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教师在转变学习困难学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15950225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的背景下,要想提高学习的效率,就必须转变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成为高中教师常常思考的问题。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找到在现阶段更适合的高效课堂模式下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策略,我们开展了本问卷调查研究。
  关键词:转变 学困生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55-02
  该问卷由10道题组成,包含自身的理论学习、学生的现状、在教学中常用的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方法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等方面。每题有3到4个备选答案,要求被试者从中选择一个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符或最接近的答案。
  在辽宁省某重点高中选取化学组的24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答卷24份。
  表1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一、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在高效课堂模式下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在高效课堂模式下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因素主要有:
  (一)缺乏教育理论学习和应用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造就人的实践活动,不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精通业务,不仅指熟谙学科知识,还应全面地掌握教育理论,不断吸收一切教育科学的发展成果为我所用。经验不能代替理论,离开理论指导的盲目实践决不可能产生好的结果,因此教师要重视理论学习。尤其要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有关转化学困生的经验。
  (二)现有的基础教育状况和升学的压力
  素质教育的社会大环境还未完全形成,用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高中为了提升本学校的知名度,更多的学生考取名校,或是考到600分,教师往往只关注尖子生或中上等生,忽略了学困生,甚至到高三后期完全放弃学困生,而这些都为转变学困生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三)导学案的设计没有或很少考虑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导学案分为三部分:预习案、探究案、习题案。课前发放预习案,其内容包含:学习的目标、重点、难点,相关内容的回顾、预习指导以及自我评测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明确学习的内容,复习相关内容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通过问题的引领指导学生自学掌握新知,并能通过自我评测掌握自学的实际效果。这些内容对于80%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进行,但是很多学困生把预习案当成负担,每天老师留的作业都很难全部独立完成,更别说预习第二天的新课和进行自我测评了。
  课堂上使用的主要是探究案,通过一个个递进的探究问题,课堂环节不断展开,但是有些探究问题难度偏大,很多学困生想参与进来却心有余力不足,课堂本应是全体学生的课堂,学困生很多时候却成了局外人,这样的课堂能称之为以学生为本吗?能称之为高效课堂吗?
  再说作为课后作业的习题案,对于学困生来说难度偏大,习题量过多,老师在设计习题时可以根据习题的难度分成ABC三个等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完成。总之,既然我们要创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学质量,就不能忽略学困生,现今很多中学,大部分教师采用学案教学,设计导学案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师的教学模式老套,不善于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推进,我们正经历着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其根本要求就是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和主动的发展。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伙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打破自身的思维定式,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如近些年,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成为一种时尚席卷全球,它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等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知识点结合学困生的认知情况设计成微课的形式,学困生可以自行安排时间学习,这样不但针对性强,而且节省时间。但很多老师,尤其年龄较大的老师,不接受这种授课方式,如果把这项工作完全交给一些年轻教师的话,一方面工作量很大,另一方面,年轻老师毕竟经验较少,在知识点的把握上可能有些欠缺。
  二、结论和思考
  经过分析发现教师评价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重结果不重过程;但是转变学困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长期工作,要持之以恒欲速则不达,切忌急于求成。由于学困生大多数基础不好,所以成绩出现反复也很正常,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帮助、鼓励,在教学中,要耐心讲解 ,不厌其烦,不可操之过急。要求学校要给予老师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不能以一次、两次或者说一学期的成绩来评价老师教学方法的优劣。总之,学困生的转变是一项复杂的心理工程,需要各科老师共同完成,但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以深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困生施以满腔的爱,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困生的心理活动及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定会功夫不负有心人 。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几个方法,包括激发情感参与、深化感悟积累、提升教学效率和创新阅读教学。 This article describes several ways to make informati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和本馆特点从“转变服务理念”、“变革服务手段”、“提高藏书利用率和质量”、“提高馆员综合素质”等方面来阐述信息时代提升高校图书馆利用率的对策。
要在国际设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打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设计,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师必须储备中国文化的知识和素养,设计教育对此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期发表的《大学
本文指出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媒体教学中媒体的合理选择及加强课侔建设的建议.
本文通过对数字网络图书资源检索信息服务平台功能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建立特色书评数据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检索、结合网络技术实现对数字网络化资源的共享利用等模式,
我想从三个方面谈一下我对于设计教育的一些思考,准备就设计研究中一些流行的问题和误解谈谈自己的认识。 首先,高等设计教育不应当成为一种设计师的职业培训,因为大学教育
2008年12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这个意见对当前中职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重大引领作用。为了深化意见精神,我在中职机械制图学
从最早由欧洲传教士携入晚清宫廷,被慈禧斥为“阴阳脸”,到今天天安门上悬挂的主席像为万众瞻仰;从“五四”时期蔡元培倡办“杭州国立艺专”,到徐悲鸿在中国建立系统的油画
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也存在某些弊端,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应该合理应用,以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上的应用,能拓宽教师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文章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