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7日,我们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张学政教授关于教学艺术学生管理的学术讲座,听张教授的讲座不仅在教学方法方面给了我深刻的启发,更让人感动的是张教授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艺术,深厚的人文素养,先进的学生管理理念,从讲座期间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我们能够看到老师们对张教授的敬仰和折服。张教授的讲座让我感触颇多,现就其中的几个方面写出我聆听这次讲座的心得和体会。
1. 教机械书,育有德人
张学政教授始终坚持将育人放在教学工作首要位置,坚持自觉、自然地把品德教育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张学政教授结合中国古代金工方面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材料和热处理时,他讲了越王勾践剑。这把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的古代兵器,出土时仍金光闪闪,寒气逼人,毫无锈蚀,异常锋利。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是材料耐腐蚀性好,二是表面的处理工艺好,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我国的冶炼术一直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这说明只要有赶超精神,后来者是可以居上的。张教授结合国内外工艺现状和发展方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振奋民族精神的教育。在讲汽车工艺绪论时,他列举了我国工艺现状以及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差距的事实,举出十多个例子,然后说:“举这些例子,是希望同学们学好工艺性课程,将来毕业后能振兴中华。”这样,学生的激情被调动起来,兴趣大增。张教授在传授自己的教学经验时经常引用自己在教《金属工艺学》的案例,就连我们这些地地道道的外行人都能领悟其中的道理,而在揭晓答案是张教授总是告诉大家,“答案就不讲了,其实就是两三句话的事。” 因为张教授清楚我们要知道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他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式,如果真的有某位老师想知道结果,张教授不会吝惜这两三句话的。 我想:如果我们的专业课老师能结合自己的专业从不同的角度用鲜活的案例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浓厚兴趣,那我们今后的课堂的教与学会很流畅。
2. 学高为师,行为世范
为人师表,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深厚的文化素养,高校教师更是如此。张学政教授在讲座中引用了启功先生为北师大题写的校训,这虽是师大对学子的期望和要求,作为清华的门生的张教授却不折不扣地做到了。作为一位理工科的教授,张教授的国学素养异常厚重,文史哲等人文社科造诣极高,张教授经常以诗明志,其诗风文雅、富于哲理性而且通俗易懂,堪称理工科教授中诗作的最好的,在《教师节》一诗中张教授写道:谁家独夜映灯影,何处高楼照月明;忧乐苍生天下事,冷暖人间儿女情;文章事业千钧重,富贵荣华一芥轻;尽瘁园丁不惧死,那管双鬓无点青。这首诗真实刻画了张教授严谨治学,潜心钻研的场景。听了报告之后,我对张学政教授的事迹很感兴趣,随即查阅了有关他的一些资料,了解到张教授不但教学成绩突出,而且取得了丰厚的科研成果。张教授善待家人,与结发妻子举案齐眉,对家乡的亲友情同手足,有问必答、热心帮助,成为张家人的自豪,宜都人的骄傲,他从没摆出清华大学教授的姿态,盛气凌人这个词从来就无法跟张教授联系起来,有学生用这样四句话评价选张教授课的感受:“为人师表,以己正人——敬佩;工作严谨,态度和蔼——难得;讲课清楚,生动活泼——不易;以您为师,共处半年——甚幸!”我认为这是极其中肯的。我想:我们的一线教师与管理者只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只要有不断地知识储备源泉,只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及和蔼的工作态度,我们的教与育 会有一个健康的发展。
3. 幽默诙谐 各安其职
学政本是一个官名,大概相当于省级教育厅长的职位,张教授在自我介绍时经常幽默诙谐地拿自己的名字开涮“名为学政,实为学工,名实不符,属于3·15打假对象之列”。名字是父母起的,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期望儿子长大后位居人臣,无可厚非,在清华,张学政可以称得上学有专长,教有实绩了,在当今许多人热衷于“教而跑则仕”的风气下,本可以相时而动,来个华丽转身,出将入相了,然而张教授自有过人的自知之明,张教授的讲座,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价值观,在这样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做到不像原生动物一样简单地“趋利避害”,不被暂时的利益所诱惑,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是何其重要。张教授在教学艺术其他方面,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讲究教学的语言艺术,强调创造教育的重要性等,我决心以张学政教授为榜样,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不懈努力、刻苦自学,及时充电、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提升学生管理质量,用良心、爱心、专心做好本职工作。我想: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像我们的学风说的那样:做人做事尽心尽力,我们的校园就会更加的和谐美丽,处处呈现浓厚的学习氛围。
收稿日期:2013-03-03
1. 教机械书,育有德人
张学政教授始终坚持将育人放在教学工作首要位置,坚持自觉、自然地把品德教育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张学政教授结合中国古代金工方面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材料和热处理时,他讲了越王勾践剑。这把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的古代兵器,出土时仍金光闪闪,寒气逼人,毫无锈蚀,异常锋利。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是材料耐腐蚀性好,二是表面的处理工艺好,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我国的冶炼术一直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这说明只要有赶超精神,后来者是可以居上的。张教授结合国内外工艺现状和发展方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振奋民族精神的教育。在讲汽车工艺绪论时,他列举了我国工艺现状以及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差距的事实,举出十多个例子,然后说:“举这些例子,是希望同学们学好工艺性课程,将来毕业后能振兴中华。”这样,学生的激情被调动起来,兴趣大增。张教授在传授自己的教学经验时经常引用自己在教《金属工艺学》的案例,就连我们这些地地道道的外行人都能领悟其中的道理,而在揭晓答案是张教授总是告诉大家,“答案就不讲了,其实就是两三句话的事。” 因为张教授清楚我们要知道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他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式,如果真的有某位老师想知道结果,张教授不会吝惜这两三句话的。 我想:如果我们的专业课老师能结合自己的专业从不同的角度用鲜活的案例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浓厚兴趣,那我们今后的课堂的教与学会很流畅。
2. 学高为师,行为世范
为人师表,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深厚的文化素养,高校教师更是如此。张学政教授在讲座中引用了启功先生为北师大题写的校训,这虽是师大对学子的期望和要求,作为清华的门生的张教授却不折不扣地做到了。作为一位理工科的教授,张教授的国学素养异常厚重,文史哲等人文社科造诣极高,张教授经常以诗明志,其诗风文雅、富于哲理性而且通俗易懂,堪称理工科教授中诗作的最好的,在《教师节》一诗中张教授写道:谁家独夜映灯影,何处高楼照月明;忧乐苍生天下事,冷暖人间儿女情;文章事业千钧重,富贵荣华一芥轻;尽瘁园丁不惧死,那管双鬓无点青。这首诗真实刻画了张教授严谨治学,潜心钻研的场景。听了报告之后,我对张学政教授的事迹很感兴趣,随即查阅了有关他的一些资料,了解到张教授不但教学成绩突出,而且取得了丰厚的科研成果。张教授善待家人,与结发妻子举案齐眉,对家乡的亲友情同手足,有问必答、热心帮助,成为张家人的自豪,宜都人的骄傲,他从没摆出清华大学教授的姿态,盛气凌人这个词从来就无法跟张教授联系起来,有学生用这样四句话评价选张教授课的感受:“为人师表,以己正人——敬佩;工作严谨,态度和蔼——难得;讲课清楚,生动活泼——不易;以您为师,共处半年——甚幸!”我认为这是极其中肯的。我想:我们的一线教师与管理者只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只要有不断地知识储备源泉,只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及和蔼的工作态度,我们的教与育 会有一个健康的发展。
3. 幽默诙谐 各安其职
学政本是一个官名,大概相当于省级教育厅长的职位,张教授在自我介绍时经常幽默诙谐地拿自己的名字开涮“名为学政,实为学工,名实不符,属于3·15打假对象之列”。名字是父母起的,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期望儿子长大后位居人臣,无可厚非,在清华,张学政可以称得上学有专长,教有实绩了,在当今许多人热衷于“教而跑则仕”的风气下,本可以相时而动,来个华丽转身,出将入相了,然而张教授自有过人的自知之明,张教授的讲座,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价值观,在这样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做到不像原生动物一样简单地“趋利避害”,不被暂时的利益所诱惑,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是何其重要。张教授在教学艺术其他方面,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讲究教学的语言艺术,强调创造教育的重要性等,我决心以张学政教授为榜样,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不懈努力、刻苦自学,及时充电、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提升学生管理质量,用良心、爱心、专心做好本职工作。我想: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像我们的学风说的那样:做人做事尽心尽力,我们的校园就会更加的和谐美丽,处处呈现浓厚的学习氛围。
收稿日期:201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