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贵州省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的丰富资源条件,把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探讨其联合开发的有利因素,旨在突出贵州新的特色旅游品牌,从而加快贵州体育旅游、红色旅游特色化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体育旅游 红色旅游 联合开发 贵州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1(a)-0175-03
近年来贵州旅游业持续升温,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对体育旅游和红色旅游联合开发进行研究,符合贵州省旅游强省的战略需要,把贵州众多的革命历史文化遗迹、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优美的喀斯特地貌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机融为一体。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挖掘、整合、创新,展现一种新、奇、美、优、异,集休閑健身、思想教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含有厚重文化内涵的新型旅游方式,从而拓展体育旅游的效能和延伸红色旅游的外延,促进贵州旅游的特色化和差异化。
1 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联合开发的三重意义
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联合开发的意义是多重的,该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其具有三个层面的意义。其一,在新时期、新形势的爱国主义教育需求下,红色文化的传承方式急需改进,以一种耳目一新的旅游形式将革命的历史、革命的精神、革命的传统向广大的人民群众传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提高教育学习的效果,让人民群众的革命历史知识得到充实、个人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得到慰藉、思想得到启迪。其二,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的联合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体育需求、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传扬革命精神。如今,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一种时尚行为,体育、旅游、红色文化深度融合,可以让游客在旅途中得到身体锻炼,在旅途中传承红色文化,在旅途中陶冶思想情操,从而促使旅游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开发贵州省丰富的体育旅游和红色旅游资源,打造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其三,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联合开发,拓展和丰富了贵州旅游的内容,符合贵州省旅游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战略,为贵州旅游的快速发展增加新亮点,为贵州经济腾飞贡献一点绵薄之力。新时期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逐渐富裕,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旅游的支出不断上升,对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和体验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体育旅游和红色旅游的开展方式要进行调整,完善产品设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旅游需求。
2 贵州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资源
2.1 独具地域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
贵州是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富集地区之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适合开展体育旅游的理想场所。翻开红军长征地图,一条条行军路线,串起了一个地形复杂险峻、生态环境优美的“绿色”贵州:贵州是我国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分布区,岩溶形态特征堪称世界之最,形成了遍布全省各地神奇而美丽的自然景观,有雄伟壮观的峡谷河流、幽静梦幻的地下溶洞、原始奇异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巧夺天工的天生桥景观、绚丽多彩的黔北丹霞地貌、四季如春的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这些都是开展峡谷、洞穴、山地、森林、民俗、军事遗址、军事训练等等体育旅游活动的优势资源条件。一条条行军路线,串起了一个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独特的“原生态”贵州:贵州地区少数民族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民风习俗原始、古朴、神秘,构成独特的地域性“文化千岛”现象,孕育出了种类繁多的民俗活动,其中芦笙舞滚山珠、反排木鼓舞,撮泰吉、斗牛、傩戏、射弩、陀螺、抢花炮、独竹飘、赛龙舟等等民俗体育活动,具有独特魅力,展现了贵州地域民俗文化特征,具有深层次开发的价值。
2.2 典型厚重的红色旅游资源
贵州省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1934—1936年红军长征期间,中央红军,红二、六军团在贵州境内先后转战了半年之久,攻克了黎平、榕江、遵义、桐梓、毕节、盘县等30多座县城,途径40余县境,留下了红军长征史上最为关键的遵义会议、最具故事性的四渡赤水等极具标志性的重大历史事件,成功跳出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至上世纪80年代起,贵州先后开发了黎平会议旧址、遵义会议旧址、土城战斗遗址、娄山关战斗遗址、将军山战斗遗址、四渡赤水战斗遗址、王若飞故居等几十处革命纪念馆、纪念地。红军在贵州艰苦转战过程中,留下许许多多悲壮的、极具传奇色彩的感人故事,是值得旅游者去探寻、去瞻仰、去感悟的。
3 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联合开发的前景分析
3.1 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的发展有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2003年以来,中央领导多次在讲话和批示中指出,发展红色旅游意义重大,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用厚重的革命历史文化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第一期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发展红色旅游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发展任务、制定了发展目标。要在6年里重点建成12个红色旅游区,设计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方位改善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2010年,二期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红色旅游是一项政治工程,是一项文化工程,是一项经济工程,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3年,贵州省旅游局根据国家红色旅游规划纲要,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编制了《贵州红色旅游规划》。2004年,贵州省发改委编制了《2005—2007年贵州省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另一方面,为了促进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贵州省承办了一些的全国性的体育赛事,组织了一系列极具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民俗旅游的推介活动。所以,借助中央和贵州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各种媒体的积极宣传,通过资源整合,市场化运作,将会为这种特殊的合作形式创造良好的发展契机。
3.2 贵州有便捷的高速交通网络
2015年底,清水江大桥的建成,贵翁高速的全线贯通,贵州省完成了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了5 000公里,建成了15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到2016年底,贵广高铁、沪昆高铁贵州段相继建成,多个机场的投入使用,贵州拥有了高效、快速、便捷的高速立体交通网络,全方位覆盖了贵州省的88个县级行政区,做到让游客进得来、散得开、住得下、出得去。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解决了贵州“地无三尺平”的交通瓶颈,让贵州旅游迎来了千年未有的发展机遇。 3.3 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联合开发符合贵州旅游特色化战略的要求
贵州在“多彩贵州”、“醉美贵州”、“红色贵州”、“生态贵州”、“公园省”、“民俗贵州”、“夜郎文化风情”、“喀斯特王国”等旅游形象定位的选择上,在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选择上,在观光、休闲、度假、探险等旅游方式的选择上,要突出贵州与众不同,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提高贵州旅游应有的资源大省地位。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现阶段求知、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旅游者对旅游的需求开始向体验型、学习型转变。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的聯合有“红色品牌”突出,知名度高,号召力、震撼力、传奇性、趣味性、参与性强等特点,可以满足旅游者游历观光、获取知识、体验生活、锻炼身体的心理需求,创出贵州独有的旅游品牌,将会增强贵州旅游的竞争力,符合贵州旅游特色化发展的新趋势。
3.4 贵州体育旅游及红色旅游发展态势强劲
纵观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从1980—2003年,全省共接待国际旅游者189.39万人次,国内游客2.4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0.06亿元。根据贵州省旅游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游客数量超过1亿人次。2015年接待省外游客1.66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 850.51亿元,入境游客以观光旅游、民俗旅游、避暑休闲、红色文化体验为主。2001年起国家旅游局推动了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后,贵州省先后举办了六盘水的“全国汽车拉力赛”,晴隆的“史迪威公路二十四道拐”汽车爬坡赛,遵义的“贵州汽车越野障碍挑战赛”,施秉的“杉木河漂流节”,黔东南的“超百公里跑”,遵义、黔西南的“全国山地户外大会”,贵阳、六盘水的“国际马拉松”等等赛事。2004年以来,贵州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全力打造以长征文化为背景的精品旅游线路,启动了“贵州红色之旅”, 开展了“重走长征路”、“渡赤水”、“登娄山关”等等红色文化体验活动。2013年仅遵义市全年接待游客就超过了4 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58亿元,创下了当时贵州红色旅游的新记录。由此可见,贵州体育旅游、红色旅游发展态势强劲。
4 贵州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联合开发的几点思考
(1)确立发展地位,做好中长期规划。体育旅游和红色旅游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引起了广泛关注。政府相关部门要对贵州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客观的、系统的评估分析,对体育旅游和红色旅游的有机结合要有一个科学的定位,明确的目标,完善的发展规划,促进相互融合,互相推进。
(2)深度发掘长征文化,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传统的红色旅游大多是单纯的展馆观摩形式,就是看看图片、遗物,听听讲解,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体育活动和红色文化的结合,就是要让游客“看一看、走一走、听一听、动一动”,感受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与传奇。
(3)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形成复合开发模式。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趋向个性化和多元化,旅游企业应以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为依据,整合优势旅游资源,通过创新机制、市场化运作,设计、组合旅游产品,打造运动的、红色的、生态的、民俗的复合型旅游产品。
(4)进行全方位的广告宣传,扩大知名度。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可以借助一些大型的宣传平台,定期组织国内专家、学者、新闻媒体来贵州进行考察活动。邀请国内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设计公司合作拍摄广告、宣传片和制作宣传海报,加强与省内外主流媒体的合作,进行电视宣传、广告促销、网络推介、专题讲座等活动,扩大贵州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力求吸引更多对红色文化和体育旅游感兴趣的国内外旅游者到贵州来。
5 结语
贵州要抓住国家大力推行红色旅游战略和体育旅游日渐兴盛的契机,依托贵州旅游的资源优势,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开发体育旅游和红色旅游,全力打造别具一格的红色体育旅游品牌,着力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形成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以及红色旅游复合开发的新模式,实现贵州旅游特色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屠玉麟.独特的文化摇篮—喀斯特与贵州文化[M].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2] 景伯平.红色旅游,方兴未艾[J].当代贵州,2005(10):8-11.
[3] 姚洁.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可行性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6(6):58-60.
[4] 张余.贵州红色旅游发展浅析[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7(2):44-46.
[5] 李俊.论贵州的红色文化旅游[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5.
关键词:体育旅游 红色旅游 联合开发 贵州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1(a)-0175-03
近年来贵州旅游业持续升温,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对体育旅游和红色旅游联合开发进行研究,符合贵州省旅游强省的战略需要,把贵州众多的革命历史文化遗迹、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优美的喀斯特地貌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机融为一体。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挖掘、整合、创新,展现一种新、奇、美、优、异,集休閑健身、思想教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含有厚重文化内涵的新型旅游方式,从而拓展体育旅游的效能和延伸红色旅游的外延,促进贵州旅游的特色化和差异化。
1 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联合开发的三重意义
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联合开发的意义是多重的,该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其具有三个层面的意义。其一,在新时期、新形势的爱国主义教育需求下,红色文化的传承方式急需改进,以一种耳目一新的旅游形式将革命的历史、革命的精神、革命的传统向广大的人民群众传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提高教育学习的效果,让人民群众的革命历史知识得到充实、个人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得到慰藉、思想得到启迪。其二,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的联合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体育需求、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传扬革命精神。如今,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一种时尚行为,体育、旅游、红色文化深度融合,可以让游客在旅途中得到身体锻炼,在旅途中传承红色文化,在旅途中陶冶思想情操,从而促使旅游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开发贵州省丰富的体育旅游和红色旅游资源,打造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其三,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联合开发,拓展和丰富了贵州旅游的内容,符合贵州省旅游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战略,为贵州旅游的快速发展增加新亮点,为贵州经济腾飞贡献一点绵薄之力。新时期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逐渐富裕,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旅游的支出不断上升,对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和体验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体育旅游和红色旅游的开展方式要进行调整,完善产品设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旅游需求。
2 贵州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资源
2.1 独具地域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
贵州是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富集地区之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适合开展体育旅游的理想场所。翻开红军长征地图,一条条行军路线,串起了一个地形复杂险峻、生态环境优美的“绿色”贵州:贵州是我国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分布区,岩溶形态特征堪称世界之最,形成了遍布全省各地神奇而美丽的自然景观,有雄伟壮观的峡谷河流、幽静梦幻的地下溶洞、原始奇异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巧夺天工的天生桥景观、绚丽多彩的黔北丹霞地貌、四季如春的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这些都是开展峡谷、洞穴、山地、森林、民俗、军事遗址、军事训练等等体育旅游活动的优势资源条件。一条条行军路线,串起了一个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独特的“原生态”贵州:贵州地区少数民族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民风习俗原始、古朴、神秘,构成独特的地域性“文化千岛”现象,孕育出了种类繁多的民俗活动,其中芦笙舞滚山珠、反排木鼓舞,撮泰吉、斗牛、傩戏、射弩、陀螺、抢花炮、独竹飘、赛龙舟等等民俗体育活动,具有独特魅力,展现了贵州地域民俗文化特征,具有深层次开发的价值。
2.2 典型厚重的红色旅游资源
贵州省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1934—1936年红军长征期间,中央红军,红二、六军团在贵州境内先后转战了半年之久,攻克了黎平、榕江、遵义、桐梓、毕节、盘县等30多座县城,途径40余县境,留下了红军长征史上最为关键的遵义会议、最具故事性的四渡赤水等极具标志性的重大历史事件,成功跳出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至上世纪80年代起,贵州先后开发了黎平会议旧址、遵义会议旧址、土城战斗遗址、娄山关战斗遗址、将军山战斗遗址、四渡赤水战斗遗址、王若飞故居等几十处革命纪念馆、纪念地。红军在贵州艰苦转战过程中,留下许许多多悲壮的、极具传奇色彩的感人故事,是值得旅游者去探寻、去瞻仰、去感悟的。
3 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联合开发的前景分析
3.1 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的发展有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2003年以来,中央领导多次在讲话和批示中指出,发展红色旅游意义重大,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用厚重的革命历史文化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第一期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发展红色旅游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发展任务、制定了发展目标。要在6年里重点建成12个红色旅游区,设计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方位改善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2010年,二期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红色旅游是一项政治工程,是一项文化工程,是一项经济工程,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3年,贵州省旅游局根据国家红色旅游规划纲要,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编制了《贵州红色旅游规划》。2004年,贵州省发改委编制了《2005—2007年贵州省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另一方面,为了促进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贵州省承办了一些的全国性的体育赛事,组织了一系列极具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民俗旅游的推介活动。所以,借助中央和贵州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各种媒体的积极宣传,通过资源整合,市场化运作,将会为这种特殊的合作形式创造良好的发展契机。
3.2 贵州有便捷的高速交通网络
2015年底,清水江大桥的建成,贵翁高速的全线贯通,贵州省完成了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了5 000公里,建成了15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到2016年底,贵广高铁、沪昆高铁贵州段相继建成,多个机场的投入使用,贵州拥有了高效、快速、便捷的高速立体交通网络,全方位覆盖了贵州省的88个县级行政区,做到让游客进得来、散得开、住得下、出得去。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解决了贵州“地无三尺平”的交通瓶颈,让贵州旅游迎来了千年未有的发展机遇。 3.3 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联合开发符合贵州旅游特色化战略的要求
贵州在“多彩贵州”、“醉美贵州”、“红色贵州”、“生态贵州”、“公园省”、“民俗贵州”、“夜郎文化风情”、“喀斯特王国”等旅游形象定位的选择上,在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选择上,在观光、休闲、度假、探险等旅游方式的选择上,要突出贵州与众不同,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提高贵州旅游应有的资源大省地位。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现阶段求知、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旅游者对旅游的需求开始向体验型、学习型转变。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的聯合有“红色品牌”突出,知名度高,号召力、震撼力、传奇性、趣味性、参与性强等特点,可以满足旅游者游历观光、获取知识、体验生活、锻炼身体的心理需求,创出贵州独有的旅游品牌,将会增强贵州旅游的竞争力,符合贵州旅游特色化发展的新趋势。
3.4 贵州体育旅游及红色旅游发展态势强劲
纵观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从1980—2003年,全省共接待国际旅游者189.39万人次,国内游客2.4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0.06亿元。根据贵州省旅游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游客数量超过1亿人次。2015年接待省外游客1.66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 850.51亿元,入境游客以观光旅游、民俗旅游、避暑休闲、红色文化体验为主。2001年起国家旅游局推动了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后,贵州省先后举办了六盘水的“全国汽车拉力赛”,晴隆的“史迪威公路二十四道拐”汽车爬坡赛,遵义的“贵州汽车越野障碍挑战赛”,施秉的“杉木河漂流节”,黔东南的“超百公里跑”,遵义、黔西南的“全国山地户外大会”,贵阳、六盘水的“国际马拉松”等等赛事。2004年以来,贵州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全力打造以长征文化为背景的精品旅游线路,启动了“贵州红色之旅”, 开展了“重走长征路”、“渡赤水”、“登娄山关”等等红色文化体验活动。2013年仅遵义市全年接待游客就超过了4 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58亿元,创下了当时贵州红色旅游的新记录。由此可见,贵州体育旅游、红色旅游发展态势强劲。
4 贵州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联合开发的几点思考
(1)确立发展地位,做好中长期规划。体育旅游和红色旅游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引起了广泛关注。政府相关部门要对贵州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客观的、系统的评估分析,对体育旅游和红色旅游的有机结合要有一个科学的定位,明确的目标,完善的发展规划,促进相互融合,互相推进。
(2)深度发掘长征文化,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传统的红色旅游大多是单纯的展馆观摩形式,就是看看图片、遗物,听听讲解,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体育活动和红色文化的结合,就是要让游客“看一看、走一走、听一听、动一动”,感受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与传奇。
(3)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形成复合开发模式。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趋向个性化和多元化,旅游企业应以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为依据,整合优势旅游资源,通过创新机制、市场化运作,设计、组合旅游产品,打造运动的、红色的、生态的、民俗的复合型旅游产品。
(4)进行全方位的广告宣传,扩大知名度。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可以借助一些大型的宣传平台,定期组织国内专家、学者、新闻媒体来贵州进行考察活动。邀请国内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设计公司合作拍摄广告、宣传片和制作宣传海报,加强与省内外主流媒体的合作,进行电视宣传、广告促销、网络推介、专题讲座等活动,扩大贵州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力求吸引更多对红色文化和体育旅游感兴趣的国内外旅游者到贵州来。
5 结语
贵州要抓住国家大力推行红色旅游战略和体育旅游日渐兴盛的契机,依托贵州旅游的资源优势,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开发体育旅游和红色旅游,全力打造别具一格的红色体育旅游品牌,着力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形成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以及红色旅游复合开发的新模式,实现贵州旅游特色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屠玉麟.独特的文化摇篮—喀斯特与贵州文化[M].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2] 景伯平.红色旅游,方兴未艾[J].当代贵州,2005(10):8-11.
[3] 姚洁.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可行性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6(6):58-60.
[4] 张余.贵州红色旅游发展浅析[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7(2):44-46.
[5] 李俊.论贵州的红色文化旅游[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