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每中途接班,我就成了“后妈”。怎样尽快摆脱“后妈难当”的局面,在班级内建立起良性师生关系,共同推进班级建设呢?对于新任“后妈”,学生首先观望你,才决定是否接受你。与其期待和学生“日久生情”,不如有备而来,主动出击,让学生对自己“一见钟情”。
一、先入为主,知己知彼度过磨合期
先入为主,先声夺人。班级管理工作也如同一场持久战,要想尽快理顺班级,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后妈”必須提前了解"敌人",打有准备之仗。一年前我再次接手“弱势班级”——八年级3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学初常规工作的规范化、严谨性对班主任一学期的工作的有效性、发展性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接班后第一件事是主动向前任详细了解班级基本现状,尤其是各位任课教师,他们才是发现班级问题的“旁观者”。通过沟通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整个班级思想消极、行动自由、没有一点学习气氛;学生们抱团严重、缺乏友爱;违纪事情时有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假期里我首先把带好班集体的愿望通过班级群传达给家长朋友和任课教师,并根据任课教师对于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好班级工作计划和座次表,推送给任课教师审阅并进一步完善补充。
中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变化时期,难免某些行为发生偏差,作为一个新上任的“后妈”,处理问题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冷静了解实情,客观分析,再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以免引起学生的对立情绪。
开学第一天发现两名男生烫了头发,我没有简单采用命令式的方法,私下沟通中发现他们自尊心强,要面子,死活不愿剪掉长发。一个男生抱怨道头发已经烫了半年多了,之前的“亲妈”都没说什么,我也不必小题大做。我结合前期对这两名男生的了解,尽量不挫伤他们的自尊,约定可以给一周的考虑时间,没想到第二天其中一位男生就减回了短发,我马上在班会上表扬他勇于担当,知错即改。另一位见状也很快剪掉长发,烫发风波就此平息。由于工作做在前,开学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为接下去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借势东风,巧妙诱导激发群体热情
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很大程度上 “弱势群体”表现得不够突出甚至毛病很多,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引导或者潜力挖掘不够造成的。如果我们能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展露自己的美好的一面,唤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成功的向往,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开学不久就是秋季运动会,由于消极群体较大,不少有能力的同学躲着不参加,就连走方队都凑不齐人,一名叫山的同学为了不上场千方百计把自己练顺拐了。结果运动会成绩可想而知。
不久之后的一次升旗仪式,我班一个女生琳义愤填膺的跑过来告诉我隔壁班说咱班学习不行、体育也不好,真是垃圾……闻后班级一片哗然,我感觉时机到了。
“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当天的班会课,我临时改换主题,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我们是垃圾吗?我们为什么给别人留下了垃圾的印象?我们要不要摘掉垃圾的头衔?该怎样做?激烈的讨论后同学们尖锐地指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表示虽然自身的基础很差,也有不少坏毛病,但还是愿意一点点去改变。我和全班同学一起定下了目标,小目标是通过一个月的努力夺得流动红旗,大目标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甩掉垃圾的帽子,成为学校“优秀班集体”。
此后的日子里同学间互相监督提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赢得了三年来的第一面流动红旗。一个月之后要送还红旗时,我故意说:流动红旗走了,不知道啥时候再来,咱们要不要和红旗合个影?有的孩子说好,皮小子安却说,不用,等下次红旗回来了我们再照。果然一个学期下来,我们又获得了多次流动红旗,孩子们如愿以偿和流动红旗合了影。
有了鼓励更有了动力,各种活动不再是推三阻四不参加,而是争着抢着报名。那个曾经把自己练顺拐的山同学本着不争馒头争口气的态度主动报名参加第二届运动会,从未跑过中长跑的他竟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我借机在班上大肆表扬了一番,他也对自己的能力大吃一惊,不仅对跑步产生了兴趣,还参加了校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
三、待生如友,一言一行总关情
工作中,我们感到师生交流困难,多半是教师以成人的、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学生造成的。想要理解学生的情结、情感变化,我们需要俯下身子,偶尔“穿一穿学生的鞋子”,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共情”。特别对于后进生,如果能视为知已,帮他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的自信心有个生根的“根据地”,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那慈母般的爱心,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
提起“老朱”,会立刻想起小猪佩奇。不是因为可爱,而是他很社会。父母常年在外经商对他疏于管理,造就了他性格顽劣、感情淡漠。他总是独来独往,不屑于和同学老师沟通。第一次见面他就仰起满是青春痘的脑袋送了个大大的白眼给我。由于他的成熟,同学们亲切地称他为 “老朱”。
开学不久,他参加市航模比赛,比赛回来我问他成绩怎么样啊?他很不耐烦的摆摆手:“说了你也不懂。”“你说说,没准我就懂了。”没想到他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从天气不给力、对手犯规到裁判不公,一股脑倾筐倒箧了出来。虽然满是牢骚,我依然笑眯眯地照单全收。
午间休息,我和同学闲聊中“无意”谈起了老朱,由衷赞叹老朱安静中洋溢着热情,沉默中散发着睿智。坐在不远处的老朱嘴角微微上扬。不久他的获奖证书来了,我在班上狠狠地一顿表扬,推荐他当选每周一星,当我把印有他照片的光荣榜送到他手里的时候,他终于咧着大嘴笑了,说:“老师,您知道吗?您是第一个表扬我的老师!这是我拿回家的第一份荣誉,我妈会吓坏的。” 就此我们成为朋友,他变得和我无话不谈。
接班是无奈的,“后妈”是辛苦的,但只要紧抓爱与信任这条主线用心投入,再冷漠的学生也会有共鸣,再差的班级也会有起色。所以,后妈不一定就是“惊吓”,真诚以待才是王道。
一、先入为主,知己知彼度过磨合期
先入为主,先声夺人。班级管理工作也如同一场持久战,要想尽快理顺班级,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后妈”必須提前了解"敌人",打有准备之仗。一年前我再次接手“弱势班级”——八年级3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学初常规工作的规范化、严谨性对班主任一学期的工作的有效性、发展性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接班后第一件事是主动向前任详细了解班级基本现状,尤其是各位任课教师,他们才是发现班级问题的“旁观者”。通过沟通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整个班级思想消极、行动自由、没有一点学习气氛;学生们抱团严重、缺乏友爱;违纪事情时有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假期里我首先把带好班集体的愿望通过班级群传达给家长朋友和任课教师,并根据任课教师对于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好班级工作计划和座次表,推送给任课教师审阅并进一步完善补充。
中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变化时期,难免某些行为发生偏差,作为一个新上任的“后妈”,处理问题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冷静了解实情,客观分析,再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以免引起学生的对立情绪。
开学第一天发现两名男生烫了头发,我没有简单采用命令式的方法,私下沟通中发现他们自尊心强,要面子,死活不愿剪掉长发。一个男生抱怨道头发已经烫了半年多了,之前的“亲妈”都没说什么,我也不必小题大做。我结合前期对这两名男生的了解,尽量不挫伤他们的自尊,约定可以给一周的考虑时间,没想到第二天其中一位男生就减回了短发,我马上在班会上表扬他勇于担当,知错即改。另一位见状也很快剪掉长发,烫发风波就此平息。由于工作做在前,开学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为接下去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借势东风,巧妙诱导激发群体热情
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很大程度上 “弱势群体”表现得不够突出甚至毛病很多,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引导或者潜力挖掘不够造成的。如果我们能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展露自己的美好的一面,唤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成功的向往,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开学不久就是秋季运动会,由于消极群体较大,不少有能力的同学躲着不参加,就连走方队都凑不齐人,一名叫山的同学为了不上场千方百计把自己练顺拐了。结果运动会成绩可想而知。
不久之后的一次升旗仪式,我班一个女生琳义愤填膺的跑过来告诉我隔壁班说咱班学习不行、体育也不好,真是垃圾……闻后班级一片哗然,我感觉时机到了。
“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当天的班会课,我临时改换主题,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我们是垃圾吗?我们为什么给别人留下了垃圾的印象?我们要不要摘掉垃圾的头衔?该怎样做?激烈的讨论后同学们尖锐地指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表示虽然自身的基础很差,也有不少坏毛病,但还是愿意一点点去改变。我和全班同学一起定下了目标,小目标是通过一个月的努力夺得流动红旗,大目标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甩掉垃圾的帽子,成为学校“优秀班集体”。
此后的日子里同学间互相监督提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赢得了三年来的第一面流动红旗。一个月之后要送还红旗时,我故意说:流动红旗走了,不知道啥时候再来,咱们要不要和红旗合个影?有的孩子说好,皮小子安却说,不用,等下次红旗回来了我们再照。果然一个学期下来,我们又获得了多次流动红旗,孩子们如愿以偿和流动红旗合了影。
有了鼓励更有了动力,各种活动不再是推三阻四不参加,而是争着抢着报名。那个曾经把自己练顺拐的山同学本着不争馒头争口气的态度主动报名参加第二届运动会,从未跑过中长跑的他竟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我借机在班上大肆表扬了一番,他也对自己的能力大吃一惊,不仅对跑步产生了兴趣,还参加了校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
三、待生如友,一言一行总关情
工作中,我们感到师生交流困难,多半是教师以成人的、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学生造成的。想要理解学生的情结、情感变化,我们需要俯下身子,偶尔“穿一穿学生的鞋子”,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共情”。特别对于后进生,如果能视为知已,帮他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的自信心有个生根的“根据地”,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那慈母般的爱心,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
提起“老朱”,会立刻想起小猪佩奇。不是因为可爱,而是他很社会。父母常年在外经商对他疏于管理,造就了他性格顽劣、感情淡漠。他总是独来独往,不屑于和同学老师沟通。第一次见面他就仰起满是青春痘的脑袋送了个大大的白眼给我。由于他的成熟,同学们亲切地称他为 “老朱”。
开学不久,他参加市航模比赛,比赛回来我问他成绩怎么样啊?他很不耐烦的摆摆手:“说了你也不懂。”“你说说,没准我就懂了。”没想到他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从天气不给力、对手犯规到裁判不公,一股脑倾筐倒箧了出来。虽然满是牢骚,我依然笑眯眯地照单全收。
午间休息,我和同学闲聊中“无意”谈起了老朱,由衷赞叹老朱安静中洋溢着热情,沉默中散发着睿智。坐在不远处的老朱嘴角微微上扬。不久他的获奖证书来了,我在班上狠狠地一顿表扬,推荐他当选每周一星,当我把印有他照片的光荣榜送到他手里的时候,他终于咧着大嘴笑了,说:“老师,您知道吗?您是第一个表扬我的老师!这是我拿回家的第一份荣誉,我妈会吓坏的。” 就此我们成为朋友,他变得和我无话不谈。
接班是无奈的,“后妈”是辛苦的,但只要紧抓爱与信任这条主线用心投入,再冷漠的学生也会有共鸣,再差的班级也会有起色。所以,后妈不一定就是“惊吓”,真诚以待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