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5岁的杨绛先生走了,人们说了很多,总之是不舍。女作家中高寿并笔耕不辍的还有文洁若,今年89岁又新出了本《文章皆岁月》,里面包含有萧乾的散文等。她每天还在写作回忆录、整理萧老的遗作书信,翻译文学作品。她说:“我还要写到100岁,我要写一本《我的一个世纪》呢!”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佳作,而文洁若与萧乾晚年合译完成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也是文坛的一件盛事。买书有时就看缘分,2016年5月24日,笔者到京演民族宫大剧院看北京市曲剧团的《方珍珠》。演出七点半开始,到早了便去对面的三味书屋瞎逛。这家店的书从不打折,进门就看见唯一一本文洁若著的《我与萧乾》,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1994年1月第二次印刷,书价6.50元,我毫不犹豫把它收入囊中。老书开本787乘960,345页,满满的21万字,可见过去的书商很厚道。这是他们当日做的最后一笔买卖,书店晚上7点就打烊了。
三味书屋位于西长安街与佟麟阁路的入口,近处有残存的手帕胡同,不远就能到新文化街。它是李世强、刘元生夫妇在1988年创立的,对于两个老人而言,成立书店的初衷其实很简单。有个刊物这样说他们:“老刘和老李就自卑地想,自己有那么一个书店,能够给那些认真的人们凳子坐,给他们从南方带回草药,给他们看更多的书,该是怎样一件神圣的事情。”三味书屋是最早实现开架售书的书店之一,也是最早做作家签售、小型音乐会和中外民间文化交流的书店,举办过大量有影响的周末讲座,可惜已经停办了好几年。所卖的书籍大都是社科、文史、政治以及哲学这几类,经营者以自己的文化功底精挑细选,搁得住、有品位。
在书店的环廊里,展示着各界名人雅客来访的照片和题字。玄关处有留言墙,一个顾客写道:几乎每周都去三味书屋看书或买书,书店老人告诉我,墙上挂着的是他和老伴26年前的照片。如今都是白发苍苍的76岁的老人,之所以坚持,是因为爱书,还有许多像我一样喜欢书店的读者,很感动!
每次路过长安街,我总会想这家书店还在不在,有几次门没开,后来知道营业时间是从下午开始。周边的四合院已经拆得差不多了,高楼一座比着一座庞大,最有名的是国家开发银行,前段时间引人关注的是它大门前的牌楼,一夜之间整改得干干净净。路边剩下的一小片四合院胡同和三味书屋暗灰色的二层小楼,像文化孤岛一样被保护了下来,应该说是几经生死考验。但文化缺失的社会氛围似乎一时难以逆转,有文化的大家在老去、在死亡,而文化地标比如三味书屋,没有好的市场环境,再没有了精神的支撑,活下去也很难。因此,在这样的书店买书就是一种态度,书价已经不重要了,让它靠卖茶或咖啡生存吗?那好像就不是它了。活了28年的这家民营独立书店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它的坚守令人感动,因为我们看到太多独立书店欢喜地开张、悲戚地倒闭。三味书屋的未来需要每一个爱它的人去支持,祝愿它能好好的,给怅然若失的读书人保留一个神圣安详的归宿。
网上有人对称呼杨绛老人“先生”表示不理解,在我们家乡,搞教育的行医的自古统称为“先生”。后来有女子从事这方面工作,也是叫“先生”,口气极亲切自然,其实就是崇尚道德尊敬文化。福建连江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黄齐秋是当过老师和县教育局长的,我们见面说起话来就很投缘。甚至基本上是他在说,我只有听,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套一套的。我对家乡最关心的事只有一个,解放前的老房子别拆光了,能不能有个成片保护,这样“酸腐”的想法和黄齐秋这样有文化的官员说,他能尊重你,不会当面反驳。县域经济发展的硬道理之一是修路,可拆迁的难题不是谁都能解决的。2015年下半年,县城敖江路(三期)征迁建设项目总指挥的头衔落在了黄齐秋身上,搁在过去就是秀才挂帅领兵了,可谁都知道这事不比打仗轻松。
工作的目标是彻底打通敖江路,这是一条穿越城区的南北主干道,做了几年还剩1.3公里的拆迁没完成,路修不下去。到了2015年9月,要征收的房屋总面积约25.8万平方米,涉及被征迁群众842户;其中涉及敖江镇的被征迁群众470户,已签协议107户;涉及凤城镇的被征迁群众372户,已签协议285户。县长周应忠说,敖江路关乎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要统一认识、群策群力、有序推进,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抽调精兵强将,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投入到一线征地拆迁工作,一户一户盯紧抓实。同时要充分考虑到被征迁群众的合法利益,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各种难题,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9月20日,敖江路征迁工作指挥部正式挂牌成立,黄齐秋走马上任总指挥,又从县里各单位、乡镇以及村委会抽调人员,对涉及的400多户进行分片区包干。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入户调查、分发宣传手册,对被征迁户家庭情况进行建档。指挥部设立“一室五科七组”,即办公室、督查科、法律服务科、宣传科、技术科、财务科、政策研究组、拆迁工作组和五个入户征收组。从制度上机制上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特别是技术科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主要负责房屋评估,被征迁户咨询最多的就是老房屋的赔偿金额。
10月9日县里召开征迁业务培训会,请福州市征收办主任范大云为参会干部讲解福州房屋征迁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方法。范大云说,干部在进行征迁工作时,应主动换位思考,站在被征迁户的立场想问题、找方法,在政策合理性范围内给被征迁户做补偿,为被征迁户谋划合适的个性化方案。鼓励被征迁户选择货币补偿安置,提前按市场价享受到征迁补偿,要加大弱势困难群体的保护,对低保户、70岁以上的老年被征迁户,结合特殊情况给予征迁补助,让被征迁户感受到政府的人文关怀。
据黄齐秋说,敖江路迟迟未能贯通,有其历史背景。按照2013年《连江县敖江路建设项目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实施方案》,村民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与产权置换两种方式,由于前者被认为补偿偏低,大多数人选择产权置换。问题是期房安置又遇到土地征迁的难题,安置房未能如期交付使用,给老百姓的承诺无法兑现,敖江路的建设随之被搁置。现在根据连江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精神,项目再启动,在所有审批手续合法的前提下,同样追求“合理、合情”。在规定时间内签约并封房的被征迁户,在2013年原补偿方案的基础上,选择货币补偿的,按被征迁房屋合法面积增发货币补偿奖励2000元。这样加在一起每平米能有7500元,许多人就觉得合算了。同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小面积住房且属于低保对象的被征迁户,经认定公示后,可以很快入住已经建设好的安置房小区,被征迁户家庭中有70岁以上老人的,在规定时间内签约,每位可以给予1万元搬迁补助。县里在宣传上也让老百姓知道,修路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除了缓解城区道路交通,征收的土地有一部分将用于扩建县里的重点中学,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另外对路两边保留的房屋进行连片改造,可以使散乱的村镇变成有序的宜居小区。
2016年清明回乡见到齐秋兄,他说任务差不多完成,已经不当总指挥了。到3月上旬解决了370户,还有23户没谈下来,在磨耐心。他还说万事开头难,在被征迁户里有他一位老上级,开始情绪很激烈,别人也在看他能不能做通工作,黄齐秋最后把县领导都请出来看望老人家,可仍然担心不好解决。终于是心诚则灵,老人家还是有很高的觉悟,认可了县里的新政策,一下影响了一大批人。
(编辑·麻雯)
[email protected]
三味书屋位于西长安街与佟麟阁路的入口,近处有残存的手帕胡同,不远就能到新文化街。它是李世强、刘元生夫妇在1988年创立的,对于两个老人而言,成立书店的初衷其实很简单。有个刊物这样说他们:“老刘和老李就自卑地想,自己有那么一个书店,能够给那些认真的人们凳子坐,给他们从南方带回草药,给他们看更多的书,该是怎样一件神圣的事情。”三味书屋是最早实现开架售书的书店之一,也是最早做作家签售、小型音乐会和中外民间文化交流的书店,举办过大量有影响的周末讲座,可惜已经停办了好几年。所卖的书籍大都是社科、文史、政治以及哲学这几类,经营者以自己的文化功底精挑细选,搁得住、有品位。
在书店的环廊里,展示着各界名人雅客来访的照片和题字。玄关处有留言墙,一个顾客写道:几乎每周都去三味书屋看书或买书,书店老人告诉我,墙上挂着的是他和老伴26年前的照片。如今都是白发苍苍的76岁的老人,之所以坚持,是因为爱书,还有许多像我一样喜欢书店的读者,很感动!
每次路过长安街,我总会想这家书店还在不在,有几次门没开,后来知道营业时间是从下午开始。周边的四合院已经拆得差不多了,高楼一座比着一座庞大,最有名的是国家开发银行,前段时间引人关注的是它大门前的牌楼,一夜之间整改得干干净净。路边剩下的一小片四合院胡同和三味书屋暗灰色的二层小楼,像文化孤岛一样被保护了下来,应该说是几经生死考验。但文化缺失的社会氛围似乎一时难以逆转,有文化的大家在老去、在死亡,而文化地标比如三味书屋,没有好的市场环境,再没有了精神的支撑,活下去也很难。因此,在这样的书店买书就是一种态度,书价已经不重要了,让它靠卖茶或咖啡生存吗?那好像就不是它了。活了28年的这家民营独立书店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它的坚守令人感动,因为我们看到太多独立书店欢喜地开张、悲戚地倒闭。三味书屋的未来需要每一个爱它的人去支持,祝愿它能好好的,给怅然若失的读书人保留一个神圣安详的归宿。
网上有人对称呼杨绛老人“先生”表示不理解,在我们家乡,搞教育的行医的自古统称为“先生”。后来有女子从事这方面工作,也是叫“先生”,口气极亲切自然,其实就是崇尚道德尊敬文化。福建连江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黄齐秋是当过老师和县教育局长的,我们见面说起话来就很投缘。甚至基本上是他在说,我只有听,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套一套的。我对家乡最关心的事只有一个,解放前的老房子别拆光了,能不能有个成片保护,这样“酸腐”的想法和黄齐秋这样有文化的官员说,他能尊重你,不会当面反驳。县域经济发展的硬道理之一是修路,可拆迁的难题不是谁都能解决的。2015年下半年,县城敖江路(三期)征迁建设项目总指挥的头衔落在了黄齐秋身上,搁在过去就是秀才挂帅领兵了,可谁都知道这事不比打仗轻松。
工作的目标是彻底打通敖江路,这是一条穿越城区的南北主干道,做了几年还剩1.3公里的拆迁没完成,路修不下去。到了2015年9月,要征收的房屋总面积约25.8万平方米,涉及被征迁群众842户;其中涉及敖江镇的被征迁群众470户,已签协议107户;涉及凤城镇的被征迁群众372户,已签协议285户。县长周应忠说,敖江路关乎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要统一认识、群策群力、有序推进,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抽调精兵强将,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投入到一线征地拆迁工作,一户一户盯紧抓实。同时要充分考虑到被征迁群众的合法利益,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各种难题,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9月20日,敖江路征迁工作指挥部正式挂牌成立,黄齐秋走马上任总指挥,又从县里各单位、乡镇以及村委会抽调人员,对涉及的400多户进行分片区包干。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入户调查、分发宣传手册,对被征迁户家庭情况进行建档。指挥部设立“一室五科七组”,即办公室、督查科、法律服务科、宣传科、技术科、财务科、政策研究组、拆迁工作组和五个入户征收组。从制度上机制上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特别是技术科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主要负责房屋评估,被征迁户咨询最多的就是老房屋的赔偿金额。
10月9日县里召开征迁业务培训会,请福州市征收办主任范大云为参会干部讲解福州房屋征迁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方法。范大云说,干部在进行征迁工作时,应主动换位思考,站在被征迁户的立场想问题、找方法,在政策合理性范围内给被征迁户做补偿,为被征迁户谋划合适的个性化方案。鼓励被征迁户选择货币补偿安置,提前按市场价享受到征迁补偿,要加大弱势困难群体的保护,对低保户、70岁以上的老年被征迁户,结合特殊情况给予征迁补助,让被征迁户感受到政府的人文关怀。
据黄齐秋说,敖江路迟迟未能贯通,有其历史背景。按照2013年《连江县敖江路建设项目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实施方案》,村民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与产权置换两种方式,由于前者被认为补偿偏低,大多数人选择产权置换。问题是期房安置又遇到土地征迁的难题,安置房未能如期交付使用,给老百姓的承诺无法兑现,敖江路的建设随之被搁置。现在根据连江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精神,项目再启动,在所有审批手续合法的前提下,同样追求“合理、合情”。在规定时间内签约并封房的被征迁户,在2013年原补偿方案的基础上,选择货币补偿的,按被征迁房屋合法面积增发货币补偿奖励2000元。这样加在一起每平米能有7500元,许多人就觉得合算了。同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小面积住房且属于低保对象的被征迁户,经认定公示后,可以很快入住已经建设好的安置房小区,被征迁户家庭中有70岁以上老人的,在规定时间内签约,每位可以给予1万元搬迁补助。县里在宣传上也让老百姓知道,修路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除了缓解城区道路交通,征收的土地有一部分将用于扩建县里的重点中学,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另外对路两边保留的房屋进行连片改造,可以使散乱的村镇变成有序的宜居小区。
2016年清明回乡见到齐秋兄,他说任务差不多完成,已经不当总指挥了。到3月上旬解决了370户,还有23户没谈下来,在磨耐心。他还说万事开头难,在被征迁户里有他一位老上级,开始情绪很激烈,别人也在看他能不能做通工作,黄齐秋最后把县领导都请出来看望老人家,可仍然担心不好解决。终于是心诚则灵,老人家还是有很高的觉悟,认可了县里的新政策,一下影响了一大批人。
(编辑·麻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