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坪岛事件的背后角力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8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韩北方界线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在西海朝韩有争议的海域,美韩联军单方面划定了西海北方分界线(简称NLL),认为此线以北属于朝鲜,以南则属于韩国。按照此线划法,附近的五个小岛(包括白翎岛、大青岛、小青岛、延坪岛、隅岛)都属于韩国。
  但朝鲜从来就没承认过此线为南北海上分界线。北方也自行划定了西海朝韩分界线,此线在NLL以南。这样,南北各自划定的海上边界就出现了重叠的海域。按照北方的界线,此次交战的延坪岛应属于朝鲜。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海北方分界线以南擦枪走火之事时有发生。近十年来在这片海域更是爆发了三次较大的交火,酿成舰艇被击沉击伤、多人死伤的事件。但这三次均是双方舰艇交火。而此次发生的则是双方海岸炮对射。
  本月22~30日,美韩在西海这片敏感海域进行 “护国军演”。23日上午,朝方向韩军方提出抗议,说他们的炮弹落到了延坪岛周围,而延坪岛属于朝鲜的领土(尽管事实上韩方已控制了几十年)。如果不停止挑衅,朝鲜必定作出反应。然而,韩方认为自己的炮弹都落在北方分界线(NLL)以内。当天下午,朝鲜军队就以捍卫领土主权的名义向延坪岛上的韩国军队开火了。
  
  11月23日下午,朝韩军队在西海(我国称黄海)的延坪岛海域及岛屿发生了炮战。朝方使用海岸炮向延坪岛海域和岛屿发射了200余发炮弹,随即韩方回击了80多发炮弹。延坪岛上的韩方有两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及两名平民中弹死亡,另有10多名军民受伤。延坪岛上发生大面积火灾,一切通讯与供电设施全被破坏。而朝方伤亡人数没有报道。事后,朝韩都指责对方挑衅。分析人士则认为,该事件是自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以来双方发生的最大规模的交火事件。
  延坪岛事件是继“天安”号事件后朝韩之间发生的又一次重大冲突。事发当天,韩国KBS电视台整夜滚动播报事件发展动态,韩国其他各大媒体也大篇幅报道此事,在韩国国民中大大催生了对朝鲜的愤怒与敌意。韩国政府认为,炮击居民区是一种极不人道和发动战争的行为,朝方这样做是对韩国的公然挑衅。而朝鲜则公开表示事件的责任在韩国,是韩国率先挑起事端。朝鲜中央通讯社新闻公报称,韩国不顾朝鲜的多次警告,执意举行军事演习,并向朝鲜领海延坪岛海域发射数十发炮弹,朝鲜只是“迅速回击”。朝鲜最高司令部在23日当天表示,“若南朝鲜胆敢侵犯朝鲜领土,即使是0.001毫米,朝鲜革命武力都将毫不犹豫地继续进行军事打击”。
  
  韩国:急于求成、有自大心理、获美强力支持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海北方分界线以南擦枪走火之事时有发生。近十年来在这片海域更是爆发了三次较大的交火事件,造成舰艇被击沉击伤、多人死伤。但这三次均是双方舰艇交火,而此次则是海岸炮对射。对此,人们不能不探求这背后的因素。
  有分析人士将韩方的反应归纳为其在半岛问题上急于求成、自大自强和对美过于依赖。
  自今年朝鲜确定政权接班人以来,韩国政府、学界以及民间均对南北统一进程的加速抱有希望与信心。韩方普遍认为,年仅28岁的朝鲜未来领导人未具备其父亲的政治权威与外交手段,无法带领一个几近崩溃的国家维持现状或走向繁荣。因此,在他正式接班时,朝鲜难免会遭到动荡与混乱,而这正是朝鲜政权最为脆弱的时期,也是韩国统一朝鲜半岛的最佳时期。据韩国某媒体对韩国国内研究朝鲜半岛问题的70多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显示,不少学者认为韩国在未来五年到十年内能实现南北统一,这是韩国国内从未有过的乐观预测。在此情况下,韩国也在一定程度上试着打探朝鲜军力,以便作为评估朝鲜军事力量的指标。
  2008年李明博政府上台之后,韩国提出“新亚洲外交构想”,试图成为亚洲地区的核心国家。就在延坪岛炮击事件发生前不久,韩国刚刚成功举办了“G20”首脑会议,成为第一个举办此类高层会议的亚洲国家。不仅如此,2009年朝鲜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40亿美元,尚不足韩国的3%。这些均使得韩国滋生自大心理,并促使韩国在南北统一及对朝问题上做出一些冒失的举动。
  而美国奥巴马政府对朝鲜始终如一的强硬态度,也使得韩国政府获得空前的自信。美国对韩国经济、政治、军事领域的全方位扶持,助长了韩国的气势,提高了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级别。从“天安”号事件到此次延坪岛炮击,美国成为韩国的坚强后盾。美韩一轮一轮的联合军演,使得美国的航空母舰最终驶入了中国的黄海。这也使得中美关系和朝鲜半岛局势均处于紧张状态之中。
  
  朝鲜:军事上获得自信、政治
  上需要业绩的积累、经济上需要拓展对外关系
  
  自2009年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及发射卫星(美韩等认为是导弹)以来,朝鲜政府及国民对体制安全的自信心有了极大提高。朝鲜在体制安全获得保障的情况下,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经济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这一自信体现在2010年朝鲜的新年社论中,有关改善人民生活的词句出现了16次,而2009年仅一次。有分析人士认为,朝鲜在获得军事自信心的情况下,难免产生向韩国示威的冲动。
  而前不久刚刚被推上权力高位的朝鲜未来领导人金正恩年仅28岁,尽管已获得形式上的地位,但要真正走进权力顶峰还需要政治业绩的积累。延坪岛事件后,朝鲜中央通讯社称是韩国侵犯朝鲜领土,朝鲜是进行反击。这次事件很可能是朝鲜高层为了给新领导人“试手”的机会,通过危机事态加强国内权力控制,刻意宣传金正恩在该事件中的决断力和领导力,提高朝鲜民众对现政权的支持度,也为金正恩树立很好的领导形象。
  此外,2010年朝鲜提出要优先发展轻工业与农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此情况下,今年的朝鲜经济出现了一些改善,如平壤供电量有所增加、车辆增多、居民经济活动较此前活跃等。然而从朝鲜工厂企业的实际运营来看,生产状况仍有待于改善,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在与美日韩关系未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朝鲜很难吸引到外资,这严重阻碍了朝鲜经济的发展。为此,朝鲜曾多次试着改善与美韩的关系,希望韩国提供更多援助、希望美国同意美朝双边会谈以及数次表示愿意恢复六方会谈等,美韩却因朝鲜不放弃核武器,始终对朝鲜采取强硬政策。11月12日,正是“G20”首尔峰会闭幕之日,朝鲜又一次使用“悬崖战术”, 宣称已拥有超过2000台用于生产核燃料的浓缩铀离心机,试图迫使美韩做出让步。然而美韩不仅未改变以往的态度,美国朝鲜政策特别代表斯蒂芬·博斯沃思11月下旬在日本东京还高调批评了朝鲜此举为一种挑衅行为。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延坪岛炮击事件,不排除朝鲜通过引发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来吸引美韩注意力的可能性。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理解的话,也可以认为是朝鲜有意要打破朝美、朝韩关系的僵局。
  
  中国被推向风口浪尖
  
  从事件本身来讲,笔者认为朝韩双方在短期内都不太可能将事态向继续恶化的方面推进。从朝鲜的角度看,其与美韩改善关系的真正筹码是核武器与浓缩铀离心机。此次事件只是为金正恩的接班增加一个很好的政治业绩,向美韩展示了自己的军事能力。因此,朝鲜很可能就此停止冲突。况且,事发当天韩国对朝鲜海岸炮基地的反击,必然给朝方造成严重损失,以目前朝方的军事装备来看,朝鲜需要时间来重新部署。
  从韩国方面来看,事发当日韩国迅速进行了炮击,并宣称要调动海陆空的一切力量来惩戒朝鲜。但其前提条件是在朝鲜进一步攻击韩国的情况下。韩国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需要正义与道义层面的理由,另一方面也需要看美国的眼色。据悉,美国虽然表示全力保护韩国这一同盟国,但同时也表示不希望武力冲突进一步恶化。因此,延坪岛事态继续恶化的可能性不大,但美韩两国却将矛头再次转向中国。
  中国自今年3月的“天安”号事件后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在国际社会中处于两难境地。“天安”号事件后,韩国强烈要求中国表明态度。韩国以接近强迫的方式要求中国承认韩国的被害地位,并要求中国与美韩一道制裁朝鲜。而中国对朝韩双方均不偏袒的态度引发韩国对中国的强烈不满。当时韩国就曾试图与美国一起在中国的黄海进行大规模的联合军演。虽然“天安”号事件最终以证据不足和其内部争议不了了之,但韩国始终认为中国对朝鲜的“偏袒”阻碍了该事件的解决。此次延坪岛炮击事件后,国际社会将目光再次聚焦到中国对朝鲜的态度上。美国一家媒体在24日报道中称,“中国如何反应或过多久才反应将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另外,由于此次事件中朝鲜的炮击伤及延坪岛居民,韩国再度向中国施加外交压力,韩国政府及国民的无奈与悲愤情绪也又一次转嫁到中国,加之国际社会对韩国的同情与对朝鲜的指责,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处于两难境地。
  事件发生后不久,中方建议于12月上旬在北京举行六方会谈团长紧急磋商,希望这一磋商有助于缓和当前紧张的半岛局势,为重启六方会谈创造条件。但是,美日韩三国对中国方面的提议态度冷淡。美国国务院12月1日正式宣布,美日韩将于12月6日在华盛顿召开三方外长级会议,商讨当前朝鲜半岛局势。美方认为,在朝韩炮战发生后,有必要强化美日韩三国的外交和军事协调,并以此来强化三国的“军事同盟”关系。
  金正日在2010年5月访华时曾表示,朝鲜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立场无任何改变,朝鲜愿意为重启六方会谈创造有利条件。但11月12日,朝鲜又声称已拥有2000台浓缩铀离心机。对此,美国朝鲜问题特使博斯沃思在11月21日访问韩国时表示,朝鲜拥有并公开浓缩铀离心机是一种挑衅行为,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第1874号决议。延坪岛事件后,美韩不仅未对朝鲜做出让步,反而加大强硬力度,美韩在11月28日至12月1日间在西海(我黄海)与韩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以展示美韩同盟力量。这种武力对抗局面给六方会谈的重启带来巨大阻力。
  12月1日,中国外长杨洁篪在首届“蓝厅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中方对此高度关注。作为负责任大国,中方一贯按照事情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中方主张,当务之急是防止紧张局势升级,决不能再做火上浇油的事情,有关方面应保持冷静克制,推动事态重新回到对话谈判的轨道上来。示强和对抗是没有出路的,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也不符合各方的利益。
  “半岛稳,大家受益;半岛乱,大家都受损。我们将继续劝和促谈,为此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这就是中国的态度。
其他文献
3月底4月初,法国阿尔萨斯省首府斯特拉斯堡,如临大敌。  斯特拉斯堡号称“欧洲首都”,多个欧洲重要组织把“家”安在这个身处莱茵河谷、左右被大山阻隔的法国第六大城市。城市沿河而建,两岸目力所及,是一座座德国特色的木梁结构的“木筋屋”,让人怀疑这里是不是法国。事实上,斯特拉斯堡地处日耳曼语和拉丁语的交汇点,往外跨一步就是德国,往里迈一步就是法国,从19世纪下半叶到“二战”结束,短短不到100年里,这座
◇ 杨洁篪外长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对十年外交工作做出了“谋大局、求合作、促改革、树形象、做贡献”五项概括。在中东问题上,尤其一年多来在中东政局持续动荡情况下,中国的中东政策是如何体现“做贡献”这一点的?  ◆ 杨洁篪外长所说的“做贡献”,包括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两个方面,这也是我们对中东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年多来,中东地区局势更加动荡。对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陷入动荡的国家,我们尊重这
“基辛格的亚太之宽”(本刊第三期)发表前后,发生了两件事,证明笔者概括之“海宽体”的效应。  1,1月13日,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在美国亚洲协会发表有关太平洋未来的长篇演讲,主旨是共创“太平洋和平”,以应对中国崛起。他说,太平洋和平是有可能实现的,关键在于“共同安全”的建设。为此,他过去提出的“亚太共同体”与基辛格提出的“太平洋共同体”不谋而合,如今,东亚峰会扩容对推荐亚太共同安全是个“好的尝试”。
2013年12月2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时隔三年后再次访华。同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与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接连与其会面。卡梅伦以“英国要做中国在西方的最强支持者”和“史上最大规模访华贸易团”高调恢复了中断许久的中英最高层会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英关系长期“政冷经热”的格局。  中英关系的发展进程  英国是较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之一。早在1950年,英国就承认
马英九的胜选说明,与大陆对抗不符合台湾的根本利益。台湾虽然在安全上靠美国,但是,台湾不会因此而随着美国起舞。    对于 2012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马英九能否连任备受大家关注。1月14日晚,选举结果出炉,马英九获得连任,台海两岸都大松了一口气。原来十分胶着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情,最后却是马英九以80万票的较大比分胜出,其根本原因何在?选后两岸关系在政治层面是否会有所突破? 随着美国战略重心的
一个全球化的特种部队,实施包括消灭和抓捕对以色列和西方国家构成威胁的恐怖组织和个人,摧毁其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的一则广告词写道:“我们向有志成为摩萨德特工的申请者承诺一份激动人心的事业”。    1月20日,哈马斯武装派别“卡桑旅”高级指挥官马哈茂德马巴胡赫在阿联酋迪拜的一家饭店里被害。迪拜警方借助“可信的科技手段”进行调查发现,他是被人用以色列秘密情报机关摩萨德惯用的方法暗杀的,因此不能
阿富汗作为观察员乃至准会员国参加上合组织峰会的事实着实让美国不舒服了一下,尤其在美国即将全面退出阿富汗的背景之下。自从2001年阿富汗战争至2011年美军开始从阿富汗撤军,这十年美国的霸权至少开始显露出相对衰落的迹象。无独有偶,当年的苏联也在阿富汗打了十年,而这成了苏联轰然崩溃的关键推手。    阿富汗: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阿富汗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当我们回首往事,我们会发现历史总是会眷顾这
9月27日至28日,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五核国核定义和术语问题工作组首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五核国核定义和术语问题工作组是怎么回事?它将使中国在核领域发挥怎样的作用?为此,本刊专访了五核国核定义和术语问题工作组中方联络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刘大鸣研究员(以下简称“刘”)。  记者:五核国为什么要建立核定义和术语问题工作组?  刘: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核武器国家,中
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温家宝总理在多哈记者会和全国人大记者会上的“重量级”立场表述、杨洁篪外长在记者会上的阐述、外交部负责人的六点主张、外交部发言人的一次次答问、200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在中俄坚持立场的努力下,安理会3月21日达成一致,通过了支持安南特使斡旋努力的主席声明……中国对叙利亚问题的立场和主张一再引起人们关注。  与此同时,细心的人们还发现中国外交官的身影频频出
最近几年,日本的外交官著书立说成了一种时尚和风气。退休的写,在职的也写;高级官员写,一般官员也写。这反映出在当今世界大变革、大调整的转折时期,日本外交精英对国家的对外战略和政策的不满和焦躁。  在西方国家,一般是政治家制定大政方针,官僚(公务员)负责执行。但在日本,历来“官高政低”——往往是官僚主导政策的制定,政治家(首相、大臣或议员等)给予追认。为改变这一状况,日本进行了多年的相关改革,但由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