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网络文化冲击下高校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美育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育学生心灵美、行为美而服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關键阶段,是各种文化思想争夺的主要对象,是审美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出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思想政治素养、健康的体魄和良好审美素养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审美素质的培养在其综合素质的养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它不但影响着大学生的审美标准,更关系着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其次,在审美过程中,美不是直接诉诸人的理智,而是诉诸人的情感,所以审美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涉及人类情感体验的教育,这对解放人的情感意义重大。它从生活的本身出发,力图给人们呈现出现实生活之外的美好图景,让人们有更多的方式和途径去感受更多类型的美,从而养成美好人格,最终提升人们的自身品德和人生境界。而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使其充斥着大量未经筛选的负面情绪宣泄,会影响大学生的情感体验。高校要向社会输出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既有理想又有责任的社会人,因此高校亟须以审美教育作为基础,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理想人格,能够拥有快乐人生体验的、积极的、心理健康、复归人本真情感世界的社会青年,为社会作贡献,而不是知识结构单一的就业工具。
最后,学校整体环境的和谐与稳定离不开对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视,更离不开高质量的审美教育。近几年中,高校频频发生恶性事件,这与审美教育与人性教育的缺失不无关联。比如,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药家鑫撞人后再杀人,2011年中南大学某男生因追求女生被拒便持刀将其杀死随后自杀,2017年厦门华夏学院大二女生陷校园贷而自杀,更有大学女生为买高档物品以裸照为抵押而进行校园贷款,等等。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触目惊心的恶性事件为何频繁发生在校园的净土中,我们的高校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塑造出具有高尚道德、丰富知识、美好情感的学生,而审美教育的功能就是育德、启智、健体、怡情、养性,所以在人格的养成中发挥着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的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德性的培养,建立健康的审美观,引导其掌握正确的辨别美丑的能力,这关系到了我国的长远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建设进程。所以,我们必须倡导和谐的审美理念,培养和谐的审美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和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道德。
二、网络时代高校审美教育的现状
1.对审美教育的认知存在误区
为了解网络时代高等院校的审美教育现状,笔者设计调查问卷在兰州市某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主要围绕大学生对审美教育的基本认识、美育的主要功能、网络时代美育存在的问题等问题展开,发放问卷共计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有效率为95.5%。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关于何为审美教育的问题上,只有15%的学生了解审美教育的主旨,有67%的学生表示听说过审美教育,但对于美育究竟是什么尚不明确,其中有18%的学生表示未听说过审美教育。关于美育的重要性,有45%的大学生认为美育重要,审美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且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发现,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对审美教育的认识基本正确,但对于审美教育的深层次作用和重要性的了解还比较缺乏,甚至有学生认为审美教育等于课外的特长教育,对于大学美育的目标尚不明确。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依旧追求学科的“有用性”,这就会导致大学生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形成错误的导向,认为只要是好专业、高成绩就一定能在社会大学找到隶属于自己的天地。但是残酷的社会竞争中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才,也需要情商高的学生。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会使得一些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情感问题的处理中产生一些错误观念,而这些错误的认知会被带入到社会生活中,有可能造成对自己、对家人、对他人的伤害。
2.美育课程设置欠缺
关于“你对人文艺术类课程是否感兴趣”的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76%的学生认为感兴趣且有必要开设,有24%的学生认为人文艺术类课程无意义。一般情况下,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对那些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扶持,而忽略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甚至会把审美教育放到可有可无的地位。在一些理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除大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通识类课程以外,培养大学生审美情感的艺术人文类课程就很少出现。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尤是如此,以兰州市某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学生每周需修满28课时的课程,其中只有一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课程勉强与美育有一点关系,仅仅占到课程比例的7%,而且被访问的学生表示上课是为了修学分,真正能获取的审美帮助应该是少之又少,甚至会有学生认为该方面的课程开设是在浪费自己的学习时间。对于人文素养略薄弱的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选修能为自己拿到好成绩,能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自然科学类课程。在这样的引导机制下,我们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且具有审美情趣和理念的复合型人才。
3.网络时代高校美育学习的形式化
面对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已普及,大部分高校已经实现了无线信号的全校园覆盖。面对繁重的课业和巨大的考试压力,学校开设的美育课反而成为学生放松的课堂,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有78%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中会玩手机,尤其是不需要参加硬性考试的人文类课程,该现象更为严重。临近毕业的学生由于较为巨大的就业压力,选择参加各类证件考试,面对提升审美教育的课程不够重视,停留在为应付考试而强化一时的审美记忆的阶段,所以高校的设置的提升审美教育的课程多流于形式化。
三、网络时代高校审美教育的困境分析
在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无论是在年龄结构上还是职业结构上,大学生都是网民中最大规模的群体。伴随网络社会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传统教育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可以随时主动利用网络获取大量课堂外的知识。但由于处于该年龄阶段的他们价值观念尚未成型,所以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会冲击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念,那些未经筛选的信息也会加大学生进行信息选择的难度,这就需要高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审美价值引导。 1.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影响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网络文化的形成,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便捷高效,也使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变化,促进他们的主体认知、创新意识和交往方式的多元化培养。但由于其人生阅历有限,处于型塑时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他们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差,面对误导性信息容易陷入误区,产生可能有悖于现实的审美观念。据有关专家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所接触的网络非学术信息中,有47%的文化信息与色情有关,有70%的文化信息涉及暴力。点击鼠标随处可见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的消极信息充斥于网络中,这使得传统的审美教化功能减弱,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和审美判断力的正向形成,甚至会出现审美低俗化的现象。
2.网络开放性导致大学生审美趣味的减弱
网络文化与传统社会中主导的审美素养相比较而言,以往学校的支配性作用正在消失,网络的通俗恶搞影响了大学生审美判断力的正向形成。大学生迷恋网络视频中的无厘头肥皂剧,热衷于网红明星们的绯闻事件,更愿意通过鼠标与游戏中的世界对决。这样一来,大学生在网络世界轻松获得了精神的满足,但也削减了大学生群体本该有的对高层次審美的需求,降低了自己的审美趣味,也消解了自我的主体意识。
3.网络隐匿性导致大学生审美精神的迷失
大学生思想意识尚未成熟,心智相对而言较脆弱,面对繁重的课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免会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网络的隐匿性正好为大学生释放压力提供了途径。他们在网络空间中无目的地遨游,这种无目的性会消磨其斗志产生依赖性让其逃避社会,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无法融入现实生活的现象。他们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反感、厌烦,打游戏看网剧,生活的一切都以网络为中心,对现实世界中的人与事表现冷漠,在网络中找寻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需求,这可以看作是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的混乱,对大量有害信息刻意寻求,目前网络中已经出现了“裸聊”等堕落的现象。这种审美异化将净化心灵的高雅严肃之美拒之门外,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审美感受力是相悖的。要帮助大学生摆脱这种异化,唯有在高校不断切实推行审美教育。
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大学生存在审美判断力的丧失、审美趣味减弱以及审美精神迷失的情况,这也将成为高校教育最缺乏的地方。高校的审美教育工作应该利用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搭建平台,让校园网发挥主要引导作用,增设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美育形式来优化整个校园的育人环境,将美学理论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让大学生在审美环境中陶冶情操,提升其审美价值及判断力。
参考文献:
[1]许韶平,王海芳.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新探[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2]周伟业.网络美育——艺术教育的媒介视角[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3]周 玫,梁芷铭.网络美育与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相关性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6).
[4]马芹芬.蔡元培美育思想对当前高校审美教育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
首先,美育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育学生心灵美、行为美而服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關键阶段,是各种文化思想争夺的主要对象,是审美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出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思想政治素养、健康的体魄和良好审美素养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审美素质的培养在其综合素质的养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它不但影响着大学生的审美标准,更关系着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其次,在审美过程中,美不是直接诉诸人的理智,而是诉诸人的情感,所以审美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涉及人类情感体验的教育,这对解放人的情感意义重大。它从生活的本身出发,力图给人们呈现出现实生活之外的美好图景,让人们有更多的方式和途径去感受更多类型的美,从而养成美好人格,最终提升人们的自身品德和人生境界。而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使其充斥着大量未经筛选的负面情绪宣泄,会影响大学生的情感体验。高校要向社会输出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既有理想又有责任的社会人,因此高校亟须以审美教育作为基础,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理想人格,能够拥有快乐人生体验的、积极的、心理健康、复归人本真情感世界的社会青年,为社会作贡献,而不是知识结构单一的就业工具。
最后,学校整体环境的和谐与稳定离不开对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视,更离不开高质量的审美教育。近几年中,高校频频发生恶性事件,这与审美教育与人性教育的缺失不无关联。比如,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药家鑫撞人后再杀人,2011年中南大学某男生因追求女生被拒便持刀将其杀死随后自杀,2017年厦门华夏学院大二女生陷校园贷而自杀,更有大学女生为买高档物品以裸照为抵押而进行校园贷款,等等。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触目惊心的恶性事件为何频繁发生在校园的净土中,我们的高校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塑造出具有高尚道德、丰富知识、美好情感的学生,而审美教育的功能就是育德、启智、健体、怡情、养性,所以在人格的养成中发挥着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的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德性的培养,建立健康的审美观,引导其掌握正确的辨别美丑的能力,这关系到了我国的长远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建设进程。所以,我们必须倡导和谐的审美理念,培养和谐的审美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和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道德。
二、网络时代高校审美教育的现状
1.对审美教育的认知存在误区
为了解网络时代高等院校的审美教育现状,笔者设计调查问卷在兰州市某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主要围绕大学生对审美教育的基本认识、美育的主要功能、网络时代美育存在的问题等问题展开,发放问卷共计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有效率为95.5%。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关于何为审美教育的问题上,只有15%的学生了解审美教育的主旨,有67%的学生表示听说过审美教育,但对于美育究竟是什么尚不明确,其中有18%的学生表示未听说过审美教育。关于美育的重要性,有45%的大学生认为美育重要,审美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且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发现,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对审美教育的认识基本正确,但对于审美教育的深层次作用和重要性的了解还比较缺乏,甚至有学生认为审美教育等于课外的特长教育,对于大学美育的目标尚不明确。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依旧追求学科的“有用性”,这就会导致大学生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形成错误的导向,认为只要是好专业、高成绩就一定能在社会大学找到隶属于自己的天地。但是残酷的社会竞争中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才,也需要情商高的学生。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会使得一些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情感问题的处理中产生一些错误观念,而这些错误的认知会被带入到社会生活中,有可能造成对自己、对家人、对他人的伤害。
2.美育课程设置欠缺
关于“你对人文艺术类课程是否感兴趣”的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76%的学生认为感兴趣且有必要开设,有24%的学生认为人文艺术类课程无意义。一般情况下,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对那些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扶持,而忽略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甚至会把审美教育放到可有可无的地位。在一些理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除大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通识类课程以外,培养大学生审美情感的艺术人文类课程就很少出现。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尤是如此,以兰州市某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学生每周需修满28课时的课程,其中只有一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课程勉强与美育有一点关系,仅仅占到课程比例的7%,而且被访问的学生表示上课是为了修学分,真正能获取的审美帮助应该是少之又少,甚至会有学生认为该方面的课程开设是在浪费自己的学习时间。对于人文素养略薄弱的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选修能为自己拿到好成绩,能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自然科学类课程。在这样的引导机制下,我们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且具有审美情趣和理念的复合型人才。
3.网络时代高校美育学习的形式化
面对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已普及,大部分高校已经实现了无线信号的全校园覆盖。面对繁重的课业和巨大的考试压力,学校开设的美育课反而成为学生放松的课堂,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有78%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中会玩手机,尤其是不需要参加硬性考试的人文类课程,该现象更为严重。临近毕业的学生由于较为巨大的就业压力,选择参加各类证件考试,面对提升审美教育的课程不够重视,停留在为应付考试而强化一时的审美记忆的阶段,所以高校的设置的提升审美教育的课程多流于形式化。
三、网络时代高校审美教育的困境分析
在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无论是在年龄结构上还是职业结构上,大学生都是网民中最大规模的群体。伴随网络社会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传统教育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可以随时主动利用网络获取大量课堂外的知识。但由于处于该年龄阶段的他们价值观念尚未成型,所以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会冲击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念,那些未经筛选的信息也会加大学生进行信息选择的难度,这就需要高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审美价值引导。 1.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影响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网络文化的形成,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便捷高效,也使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变化,促进他们的主体认知、创新意识和交往方式的多元化培养。但由于其人生阅历有限,处于型塑时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他们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差,面对误导性信息容易陷入误区,产生可能有悖于现实的审美观念。据有关专家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所接触的网络非学术信息中,有47%的文化信息与色情有关,有70%的文化信息涉及暴力。点击鼠标随处可见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的消极信息充斥于网络中,这使得传统的审美教化功能减弱,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和审美判断力的正向形成,甚至会出现审美低俗化的现象。
2.网络开放性导致大学生审美趣味的减弱
网络文化与传统社会中主导的审美素养相比较而言,以往学校的支配性作用正在消失,网络的通俗恶搞影响了大学生审美判断力的正向形成。大学生迷恋网络视频中的无厘头肥皂剧,热衷于网红明星们的绯闻事件,更愿意通过鼠标与游戏中的世界对决。这样一来,大学生在网络世界轻松获得了精神的满足,但也削减了大学生群体本该有的对高层次審美的需求,降低了自己的审美趣味,也消解了自我的主体意识。
3.网络隐匿性导致大学生审美精神的迷失
大学生思想意识尚未成熟,心智相对而言较脆弱,面对繁重的课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免会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网络的隐匿性正好为大学生释放压力提供了途径。他们在网络空间中无目的地遨游,这种无目的性会消磨其斗志产生依赖性让其逃避社会,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无法融入现实生活的现象。他们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反感、厌烦,打游戏看网剧,生活的一切都以网络为中心,对现实世界中的人与事表现冷漠,在网络中找寻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需求,这可以看作是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的混乱,对大量有害信息刻意寻求,目前网络中已经出现了“裸聊”等堕落的现象。这种审美异化将净化心灵的高雅严肃之美拒之门外,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审美感受力是相悖的。要帮助大学生摆脱这种异化,唯有在高校不断切实推行审美教育。
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大学生存在审美判断力的丧失、审美趣味减弱以及审美精神迷失的情况,这也将成为高校教育最缺乏的地方。高校的审美教育工作应该利用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搭建平台,让校园网发挥主要引导作用,增设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美育形式来优化整个校园的育人环境,将美学理论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让大学生在审美环境中陶冶情操,提升其审美价值及判断力。
参考文献:
[1]许韶平,王海芳.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新探[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2]周伟业.网络美育——艺术教育的媒介视角[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3]周 玫,梁芷铭.网络美育与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相关性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6).
[4]马芹芬.蔡元培美育思想对当前高校审美教育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