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新冠疫苗人体试验结果公布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试验人员在做重组新冠病毒疫苗Ⅱ期临床实验准备工作。图/ 中新

  中国研究进展最快的一款新冠疫苗,2020年5月22日晚间公布了一期试验结论。由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朱凤才领衔的研究团队,将这一结论于《柳叶刀》在线发布。
  能否研制出一款有效、安全的新冠疫苗,牵动全球神经。此次公布的一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这个疫苗是安全的,能在人体内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应答。
  5月23日下午,朱凤才接受《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称,“还没有到(下判定的)时候,现在发布的是一个初步的结果。真正的疫苗有效与否,需要通过三期临床试验来验证。”
  朱凤才是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共同通讯作者,他的团队全程参与了此次研究。他在武汉前前后后待了近两个月,现在他还是两头跑,经常要去武汉参与临床试验的研究。
  公布的数据基本可以说明,这款疫苗能在人体产生抗体,“也说明目前疫苗的安全性还是很好的,没有出现严重的问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张洪涛告诉《财经》记者,作为一期临床试验,能达到这个结果已经很好,说明这项疫苗的研究是可以继续往前走的。
  一款疫苗是否安全、有效,能否抗病毒,需要进行三期临床试验。目前,这款疫苗的一期、二期接近尾声,三期临床试验尚未开始。
  下一步,研究人員需要证明,这些抗体能不能让人类免于感染新冠病毒。

初步试验显示,这款疫苗是安全的


  “官宣啦,激动人心的时刻!”5月22日晚间,一位亲历该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的志愿者,第一时间将这个试验的结论文章转发在朋友圈。
  这是新冠疫苗第一次公布人体试验的结论。这款疫苗由陈薇与疫苗企业康希诺联合开发,是腺病毒载体疫苗。
  志愿者接种后28天,这款疫苗显示出具有耐受性和免疫原性。
  说这款新冠疫苗“耐受性良好”,指的是志愿者接种多大的剂量能够承受得了。接种的108名临床志愿者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张洪涛说,有的疫苗打了以后会有一些症状,比如疼痛,甚至有的人可能出现很严重的不良反应,这都不是研究人员愿意看到的。
  一期临床试验主要是为了验证安全性。志愿者们被分为三组,分别接种低、中、高剂量的疫苗,每组36人。
  低剂量组的志愿者只接种一针疫苗,在手臂上肌肉注射,是一瓶0.5mL的制剂;中剂量组也接种一针,使用两瓶共1mL的制剂;高剂量组则需要接种两针,一个手臂上接种一瓶,另一个手臂接种两瓶,共注射1.5mL的制剂。
  每位志愿者拿到“接种日记卡”,在14天疗养观察期间,记录体温及不良反应;还有一张透明的卡尺板,这张卡尺板像尺子一样,如果接种部位出现不良反应,比如红肿、皮疹,就用卡尺板来测量其大小,以判断程度如何。
  从3月16日一期临床试验开始后,志愿者们接种了疫苗并在武汉特勤疗养中心集中观察14天。一位志愿者曾告诉《财经》记者,他们贴上了实时监测体温的传感器,粘贴在腋下,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体温,医生和专家们时常过来查看志愿者们的状态。
  一期临床试验108名志愿者,接种后28天内,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
  在三个组中,志愿者报告的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度或中度。最常见的是发烧,有50人,感到疲劳的有47人,有42人觉得头痛,18人感觉到有肌肉疼痛。
  第一时间接种新冠疫苗的一位首批志愿者,编号004,在3月17日接种疫苗,至今已经有68天,身体状况一直很好。

有希望,但还不能说有效


  这项临床试验“显示出了有希望的结果”,《柳叶刀》官方微博评价道。研究人员下一步的试验,需要证明“疫苗有效”,即确定这款疫苗能否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这次公布的一期试验数据表明,在健康成人中,对新冠病毒的体液免疫反应,在接种疫苗后第28天达到峰值。
  人体注射的疫苗,实际上是在模拟病毒感染的过程,但不致病,目的是让人体产生免疫力。张洪涛解释,中和抗体、特异性T细胞反应这两个指标,只要任何一种出现了,就可以说是产生了免疫应答。在这项试验中,这两个指标都有体现,是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免疫的产生不仅来自抗体,T细胞等免疫细胞在里面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有抗体、有细胞的免疫应答,相当于几个主要的指标放在一起,对疫苗做出综合的评判。“这就类似要评判一个国家经济好不好,不能只看一个产业,需要不同的产业都不错,整体上才能认为是好的。”张洪涛说。
  一期临床试验数据表明,这款疫苗值得进一步研究。不过,陈薇说:“应谨慎解释这些结果。”
  她分析,触发这些免疫反应的能力,并不一定表明该疫苗能保护人类免受新冠病毒的侵害。这一结果显示了开发新冠疫苗的希望,但距离所有人都能使用这种疫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无法根据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来预测这个疫苗的保护作用。”陈薇团队在论文中也申明,目前,新冠疫苗的保护作用还不清楚,并且尚未明确特异性抗体、T细胞在建立有效保护中的作用。
  这项研究结果的解释,还受限于队列规模小、随访时间短,以及缺乏随机对照组。由于这是新冠疫苗的首次人体试验,因此,这个试验并非旨在测量疫苗的功效。
  二期临床已经纳入了年龄超过60岁的志愿者,因为这是新冠疫苗的重要目标人群。一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较大,可能会对疫苗引起的新冠病毒应答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一个担忧之处是,这款新冠疫苗是一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如果人体中预先存在高度的腺病毒免疫,也可能对疫苗引发的免疫应答的持续性产生负面影响,效果可能会差一些。   朱凤才分析,一期临床试验后面还会有接种六个月的随访,可能会再发布相应的研究结果。在研究埃博拉疫苗的时候,人在第一次接种六个月后,又加强了一针,为了使效果更牢固。目前,“新冠疫苗的一期临床志愿者们还没有再去接种,会不会再打一针,正在讨论中,还没有完全定下来”。

三期临床进度,决定疫苗上市时间


  自1月26日抵达武汉以来,陈薇团队就集中力量展开疫苗研制应急科研攻关。3月16日,一期临床试验正式开启。
  4月中旬,二期临床试验开启,有508名志愿者完成了接种。4月13日,志愿者崔佳钰参加了二期临床,他告诉《财经》记者,二期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接种的是疫苗,还是安慰剂,要等到六个月后揭晓结果才会知道。志愿者在接种后直接回家,不影响生活。


2020年5月13日,在武汉东湖疗养中心,500名接种重组新冠病毒疫苗Ⅱ期临床试验的志愿者相继完成第28天随访复检。图/中新

  验证疫苗有效性的关键,在于三期临床试验结论。但现在研究者们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新冠肺炎发病率已经很低,后续开展三期临床试验困难,志愿者不够。
  5月21日,《财经》记者获得了全国政协委员、康希诺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官朱涛的提案,他在提案中建议新冠疫苗研发者,去海外那些新冠肺炎疫情高发的国家和地区寻找患者,以完成三期临床试验。
  朱凤才对《财经》记者透露,“这款疫苗三期临床方案已经有设计,现在重点是怎么落实、在什么地方落实的问题。疫苗何时上市,也取决于三期临床试验的进度。”
  “或许9月中国就有一种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疫苗,到明年初就能研发出可以用于健康人群的疫苗。”4月23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疫情再次大规模暴发,仍处于第二或第三期临床试验的疫苗可以用于特殊群体,例如医务人员。
  也许明年初,人类能研发出可用于健康人群的疫苗,这一切都取决于研发进程。
  截至5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共有124款新冠疫苗正在研发中,其中10款处于临床阶段,中国占一半,有5款正在临床阶段。
  这10款进度较快的新冠疫苗,不是每一款都带来好消息。牛津大学的新冠疫苗是其中之一,也是一种腺病毒载体疫苗,但目前的研究进展不大顺利。在最近对恒河猴进行的疫苗动物试验中,所有六只参与试验的恒河猴虽然在注射疫苗后都产生了抗体,但全部感染了新冠病毒。
  5月18日,中國在世界卫生大会上作出承诺,“中国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其他文献
5月24日,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美国参议院5月21日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答记者问,表示“该法案的一些条文内容直接针对中国,而非基于证券监管的专业考虑,我们坚决反对这种将证券监管政治化的做法。该法案对双方利益都会造成损害,不仅会阻碍外国企业赴美上市,更将削弱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及其国际地位”。有关负责人呼吁“美有关方面秉持专业精神,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理监管
期刊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全球蔓延,相比于其他经济体,中国最早复工复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以及出口金额今年以来首次实现同比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以及零售降幅进一步收窄,初见V型反转的曙光。  但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依然面临着两大风险因素。首先,病毒自身的变化和演进尚未有定论,全球抗疫进程仍充满不确定性。其次,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科技争端
期刊
今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直接导致中国经济遭遇休克式下滑,一季度GDP骤降至-6.8%,前所未有的供给侧冲击给广大市场主体、尤其民营及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挑战。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六保”,其中“保居民就业”居于首要位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疫情
期刊
资管新规两周年之际,银保监会发布了《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为资管新规后针对各子行业出台的系列政策画上了句号。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是监管仍然出台了对非标资产比例严格限制的信托新规,体现了监管对资管行业净值化和标准化转型的要求,意味着资管行业转型的方向和决心不会改变。  此次疫情突如其来,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仍在持续深化。这次疫情使得大家更加重视家庭保护,更加重视财富管理。财富是
期刊
非洲大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本周已突破5万例。与亚洲和欧洲相比,非洲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还处于初始阶段,目前仍难以预估疫情将对非洲大陆造成多严重的威胁。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4月中旬发布的报告称,如果非洲国家完全不采取措施遏制病毒传播,感染人数可能会达到1.228亿人,可能会有30万-330万非洲人死于新冠病毒。  但世界卫生组织(WHO)非洲区域办事处5月7日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称,如果疫情防控措施失
期刊
1994年实行税制改革后,中央税收收入比重逐渐提升,随之出现了财权上收而支出责任下移的趋势,地方财政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度达到了40%。实施“营改增”前,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比重相当,但是从支出责任上看,中央仅负担15%,地方的比例高达85%,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比重失衡,中央支出责任过少。从改革的方向上看,解决中央与地方财政失衡,不能采取降低中央收入比重而提高地方收入比重的办法,而应该由中央上
期刊
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  回想2019年岁末,主流经济学界对新年的种种预测,“不确定性”是被高频提及的词汇。但巨大的“黑天鹅”突然降临,是不确定中的极端不確定。2020年的开年已经不是“Hard”,而是“Hell”级难度。人们平静的生活被颠覆了,很多旧秩序被打破,全球资本市场一片黯淡。  “最开始的时候,确实大家都懵了。”唐宁说,“毕竟谁都没遇到过这种情况,谁都没预测到这种情况。”唐宁是宜信公
期刊
继中央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2018年首提“稳外贸”后,今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20年中国经济的预期目标做出调整,在外贸方面提出实现“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改变了2019年“进出口稳中提质”、2018年“进出口稳中向好”的相关表述。  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19年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标
期刊
在5月超万亿元的地方债发行之后,新增的约1.5万亿元地方专项债已在路上,确保顺利发行不仅是后期政策发力的重点,同时也将考验市场的接单能力。  5月29日,央行公告称,为对冲政府债券发行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在公开市场进行了3000亿元人民币7天期逆回购操作。此前在5月26日,在时隔37天后,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5月最后一周净投放达到6700亿元。  央行通过逆回购投放流动性的背
期刊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银行、担保机构等纷纷施以援手,但部分中小微企业依然反映拿不到贷款,在“生死线”上挣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述话题一直是市场争议的热点。《财经》记者在前期调查采访中了解到,部分企业认为银行没有将国家政策落实到位,因害怕可能出现的坏账而不愿承担更多责任;但多名银行业从业者亦表示,银行本是市场化机构,若承担过多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风险,一旦出现不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