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雨的清晨醒来

来源 :十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kiss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缓慢的人,想骑最快的马.”手腕越滑越慢,兼毫笔尖的速度也在减缓,一点点组成这一个个一旦细看就变得无比陌生的字.慢,是本家那位叔叔辈的书法家一直跟他强调的.那叔叔学水利出身,一直在水利部门工作,他自称“划水划了三十年”,手头的字却一直没落下,挂着个省书协副主席,写字之余,也对书法理论兴致勃勃,写了部本省某前辈著名书家的评传;最后,他离水上岸,一头扎进笔墨纸砚之间,以抄帖为乐,还把工作单位换到一家高校,教授书法.几年前,他开始跟这叔叔学书法,没有正式的拜师仪式,但他总会在年节之际,送点茶叶拎瓶酒,算是拉近情谊.他自然就成了朋友当中,字写得最像模像样的那位.
其他文献
“山中不知岁月长”,大学校园相对于喧嚣纷扰的尘世来说无异于静谧山林,对我如此,对宁老师也是如此.接到老师嘱托写作这篇小文时,猛然回首,才意识到自己与老师相识已经三十年,从初见到入门乃至同事,亦师亦友,“而立”之年写出一段文字作为纪念足为幸事.rn学生纪念老师,总免不了提及老师著作等身.不过据我所知,这个学术栏目中已列有宁老师详细的学术年谱,如果我多作赘述难免累赘板滞.三十年间,有许多印象深刻的瞬间,若我将之写出来,方是宁老师的鲜活人生.
期刊
今年是徐小斌文学创作四十周年.这个时刻,作家出版社郑重推出“徐小斌经典书系”全套十四卷,令人深感欣慰.它们每一卷都凝聚有这位当代重要女作家的心血和追求,集合起来,更能够全面展示徐小斌在不同时期的探索,以及于不同领域的建树,帮助人们完整认识一个真实的徐小斌,功莫大焉.
期刊
旋律感和歌唱性rn每个写作者都存在模仿或者不自觉地受到他人影响的情形,如果一度特别喜欢一位作家,写作中多少能嗅到一点对方的气息,实属正常,大概所有作家都有过这种经历.过分地偏向某个作家,固然是创作的一大忌讳,但也不要看得那么可怕.如果对自己产生深刻影响的是一个伟大而杰出的作家,他的许多优点,包括他的部分缺点伴随一段时间,并不是一件坏事情.一个叫伊莎贝尔的拉美女作家,被称为“穿裙子的马尔克斯”,许多人都嘲笑她,但是她本人很坦然和自豪,她说马尔克斯那么伟大,我像他并没有什么不光彩.
期刊
1998年9月,在大学二年级的古代文学史课上,我第一次见到傅刚老师,那也是傅老师第一次正式在北大任课.rn初见傅老师,感觉他和我们心目中古代文学的老师形象反差有点大.北大中文系的学生中流传着很多老师上课的轶闻,比如,某先生讲古代文学理论,一学期差不多二十节课讲下来只讲到周朝的九鼎,还没有讲完.(这件事应该是真的,主角是中文系的老系主任杨晦先生.这件事还有另一个版本,杨先生发现即将结课时说,后面不用讲了,大家自己去看看就可以.)再比如,某先生有一天上课的时候,对下面学生说了句,今天这么好的天气怎么能上课呢,
期刊
数年前,我听一位新西兰同道毕以迪(James Beattie,又译詹姆斯·贝蒂)提到,在新西兰达尼丁市(Dunedin)有南半球最纯正的中式园林——兰园.兰园建立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铭记华人在新西兰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尽管我当时还请毕以迪写过一篇关于华人十九世纪在新西兰种植蔬菜的文章,但由于对当地历史所知甚少,实际上对毕以迪所提到的“华人在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以下简称\'澳新\')历史上的贡献”这一研究主题的重要性还缺乏认识.
期刊
杨阿敏:请谈谈您中小学的教育经历?rn谢思炜:我小学到五年级就赶上“文化大革命”,那个时候就都停课不上学了,进入中学应该是在1967年,小学等于没毕业.进入中学之后,那个时候又不能正常教学,文化课就上得很少,经常搞运动和学工学农各种活动.到1970年我们就应该初中毕业了,但实际上中学两年多,真正在学习上的时间是不多的.比如说我们的数学,学到哪里呢?就学到一元二次方程.外语呢,就是英语,是开过几次,大概就是学了最简单的一些问候语.
期刊
易县石门,是原总参三部五局训练大队所在地,吾曾在此工作三年多(一九七九年九月至一九八二年十月).rn初来时,我担任班长,训练一批从地方招来学习报务的小兵,他们是以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第五系的名义招来的学员,但到此一看,满目荒山秃岭,与他们山清水秀的故乡和想象中的军校大相径庭,有些女孩子放声大哭,也有些男孩子私下发牢骚,说是部队把他们骗来的.
期刊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第五回中,讲述了一个铁木真和众人弯弓射雕的情节,郭靖在哲别指导下,一箭射落双雕,成为书中所说的“射雕英雄”.这个随着小说、电视剧流行而广为大众所熟知的名号,历史上其实早有由来.北朝时期的斛律光,晚唐时期的高骈,就都由于射落飞雕而获得过类似的美称.
期刊
期刊
熟悉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人对“北回归线”不会陌生,一个老牌的诗歌写作群体,梁晓明一直是“北回归线”的一个精神存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有过短暂的隐匿,但他的写作并没有停止.相对于韩东、于坚、杨黎等第三代诗人,梁晓明属于他自己更多一些,他似乎无需为第三代诗歌说话,甚至他本人对此话题估计都没有什么兴趣.在一个诗歌历史特定时期出现也完全由不得自己,都是生正逢时的结果,如果你早出生几年也在那个时间节点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