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集体备课是实现课堂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首要前提。集体备课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新课程理念,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思路,促进相互交流,切磋教学艺术,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备课是教师处理教材的形式,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也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而集体备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形式,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从本学期开始,我校语文学科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推行了电子备课这种新的备课方式。
1做到“一课三备”
我们的集体备课做到了“一课三备”。即:一备,由主备人形成“初案”。我们设计了专门的个案模板,并备有单元备课模板;二备,由备课组集体研讨完成“母案”。 备课组内全体教师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围绕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點、难点、教学环节、练习与作业、小组学习活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积极展开讨论,在充分发挥主备人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个人教学设想,形成备课组集体教案,即“母案” ;三备,由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班级学情,形成“子案”。
2做到“四定”
营造良好的集体备课氛围还需要制度建设作为保证。集体备课在坚持全员参与原则的基础上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各备课组除平时的教学交流活动外,还应安排专门的集体备课时间,每星期1~2课时;定地点:固定集体备课的地点,一般安排在年级组办公室进行,这样便于集体备课及时开展;定课题:每次备课组集体活动应先拟定讨论课题;定中心发言人:每次备课组活动应有一位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事先初步拟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案和讨论主题。在集体备课时,有时也可邀请备课组外其他年级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给组内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以扩大交流的空间。
集体备课活动有利于帮助我们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以前我们对新教材的研究总是不够深入,总凭借自己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进行备课和授课,忽视了再学习。而集体备课活动,促使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制定教学方案,积极撰写教后反思。我作为集体备课的负责人“中心发言人”,我必须保证每一次研讨活动顺利进行,大到教学方法,小到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讨论。为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必须分头找资料,然后进行讨论,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问题都要明朗化,最后才达成共识,把最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在这样不断的实践中我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电子备课省时增效
通过实践学习,我意识到集体备课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过去是一个人独立思考,参考一些教学资料,备完整册的教学内容。而现在,是几个人合起来,共同来完成同一项任务,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实行集体备课后,我们年组把全册教材进行了分工,每个人只负责主备几课,大大节省了时间。而节省下来的时间,我们则用在了钻研教材教法,研究改进措施,撰写教学反思上,这样,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4共享提能
集体备课能让我们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为了适应新课程新颖性和选择性的需要,仅靠一本教材和教参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课堂教学的需要了。除了可利用自有的一些资料外,能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就是互联网了。因此,我们将网上查找的一些信息进行整合,为组内人员共享,弥补了书本材料的不足,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
集体备课能完成资源共享,也能让我们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一次集体备课的讨论,就是教师间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碰撞就会有一次提升。集体备课通过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我们能够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了资源共享,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实教案,完善教法,便于我们完成个性教案,这样的交流互动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的效果。集体备课能较好地落实课改要求,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俗话说:“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确,集体备课确实是改变了过去“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大家群策群力,熟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5便于储存,便于修改
我认为电子备课相对于传统的手写教案,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电子化备课便于修改,这一点也节省了备课时间,提高效率。 以前的手抄备课,稍一出错,原地修改,很不美观,有时只能重新抄写。而电子备课,可以随意修改,直到你满意为止。并且可以设置你想要的字体,颜色等,这样你可以轻松突出重点、难点,一目了然。电子备课摆脱了手工书写教案的种种苦恼,大大减轻了老师书写教案的负担,有更多的精力去辅导班里的“学困生”。无痕删改,会使得我们的每一篇教案都呈现出精品案,其保存的永久性和查找的便捷性是纸质文本无法超越的。
2011版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电子备课植根于集体备课又高于集体备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电子备课。看来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在是拥有一桶水的年代了,我们需要的是源头活水,需要教到老学到老!这正是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的优势。
电子备课作为新课程优质课程资源建设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学校在这个领域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但我们相信它必将在新课程改革的丰富的教学创新实践中释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1做到“一课三备”
我们的集体备课做到了“一课三备”。即:一备,由主备人形成“初案”。我们设计了专门的个案模板,并备有单元备课模板;二备,由备课组集体研讨完成“母案”。 备课组内全体教师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围绕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點、难点、教学环节、练习与作业、小组学习活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积极展开讨论,在充分发挥主备人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个人教学设想,形成备课组集体教案,即“母案” ;三备,由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班级学情,形成“子案”。
2做到“四定”
营造良好的集体备课氛围还需要制度建设作为保证。集体备课在坚持全员参与原则的基础上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各备课组除平时的教学交流活动外,还应安排专门的集体备课时间,每星期1~2课时;定地点:固定集体备课的地点,一般安排在年级组办公室进行,这样便于集体备课及时开展;定课题:每次备课组集体活动应先拟定讨论课题;定中心发言人:每次备课组活动应有一位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事先初步拟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案和讨论主题。在集体备课时,有时也可邀请备课组外其他年级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给组内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以扩大交流的空间。
集体备课活动有利于帮助我们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以前我们对新教材的研究总是不够深入,总凭借自己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进行备课和授课,忽视了再学习。而集体备课活动,促使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制定教学方案,积极撰写教后反思。我作为集体备课的负责人“中心发言人”,我必须保证每一次研讨活动顺利进行,大到教学方法,小到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讨论。为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必须分头找资料,然后进行讨论,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问题都要明朗化,最后才达成共识,把最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在这样不断的实践中我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电子备课省时增效
通过实践学习,我意识到集体备课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过去是一个人独立思考,参考一些教学资料,备完整册的教学内容。而现在,是几个人合起来,共同来完成同一项任务,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实行集体备课后,我们年组把全册教材进行了分工,每个人只负责主备几课,大大节省了时间。而节省下来的时间,我们则用在了钻研教材教法,研究改进措施,撰写教学反思上,这样,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4共享提能
集体备课能让我们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为了适应新课程新颖性和选择性的需要,仅靠一本教材和教参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课堂教学的需要了。除了可利用自有的一些资料外,能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就是互联网了。因此,我们将网上查找的一些信息进行整合,为组内人员共享,弥补了书本材料的不足,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
集体备课能完成资源共享,也能让我们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一次集体备课的讨论,就是教师间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碰撞就会有一次提升。集体备课通过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我们能够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了资源共享,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实教案,完善教法,便于我们完成个性教案,这样的交流互动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的效果。集体备课能较好地落实课改要求,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俗话说:“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确,集体备课确实是改变了过去“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大家群策群力,熟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5便于储存,便于修改
我认为电子备课相对于传统的手写教案,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电子化备课便于修改,这一点也节省了备课时间,提高效率。 以前的手抄备课,稍一出错,原地修改,很不美观,有时只能重新抄写。而电子备课,可以随意修改,直到你满意为止。并且可以设置你想要的字体,颜色等,这样你可以轻松突出重点、难点,一目了然。电子备课摆脱了手工书写教案的种种苦恼,大大减轻了老师书写教案的负担,有更多的精力去辅导班里的“学困生”。无痕删改,会使得我们的每一篇教案都呈现出精品案,其保存的永久性和查找的便捷性是纸质文本无法超越的。
2011版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电子备课植根于集体备课又高于集体备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电子备课。看来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在是拥有一桶水的年代了,我们需要的是源头活水,需要教到老学到老!这正是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的优势。
电子备课作为新课程优质课程资源建设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学校在这个领域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但我们相信它必将在新课程改革的丰富的教学创新实践中释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