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捐白银,造圣约翰交谊楼
坐落在上海万航渡路绿荫环绕的华东政法大学,前身是闻名遐迩的圣约翰大学,有人誉为“东方的哈佛”。圣约翰大学是美国圣公会1879年在上海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它直接引进了西方近代大学教育模式,尤其是实行全英语教学和科学医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培养了一大批精英人才,活跃在我国政界、商界和教育外交界,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
刘鸿生17岁进圣约翰大学读书,由于品学兼优,学校美籍校长卜舫济准备推荐他到美国深造,回来后当牧师,待遇极为优厚。由于家人不同意,刘鸿生没有服从而离校。
十几年后,刘鸿生办实业成功,成为上海滩赫赫有名的企业大王。1919年圣约翰大学举行建校40周年纪念会时,该校同学会和校友们发起为母校建造一栋宏伟的交谊楼。交谊楼的建筑费共计需白银6.5万两,刘鸿生为捐银最多者,捐献了4.5万两。
1929年交谊楼落成,绿色琉璃瓦顶和大红立柱,内部装饰采用汉白玉和高档柚木。该楼共有两层,上层分大、小交谊厅各一间。大交谊厅除了用以交谊、会议、文娱活动以外,还可进行篮球比赛,厅的四周上端筑有看台,东、西、北面有数排长木板座位,约能容300人就座,南面还设有放映间。下层有大小会议室11间,供学生文体社团和教职员工等使用。至今,学校的学术交流、重要集会等大型活动仍然在里面举行,近百年历史的交谊楼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1928年圣约翰大学成立校董会,众望所归,刘鸿生被推选为第一届校董会主席。学校还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
筹巨资,建定海公学
90年前,刘鸿生在上海商界声誉卓著。受新学思潮影响,他深知教育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至关重要,家乡定海地处舟山群岛,由于交通阻隔地理封闭,较之大陆各地,文化教育的落后,是海岛人才匮缺、经济落后的根源。他以山水无法割断的浓浓故乡情义,凝聚成报效家乡的桑梓意愿,决心为舟山建一所中等学校。
1921年,刘鸿生倡议并慷慨宣布捐助上海闸北的“天来”、“大来”两家丝厂全部房产计23.25万银元,以他捐款为主,在舟山定海城关镇创办定海公学(1962年定名舟山中学),学校占地33亩,这是海岛有史以来的第一所新式中等学校。
办学就要办像样的学校,刘鸿生觉得在这方面自己是外行,于是,他通过各种关系聘请黄炎培、陶行知、陈鹤琴等著名教育家为办校顾问,共同商议学校的发展大计。在三位顾问的推荐下,聘请上海著名的沪江大学副校长董景安先生担任首任校长。在课程设置上,吸取国外教育长处,紧跟时代注重实学,除国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基础课外,还有商业、珠算、劳作、书法等职业教育课程。黄炎培对定海公学如此重视职业教育,甚为赞赏。
然而,刘鸿生发现故乡的女孩上学比较艰难,于是他又捐款,并邀集热心教育的人士筹集经费,创办定海鸿贞女子中学,后并入定海公学,实现男女都能读书。从此,教师谆谆教导,学生孜孜苦学,舟山诸岛教育落后的状况一去不复返。1922年,当时国民政府以大总统名义,特向刘鸿生颁发“乐育菁莪”匾额,嘉奖他热心教育的壮举。如今,舟山中学桃李芬芳,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仅博士学位就有百名之多。人们还在学校建起了“思刘堂”,绿荫丛中屹立的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向一代又一代学子昭示刘氏先辈热心助学的功绩。
用薪金,助周浦医院
上海浦东周浦早先是上海郊县一个古镇,当时周浦属于农村地区,医疗条件差,村民生病缺医少药。1930年,由上海著名慈善家、画家王一亭先生发起,由地方慈善团体募捐和各界赞助,在周浦悦和桥西南,筹建周浦辅善医院。当时医院引进西医治疗,初建时有医师四人,助产士两人,药剂师一人。医院设内科和外科,备有手术台和手术器械,共有病床33张。医院建成后,当地村民闻讯纷纷前往求诊治疗,大量病人得到医治。随着医院名声扩大,求医者增多,由于医院院舍狭小,病床一下子捉襟见肘,收治病人住院遇到困难。于是地方慈善团体又发起募捐造住院部,但是募集善款有限。
刘鸿生的大中华火柴公司下属有个周浦火柴厂,厂长胡簋铭也是一位爱国实业家,他创办的周浦中华火柴厂原是上海一家著名火柴厂,由于敬仰刘鸿生的经营才华,于1929年合并成为刘鸿生的大中华公司分厂。胡簋铭亲眼目睹地方人士慈善义举,在1931年11月20日提笔给刘鸿生写信求援。
刘鸿生深为地方人士关爱民生的行为所感染,于1931年11月23日,用铅笔在来信上亲笔批示:“捐洋三百元,由月薪内支付。”短短十来个字,细细分析,字字透露出火柴大王公私分明、慈善为怀的宽阔胸襟。因为大中华火柴公司是股份制公司,刘鸿生身为总经理,批个三百元的慈善款项是完全可以的,但他考虑到公司利益和股东意愿,不强人所难,决定不从公司财务出账,而用自己的薪金支付捐款。
新中国成立后,辅善医院改名为周浦人民医院,2006年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周浦分院,成为周浦地区的主要医疗中心。这封刘鸿生亲笔批语的信函,历经80年的风雨保存至今,字字清晰,实属珍贵。如今它陈列在上海长风生态商务区的商标火花收藏馆内。
关爱民生,呵护员工
七七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为达到经济侵略和掠夺的目的,日军对我国民族企业实行高压政策,以利日资企业乘虚而入。1938年,日军蛮横地将刘鸿生大中华火柴公司的各火柴分厂定为“敌产”嫌疑,经常派军大肆骚扰,最后又施威宣布“军管理”,以此进行打击。日方狂妄放言,要解除“敌产”嫌疑和取消“军管理”,中方必须和日方合作是先决条件,以此达到他们经济侵略的目标。
在日军大肆骚扰和威胁下,刘鸿生只能忍痛决定将大中华公司下属的上海荧昌、周浦中华、九江裕生等火柴厂暂时停工。但作为公司老总,他又十分关心远在干旱的九江员工的民生,1938年6月21日提笔专门给九江裕生火柴厂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九江裕生厂于本月十七日停工,该厂职员薪水应支至七月底止,惟念各职员在战事期间维持厂方生产,不无劳绩,八、九、十三个月仍予照支原薪以示奖励。十一月份起改支津贴。”
在国难当头、企业停工的非常时刻,刘鸿生首先考虑的不是自身利益受损,而是想到自己的员工,惦记在抗战时期艰难维持厂方生产,做出劳绩的普普通通员工的家庭生计。于是,在工厂停工之时毅然作出决定,慷慨宣布对每个员工奖励三个月工资。
严于律己,慈善为怀
刘鸿生在慈善捐助上一掷千金,义无反顾,但对自己来说,生活上非常俭朴。同样,对自己子女,对自己的亲友,都要求他們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生活上做到勤俭持家。
刘鸿生晚年时曾对人说起,自己一生中有两个最得意的投资,一是办工矿企业,二是子女教育。在子女教育上,他将四个孩子送到美国,四个孩子送到英国,两个孩子送到日本分别留学。留学回国后,安排他们下矿井上码头,从基层开始工作锻炼。他要求子女放下留学生架子,和工人交朋友,千万不可以摆少爷架子,要勤俭节约。
1956年10月刘鸿生临终前,对他的四儿子刘念智说:“告诉你的兄弟妹子,定息可以分取,但不要多取,拿多了对你们没有好处。其余的全部捐献给国家,这是我对中国共产党一点微小的表示。”这最后的嘱咐,是他一生经历所摸索总结的自食其力、勤劳致富的真理。
编辑:沈海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