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听说过这样的情况,一个学习优秀的女生,每次考试之后和同学对答案,总是一脸沮丧的样子,不明就里的人往往会认为她考砸了,熟悉她的同学却说:“别理她,她这人就是很假”。这是说,每次等她垂头丧气地对完答案,过几天成绩出来,她的分数其实很高,在年级都能排前几名。
看起来确实是这个女生在“做秀”,可是看她拿到成绩之后的状态,确实也没有多少欣悦。这个女生不是有意的“假”,而是真的沮丧,这个成绩在所有人看来都很高,在她自己还是不满意。这是因为在她心中存在一个“理想”。
所谓理想,或者可以说成一种预期。一个人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满意与否,有时并不取决于这个成绩的实际高低,而是它与自己预期的符合程度。高出预期,则欢喜;低于预期,则失落。所以一个人的预期是及格,得了70分,他会觉得不错;而另一个人的预期是满分,得了90分他还是会难受。
取法其上 乃得其中?
中国有句古话,叫“取法其上乃得其中”。这其实是说,理想要定得高一些,理想定得高,才会有更多动力去追求,这样即便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也不会太差。照这个逻辑往下推,理想不但应该定得高,而且是越高越好。定下100分的理想,拿到90分,就比定下90分的理想,拿到80分要划算。
可是心理学中又有个现象,叫“习得无助”。生物在连续不断受到挫折后,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于是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在一个著名的实验中,小白鼠被电击,它四处跑,想躲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可是它跑到哪都会被电击,这样重复几次,它渐渐会安静下来。之后再给它电击,它就不动了,即使旁边就是安全的区域。
通俗地讲,就是失败太多的人,会失去继续尝试的动力。
现实达不到理想,也可以看作是“电击”的一种。偶尔被这么电上一电,或者能给人一种寻求改变的动机,可这样的次数多了,人也难免会陷入到那种“习得无助”的境地中去。我们看到有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明明学习的压力已经迫在眉睫了,仍然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这就是“习得无助”的表现。
那么,一贯的“取法其上”,得的究竟是“其中”呢?还是“无助”?
我在大学认识一个同学,他总是很焦虑,因为他同时要做很多事情,包括双学位、社团、实验室研究工作,一面还在找课外实习。我最初认识他的时候,对他崇拜得无以复加,天知道一个人怎么可以忙成这样,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是连轴转。不过他转了不到一个月,忽然全面地懈怠下来,效率越来越低,什么都干不了。等到任务的期限临近时,他就开始发愁,心情一天比一天糟糕。这个同学是个很典型的例子,他的理想很高,期望自己能在各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可是他“得其中”了吗?我看不见得。因为沮丧的心情其实耗费了他许多不必要的时间精力。假如他理想没那么高,比如只期望自己把本专业学好,以他的能力,早就轻轻松松地当了系里的尖子。
很多时候,奇迹只能在气定神闲时创造。
长期的理想和近期的打算
现在我们把话题转回到高三学生身上。一个临近高考的学生该怎样设立他的理想?
理想当然分很多层面,有长期的理想,有近期的打算,甚至也包括今天应当完成哪些任务。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最需要确定的,首先是对于高考的理想。
是时候有一个明确的预期了,自己在高考时希望发挥出怎样的水平?
这个预期,首先不能太低。一个完全有实力考重本的学生,却对自己说二本也能接受,自然是不应该的。理想应当比自己目前的状态定得高一些,因为还有半年的时间,存在进步和改善的余地,要相信这一点。
当然,这又牵涉到一个前提,就是你必须对自己目前的状态有一个明晰的认知。这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只需要你客观地做个判断,排除不必要的情绪上的干扰——比如刻意贬低自己,或者是盲目的自大,这都不好,只是客观地评估一下你到目前为止所取得的成绩、排名、波动幅度,有必要的话,可以再请教一下老师。有的同学不习惯听老师的意见,实际上经验这个东西比你想象的重要得多。
认清了自己的现状,就把高考的目标较之现状稍稍拔高一些。问题就在这里——怎样判断拔高的幅度是否适宜呢?
能力是个浮动的数值
我的建议是,把这个长远的理想一步步细分下来,看看在每一次细分之后,是否都还能绰有余裕地完成?
好比说,我们也许会设置一个理想:半年时间熟记1万个单词。这两个数字都太大,以至于我们无法判断它是否超出我们的能力界限。那么不妨拿上笔和纸,计算一下:既然要熟记,只背一遍恐怕是不够的,我们预期要背上三遍。当然,第一遍时间最长,也许是四个月,第二遍一个月,第三遍再用一个月。
那么,头四个月,我们每个月要负担2500个单词,对这一任务的难度我们似乎认识得清楚了些。或者,我们再除以天数,每天将近100个单词,这就更清楚。如果再不清楚的话,你不妨试着今天就背100个,看看能不能完成?完成一次需要多少时间精力?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是否每天都能保证付出?
本质上说,所有的长远理想都是一样,必须存在细分的可能——细分同时也保证了可操作性。“我半年后要考上北京大学!”这个理想听上去很空,因为它和现实的距离很难直接去衡量;但“这个月我要做完这本练习册!”就具有了实践的可能。我们要考虑的就是一些实际的因素,比如摊到每一天头上要做多少。
分到越细,越要给自己留出一定的弹性来。比如你一天可以做20道题,但在规划长期理想的时候,你最好只给自己每天15道的预算,不要20道,更不要25道l这是因为,当你日复一日地坚持做它的时候,你的状态未必能一贯保持到如此之佳。好像我之前提到的那个大学同学,他给自己定的要求也是建立在实际能力基础上的,之前他确实创造过一个下午写完一篇论文的奇迹,所以他对自己说:“好,那我就安排一个下午写论文,不需要更多时间,因为我曾经做到过,我有这个能力,我需要逼自己一逼。”结果他失败了。他没考虑到能力是个浮动的数值,有时人的状态好些,有时就要差些。一个下午写完一篇论文,也许是因为之前他有很多的闲暇,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了对这篇论文的大量的考虑。可是当他每天都忙得团团转的时候,奇迹再也不会眷顾他。
不要夸大计算自己的余勇
在这样留有余裕的细分之后,有人会发现,累积起每日的安排,还并不足以达到长远的理想。正确的做法的是放低这个理想。并处理你苦恼、沮丧、悲观的情绪。但很多人不是这样,他们拒绝接受这一点,他们会回头去重新分一遍,把每一天、每一月的任务和目标向上加,像是要榨干每一分、每一毫的余力,终于险险地够上了 最初的预期。这时他们长舒了一口气,好像用这种方式延续了创造奇迹的可能。
可是正如我之前所说,奇迹只能在气定神闲时创造。
目标过高的人,在每一天的学习中,会被巨大的焦灼包围。在做题,在背书的过程中,他们关注的不仅是学习本身,还包括学习的进度,他们脑子里有一个声音催促:“快,快,赶快完成,不然你今天的任务就做不完。”你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有一个人这么整天不停地在你耳边重复同样的话,你的学习焦虑是会提升呢?还是下降?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这样,你越是着急想得到它,就离它越远。你的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着急”本身了。理想也是一样。
一旦今天的任务没有完成,而明天同样多的任务又向你涌来,你甚至不知道该先完成哪个好。这样的焦虑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你很快就会被绝望击倒。然后你就变成那只小白鼠,趴在笼子里一动不动,大考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你甚至懒得起一点挣扎的心。这就是理想设置得过于苛刻的人,往往怀着积极向上的心,期望做出十二分的努力,却在事实上变成了被理想和现实双重挤压之后,习得无助的失败者。
所以,需要的不是夸大计算自己的余勇,而是合理降低过高的预期。
而这其实是很难的。一个现在考年级一百名的人,经过合理的评估和计算,他高考时的名次大约可以提升到八十名。但这个结果他不能接受,他想进入前二十名。痛苦就在这里,实际上他应当接受八十名的预期,假如他要求更多,最后可能连八十名都拿不到。这是没有办法的,你已经花掉了十一年半的时间,剩下的只有半年。这半年你不可能无限度地提高,否则那十一年半的学习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必须接受这一点,你已经成为了现在这样,半年时间也只能提高到一个好得有限的份上,不可改变。这是由你的天资、所处的环境、过去十一年半的努力程度所共同决定的。你可以抱怨,但你能做的事已经很少。好比下围棋,已经到最后收官的阶段,翻盘的可能已经不大。可这又不完全等同于围棋,对于围棋来说,不能翻盘就没必要再走,但对于高三的你,收官阶段审慎对待,必然会有一些收获,体现在最后的高考成绩上,每一分都很关键。
只是不能期望这个收获无限大,大到可以实现任何不切实际的可能。认清现实有时确实会让人沮丧,却不该把过度的希望寄托于剩下的几个月时间。
预期应当从现实和理性出发
现在我们说得更长远一些,高考其实只是人生路上的第一个关口而已,对你的生涯而言,它很重要,但不是决定性的重要。没上过大学的学生,也有功成名就的;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也有发展不顺利的。这么说不是在宣扬高考无用论,毕竟受教育的环境越好,将来成功的几率越大。只是鼓励大家在设立对高考的预期时,不要以为预期得不够高,就是彻底否定了此后一生的成就。预期应当从现实和理性出发。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需要一种自信。有勇气对自身现状做一个清晰的判断,既不夸大,也不菲薄,只有真正自信的人才能做到。因为这些人相信,自己终究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让自己满意的人,所以他们敢于睁开眼睛,坦然面对过去曾经浪费的时间,以及将来任何可能的结果。而那些自以为是“取法其上”的人,强迫自己定下“高考成绩一定要提升100分”,或者“不能比某某差”,这样的暗示说到底还是一种怯懦的表现。因为他们认不清自己,不相信自己是能成就大器的人,不得已而用一种幻想来增强自己的信心——是的,所谓不切实际的预期,正是一种幻想。而整天用不切实际的预期去逼迫自己奋发的人,本质上说,和整天生活在梦幻之中的人一样,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可终究他们是会睁开眼的,意识到那样的理想不是自己所能实现,那一天他们会深深绝望。那一天来得越迟,他们绝望得越深。
所以,设立预期的同时,要有看清自己的自信。
(编校 李振东)
看起来确实是这个女生在“做秀”,可是看她拿到成绩之后的状态,确实也没有多少欣悦。这个女生不是有意的“假”,而是真的沮丧,这个成绩在所有人看来都很高,在她自己还是不满意。这是因为在她心中存在一个“理想”。
所谓理想,或者可以说成一种预期。一个人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满意与否,有时并不取决于这个成绩的实际高低,而是它与自己预期的符合程度。高出预期,则欢喜;低于预期,则失落。所以一个人的预期是及格,得了70分,他会觉得不错;而另一个人的预期是满分,得了90分他还是会难受。
取法其上 乃得其中?
中国有句古话,叫“取法其上乃得其中”。这其实是说,理想要定得高一些,理想定得高,才会有更多动力去追求,这样即便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也不会太差。照这个逻辑往下推,理想不但应该定得高,而且是越高越好。定下100分的理想,拿到90分,就比定下90分的理想,拿到80分要划算。
可是心理学中又有个现象,叫“习得无助”。生物在连续不断受到挫折后,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于是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在一个著名的实验中,小白鼠被电击,它四处跑,想躲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可是它跑到哪都会被电击,这样重复几次,它渐渐会安静下来。之后再给它电击,它就不动了,即使旁边就是安全的区域。
通俗地讲,就是失败太多的人,会失去继续尝试的动力。
现实达不到理想,也可以看作是“电击”的一种。偶尔被这么电上一电,或者能给人一种寻求改变的动机,可这样的次数多了,人也难免会陷入到那种“习得无助”的境地中去。我们看到有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明明学习的压力已经迫在眉睫了,仍然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这就是“习得无助”的表现。
那么,一贯的“取法其上”,得的究竟是“其中”呢?还是“无助”?
我在大学认识一个同学,他总是很焦虑,因为他同时要做很多事情,包括双学位、社团、实验室研究工作,一面还在找课外实习。我最初认识他的时候,对他崇拜得无以复加,天知道一个人怎么可以忙成这样,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是连轴转。不过他转了不到一个月,忽然全面地懈怠下来,效率越来越低,什么都干不了。等到任务的期限临近时,他就开始发愁,心情一天比一天糟糕。这个同学是个很典型的例子,他的理想很高,期望自己能在各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可是他“得其中”了吗?我看不见得。因为沮丧的心情其实耗费了他许多不必要的时间精力。假如他理想没那么高,比如只期望自己把本专业学好,以他的能力,早就轻轻松松地当了系里的尖子。
很多时候,奇迹只能在气定神闲时创造。
长期的理想和近期的打算
现在我们把话题转回到高三学生身上。一个临近高考的学生该怎样设立他的理想?
理想当然分很多层面,有长期的理想,有近期的打算,甚至也包括今天应当完成哪些任务。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最需要确定的,首先是对于高考的理想。
是时候有一个明确的预期了,自己在高考时希望发挥出怎样的水平?
这个预期,首先不能太低。一个完全有实力考重本的学生,却对自己说二本也能接受,自然是不应该的。理想应当比自己目前的状态定得高一些,因为还有半年的时间,存在进步和改善的余地,要相信这一点。
当然,这又牵涉到一个前提,就是你必须对自己目前的状态有一个明晰的认知。这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只需要你客观地做个判断,排除不必要的情绪上的干扰——比如刻意贬低自己,或者是盲目的自大,这都不好,只是客观地评估一下你到目前为止所取得的成绩、排名、波动幅度,有必要的话,可以再请教一下老师。有的同学不习惯听老师的意见,实际上经验这个东西比你想象的重要得多。
认清了自己的现状,就把高考的目标较之现状稍稍拔高一些。问题就在这里——怎样判断拔高的幅度是否适宜呢?
能力是个浮动的数值
我的建议是,把这个长远的理想一步步细分下来,看看在每一次细分之后,是否都还能绰有余裕地完成?
好比说,我们也许会设置一个理想:半年时间熟记1万个单词。这两个数字都太大,以至于我们无法判断它是否超出我们的能力界限。那么不妨拿上笔和纸,计算一下:既然要熟记,只背一遍恐怕是不够的,我们预期要背上三遍。当然,第一遍时间最长,也许是四个月,第二遍一个月,第三遍再用一个月。
那么,头四个月,我们每个月要负担2500个单词,对这一任务的难度我们似乎认识得清楚了些。或者,我们再除以天数,每天将近100个单词,这就更清楚。如果再不清楚的话,你不妨试着今天就背100个,看看能不能完成?完成一次需要多少时间精力?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是否每天都能保证付出?
本质上说,所有的长远理想都是一样,必须存在细分的可能——细分同时也保证了可操作性。“我半年后要考上北京大学!”这个理想听上去很空,因为它和现实的距离很难直接去衡量;但“这个月我要做完这本练习册!”就具有了实践的可能。我们要考虑的就是一些实际的因素,比如摊到每一天头上要做多少。
分到越细,越要给自己留出一定的弹性来。比如你一天可以做20道题,但在规划长期理想的时候,你最好只给自己每天15道的预算,不要20道,更不要25道l这是因为,当你日复一日地坚持做它的时候,你的状态未必能一贯保持到如此之佳。好像我之前提到的那个大学同学,他给自己定的要求也是建立在实际能力基础上的,之前他确实创造过一个下午写完一篇论文的奇迹,所以他对自己说:“好,那我就安排一个下午写论文,不需要更多时间,因为我曾经做到过,我有这个能力,我需要逼自己一逼。”结果他失败了。他没考虑到能力是个浮动的数值,有时人的状态好些,有时就要差些。一个下午写完一篇论文,也许是因为之前他有很多的闲暇,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了对这篇论文的大量的考虑。可是当他每天都忙得团团转的时候,奇迹再也不会眷顾他。
不要夸大计算自己的余勇
在这样留有余裕的细分之后,有人会发现,累积起每日的安排,还并不足以达到长远的理想。正确的做法的是放低这个理想。并处理你苦恼、沮丧、悲观的情绪。但很多人不是这样,他们拒绝接受这一点,他们会回头去重新分一遍,把每一天、每一月的任务和目标向上加,像是要榨干每一分、每一毫的余力,终于险险地够上了 最初的预期。这时他们长舒了一口气,好像用这种方式延续了创造奇迹的可能。
可是正如我之前所说,奇迹只能在气定神闲时创造。
目标过高的人,在每一天的学习中,会被巨大的焦灼包围。在做题,在背书的过程中,他们关注的不仅是学习本身,还包括学习的进度,他们脑子里有一个声音催促:“快,快,赶快完成,不然你今天的任务就做不完。”你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有一个人这么整天不停地在你耳边重复同样的话,你的学习焦虑是会提升呢?还是下降?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这样,你越是着急想得到它,就离它越远。你的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着急”本身了。理想也是一样。
一旦今天的任务没有完成,而明天同样多的任务又向你涌来,你甚至不知道该先完成哪个好。这样的焦虑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你很快就会被绝望击倒。然后你就变成那只小白鼠,趴在笼子里一动不动,大考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你甚至懒得起一点挣扎的心。这就是理想设置得过于苛刻的人,往往怀着积极向上的心,期望做出十二分的努力,却在事实上变成了被理想和现实双重挤压之后,习得无助的失败者。
所以,需要的不是夸大计算自己的余勇,而是合理降低过高的预期。
而这其实是很难的。一个现在考年级一百名的人,经过合理的评估和计算,他高考时的名次大约可以提升到八十名。但这个结果他不能接受,他想进入前二十名。痛苦就在这里,实际上他应当接受八十名的预期,假如他要求更多,最后可能连八十名都拿不到。这是没有办法的,你已经花掉了十一年半的时间,剩下的只有半年。这半年你不可能无限度地提高,否则那十一年半的学习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必须接受这一点,你已经成为了现在这样,半年时间也只能提高到一个好得有限的份上,不可改变。这是由你的天资、所处的环境、过去十一年半的努力程度所共同决定的。你可以抱怨,但你能做的事已经很少。好比下围棋,已经到最后收官的阶段,翻盘的可能已经不大。可这又不完全等同于围棋,对于围棋来说,不能翻盘就没必要再走,但对于高三的你,收官阶段审慎对待,必然会有一些收获,体现在最后的高考成绩上,每一分都很关键。
只是不能期望这个收获无限大,大到可以实现任何不切实际的可能。认清现实有时确实会让人沮丧,却不该把过度的希望寄托于剩下的几个月时间。
预期应当从现实和理性出发
现在我们说得更长远一些,高考其实只是人生路上的第一个关口而已,对你的生涯而言,它很重要,但不是决定性的重要。没上过大学的学生,也有功成名就的;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也有发展不顺利的。这么说不是在宣扬高考无用论,毕竟受教育的环境越好,将来成功的几率越大。只是鼓励大家在设立对高考的预期时,不要以为预期得不够高,就是彻底否定了此后一生的成就。预期应当从现实和理性出发。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需要一种自信。有勇气对自身现状做一个清晰的判断,既不夸大,也不菲薄,只有真正自信的人才能做到。因为这些人相信,自己终究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让自己满意的人,所以他们敢于睁开眼睛,坦然面对过去曾经浪费的时间,以及将来任何可能的结果。而那些自以为是“取法其上”的人,强迫自己定下“高考成绩一定要提升100分”,或者“不能比某某差”,这样的暗示说到底还是一种怯懦的表现。因为他们认不清自己,不相信自己是能成就大器的人,不得已而用一种幻想来增强自己的信心——是的,所谓不切实际的预期,正是一种幻想。而整天用不切实际的预期去逼迫自己奋发的人,本质上说,和整天生活在梦幻之中的人一样,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可终究他们是会睁开眼的,意识到那样的理想不是自己所能实现,那一天他们会深深绝望。那一天来得越迟,他们绝望得越深。
所以,设立预期的同时,要有看清自己的自信。
(编校 李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