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有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当前的一大重要任务和热点话题,是关系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全局性问题,对于一个省来说,在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之后,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发展,就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中之重。经河南省决定,鹤煤集团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配套改革试点,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路子。
关键词:国有企业;转型发展;改革
鹤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由1957年成立的鹤壁矿务局改制而成的大型企业集团,系国家520户重点企业、全国工业企业500强、国家大型企业、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历经60多年的发展,集团公司已成为一个以煤为主,多业并举。
一:煤炭企业转型中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1.下属单位及子公司较多,转型发展统筹难度大。作为国有煤炭企业,由于规模较大,一方面矿区范围大,下属单位多,点多面广,且层次不同、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职工人数多,职工动辄几千人,而且有许多职工家庭几代同矿,关系复杂。同时,企业离退休人员较多,还存在一大批工伤、工残、职业病患者及因工死亡职工家属等抚恤人员,无形中增加了安置成本;另外,由于煤炭企业劳动力更新速度慢,相当多的职工年龄偏高,长期在矿井下超强度作业,身体素质也较差,分流安置难度大。因此,转型发展要做到统筹兼顾有很大难度。
2.转型发展历史包袱重。国有煤炭企业多数开采时间较长,历史包袱重,特别是企业办社会负担十分沉重。集团下属的学校就有 鹤煤机关小学、矿中、鹤煤技校等学校、每年集团对教育方面的投入要达到了上万元。
3.转型发展缺乏相应的制度、思想和管理保障。国有煤炭企业大多建立于早期计划经济时代,具有较长时间的计划经济背景,计划经济痕迹比较深,长期以来习惯于国有企业的运营机制和管理制度,职工观念比较落后,思想观念转变缓慢,改革的适应性不强。集团公司的主要权力还是集中于大公司高层。众多公司在相关项目和资金审批方面需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程序,其自身拥有的职权范围十分有限,这大大制约了下属企业发展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4.转型发展面临着人员安置的困境。随着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煤炭产业冗员必然增加,企业转型必然面临职工转产再就业矛盾的突出,转型发展面临着人员安置成本高、安置过程复杂漫长的困境。
5.转型发展面临巨大的管理挑战和人才缺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由于煤炭行业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危险系数高、整体薪酬福利水平较低使得煤炭行业普遍存在人才流失,面临技术人员缺乏,科技力量不足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企业目前仍然缺乏科学合理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6.转型发展缺乏资金保障。由于税费负担和社会负担沉重,且长期以来煤炭行业实行的低价微利政策,企业自身缺乏积累,财力有限。大部分国有煤炭企业都有沉重的债务负担,拖欠银行贷款数额巨大、时间很长,并且相当一部分已经形成呆账、死账,加之煤炭行业的特殊性,融资渠道窄小,发展资金难以筹措。
二:对国有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国有煤炭企业转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产业转型,由单一产业经营最大限度地延伸产业链,推进煤炭深加工,以煤为基,大力发展非煤产业作为转型的方向。同时,要努力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靠大联强、技术合作、破产兼并、资产重组,甚至大胆引进民间资本和民营机制等运作方式,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全面转换经营机制。将改制与企业的产业战略发展规划相结合,以资本重组和盘活存量为突破口,从非支柱产业中有序退出,使资本逐步向支柱产业集中。
2.企业的管理层转型。在管理层转型中,最为关键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是企业转型的基础,无论是统筹问题、下岗人员安置问题还是人才缺口问题,都与人密切相关。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定适应煤炭企业特征的人才战略,大力加强人才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在人力资源建设上的投入,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选拔素质较高、具有创新精神、热爱煤炭事业的优秀人才;要努力完善人才工作体制和创新机制,形成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激励机制;要建立起门类齐全、梯队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的人才队伍,以人才队伍的壮大带动企业的腾飞;要建立和完善长效激励机制、分配机制、绩效考核办法和薪酬福利制度,切实提高企业人员的福利待遇;要妥善处理转产后的职工安置问题,对下岗、伤残职工给予合理的抚恤与补偿。
3.企业的经营层转型。国有煤企要增强顾客导向意识,形成面向市场的产品生产和服务体系。要提高市场营销意识,通过对煤炭市场的预测和分析,精心设计市场营销策略。煤炭生产企业应努力使煤炭产品向多样化方向发展,降低混煤产品比重,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开辟新的销售渠道。以优质的服务来赢得用户,稳固已有的煤炭市场
具体来看,其转型经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以煤炭兼并重组为契机,大力提高产能,实现煤炭产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
其二,延伸产业链条,挖掘煤炭潜力,大力开展煤炭深加工,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模式。鹤煤的循环经济项目有2*135电厂发电项目、与此同时,把煤化工厂建在煤矿旁,避免了原料运输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
其三,因势利导,借助产业链延伸,做大做强非煤产业。集团现有电力、焦化、机械制造、建筑建材、多种经营5种非煤产业。
煤炭企业作为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型问题更为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在国家推动经济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只有抓住机遇,加快转型步伐,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郭栋《淺析国有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之道》
[2]毛雅军《浅谈国有煤炭企业的转型路径》
(作者单位: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销售公司)
关键词:国有企业;转型发展;改革
鹤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由1957年成立的鹤壁矿务局改制而成的大型企业集团,系国家520户重点企业、全国工业企业500强、国家大型企业、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历经60多年的发展,集团公司已成为一个以煤为主,多业并举。
一:煤炭企业转型中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1.下属单位及子公司较多,转型发展统筹难度大。作为国有煤炭企业,由于规模较大,一方面矿区范围大,下属单位多,点多面广,且层次不同、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职工人数多,职工动辄几千人,而且有许多职工家庭几代同矿,关系复杂。同时,企业离退休人员较多,还存在一大批工伤、工残、职业病患者及因工死亡职工家属等抚恤人员,无形中增加了安置成本;另外,由于煤炭企业劳动力更新速度慢,相当多的职工年龄偏高,长期在矿井下超强度作业,身体素质也较差,分流安置难度大。因此,转型发展要做到统筹兼顾有很大难度。
2.转型发展历史包袱重。国有煤炭企业多数开采时间较长,历史包袱重,特别是企业办社会负担十分沉重。集团下属的学校就有 鹤煤机关小学、矿中、鹤煤技校等学校、每年集团对教育方面的投入要达到了上万元。
3.转型发展缺乏相应的制度、思想和管理保障。国有煤炭企业大多建立于早期计划经济时代,具有较长时间的计划经济背景,计划经济痕迹比较深,长期以来习惯于国有企业的运营机制和管理制度,职工观念比较落后,思想观念转变缓慢,改革的适应性不强。集团公司的主要权力还是集中于大公司高层。众多公司在相关项目和资金审批方面需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程序,其自身拥有的职权范围十分有限,这大大制约了下属企业发展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4.转型发展面临着人员安置的困境。随着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煤炭产业冗员必然增加,企业转型必然面临职工转产再就业矛盾的突出,转型发展面临着人员安置成本高、安置过程复杂漫长的困境。
5.转型发展面临巨大的管理挑战和人才缺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由于煤炭行业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危险系数高、整体薪酬福利水平较低使得煤炭行业普遍存在人才流失,面临技术人员缺乏,科技力量不足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企业目前仍然缺乏科学合理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6.转型发展缺乏资金保障。由于税费负担和社会负担沉重,且长期以来煤炭行业实行的低价微利政策,企业自身缺乏积累,财力有限。大部分国有煤炭企业都有沉重的债务负担,拖欠银行贷款数额巨大、时间很长,并且相当一部分已经形成呆账、死账,加之煤炭行业的特殊性,融资渠道窄小,发展资金难以筹措。
二:对国有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国有煤炭企业转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产业转型,由单一产业经营最大限度地延伸产业链,推进煤炭深加工,以煤为基,大力发展非煤产业作为转型的方向。同时,要努力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靠大联强、技术合作、破产兼并、资产重组,甚至大胆引进民间资本和民营机制等运作方式,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全面转换经营机制。将改制与企业的产业战略发展规划相结合,以资本重组和盘活存量为突破口,从非支柱产业中有序退出,使资本逐步向支柱产业集中。
2.企业的管理层转型。在管理层转型中,最为关键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是企业转型的基础,无论是统筹问题、下岗人员安置问题还是人才缺口问题,都与人密切相关。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定适应煤炭企业特征的人才战略,大力加强人才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在人力资源建设上的投入,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选拔素质较高、具有创新精神、热爱煤炭事业的优秀人才;要努力完善人才工作体制和创新机制,形成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激励机制;要建立起门类齐全、梯队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的人才队伍,以人才队伍的壮大带动企业的腾飞;要建立和完善长效激励机制、分配机制、绩效考核办法和薪酬福利制度,切实提高企业人员的福利待遇;要妥善处理转产后的职工安置问题,对下岗、伤残职工给予合理的抚恤与补偿。
3.企业的经营层转型。国有煤企要增强顾客导向意识,形成面向市场的产品生产和服务体系。要提高市场营销意识,通过对煤炭市场的预测和分析,精心设计市场营销策略。煤炭生产企业应努力使煤炭产品向多样化方向发展,降低混煤产品比重,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开辟新的销售渠道。以优质的服务来赢得用户,稳固已有的煤炭市场
具体来看,其转型经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以煤炭兼并重组为契机,大力提高产能,实现煤炭产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
其二,延伸产业链条,挖掘煤炭潜力,大力开展煤炭深加工,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模式。鹤煤的循环经济项目有2*135电厂发电项目、与此同时,把煤化工厂建在煤矿旁,避免了原料运输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
其三,因势利导,借助产业链延伸,做大做强非煤产业。集团现有电力、焦化、机械制造、建筑建材、多种经营5种非煤产业。
煤炭企业作为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型问题更为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在国家推动经济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只有抓住机遇,加快转型步伐,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郭栋《淺析国有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之道》
[2]毛雅军《浅谈国有煤炭企业的转型路径》
(作者单位: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销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