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少儿出版机构如何推出适于目标人群的文化产品,不仅关系到自身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与否,更关系到自身社会效益目标的获取。因此,在二元目标叠加的背景下,少儿出版机构就需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即怎样展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立意。目前该类型文学作品立意所面临的问题为:作品立意缺乏承接性、民族性和互动性。为此,要在一定的内在要求和目标取向下来克服。
关键词:学前儿童 文学作品 立意 探究 中图分类号:I058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战略决策的出台,诸多文化机构都通过改制而开始市场化运营。由此可见,少儿出版机构如何推出适于目标人群的文化产品,不仅关系到自身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与否,更关系到自身社会效益目标的获取。因此,在二元目标叠加的背景下,少儿出版机构就需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展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立意。
上述问题的提出,切中了中国目前学前文学作品质量普遍不高的事实。究其质量不高的原因,学界和业界都有所反思。然而,反思所形成的结论仍主要指向“作品开发资金紧张”、“相关人才匮乏”等,然而笔者却认为:其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立意的把握不精确。不精确的产生,又在于对“学前儿童”群体的需求定位缺乏认识。正因目前出现的问题带有普遍性,本文将针对本文主题展开探究。
一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立意所面临的问题
按照国内外现行的医学以及心理学的分类,人从出生到幼儿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出生和新生儿期(birth and newborn):出生-1个月;婴儿期(infancy):1个月-1岁,相当于乳儿期;学步儿期(toddler hood):1-2岁;早期儿童期(early childhood):2-6岁,相当于幼儿期。尽管这一分类法正日益受到挑战,特别是对婴儿的分类更是莫衷一是。但是,通常把这几个阶段统称为儿童期,即把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
根据以上定义,不难看出,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目标阅读群体,与其说是各阶段的学前儿童,更不如说是他们的父母。具体而言,是父母在开展孩子学前教育的同时,借助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信息,来提升孩子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目前该类型文学作品立意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作品立意缺乏承接性
作品较少根据学前儿童的心智发育阶段,而逻辑连贯地在文学作品中引入阶梯性阅读知识。从目前各出版社所呈现出的产品来看,更多地显现出一种碎片状的文学读物,即未能在学前儿童的各个阶段,科学、合理地开发出连贯的文学作品。关于这一点,仍然属于立意层面所面临的问题。如,针对0-3岁期间的文学作品是以图画为主线,侧重于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然而,随着父母在其识字能力上的培养,在针对4-6岁孩子有关上述能力的辅助作品却并不多见。不可否认,当下父母在教育学前儿童的时候,习惯选择文艺方面的培育模式。然而,这一培育模式所面对的市场领域并不与文学作品相冲突。因此,出版社惟有加强这方面的立意,才能在同行业中获得生存的空间。
2 作品立意缺乏民族性
众所周知,学前儿童正处于建立自我认知的关键期,这就要求少儿出版社在开发学前文学作品时,应承担起建构孩子们民族认同感的社会责任。而获得这一点,则需要通过孩子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优秀作品对国学知识的传承来实现。然而,反观目前部分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可知,在插图上所呈现的欧美人种形象以及洋味十足的小故事充斥其中,这将难以形成孩子们的民族认知。与此同时,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已为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准备了大量素材。如果遭到人为的忽略,这不仅是在作品立意上的缺失,更是对社会效益目标的忽视。如,在我国幼教领域关于童话故事方面,习惯性地选取安徒生童话。首先笔者并不否定其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而是反思几代国人都是在上述国外童话故事中成长起来的,难道我国诸多民族素材的童话故事就没有用武之地吗?
3 作品立意缺乏互动性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本身没有太大问题,只是父母在向孩子传递知识的同时,难以参与作品的“再创作”。“再创作”可以理解为:家长在早教环节自由发挥时所需借助的引子。而大部分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阅读材料,这就使得家长只扮演着“阅读”的角色。这一角色难以在家长与孩子间形成信息上的双向反馈,最终弱化了文学作品的幼教功能。现代幼教理念认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与其形成互动关系,即在培养中引入“对话”机制。其中,对话的内容包括:对孩子疑问的解答,更包括与孩子共同学习的交流行为。而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能在互动上开展立意。因此,下文将围绕以上所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
二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立意的内在要求及目标取向
尽管诸多少儿出版社已完成机构改制任务,成为市场经济主体而自主进行业务的构建。但是,作为文化组织而言,其仍然背负着相应的社会责任。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来看,经济组织所履行的社会责任,往往能促进其经济目标的实现,即通过社会责任的履行建立起自身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进而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这里便具体探讨有关立意的内在要求和目标取向。讨论的结果,将为下文的“立意方向”寻找到切入点。
1 作品立意的内在要求
“内在要求”实则为作品立意建立的原则导向。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应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在要求:
(1)阶段适应性。正如上文对“学前儿童”的定义所显示,其存在生长、发育的阶段性。这就要求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在立意上应满足阶段适应性的要求。具体而言,在阅读内容的选材上应能适应该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孩子在对作品所反映信息的对比和理解能力。众所周知,孩子是在不断对比、试错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学习经验的,因此在作品内容立意时应着重把握此阶段孩子的适应性。同时,在增进阅读材料的形象化方面,也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分别建构。
(2)题材时代性。题材时代性并不是指在阅读材料的编排上,主要满足故事创新的时代要求;而无论在故事创新还是对传统寓言故事的编排上,应引入当今时代的阅读特征。当今时代的阅读特征包括:立体图画的出现、有声书籍的出现等。因此,结合题材的时代性要求,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应在阅读功能上展开立意思考。并且,从市场营销的角度不难发现,在阅读功能上展开立意,不仅可以构建产品差异性,还能更好地适应目前年轻父母们的工作常态。
2 作品立意的目标取向
(1)民族认同性。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学前儿童文学创作准备了大量的素材。然而,这些有助于儿童心智发育的小故事、小典故,却长期为儿童文学作家所忽视,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闭门造车或模仿国外同类产品。由此可见,儿童文学出版社在二元目标的推动下,应将“民族认同性”作为作品立意的目标取向。
(2)文化交融性。作为世界大家庭的一员,我国民族文化财富仍属于世界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立意的目标取向上,还应充分引入国外成熟并适宜的文学素材,如古希腊的寓言故事、丹麦的童话故事等。尽管这些故事、典故已被几代国人所熟知,但至今仍具有独特的阅读魅力。从而,文化交融性也就成为作品立意的目标。
与此同时,在“民族认同性”与“文化交融性”之间,儿童文学出版机构应掌握好其中的比例结构。
三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立意的方向
结合上文所阐述的内容,这里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方向的构建。
1 强化作品立意的阶段承接性
作品立意的关键在于其中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为了方便产品开发,可将学前儿童分为:0-3岁和4-6岁两个阶段。针对0-3岁的学前儿童,在文学作品的立意上应突出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认知需要。因此,应以彩色图画为载体,充分反映自然界的一些具体事物。如,小狗、小猫以及山水。在动物图画领域,可以将我国珍惜保护动物列入其中,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呈现给孩子。这样,在父母的知识传授下,便能使孩子建立起对自然界的亲近感;同时,还能将“动物保护”的观念植入孩子的内心深处。可见,这一阶段的作品立意,关键在于对图画的设计方面。伴随着孩子逐步进行的识字训练,在4-6岁阶段的文学作品就应逐渐引入文字,通过文字和配图相结合,来训练孩子的理解能力。此时,作品在立意上便在于对故事情节完整性的把握,以及故事所包含的结局能否与孩子的现实体验相吻合。比如,在立意上可以引入家庭生活题材,通过建立起家庭生活中的小故事,来使孩子形成尊敬长辈的观念,并获得中国家庭文化特质的感性体验。
2 突出作品立意的民族认同性
突出作品立意的民族认同性,主要针对4-6岁的学前儿童。在立意方向的构建上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以民族文化中的儿童事迹为主线;(2)结合形象的配图;(3)作品故事的结局,应对孩子建立起健康、安全的示范效应。关于最后一点需指出,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诸多神话故事,这些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题材,却不适宜成为学前儿童的阅读材料。因此,在具体的选材时应该注意。如“孟母三迁”,可以借助上文所提到的“阅读功能立意”、“图画设计立意”、“文字叙述立意”等三个环节,支撑起这一故事的完整情景,并在父母的伴读下理解孟母的苦心,形成父母与孩子之间互动的切入点。这样,不仅能使孩子从小懂得父母的爱,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也就与小学接轨了。
3 优化作品立意的亲子互动性
以上所谈的立意方向,主要针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本身;而这里的立意,则在于对作品编排的考虑。目前,诸多该类型作品缺乏让父母再创作的切入点,为此,在整个学前阶段的文学作品编排上,应在文字部分设计出若干个节点。也就是说,上文的主线通过节点后,将以不同的故事情节而发展。不同的故事情节可以是文学作品本身所带有的,也可以留出空间让父母来发挥。还以“孟母三迁”的故事为例,在文字叙述上应给予父母一定的提示:(1)孟母为什么会不断地迁走;(2)孟母迁走反映出她怎样的苦心;(3)孟子成为知识渊博的人与“孟母三迁”的联系。当然,父母在转述这些问题时应进行话语形态改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增加相关问题。这样一来,该作品的使用功能就被拓展,其立意的创新性也就明显呈现出来。
上述三个方面,主要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做出的阐述。从现阶段出版机构在市场化演进中出现的急功近利心态,极大地影响到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立意。不难理解,没有深入的消费者需求调查以及作品本身的精细化生产,是难以实现质量的突破的。
少儿出版机构如何推出适于目标人群的文化产品,不仅关系到自身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自身社会效益目标的获取。因此,在二元目标叠加的背景下,少儿出版机构就需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展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立意。目前该类型文学作品立意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作品立意缺乏承接性,作品立意缺乏民族性,作品立意缺乏互动性。为此,要在一定的内在要求和目标取向下来克服。
参考文献:
[1] 于兴华:《新时期儿童文学观的美育意义》,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35-
2008092724.htm
[2] 吕煜:《狄更斯与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儿童形象比较》,《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3] 许湘云:《试论如何利用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伊索寓言为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4] 王倩:《试论儿童文学阅读中的唤醒教育》,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45-
2009125627.htm
关键词:学前儿童 文学作品 立意 探究 中图分类号:I058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战略决策的出台,诸多文化机构都通过改制而开始市场化运营。由此可见,少儿出版机构如何推出适于目标人群的文化产品,不仅关系到自身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与否,更关系到自身社会效益目标的获取。因此,在二元目标叠加的背景下,少儿出版机构就需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展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立意。
上述问题的提出,切中了中国目前学前文学作品质量普遍不高的事实。究其质量不高的原因,学界和业界都有所反思。然而,反思所形成的结论仍主要指向“作品开发资金紧张”、“相关人才匮乏”等,然而笔者却认为:其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立意的把握不精确。不精确的产生,又在于对“学前儿童”群体的需求定位缺乏认识。正因目前出现的问题带有普遍性,本文将针对本文主题展开探究。
一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立意所面临的问题
按照国内外现行的医学以及心理学的分类,人从出生到幼儿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出生和新生儿期(birth and newborn):出生-1个月;婴儿期(infancy):1个月-1岁,相当于乳儿期;学步儿期(toddler hood):1-2岁;早期儿童期(early childhood):2-6岁,相当于幼儿期。尽管这一分类法正日益受到挑战,特别是对婴儿的分类更是莫衷一是。但是,通常把这几个阶段统称为儿童期,即把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
根据以上定义,不难看出,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目标阅读群体,与其说是各阶段的学前儿童,更不如说是他们的父母。具体而言,是父母在开展孩子学前教育的同时,借助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信息,来提升孩子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目前该类型文学作品立意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作品立意缺乏承接性
作品较少根据学前儿童的心智发育阶段,而逻辑连贯地在文学作品中引入阶梯性阅读知识。从目前各出版社所呈现出的产品来看,更多地显现出一种碎片状的文学读物,即未能在学前儿童的各个阶段,科学、合理地开发出连贯的文学作品。关于这一点,仍然属于立意层面所面临的问题。如,针对0-3岁期间的文学作品是以图画为主线,侧重于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然而,随着父母在其识字能力上的培养,在针对4-6岁孩子有关上述能力的辅助作品却并不多见。不可否认,当下父母在教育学前儿童的时候,习惯选择文艺方面的培育模式。然而,这一培育模式所面对的市场领域并不与文学作品相冲突。因此,出版社惟有加强这方面的立意,才能在同行业中获得生存的空间。
2 作品立意缺乏民族性
众所周知,学前儿童正处于建立自我认知的关键期,这就要求少儿出版社在开发学前文学作品时,应承担起建构孩子们民族认同感的社会责任。而获得这一点,则需要通过孩子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优秀作品对国学知识的传承来实现。然而,反观目前部分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可知,在插图上所呈现的欧美人种形象以及洋味十足的小故事充斥其中,这将难以形成孩子们的民族认知。与此同时,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已为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准备了大量素材。如果遭到人为的忽略,这不仅是在作品立意上的缺失,更是对社会效益目标的忽视。如,在我国幼教领域关于童话故事方面,习惯性地选取安徒生童话。首先笔者并不否定其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而是反思几代国人都是在上述国外童话故事中成长起来的,难道我国诸多民族素材的童话故事就没有用武之地吗?
3 作品立意缺乏互动性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本身没有太大问题,只是父母在向孩子传递知识的同时,难以参与作品的“再创作”。“再创作”可以理解为:家长在早教环节自由发挥时所需借助的引子。而大部分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阅读材料,这就使得家长只扮演着“阅读”的角色。这一角色难以在家长与孩子间形成信息上的双向反馈,最终弱化了文学作品的幼教功能。现代幼教理念认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与其形成互动关系,即在培养中引入“对话”机制。其中,对话的内容包括:对孩子疑问的解答,更包括与孩子共同学习的交流行为。而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能在互动上开展立意。因此,下文将围绕以上所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
二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立意的内在要求及目标取向
尽管诸多少儿出版社已完成机构改制任务,成为市场经济主体而自主进行业务的构建。但是,作为文化组织而言,其仍然背负着相应的社会责任。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来看,经济组织所履行的社会责任,往往能促进其经济目标的实现,即通过社会责任的履行建立起自身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进而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这里便具体探讨有关立意的内在要求和目标取向。讨论的结果,将为下文的“立意方向”寻找到切入点。
1 作品立意的内在要求
“内在要求”实则为作品立意建立的原则导向。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应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在要求:
(1)阶段适应性。正如上文对“学前儿童”的定义所显示,其存在生长、发育的阶段性。这就要求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在立意上应满足阶段适应性的要求。具体而言,在阅读内容的选材上应能适应该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孩子在对作品所反映信息的对比和理解能力。众所周知,孩子是在不断对比、试错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学习经验的,因此在作品内容立意时应着重把握此阶段孩子的适应性。同时,在增进阅读材料的形象化方面,也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分别建构。
(2)题材时代性。题材时代性并不是指在阅读材料的编排上,主要满足故事创新的时代要求;而无论在故事创新还是对传统寓言故事的编排上,应引入当今时代的阅读特征。当今时代的阅读特征包括:立体图画的出现、有声书籍的出现等。因此,结合题材的时代性要求,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应在阅读功能上展开立意思考。并且,从市场营销的角度不难发现,在阅读功能上展开立意,不仅可以构建产品差异性,还能更好地适应目前年轻父母们的工作常态。
2 作品立意的目标取向
(1)民族认同性。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学前儿童文学创作准备了大量的素材。然而,这些有助于儿童心智发育的小故事、小典故,却长期为儿童文学作家所忽视,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闭门造车或模仿国外同类产品。由此可见,儿童文学出版社在二元目标的推动下,应将“民族认同性”作为作品立意的目标取向。
(2)文化交融性。作为世界大家庭的一员,我国民族文化财富仍属于世界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立意的目标取向上,还应充分引入国外成熟并适宜的文学素材,如古希腊的寓言故事、丹麦的童话故事等。尽管这些故事、典故已被几代国人所熟知,但至今仍具有独特的阅读魅力。从而,文化交融性也就成为作品立意的目标。
与此同时,在“民族认同性”与“文化交融性”之间,儿童文学出版机构应掌握好其中的比例结构。
三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立意的方向
结合上文所阐述的内容,这里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方向的构建。
1 强化作品立意的阶段承接性
作品立意的关键在于其中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为了方便产品开发,可将学前儿童分为:0-3岁和4-6岁两个阶段。针对0-3岁的学前儿童,在文学作品的立意上应突出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认知需要。因此,应以彩色图画为载体,充分反映自然界的一些具体事物。如,小狗、小猫以及山水。在动物图画领域,可以将我国珍惜保护动物列入其中,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呈现给孩子。这样,在父母的知识传授下,便能使孩子建立起对自然界的亲近感;同时,还能将“动物保护”的观念植入孩子的内心深处。可见,这一阶段的作品立意,关键在于对图画的设计方面。伴随着孩子逐步进行的识字训练,在4-6岁阶段的文学作品就应逐渐引入文字,通过文字和配图相结合,来训练孩子的理解能力。此时,作品在立意上便在于对故事情节完整性的把握,以及故事所包含的结局能否与孩子的现实体验相吻合。比如,在立意上可以引入家庭生活题材,通过建立起家庭生活中的小故事,来使孩子形成尊敬长辈的观念,并获得中国家庭文化特质的感性体验。
2 突出作品立意的民族认同性
突出作品立意的民族认同性,主要针对4-6岁的学前儿童。在立意方向的构建上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以民族文化中的儿童事迹为主线;(2)结合形象的配图;(3)作品故事的结局,应对孩子建立起健康、安全的示范效应。关于最后一点需指出,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诸多神话故事,这些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题材,却不适宜成为学前儿童的阅读材料。因此,在具体的选材时应该注意。如“孟母三迁”,可以借助上文所提到的“阅读功能立意”、“图画设计立意”、“文字叙述立意”等三个环节,支撑起这一故事的完整情景,并在父母的伴读下理解孟母的苦心,形成父母与孩子之间互动的切入点。这样,不仅能使孩子从小懂得父母的爱,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也就与小学接轨了。
3 优化作品立意的亲子互动性
以上所谈的立意方向,主要针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本身;而这里的立意,则在于对作品编排的考虑。目前,诸多该类型作品缺乏让父母再创作的切入点,为此,在整个学前阶段的文学作品编排上,应在文字部分设计出若干个节点。也就是说,上文的主线通过节点后,将以不同的故事情节而发展。不同的故事情节可以是文学作品本身所带有的,也可以留出空间让父母来发挥。还以“孟母三迁”的故事为例,在文字叙述上应给予父母一定的提示:(1)孟母为什么会不断地迁走;(2)孟母迁走反映出她怎样的苦心;(3)孟子成为知识渊博的人与“孟母三迁”的联系。当然,父母在转述这些问题时应进行话语形态改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增加相关问题。这样一来,该作品的使用功能就被拓展,其立意的创新性也就明显呈现出来。
上述三个方面,主要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做出的阐述。从现阶段出版机构在市场化演进中出现的急功近利心态,极大地影响到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立意。不难理解,没有深入的消费者需求调查以及作品本身的精细化生产,是难以实现质量的突破的。
少儿出版机构如何推出适于目标人群的文化产品,不仅关系到自身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自身社会效益目标的获取。因此,在二元目标叠加的背景下,少儿出版机构就需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展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立意。目前该类型文学作品立意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作品立意缺乏承接性,作品立意缺乏民族性,作品立意缺乏互动性。为此,要在一定的内在要求和目标取向下来克服。
参考文献:
[1] 于兴华:《新时期儿童文学观的美育意义》,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35-
2008092724.htm
[2] 吕煜:《狄更斯与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儿童形象比较》,《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3] 许湘云:《试论如何利用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伊索寓言为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4] 王倩:《试论儿童文学阅读中的唤醒教育》,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45-
2009125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