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便会错失良机,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所以,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人生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人生教育的基础。人的一生中的许多习惯都是从幼儿时期形成的。
关键词:培养;幼儿;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
幼儿刚入园,对于幼儿园环境、老师都很陌生,特别是对集体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更是难以接受和适应,我们就结合具体事物向幼儿说明幼儿园需要遵守的一些常规,并说明应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早上来园时要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和家长说再见,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动作,专心听讲。阅读时保持安静,不大声说笑。课前课后及时大小便,洗手的时候儿先卷好袖口,再打开水龙头,把手打湿,抹上肥皂,搓手心手背,然后冲洗干净,拧好水龙头,把手擦干。吃饭时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吃饭, 能安静进餐,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餐后有条理地收拾餐具,整理桌椅,不挑食。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安静午睡,愿意和小伙伴分享玩具、图书、食品 ,学会爱护图书,保护书籍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户外要注意安全,知道危险的东西不能玩,要爱护花草,在公共场所不掐花折枝,爱护幼儿园的环境。 每天,老师都这样提醒幼儿,慢慢地,他们就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二、老师要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們面前勇于承认错误。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在孩子的心中,教师的地位是最高的。孩子们听老师的话、喜欢把老师的言行举止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所以,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融入游戏活动之中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幼儿园的游戏与学习是分不开的。幼儿在三岁至六岁是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他们的大部分生活经验将在幼儿园中获得,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老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究、重复和延续来帮助幼儿建立积累经验。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给予纠正。
四、鼓励良好的习惯,帮助改掉不良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时候,往往有个别幼儿起来小便,脚步走的很重,就给他一个暗示,提醒他矫正;当幼儿小心走路的时候,就微笑着点头表示他做的对。又如我们班有个新小朋友叫王婷,胆子特别小,他不习惯集体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对于她来说,我们需要让她养成合群的习惯。我就运用各种方法来鼓励她。
人无完人,每个幼儿都有他们值得表扬的地方,有自己闪光的一面,有些幼儿虽然没有养成良好常规习惯,让人格外费心,而且还会对其它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他们经常是受批评的对象。但我感到,对这部分幼儿过多地用批评教育效果并不佳,更好的办法是运用正面鼓励,積极引导,在幼儿良好行为出现时及时表扬。及时地对幼儿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好表现的欲望。在养成教育中,教师应多从正面引导幼儿,树立幼儿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使之巩固、以形成良好的习惯。我认为对于自我管理,自控能力弱的幼儿,要更加耐心,不断用语言强化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多用正面强化。
五、家园之间加强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家庭既是孩子的生活环境也是很重要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来说,在家庭的时间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道理很简单,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为了使家园教育同步,我们注重引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首先,要求父母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让幼儿在这样温馨的家庭中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求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幼儿从小萌发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
近年来,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这种趋势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这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每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江幼儿园 746000)
关键词:培养;幼儿;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
幼儿刚入园,对于幼儿园环境、老师都很陌生,特别是对集体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更是难以接受和适应,我们就结合具体事物向幼儿说明幼儿园需要遵守的一些常规,并说明应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早上来园时要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和家长说再见,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动作,专心听讲。阅读时保持安静,不大声说笑。课前课后及时大小便,洗手的时候儿先卷好袖口,再打开水龙头,把手打湿,抹上肥皂,搓手心手背,然后冲洗干净,拧好水龙头,把手擦干。吃饭时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吃饭, 能安静进餐,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餐后有条理地收拾餐具,整理桌椅,不挑食。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安静午睡,愿意和小伙伴分享玩具、图书、食品 ,学会爱护图书,保护书籍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户外要注意安全,知道危险的东西不能玩,要爱护花草,在公共场所不掐花折枝,爱护幼儿园的环境。 每天,老师都这样提醒幼儿,慢慢地,他们就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二、老师要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們面前勇于承认错误。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在孩子的心中,教师的地位是最高的。孩子们听老师的话、喜欢把老师的言行举止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所以,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融入游戏活动之中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幼儿园的游戏与学习是分不开的。幼儿在三岁至六岁是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他们的大部分生活经验将在幼儿园中获得,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老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究、重复和延续来帮助幼儿建立积累经验。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给予纠正。
四、鼓励良好的习惯,帮助改掉不良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时候,往往有个别幼儿起来小便,脚步走的很重,就给他一个暗示,提醒他矫正;当幼儿小心走路的时候,就微笑着点头表示他做的对。又如我们班有个新小朋友叫王婷,胆子特别小,他不习惯集体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对于她来说,我们需要让她养成合群的习惯。我就运用各种方法来鼓励她。
人无完人,每个幼儿都有他们值得表扬的地方,有自己闪光的一面,有些幼儿虽然没有养成良好常规习惯,让人格外费心,而且还会对其它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他们经常是受批评的对象。但我感到,对这部分幼儿过多地用批评教育效果并不佳,更好的办法是运用正面鼓励,積极引导,在幼儿良好行为出现时及时表扬。及时地对幼儿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好表现的欲望。在养成教育中,教师应多从正面引导幼儿,树立幼儿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使之巩固、以形成良好的习惯。我认为对于自我管理,自控能力弱的幼儿,要更加耐心,不断用语言强化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多用正面强化。
五、家园之间加强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家庭既是孩子的生活环境也是很重要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来说,在家庭的时间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道理很简单,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为了使家园教育同步,我们注重引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首先,要求父母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让幼儿在这样温馨的家庭中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求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幼儿从小萌发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
近年来,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这种趋势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这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每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江幼儿园 7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