩丰富的图画。细看起来,仿佛是一群栩栩如生的骏马,有的昂首嘶鸣,有的跳跃奔腾,有的低头觅食……神态各异,妙趣横生。相传,它们本是天上的神马,因为被漓江秀丽的山川和丰盛的水草迷住了,就住了下来。有一首民谣道:“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见九匹状元郎。”可见这匹匹骏马并不是容易看清的,还要细细辨认才行。
再往前行,滩流湍急,碧绿的江水下有一块米黄色的大石板,好像一匹黄布,这里叫黄布滩。两岸有七座山峰,亭亭玉立,倒影清晰。沿着两岸的山峰,沿着水波不兴、平滑如镜的江水顺行便到了兴坪镇。镇上有一株千年古榕,镇后有五指山,五峰竞秀,十分喜人。
桂林让我回忆的东西太多了。那总也吃不够的桂林米粉,须一饮三百杯的桂花酒,那光怪陆离的地下溶洞,那漓江边的凤尾竹林,骑在水牛背上的牧童,等等,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