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就是要使所有适龄少儿都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力和义务,这是教育体育体制由狭窄的应试教育转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和必然要求。但小学知识基础层次不齐,智力因素千差万别的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无疑为为初中教育增加了教学上的困难。我们为学困生逐年攀升而苦恼,为厌学辍学而痛心;也在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普及教育程度而苦苦探索,尽管困难多多,矛盾重重,但只要找准症结,采取积极正确的对策,就能实现预期目标。为此,我对近几年初中各个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作了初步的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导致厌学、辍学的原因除智力因素外还有多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并对此障碍因素的转化策略,作了深入思考,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并且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的障碍和症结
1、基础知识过于薄弱,思维能力的发展跟不上
从知识衔接上看小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中学数学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学好初中数学关键在于学好初一阶段数学,事实上初一数学各章节主体知识在小学阶段己有体现,学生己有感悟而一部分小学毕业生数学知识根本不过关,没有理解,也没有必须的数学积累,导致从初一开始跟不上,到初二、初三就一路下滑,甚至厌倦弃学。从思维能力要求看,小学数学主要是四则运算和简单的识图以及简单的数据表格的知识,在思维上是简单的单向思维,进入初中知识内容和难度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学生要具有逆向思维,整体思想,空间思维,集中和发散思维,而很多学生思维能力无法跟上,到初二、初三学段就视学数学为畏途,见到函数与图综合性的问题,就连读懂题意都非常艰难,自卑感日渐严重,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沦入数学差等生行列之中。
2、数学学习活动不适应,学习方法不适应
小学阶段课程门类集中,内容简单,而且在毕业年度,专攻语文,数学两科,记忆掌握占据主导地位,进入初中阶段,学习科目由小学专攻的两科变成九科,庞大的学习量对学生是个压力,抽象思维、逻辑严密的数理化科目,记忆掌握的学习方法显然不适应了,因此,进入初中,无论学习内容、学习范围还是学习方法与小学相比都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初中生学习具有更大的自觉性,主观能动性;学习方法必须灵活多样。事实上,大多学生不能适应这一学习环境,就是在初三阶段,很多学习态度端正、踏实认真的学生数学学科也是弱项科目。
3、缺乏学习动力和进取心
为保证九年义务教育机制,让人人都上得起学,人人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国家从补助贫困经济生活费到全部减免农村学生教科书费,扩大贫困住宿生生活补助面和量,可谓为学生家长减轻了经济负担,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在心理认识,对社会事物的认识上同年幼的小学生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国家此举的重大意义,在初一阶段就意识到今后考高中上大学就业也明显困难,就萌发了外出务工挣钱的思想,加上数学等部分科目难度的加大以及身边周围外出返乡的“收获者”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了初二、初三就过早的放弃学习求知的念头,失去了学习动力,失去了学习信心,失去在学习上拼搏进取之心,恨不能马上离校外出发展,这是造成厌学失学的最主要原因。
4、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家长对初中生学习重视程度不到位
现行农村大多数家长靠外出务工为主要家庭经济来源,一年之中难得几天和孩子在一起,从自身认识上认为今后只要识字,能算账就能挣钱维持生计,因而对孩子初中教育特别对数学等难度较大的科目重视力度不够,监控鼓励不到位。学生学习自觉性逐渐减弱,在学习上的时间投入,精力投入相对减少,学习上的欠账就日增月累,也就不得不等毕业,盼离校,早日脱离学习之“苦海”。
二、转化措施和应对策略
1、搞好中小学衔接,消去初一阶段数学学习障碍
数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有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连贯延续性,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续发展。因而,初一阶段,结合新课内容,加强对小学知识的复习过程,同时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到小学记忆掌握学习数学在初中不能再适应了,有心的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是,从身边事物中,在自身生活体验中认识知识的产生生发过程和应用范围,这是防止和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必要措施。
2、增强信心,树立目标,消弱初二阶段数学学习障碍。
随着数学知识容量和难度加大,初二阶段学习是最易滑的阶段,教学过程中,教法和学法指导极其重要,在课堂组织、教学上精心设计、精选情景素材、设疑立障、引起悬念、呈现差异、保持兴趣刺激的新颖和变化,联系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架设认知桥梁,突破难点,帮助学困生产生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目标,消去放弃学习的念头,这是消弱初二阶段数学学习障碍的一般策略。
3、做好个别转化,适度“偏爱”学困生,防止初二阶段学生大面积流失
在初三阶段,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认识特点、学生各方面趋近于成人,自尊心很强,加之即将面临人生十字路口上的选择,学困生、后进生因处于落后状态而受家長责备,同学数落,这时老师需要倍加关怀。
①老师首先要有宽容的心态对待学困生,学习跟不上,学习基础差,不是学生品行上的错误,这些学生今后依然是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人才,因此不能厚此薄彼,应施以深厚的教育偏爱、自觉、具体、亲切、真诚的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用“雪中送炭”之情唤起进取心,在作业本上区别对待,经常鼓励、化解他们学习“卡壳”为障的原因,帮助他们完成初三阶段学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②对学困生整体了解,做好个别转化,经常家访谈心,争取家长支持,把学校教育、家庭亲情关怀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他们感到没有生活必备的知识,今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是事倍功半,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自觉性和使命感,这是在初三阶段转化学困生行之有效的措施。
实践证明,老师持科学的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按实弄清情况,找准问题,明确原因,对症下药的步骤防止和转化学困生,扫清数学活动中的障碍,大面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是完全可能的。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的障碍和症结
1、基础知识过于薄弱,思维能力的发展跟不上
从知识衔接上看小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中学数学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学好初中数学关键在于学好初一阶段数学,事实上初一数学各章节主体知识在小学阶段己有体现,学生己有感悟而一部分小学毕业生数学知识根本不过关,没有理解,也没有必须的数学积累,导致从初一开始跟不上,到初二、初三就一路下滑,甚至厌倦弃学。从思维能力要求看,小学数学主要是四则运算和简单的识图以及简单的数据表格的知识,在思维上是简单的单向思维,进入初中知识内容和难度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学生要具有逆向思维,整体思想,空间思维,集中和发散思维,而很多学生思维能力无法跟上,到初二、初三学段就视学数学为畏途,见到函数与图综合性的问题,就连读懂题意都非常艰难,自卑感日渐严重,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沦入数学差等生行列之中。
2、数学学习活动不适应,学习方法不适应
小学阶段课程门类集中,内容简单,而且在毕业年度,专攻语文,数学两科,记忆掌握占据主导地位,进入初中阶段,学习科目由小学专攻的两科变成九科,庞大的学习量对学生是个压力,抽象思维、逻辑严密的数理化科目,记忆掌握的学习方法显然不适应了,因此,进入初中,无论学习内容、学习范围还是学习方法与小学相比都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初中生学习具有更大的自觉性,主观能动性;学习方法必须灵活多样。事实上,大多学生不能适应这一学习环境,就是在初三阶段,很多学习态度端正、踏实认真的学生数学学科也是弱项科目。
3、缺乏学习动力和进取心
为保证九年义务教育机制,让人人都上得起学,人人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国家从补助贫困经济生活费到全部减免农村学生教科书费,扩大贫困住宿生生活补助面和量,可谓为学生家长减轻了经济负担,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在心理认识,对社会事物的认识上同年幼的小学生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国家此举的重大意义,在初一阶段就意识到今后考高中上大学就业也明显困难,就萌发了外出务工挣钱的思想,加上数学等部分科目难度的加大以及身边周围外出返乡的“收获者”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了初二、初三就过早的放弃学习求知的念头,失去了学习动力,失去了学习信心,失去在学习上拼搏进取之心,恨不能马上离校外出发展,这是造成厌学失学的最主要原因。
4、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家长对初中生学习重视程度不到位
现行农村大多数家长靠外出务工为主要家庭经济来源,一年之中难得几天和孩子在一起,从自身认识上认为今后只要识字,能算账就能挣钱维持生计,因而对孩子初中教育特别对数学等难度较大的科目重视力度不够,监控鼓励不到位。学生学习自觉性逐渐减弱,在学习上的时间投入,精力投入相对减少,学习上的欠账就日增月累,也就不得不等毕业,盼离校,早日脱离学习之“苦海”。
二、转化措施和应对策略
1、搞好中小学衔接,消去初一阶段数学学习障碍
数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有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连贯延续性,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续发展。因而,初一阶段,结合新课内容,加强对小学知识的复习过程,同时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到小学记忆掌握学习数学在初中不能再适应了,有心的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是,从身边事物中,在自身生活体验中认识知识的产生生发过程和应用范围,这是防止和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必要措施。
2、增强信心,树立目标,消弱初二阶段数学学习障碍。
随着数学知识容量和难度加大,初二阶段学习是最易滑的阶段,教学过程中,教法和学法指导极其重要,在课堂组织、教学上精心设计、精选情景素材、设疑立障、引起悬念、呈现差异、保持兴趣刺激的新颖和变化,联系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架设认知桥梁,突破难点,帮助学困生产生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目标,消去放弃学习的念头,这是消弱初二阶段数学学习障碍的一般策略。
3、做好个别转化,适度“偏爱”学困生,防止初二阶段学生大面积流失
在初三阶段,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认识特点、学生各方面趋近于成人,自尊心很强,加之即将面临人生十字路口上的选择,学困生、后进生因处于落后状态而受家長责备,同学数落,这时老师需要倍加关怀。
①老师首先要有宽容的心态对待学困生,学习跟不上,学习基础差,不是学生品行上的错误,这些学生今后依然是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人才,因此不能厚此薄彼,应施以深厚的教育偏爱、自觉、具体、亲切、真诚的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用“雪中送炭”之情唤起进取心,在作业本上区别对待,经常鼓励、化解他们学习“卡壳”为障的原因,帮助他们完成初三阶段学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②对学困生整体了解,做好个别转化,经常家访谈心,争取家长支持,把学校教育、家庭亲情关怀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他们感到没有生活必备的知识,今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是事倍功半,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自觉性和使命感,这是在初三阶段转化学困生行之有效的措施。
实践证明,老师持科学的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按实弄清情况,找准问题,明确原因,对症下药的步骤防止和转化学困生,扫清数学活动中的障碍,大面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