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课堂是一个特殊的微型生态系统,由独特的课堂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和课堂生态环境,即由教师、学生、环境组成。合作学习课堂生态环境是指影响合作学习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切事物的总和,任何对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影响的因素都是课堂教学的生态因子,它包含了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与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转化一样,在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知识、情感态度、道德、技能等的传递和发展,也必须在相对适宜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实现。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促进合作实效性开展的重要条件,尤其是教室的空间环境直接决定着合作学习的成败。
在西方国家,教师十分注重学习空间的创设。例如在美国克莱弗德一个叫约瑟夫·兰蒂斯的学校里,黛布拉·昆茨老师将自己的教室分为五个学习中心:写作中心、数学中心、计算中心、“地球科学”中心、物理中心。西方学校合作学习中心的建立与其小班化教学是相适应的,对于我国大额班级教学的现实情况来说,在教室里建立多个学习中心不现实,这也直接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我国,合作学习环境的创设更多地体现在座位的安排和教室墙壁的布置上。
■ 课堂座位的编排
传统课堂中座位的编排,基本是整齐划一的“秧田形”或“行列式”,如图1所示。也就是,学生与学生前额对后脑、左肩靠右肩,全班学生横成行,纵成列,统一面向教师,学生抬头、挺胸、背手静静地端坐在课桌旁。在这种空间形态中,学生相互干扰少,听课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教师观察与控制全班学生的课堂行为,有利于进行系统讲授。在合作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秧田形”的课堂空间布局明显不能适应课堂教学的需求。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之间要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所以课堂教学空间的建构也要和小组学习形式相适应,座位摆放形式的改变就成了一种必然。较为常见的布局形式如图2所示。这样做有利于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秧田形”的座位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权力至上、学生俯首顺从的观念。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居高临下,师生在空间位置上不平等,不利于培养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助长了教师霸权心理的形成。在合作学习的课堂里,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的座位应尽量靠近,便于小组成员共同使用学习材料,相互交换意见,利于学习上的协作。组间应留有充分的距离,以保证每个小组独立开展活动,又不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另外,还应考虑各小组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即当教师讲解时,学生都能很快地面向讲台,以便与教师交流。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活动本身具有多种类型与形式,而学生又是富于个性的个体,没有哪一种布置方式适合于每一堂课,就各种不同的座位编排形式而言,都各有优点或缺陷,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灵活安排。研究证明,经常改变学生的座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教室内光线和颜色等自然环境的调节
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可以使师生心情愉悦、精力充沛,而且还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增强、创新的灵感不断闪现。相反,在光线、气味、温度等与人的适应能力极不协调的情况下,比如过度闷热、令人烦躁或者阴暗等条件下,学生的合作氛围和意愿就会明显降低,合作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另外,颜色对人们的心理活动也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和情绪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研究证明,教室墙壁颜色灰暗或过于明亮都会造成阅读困难。教室的采光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视觉功能,光线不足或过度都会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教室温度的高低是影响学生行为和智力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噪音可导致精神压力,还会干扰课堂教学活动。
■ 教室墙壁的布置
在十分拥挤的大额班级,教室的墙壁也是宝贵的空间资源,教师应当在这方面多动脑筋,对有限的空间资源最大化地进行利用。例如张贴一些关于合作学习方面的名人名言以渲染合作学习课堂氛围,可参考如下名言。
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
——毛泽东
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列夫·托尔斯泰
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奥斯特洛夫斯基
也可以张贴一些关于合作技能方面的指导说明,如《课堂合作学习基本技能细则》或《合作学习“七字诀”》。
《课堂合作学习基本技能细则》——
(一)听取
(1)听人发言要专心,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感兴趣或赞同。
(2)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并考虑他说的话是否符合实际,有没有道理。
(3)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
(4)听人发言如有疑问,请对方解释说明时,说话要有礼貌,用上“是否请您”或“您是不是可以”。
(5)学会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觉。
(二)说明
(1)先准备后发言,不信口开河。
(2)发言围绕讨论中心,不东拉西扯。
(3)谈看法要有根据,能说清理由。
(4)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不含糊。
(5)别人提出疑问,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要尽可能做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三)求助
……
《合作学习“七字诀”》——
听取发言不插嘴,分析比较求领会。说明理由要充分,启发大家同思考。
求助别人要心诚,注视对方稍欠身。反思敢于承认错,肯定别人学着做。
自控发言尽量轻,服从集体留个性。帮助同学要主动,诲人不倦情意浓。
支持对方心坦荡,高明见解倍赞赏。说服旁人先肯定,语气婉转少批评。
建议之前多思考,分工合作效果好。协调彼此求默契,交往合作争第一。
另外,如果教师任教的班级及教室固定,也可以在墙壁上张贴出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名单及其成绩(成绩最好是每个学生的提高分)、小组得分及小组名次等。具体情况如右表所示。
教室内物品的配置
教室内物品包括课桌、座椅、讲台、黑板等课堂基础设施,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课堂教学辅助设施,课桌椅、黑板的质量、大小、高低与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在教学条件较好的地区,为了提高教学的现代化程度,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室,在教室内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幻灯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及与书本配套、适合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软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条件。教室内后面墙壁做壁橱,一部分做成开放式,供学生每人一橱,专放学习、生活等用品。一米以上部分做成开放式,可以陈列图书、玩具、小制作及优秀作业等,或者安装小黑板,既可作学生学科知识练习或反馈之用,又可作为学生创作园地和班级的宣传阵地等。
在西方国家,教师十分注重学习空间的创设。例如在美国克莱弗德一个叫约瑟夫·兰蒂斯的学校里,黛布拉·昆茨老师将自己的教室分为五个学习中心:写作中心、数学中心、计算中心、“地球科学”中心、物理中心。西方学校合作学习中心的建立与其小班化教学是相适应的,对于我国大额班级教学的现实情况来说,在教室里建立多个学习中心不现实,这也直接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我国,合作学习环境的创设更多地体现在座位的安排和教室墙壁的布置上。
■ 课堂座位的编排
传统课堂中座位的编排,基本是整齐划一的“秧田形”或“行列式”,如图1所示。也就是,学生与学生前额对后脑、左肩靠右肩,全班学生横成行,纵成列,统一面向教师,学生抬头、挺胸、背手静静地端坐在课桌旁。在这种空间形态中,学生相互干扰少,听课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教师观察与控制全班学生的课堂行为,有利于进行系统讲授。在合作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秧田形”的课堂空间布局明显不能适应课堂教学的需求。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之间要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所以课堂教学空间的建构也要和小组学习形式相适应,座位摆放形式的改变就成了一种必然。较为常见的布局形式如图2所示。这样做有利于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秧田形”的座位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权力至上、学生俯首顺从的观念。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居高临下,师生在空间位置上不平等,不利于培养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助长了教师霸权心理的形成。在合作学习的课堂里,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的座位应尽量靠近,便于小组成员共同使用学习材料,相互交换意见,利于学习上的协作。组间应留有充分的距离,以保证每个小组独立开展活动,又不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另外,还应考虑各小组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即当教师讲解时,学生都能很快地面向讲台,以便与教师交流。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活动本身具有多种类型与形式,而学生又是富于个性的个体,没有哪一种布置方式适合于每一堂课,就各种不同的座位编排形式而言,都各有优点或缺陷,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灵活安排。研究证明,经常改变学生的座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教室内光线和颜色等自然环境的调节
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可以使师生心情愉悦、精力充沛,而且还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增强、创新的灵感不断闪现。相反,在光线、气味、温度等与人的适应能力极不协调的情况下,比如过度闷热、令人烦躁或者阴暗等条件下,学生的合作氛围和意愿就会明显降低,合作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另外,颜色对人们的心理活动也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和情绪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研究证明,教室墙壁颜色灰暗或过于明亮都会造成阅读困难。教室的采光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视觉功能,光线不足或过度都会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教室温度的高低是影响学生行为和智力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噪音可导致精神压力,还会干扰课堂教学活动。
■ 教室墙壁的布置
在十分拥挤的大额班级,教室的墙壁也是宝贵的空间资源,教师应当在这方面多动脑筋,对有限的空间资源最大化地进行利用。例如张贴一些关于合作学习方面的名人名言以渲染合作学习课堂氛围,可参考如下名言。
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
——毛泽东
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列夫·托尔斯泰
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奥斯特洛夫斯基
也可以张贴一些关于合作技能方面的指导说明,如《课堂合作学习基本技能细则》或《合作学习“七字诀”》。
《课堂合作学习基本技能细则》——
(一)听取
(1)听人发言要专心,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感兴趣或赞同。
(2)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并考虑他说的话是否符合实际,有没有道理。
(3)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
(4)听人发言如有疑问,请对方解释说明时,说话要有礼貌,用上“是否请您”或“您是不是可以”。
(5)学会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觉。
(二)说明
(1)先准备后发言,不信口开河。
(2)发言围绕讨论中心,不东拉西扯。
(3)谈看法要有根据,能说清理由。
(4)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不含糊。
(5)别人提出疑问,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要尽可能做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三)求助
……
《合作学习“七字诀”》——
听取发言不插嘴,分析比较求领会。说明理由要充分,启发大家同思考。
求助别人要心诚,注视对方稍欠身。反思敢于承认错,肯定别人学着做。
自控发言尽量轻,服从集体留个性。帮助同学要主动,诲人不倦情意浓。
支持对方心坦荡,高明见解倍赞赏。说服旁人先肯定,语气婉转少批评。
建议之前多思考,分工合作效果好。协调彼此求默契,交往合作争第一。
另外,如果教师任教的班级及教室固定,也可以在墙壁上张贴出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名单及其成绩(成绩最好是每个学生的提高分)、小组得分及小组名次等。具体情况如右表所示。

教室内物品的配置
教室内物品包括课桌、座椅、讲台、黑板等课堂基础设施,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课堂教学辅助设施,课桌椅、黑板的质量、大小、高低与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在教学条件较好的地区,为了提高教学的现代化程度,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室,在教室内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幻灯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及与书本配套、适合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软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条件。教室内后面墙壁做壁橱,一部分做成开放式,供学生每人一橱,专放学习、生活等用品。一米以上部分做成开放式,可以陈列图书、玩具、小制作及优秀作业等,或者安装小黑板,既可作学生学科知识练习或反馈之用,又可作为学生创作园地和班级的宣传阵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