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二五”期间,以“产业化与城市化双向融合”为目标的郊区城市化发展,将成为上海关涉全局发展的“新引擎”之一。本文探讨了“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的内涵及意义,并对其实现路径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加快产业升级,强化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力;二是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三是坚持文化特色,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化;郊区城市化;“产城融合”发展战略
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高度的城市化和高度的产业和化。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发布的资料,中国的城市化水平,2010年达到48%,预计到2025年城市化率将达到60%左右,我们一方面面临着新一轮的城市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这个挑战就是大城市病和特大城市病。世博会之后的上海,对城市发展有了新的思考,以产业化与城市化“双向融合”为目标的郊区新城建设,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上海关涉全局发展的“新引擎”之一。上海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正从中心城区的600平方公里向整个市域6000平方公里实现新拓展。基于上海城市和郊区的发展状态,深入探讨“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的内涵及意义,积极研究“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的具体实现路径,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的内涵
从全球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化一直是一个地区新的城市诞生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到旧金山湾以南的“硅谷”发展等现象,都充分印证了城市发展是产业化集聚效应的内在要求和和必然结果。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历程后,城市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尤其在国家“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新的要求后,城市化开始了升级与转型之路。正如上海城市化研究中心负责人郁鸿胜所指出,在上海新一轮的郊区城市化中,产业与功能的配合十分重要,产业转型与功能转型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的内涵,即产业是先导、是动力和源泉,城市是载体,两者相伴而生、共同发展,彼此的关系是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没有产业,城市就缺乏生机与活力,就会成为一座空城;没有城市,产业发展就会缺少平台,城市发展就难以为继。
从发展状况来看,上海郊区城市化水平滞后于上海市区十多个百分点,各个郊区由于自身的空间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战略的影响,城市化水平也表现为各不相同。同时,郊区工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自2005年始,全市工业总产值中郊区的比重连续数年超过80%。①尽管如此,郊区的综合实力不如中心城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与中心城区仍存在较大差距。
2011年4月,上海市市政府宣布“十二五”七大新城建设详细规划,即到2020年,嘉定新城、松江新城初步确立在长三角地区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地位,聚集100万左右的人口;浦东临港新城、青浦新城、奉贤南桥新城具备较高能级的城市综合集聚辐射功能,聚集60万-80万人口;金山新城、崇明城桥新城对周边地区发展的服务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聚集20万-40万左右人口。同时,作为上海最早的市级工业区,康桥工业区处于浦东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十二五”期间,康桥工业区将在全市率先试点“产城融合”。据《上海康桥工业区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研究方案》的发展设想,将通过引入高端学校、医疗机构、高端办公楼以及各类休闲娱乐生活设施等,不断聚集人气,同时做好“老项目”的二次开发改造,逐步实现产业的升级转型。由此可见,上海郊区城市化进程成为上海城市化进程中的重点环节。
二、“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 加速城市化进程、实现现代化是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当前从自身发展看,上海正面临产业、就业、人口、土地、能源等一系列瓶颈制约,许多问题反映在郊区,突破口也在郊区。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正是我们突破郊区发展瓶颈制约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深入理解”产城融合”发展战略在上海郊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在工作中进一步理清思路、探索实现路径。
(一)是符合产业化与城市化内在联系的必然选择
从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看,产业化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动力。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在研究各个国家经济结构转变的趋势时,曾概括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变动关系,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存在着较大差别。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使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化的演进速度,与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趋势有很大关系,工業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迅速转变,并通过这种转变带动城市化。从全球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化一直是一个地区新的城市诞生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汽车工业与底特律的发展到信息产业与“硅谷”的关系,都体现了这种模式和规律。
如上所诉,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在概括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时特别指出:而当工业化接近和进人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的作用,城市化的演进不再主要表现为工业比重上升的带动,而更多地表现为非农产业比重上升的拉动。也就是说,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工业化转向城市化。据世界银行专家估计,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经济发展水平1.5个百分点。
由此,我们既要避免滞后的城市化又要避免超前的城市化,即有城市形态,缺产业支撑的城市化。城市的平衡,最根本的就是产业化与城市化的平衡。有些地区“处处冒烟”,只顾招商引资,不注重城市功能的集聚,最终留不住人才、留不住好的项目,留下的都是一堆落后产能;有些地区又只顾搞“大高楼、大广场”,徒具城市的外壳,却没有优势产业的支撑,激发不出城市的生命力。产业化和城市化需要两者融合互进,协调发展。
(二)是符合中国城市发展规律的创新思维
根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口达到高峰时将有15亿,其中城市人口将达到9亿,净增3.6亿。②这就决定了中国只发展特大型城市是不够的,需要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域,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承接现有城市群地区结构升级和优化整合后转移出来的产业,承接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转移出来的人口,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的经济密集区和人口密集区。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以城市群为龙头和单元的区域性国际化竞争态势将成为主流。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城市在国家区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大力扶持和推进中等城市、小城市的发展。一是要优化整合业已形成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明确城市群内各城镇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强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保护绿色空间,消除低水平盲目竞争,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实力。二是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规模适宜的新型城市群。
在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产业同构、恶性竞争、上海对周边地区辐射能力弱等问题比较突出。城市功能在向四周扩散的过程中会逐渐减弱,因此郊区获得的城市功能呈递减趋势。目前,长三角城市密度还显不足,上海郊区和周边江浙地区因此成为同质化地区,比如嘉定和昆山、金山和嘉兴、宝山和太仓。同质化地区为了加快进入工业化,会在招商引资等领域开展各种竞争,使得长三角地区出现产业同构内耗。这种竞争大于合作的状态,不利于上海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引领长三角,上海郊区要实现与苏浙周边城镇的差异化竞争,可以“通过在苏浙沪边境的地方打造几个功能性的二级城市,承接上海中心城区这个一级城市的城市功能,使得功能差异化,不再形成竞争态势。大城市的郊区城市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在城市新一轮发展的激烈竞争中,”产城融合”发展战略是是符合中国城市发展规律的创新思维,亟需积极探索其实现路径。
三、 “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
按照世界城市发展理论的一般观点:城市化要经历向心聚集的城市化、离心扩散的郊区化、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郊区城市化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化,并不简单地意味着人口向城区的空间迁移,它追求的是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包含多方面的内涵和多方面的工作。如何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提高上海郊区城市化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加快产业升级,强化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力
城市化过程中,三大产业的布局和结构必然要不断调整。要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为核心,以增强经济效益和增加就业为重点,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支撑功能强大的城市产业格局。一般而言,城市的主导功能往往是由城市的优势产业创造出来的。产业集聚和功能优化是城市功能区的本质特征,也使整个城市在多元功能整合的基础上进入更高的运行层次。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多思考、多实践,积极开展分类研究。当前要重点在土地利用、投融资、促进农村人口转移等领域加大探索、率先突破。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振华分析指出,今后周边地区与上海的连接,不仅仅是与中心城区的连接,而是与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双重连接。按照规划,上海周边,将形成中心城区、郊区、周边地区这样三个层面的空间布局结构。與此相适应,在功能层面,中心城区和郊区就不是简单的“核心—外围”的关系,而是“核心—次核心”的关系。因此,在产业分布上,上海的产业空间将是:中心城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郊区新城区则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并存的局面。
城市化与产业化融合发展中的产业发展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商贸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以第三产业为主导来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建设中,将着眼于满足居民生活、学习、就医等民生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包括住宅、商业、医院、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配套设施,从这个意义上讲,老百姓的就业有了保障,收入也将提高了,环境也会比以前好。如嘉定区提出,在城市化过程中,快速推进产城融合,尤其是促进商业商贸、信息服务、休闲餐饮等产业快速发展,以满足不断涌入的城市人口工作、学习、娱乐等需要。
(二)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希腊雅典召开会议时提出《雅典宪章》,该大纲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城市的四大功能,即“居住、工作、游息与交通。“功能城市”概念,就是以功能分区的概念来规划城市。城市由多个功能区构成,作为城市功能的载体,每个功能区都有自己所承担的主要功能,确保自己所占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就是所有功能区功能的集合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雅典宪章》提出“功能城市”概念的同时,又强调以广大市民的利益为城市规划的基础,认为“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因此,要求以人的尺度和需要来估量功能分区的划分和布置,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指明了以人为本的方向。
功能分区是一次城市规划思想的变革,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突破了过去城市规划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了城市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在基础设施方面,特别要完善交通、水电、通讯、住宅及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设施。如上海市嘉定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将着力发挥其在长三角区域城市群中的枢纽和节点作用,聚焦城镇体系、产业体系和社会事业体系等三大体系的发展完善,以人为本,做到“三宜”,就是宜居住、宜创业、宜就业。对应的是城市中“人的平衡”,有才干的人更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既要工作好,还要生活好。同时,要更新城市管理观念,从重视建设轻管理,转变到建设和管理并重,通过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建设和运行效率。充分运用科技手段管理城市,创新城市管理方式。
(三)坚持文化特色,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也是城市的实力和形象,更是现代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和城市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文化是指一座城市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形成的为该城市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个城市的文化决定着这个城市的品质、展示了这个城市的风貌、塑造了这个城市的精神、明确了这个城市的定位、支撑着这个城市的发展。城市文化的发展水平往往代表着一个城市文明程度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城市文化的提升则是城市发展的最终任务。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群的形成和扩张是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并在城市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外“城市化与产业化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往往强调城市的独特性和自治性,国外的发展主体,不论面积大小都是平等的,双方可以博弈,取长补短。长三角城市群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社会生产力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上海的郊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沉淀和资源禀赋,要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中保持独特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传承文化,突出特色,走独具个性的发展之路。
注释:
①姜明:《上海市郊区城市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党政论坛》2009年第11期
②王召东,樊俊锋:《中外城市群发展及其对中原城市群的启示》,《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作者通讯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委党校副 上海 嘉定 201800)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化;郊区城市化;“产城融合”发展战略
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高度的城市化和高度的产业和化。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发布的资料,中国的城市化水平,2010年达到48%,预计到2025年城市化率将达到60%左右,我们一方面面临着新一轮的城市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这个挑战就是大城市病和特大城市病。世博会之后的上海,对城市发展有了新的思考,以产业化与城市化“双向融合”为目标的郊区新城建设,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上海关涉全局发展的“新引擎”之一。上海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正从中心城区的600平方公里向整个市域6000平方公里实现新拓展。基于上海城市和郊区的发展状态,深入探讨“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的内涵及意义,积极研究“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的具体实现路径,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的内涵
从全球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化一直是一个地区新的城市诞生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到旧金山湾以南的“硅谷”发展等现象,都充分印证了城市发展是产业化集聚效应的内在要求和和必然结果。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历程后,城市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尤其在国家“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新的要求后,城市化开始了升级与转型之路。正如上海城市化研究中心负责人郁鸿胜所指出,在上海新一轮的郊区城市化中,产业与功能的配合十分重要,产业转型与功能转型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的内涵,即产业是先导、是动力和源泉,城市是载体,两者相伴而生、共同发展,彼此的关系是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没有产业,城市就缺乏生机与活力,就会成为一座空城;没有城市,产业发展就会缺少平台,城市发展就难以为继。
从发展状况来看,上海郊区城市化水平滞后于上海市区十多个百分点,各个郊区由于自身的空间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战略的影响,城市化水平也表现为各不相同。同时,郊区工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自2005年始,全市工业总产值中郊区的比重连续数年超过80%。①尽管如此,郊区的综合实力不如中心城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与中心城区仍存在较大差距。
2011年4月,上海市市政府宣布“十二五”七大新城建设详细规划,即到2020年,嘉定新城、松江新城初步确立在长三角地区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地位,聚集100万左右的人口;浦东临港新城、青浦新城、奉贤南桥新城具备较高能级的城市综合集聚辐射功能,聚集60万-80万人口;金山新城、崇明城桥新城对周边地区发展的服务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聚集20万-40万左右人口。同时,作为上海最早的市级工业区,康桥工业区处于浦东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十二五”期间,康桥工业区将在全市率先试点“产城融合”。据《上海康桥工业区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研究方案》的发展设想,将通过引入高端学校、医疗机构、高端办公楼以及各类休闲娱乐生活设施等,不断聚集人气,同时做好“老项目”的二次开发改造,逐步实现产业的升级转型。由此可见,上海郊区城市化进程成为上海城市化进程中的重点环节。
二、“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 加速城市化进程、实现现代化是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当前从自身发展看,上海正面临产业、就业、人口、土地、能源等一系列瓶颈制约,许多问题反映在郊区,突破口也在郊区。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正是我们突破郊区发展瓶颈制约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深入理解”产城融合”发展战略在上海郊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在工作中进一步理清思路、探索实现路径。
(一)是符合产业化与城市化内在联系的必然选择
从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看,产业化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动力。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在研究各个国家经济结构转变的趋势时,曾概括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变动关系,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存在着较大差别。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使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化的演进速度,与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趋势有很大关系,工業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迅速转变,并通过这种转变带动城市化。从全球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化一直是一个地区新的城市诞生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汽车工业与底特律的发展到信息产业与“硅谷”的关系,都体现了这种模式和规律。
如上所诉,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在概括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时特别指出:而当工业化接近和进人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的作用,城市化的演进不再主要表现为工业比重上升的带动,而更多地表现为非农产业比重上升的拉动。也就是说,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工业化转向城市化。据世界银行专家估计,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经济发展水平1.5个百分点。
由此,我们既要避免滞后的城市化又要避免超前的城市化,即有城市形态,缺产业支撑的城市化。城市的平衡,最根本的就是产业化与城市化的平衡。有些地区“处处冒烟”,只顾招商引资,不注重城市功能的集聚,最终留不住人才、留不住好的项目,留下的都是一堆落后产能;有些地区又只顾搞“大高楼、大广场”,徒具城市的外壳,却没有优势产业的支撑,激发不出城市的生命力。产业化和城市化需要两者融合互进,协调发展。
(二)是符合中国城市发展规律的创新思维
根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口达到高峰时将有15亿,其中城市人口将达到9亿,净增3.6亿。②这就决定了中国只发展特大型城市是不够的,需要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域,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承接现有城市群地区结构升级和优化整合后转移出来的产业,承接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转移出来的人口,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的经济密集区和人口密集区。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以城市群为龙头和单元的区域性国际化竞争态势将成为主流。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城市在国家区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大力扶持和推进中等城市、小城市的发展。一是要优化整合业已形成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明确城市群内各城镇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强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保护绿色空间,消除低水平盲目竞争,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实力。二是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规模适宜的新型城市群。
在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产业同构、恶性竞争、上海对周边地区辐射能力弱等问题比较突出。城市功能在向四周扩散的过程中会逐渐减弱,因此郊区获得的城市功能呈递减趋势。目前,长三角城市密度还显不足,上海郊区和周边江浙地区因此成为同质化地区,比如嘉定和昆山、金山和嘉兴、宝山和太仓。同质化地区为了加快进入工业化,会在招商引资等领域开展各种竞争,使得长三角地区出现产业同构内耗。这种竞争大于合作的状态,不利于上海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引领长三角,上海郊区要实现与苏浙周边城镇的差异化竞争,可以“通过在苏浙沪边境的地方打造几个功能性的二级城市,承接上海中心城区这个一级城市的城市功能,使得功能差异化,不再形成竞争态势。大城市的郊区城市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在城市新一轮发展的激烈竞争中,”产城融合”发展战略是是符合中国城市发展规律的创新思维,亟需积极探索其实现路径。
三、 “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
按照世界城市发展理论的一般观点:城市化要经历向心聚集的城市化、离心扩散的郊区化、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郊区城市化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化,并不简单地意味着人口向城区的空间迁移,它追求的是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包含多方面的内涵和多方面的工作。如何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提高上海郊区城市化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加快产业升级,强化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力
城市化过程中,三大产业的布局和结构必然要不断调整。要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为核心,以增强经济效益和增加就业为重点,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支撑功能强大的城市产业格局。一般而言,城市的主导功能往往是由城市的优势产业创造出来的。产业集聚和功能优化是城市功能区的本质特征,也使整个城市在多元功能整合的基础上进入更高的运行层次。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多思考、多实践,积极开展分类研究。当前要重点在土地利用、投融资、促进农村人口转移等领域加大探索、率先突破。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振华分析指出,今后周边地区与上海的连接,不仅仅是与中心城区的连接,而是与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双重连接。按照规划,上海周边,将形成中心城区、郊区、周边地区这样三个层面的空间布局结构。與此相适应,在功能层面,中心城区和郊区就不是简单的“核心—外围”的关系,而是“核心—次核心”的关系。因此,在产业分布上,上海的产业空间将是:中心城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郊区新城区则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并存的局面。
城市化与产业化融合发展中的产业发展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商贸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以第三产业为主导来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建设中,将着眼于满足居民生活、学习、就医等民生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包括住宅、商业、医院、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配套设施,从这个意义上讲,老百姓的就业有了保障,收入也将提高了,环境也会比以前好。如嘉定区提出,在城市化过程中,快速推进产城融合,尤其是促进商业商贸、信息服务、休闲餐饮等产业快速发展,以满足不断涌入的城市人口工作、学习、娱乐等需要。
(二)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希腊雅典召开会议时提出《雅典宪章》,该大纲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城市的四大功能,即“居住、工作、游息与交通。“功能城市”概念,就是以功能分区的概念来规划城市。城市由多个功能区构成,作为城市功能的载体,每个功能区都有自己所承担的主要功能,确保自己所占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就是所有功能区功能的集合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雅典宪章》提出“功能城市”概念的同时,又强调以广大市民的利益为城市规划的基础,认为“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因此,要求以人的尺度和需要来估量功能分区的划分和布置,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指明了以人为本的方向。
功能分区是一次城市规划思想的变革,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突破了过去城市规划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了城市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在基础设施方面,特别要完善交通、水电、通讯、住宅及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设施。如上海市嘉定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将着力发挥其在长三角区域城市群中的枢纽和节点作用,聚焦城镇体系、产业体系和社会事业体系等三大体系的发展完善,以人为本,做到“三宜”,就是宜居住、宜创业、宜就业。对应的是城市中“人的平衡”,有才干的人更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既要工作好,还要生活好。同时,要更新城市管理观念,从重视建设轻管理,转变到建设和管理并重,通过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建设和运行效率。充分运用科技手段管理城市,创新城市管理方式。
(三)坚持文化特色,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也是城市的实力和形象,更是现代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和城市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文化是指一座城市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形成的为该城市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个城市的文化决定着这个城市的品质、展示了这个城市的风貌、塑造了这个城市的精神、明确了这个城市的定位、支撑着这个城市的发展。城市文化的发展水平往往代表着一个城市文明程度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城市文化的提升则是城市发展的最终任务。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群的形成和扩张是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并在城市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外“城市化与产业化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往往强调城市的独特性和自治性,国外的发展主体,不论面积大小都是平等的,双方可以博弈,取长补短。长三角城市群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社会生产力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上海的郊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沉淀和资源禀赋,要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中保持独特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传承文化,突出特色,走独具个性的发展之路。
注释:
①姜明:《上海市郊区城市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党政论坛》2009年第11期
②王召东,樊俊锋:《中外城市群发展及其对中原城市群的启示》,《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作者通讯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委党校副 上海 嘉定 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