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壮语是广西大多数壮族儿童的母语,民族文化是壮族教育的重要根基。长期以来,广西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之所以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民族文化教育的关照。本文基于壮汉双语教育模式创新的实践,提出了建构壮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的设想,为学校教育中传承壮族文化提供学理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壮族;民族文化课程;壮汉双语教育模式
【作者】韦兰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壮文推行办公室主任。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G7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5)02-0165-007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THNIC CULTURAL COURESES
IN ZHUANG REGION: Reflection on Innovation of the
Zhuang-Chinese Bilingual Educational Model
Wei Lanming
Abstract: The Zhuang language is the mother tongue for most Zhuang children in Guangxi, and ethnic culture is a crucial foundation for Zhuang education The reason why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minority areas of Guangxi is poor for a long time is the absence of ethnic cultural education to a great extent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Zhuang-Chinese bilingual educational model, the paper proposes an assumption to construct ethnic cultural courses in Zhuang region so a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evidence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inheritance of Zhuang culture in school education
Key Words: Zhuang nationality; ethnic cultural courses; Zhuang-Chinese bilingual educational model
一、广西民族教育质量的现实困境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以壮族为自治主体的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县有64个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桂中和桂西北。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与全国全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教育指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广西平均水平。2013年,64个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863%(广西90%,全国923%),分别低于全区37、全国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9%(广西78%,全国86%),分别低于全区9、全国17个百分点。这些差距反映出广西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较低,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突出的质量问题,民族教育特殊性还需要加大力度研究,民族差异性和特殊需求也应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
表1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在校生占学生比重(%)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一、义务教育3691.小学349353357361366376 2.初中359356350347347352二、高中阶段教育34343321.普通高中3643703743683683712.中等职业学校318313294314328293三、高等教育3453093113243153021.普通高校3333113153173152952.研究生1461521421431431703.成人高等教育408319318347337336注:数据来源于广西教育事业统计资料。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广西少数民族19575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3794%。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水平角度看,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占学生比重应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比重大致相当,但是,从表1数据看,少数民族在校生占各层次学生的比重均低于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再次印证了少数民族教育水平较低的事实。表1数据还有一项规律性的变化:越往高一级层次学段,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所占比例越低,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差距越大。如2013年:初中生低于小学生24个百分点、高中(含中职)生低于初中生2个百分点、普通高校大学生低高中生37个百分点、研究生低于普通高校大学生125个百分点;小学、初中、高中、普通高校、研究生的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低于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034、274、474、844、2094个百分点。显而易见,在小学阶段,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比较高,在校生占的比重与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例大致相当,一到初中阶段,少数民族在校生比重下降非常明显,说明少数民族学生辍学率高、流失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实行“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和发放生活补助)政策以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已不再是主要原因,而其他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有学校管理水平低、教育观念落后、师资薄弱等,但更深层次原因是少数民族学生具有民族性特点,有语言、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但这些特点和差异在学校教育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解决。“汉族学生的家庭环境与学校的环境有很大的相似性,而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相距甚远。因此,汉族学生能利用自己的经验与习惯学习新知识,用心理学术语说,就是能获得知识的正迁移;而少数民族学生则较少能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习惯获得学校的知识,甚至他先前的知识和经验对在学校学习新知识有一种干扰作用,即为负迁移。”[1]5“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生活、民族文化相脱离”,“课程内容忽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特有文化背景及由此带来的差异,影响了学生发展。”[2]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缺乏对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文化背景的关照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业质量差的根本原因。民族地区中小学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重视国家课程和普适性知识的传授,忽视少数民族学生语言文化的适切性和民族文化、“地方性知识”的传承,由此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难以适应学校教学内容,学业质量相对较低的现实困境。 要增强广西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逐步提高其学业成绩,使少数民族学生能真正“学得好”“用得上”,从根本上说是要在学校课程中实施民族文化教育。如何将民族文化教育纳入广西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其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进而提高其学业质量,是少数民族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基于广西壮汉双语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提出了建构壮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体系的设想。
二、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的特点和问题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最具特质的一种教育形式。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除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目的语(通用语言)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外,还特别具有民族文化教育的特色功能——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双语教学模式是少数民族学校实施双语教育的教学形式,其模式的构建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族文化教育的呈现方式和现实效果。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广西壮族地区的部分中小学系统地开展壮汉双语教育,1990年以后创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壮汉双语教育“同步教学模式”,在民族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壮汉双语教育“同步教学”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
(一)壮汉双语教育“同步教学模式”的特点
民族教育研究198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在武鸣、德保两县开展壮文进小学试点。1984年扩大到45个壮族聚居县(市)中小学。从1981年到1989年,广西壮文教学工作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管,采用的是以壮语文为主的双语教学模式。其要点是低年级学习壮文,开壮文课程,三、四年级开始学习汉语文,开国家课程。由于国家课程开设较晚,教学难以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致使小学高年级壮文班学生的汉语课程学习成绩上不去,家长、学校反对意见较大。在这种背景下,1990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下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自治区壮文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纪要的通知》提出:“当前壮文工作,仍处于试点阶段。要以壮文进小学为重点,逐步实现壮文进小学‘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办学方针。壮文初中只开设必修课,壮文高中暂不推行。”并决定从1990年起,壮文进校工作从区语委转交区教委管理。
从1991年起,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武鸣、德保、横县等24个县(市、区)的126所壮汉双语实验小学(含教学点)推广应用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实验。其特点是:
1遵循教育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其中“以壮为主”是前提、基础;“壮汉结合,以壮促汉”是方法、手段;“壮汉兼通”是目标。“以壮为主”主要体现在学期预备班以壮语、壮文为主,一般不使用汉语教学;在小学阶段坚持“先壮后汉,以壮促汉”的教学原则,在课程安排顺序上先上壮文课,后上汉文课。由此可见,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教学思路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和借助母语学习第二语言的语言学习规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2双语“同步”特点鲜明。包括:(1)教材同步。一种教材壮汉两种文字版本,课程教学内容同步。(2)教师同步。由一位教师同时上壮汉双语课。(3)课时安排同步。第一节课用壮语教学,第二节课用汉语教学。(4)学生同步学习壮汉双语文。
3壮汉双语课程有机结合。将小学汉语文教材翻译成壮文教材,使用壮文教学国家课程内容,使国家课程(汉文课)和地方课程(壮文课)有机结合。
4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有一定优势。同步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母语优势对壮族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可以有效开发其智力、培养潜能;“壮汉结合,以壮促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借助壮语文教学功能帮助壮族学生从壮语文向国家通用语文过渡,从而提高其以汉语文为工具的各科学习成绩。
(二)壮汉双语教育“同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多年的实践表明,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在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民族语文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脱节。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民族语言文字与本民族文化密不可分。因此,语言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教育。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看,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存在壮语文教育与壮族文化教育脱节的问题。壮汉双语同步教学使用的教材是同一课程内容的壮汉两种版本教材,教学内容完全是一样的。因此,壮汉同步教学实质上是以壮语讲授汉语和汉文化,或者说是以壮文为工具传播中华民族主流文化,使学生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2对壮汉双语师资要求高。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要求双语教师必须精通壮汉两种语言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师资条件要求较高。目前,广西壮汉双语教师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双语师资培养和培训难度大等问题。
3壮汉双语教学缺乏有效衔接。壮汉双语教学只在部分壮族小学及学前班开展,少数农村初中开设有壮文必修课,高中不开设壮文课。壮汉双语教学在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缺乏有效衔接和可持续性。
在以上三个问题中,第一点是最突出的。
三、壮汉双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机遇
学校是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学活动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民族文化传承只有进入学校正规的教学与课程中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教育工作,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法规,为壮汉双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
(一)国家宏观的教育政策背景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了我国中小学实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帷幕,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实行课程的分级管理,确立了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并明确指出“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进入学校课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全面加强学前双语教育。国家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这就为民族地区大力开展双语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汉双语教育的改革规划
2011年发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壮汉双语教育作为广西义务教育改革的战略重点,其第五章第十三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部分指出:“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合理布局中小学壮文学校,支持双语教师培养培训、教学研究、课程教材开发,提高壮汉双语教学质量。”
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教育厅等部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壮汉双语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完善壮汉双语教育体系”“创新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建设”等具体的意见和措施,为壮汉双语教育模式改革和壮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制度支持和重要保障,标志壮汉双语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四、壮汉双语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壮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的建构
(一)壮汉双语教育模式的创新
1将壮族优秀文化纳入壮语文课程内容。壮语文教材按照《壮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编写,主要内容反映壮族文化。壮语文教材开发编写,坚持壮文与壮族文化教育相结合原则,传承和弘扬壮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反映壮族民俗、历史、人物、节日、经济社会发展和风土人情等民族文化。一是壮族民风民俗。壮族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俗方面都有鲜明的民风民俗特色。有生态文化、那文化、麽文化、铜鼓文化、节日文化、歌圩文化、服饰文化、美食文化等等。二是壮族历史知识。主要包括典籍文献、历史名人、名胜古迹、地名、民间故事、史诗等方面的知识。它们对学生认识、学习和研究壮族历史、族源、壮族灿烂的科学文化和壮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关系、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课程价值。三是壮族地区自然地理知识。主要包括广西地理位置、土地面积、壮族人口、民族组成与分布、地形、气候、交通、物产、动物、植物、河流,以及著名的自然风景等等。这些自然地理要素是对学生进行自然常识、科学知识、地理环境等方面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和天然教材。四是壮族文学艺术。壮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学艺术 ,审美文化资源丰富且独特。壮族《布洛陀经诗》《布伯 》《莫一大王》《马骨胡之歌 》 等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叙事长诗的传承。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在各学段有针对性地选部分壮族民风民俗、历史、地理知识和文学艺术编入壮语文教材。
2以传承壮族文化为目的创建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建立受制于语言使用环境和民族文字社会使用功能,也就是说,民族语言和文字的社会使用程度决定着建立怎样的民族双语教学模式。广西大部分壮族地区基本通行汉语,且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应探索以传承和弘扬壮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建立多种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实验。
(1)壮汉双语教育二类教学模式。是指壮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壮汉双语学校全部开设国家课程,同时开设一门壮语文必修课,且比国家课程适度提前开课。这种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既有民族语文过渡性,又有保留性。其特点之一是壮语文教育与壮文化教育紧密结合,既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和创新精神,又能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壮族传统文化,实现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才目标。(见图1)
图1壮汉双语教育二类教学模式图
(2)壮族文化课程双语教学模式。壮族作为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分布地域广阔,聚居程度有异,杂居方式多样。壮族地区在语言使用方面,有壮语区、双语区、多语区和汉语区。这样的居情、语情,决定了双语教学模式多样性,民族文化教育特色性。因此,在已通行汉语的壮族地区或壮族学生数量较多的城镇中小学校,应该以传承壮族文化来开展壮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中开设壮族文化课,在壮族文化课中介绍壮语文知识。这种模式不以培养双语人为目的,而是通过壮族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壮族语言文字,培养的是双文化人。
(3)普通高中选修课双语教学模式。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高中生踏入成人的“门槛”,已具有个性人格,民族感日益增强,归宿感日趋强烈,对本民族文化认知和了解自然形成一种愿望。作为壮族人的高中生,他们需要知道壮族有哪些传统文化、有哪些民族特点,更需要了解最具有民族特征的壮族语言和文字。随着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普通高中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改革的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后,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部分,为开展普通高中壮汉双语教育提供政策保障,在普通高中开设壮文选修课是完全可行而且非常必要。在壮族地区或壮族学生数量较多的普通高中开设壮语文选修课程,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壮族学生多一种选择。引导和鼓励高中学生选修壮语文课程,传承壮族文化,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壮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的建构
我们认为,当前的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改革应注重将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加强和丰富壮族文化教育的内涵和特征,逐步建构壮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课程。
1突出民族文化传承内容。民族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驱动内力,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作用。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的民族意识,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必须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教育则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惟有民族性的教育才是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富有生命力的工具。”[3]386有必要在壮汉双语教育中适当增加或融入具有壮族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内容,让学生从壮汉双语教育中获得文化的认知,逐渐产生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有学者指出,“没有文化的认知,就难以萌生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民族的认同也失去了根基,其逻辑结果是丧失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基石,仅有民族的政治符码,也没有民族内在的精、气、神。”[4]在壮汉双语教育模式改革中突出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可以考虑:一是在壮汉同步教学模式中尽可能多举一些壮族地区生活中的例子,或者经常将壮汉两种语言文化的不同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二是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开发壮语文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把地方、民族、社区的文化内容编入教材。 2大力开发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壮汉双语教育一方面在促进壮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壮族语言文化传承方面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开发。这方面我们以前做得还远远不够。“事实上,人类对语言的习得与对文化的习得一样,可以通过双语教育的途径实现。”[5]因此,需要在壮汉双语教育中树立民族文化课程资源观,大力开发民族文化课程资源。正如滕星教授指出的:“壮族地区的学校应树立壮族语言文化的课程资源意识,将壮汉双语教育的目标从促进汉语文学习转向开发壮族语言文字资源。”[6]这需要双语教师认真学好壮汉两种语言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广西民族大学壮语言文学专家蒙元耀认为,“壮文押韵、双关、比喻等艺术手法,假如用另外的语言来翻译,将会丢失很多信息,人们得不到那些传神的东西。”[7]112这里讲“传神的东西”就是壮语的一种语言神韵,也就是壮语言特色。比如“ Gyaeuj lij haeu hing, couh siengj hingz vunz. ” 这一句壮语俗语,单从字面上理解是:“头还有姜的臭味,就想赢别人。” 如果这样壮直译汉,人们读起来还是一头雾水,不明就里,无从理解。但是一旦了解壮族的文化,就一目了然。因为在壮族群众的实际生活里,小孩出生满月要做满月酒,当中少不了的一个环节就是煮一锅生姜水来给满月的婴儿洗头,这样小孩以后就身体健壮而少病。这句壮语翻译成汉语应该是:“乳臭未干,就想超过别人,不自量力。”除此之外还有“roengzlae”(下楼梯),指的是女孩出嫁,“laeujceiz”(糍粑酒),说的是满月酒等等。所以说,双语教师教学壮文,不但要教学生学习掌握文字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习掌握壮语言文化,要带领学生去开发积淀在壮族语言背后深厚的壮族文化资源。
3建立有效衔接的壮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体系。以往的同步教学模式只重视在小学阶段开展壮汉双语教育,导致壮汉双语教育缺乏有效衔接。壮汉双语教育是广西壮族地区中小学的一种法定教育体制,也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我们认为,在师资和教学条件具备,学生、家长和教师愿意参加的小学(含学前班)、初中和高中阶段建立各有侧重的壮汉双语教育课程,形成一个包括基础教育各学段(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在内的系统性、连续性、全面性的壮汉双语教育课程教学体系。
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壮汉双语教育工作的意见》中的“完善壮汉双语教育体系”部分指出“预备班(学前阶段)以壮文教学活动为主;小学按照“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办学方针,积极开展壮汉双语教学实验工作,且壮文课程比学习国家课程适度提前;初中按国家规定,全部开设国家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汉语)授课,开设壮文必修课,且比学习国家课程适度提前;高中阶段可在选修课程科目内开设壮文选修课。”
我们认为,应在目前开展的壮汉双语教育体系建设中大力加强、不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将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有机整合起来,在壮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中逐步建立一套有效衔接的民族文化课程体系。
有学者指出:“壮族文化认知教育的教材编写要以‘认识壮乡→热爱壮乡→建设壮乡’为主线,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内容到形式分序列编写,形成序列化的教材体系。在内容的安排上,学前教育阶段以壮族的歌谣、游戏、简单的民间工艺制作等体验式认知为主;初等教育阶段以《布洛陀》、《嘹歌》、《传扬歌》、神话、花山壁画、铜鼓、壮锦等感性的民族风情为学习内容,培养对壮族文化认知的兴趣;中等教育阶段以壮族的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等为学习内容。”[8]139这给我们建立符合不同学龄阶段壮族学生认知特点的壮族文化课程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借鉴。基础教育阶段壮族文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应是:(1)学前班注重壮族文化知识的启蒙,以简单的壮族歌谣、游戏和民间工艺制作等体验式活动为主;(2)小学阶段应注重壮族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对壮族文化的兴趣,注重从儿童的生活体验出发,以生动形象的壮族童话、故事、歌谣、传说以及简易的活动为主;(3)初中阶段开始注重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授,指导学生阅读或上网浏览关于壮族文化的知识并参与讨论,也可通过开设一些选修课或活动课参与壮族文化的体验,写一些关于壮族文化的读后感;(4)高中阶段通过选修课的开设,让学生学习、了解壮族文化的故事或英雄史诗,更为系统地了解铜鼓、花山壁画等壮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 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孟凡丽.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研究:回顾与前瞻[J].贵州民族研究,2002(4).
[3]滕大春.外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杨丽萍.从文化认知、文化自信到民族认同的转化与整合:壮族认同教育新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6)
[5]古力加娜提·艾乃吐拉.论双语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J].双语教育研究,2014 (3).
[6]滕 星.壮汉双语教育的问题及转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7]黄永和.壮文[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2.
[8]杨丽萍.壮族教育与文化传承[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付广华〕
【关键词】壮族;民族文化课程;壮汉双语教育模式
【作者】韦兰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壮文推行办公室主任。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G7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5)02-0165-007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THNIC CULTURAL COURESES
IN ZHUANG REGION: Reflection on Innovation of the
Zhuang-Chinese Bilingual Educational Model
Wei Lanming
Abstract: The Zhuang language is the mother tongue for most Zhuang children in Guangxi, and ethnic culture is a crucial foundation for Zhuang education The reason why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minority areas of Guangxi is poor for a long time is the absence of ethnic cultural education to a great extent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Zhuang-Chinese bilingual educational model, the paper proposes an assumption to construct ethnic cultural courses in Zhuang region so a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evidence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inheritance of Zhuang culture in school education
Key Words: Zhuang nationality; ethnic cultural courses; Zhuang-Chinese bilingual educational model
一、广西民族教育质量的现实困境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以壮族为自治主体的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县有64个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桂中和桂西北。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与全国全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教育指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广西平均水平。2013年,64个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863%(广西90%,全国923%),分别低于全区37、全国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9%(广西78%,全国86%),分别低于全区9、全国17个百分点。这些差距反映出广西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较低,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突出的质量问题,民族教育特殊性还需要加大力度研究,民族差异性和特殊需求也应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
表1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在校生占学生比重(%)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一、义务教育3691.小学349353357361366376 2.初中359356350347347352二、高中阶段教育34343321.普通高中3643703743683683712.中等职业学校318313294314328293三、高等教育3453093113243153021.普通高校3333113153173152952.研究生1461521421431431703.成人高等教育408319318347337336注:数据来源于广西教育事业统计资料。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广西少数民族19575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3794%。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水平角度看,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占学生比重应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比重大致相当,但是,从表1数据看,少数民族在校生占各层次学生的比重均低于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再次印证了少数民族教育水平较低的事实。表1数据还有一项规律性的变化:越往高一级层次学段,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所占比例越低,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差距越大。如2013年:初中生低于小学生24个百分点、高中(含中职)生低于初中生2个百分点、普通高校大学生低高中生37个百分点、研究生低于普通高校大学生125个百分点;小学、初中、高中、普通高校、研究生的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低于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034、274、474、844、2094个百分点。显而易见,在小学阶段,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比较高,在校生占的比重与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例大致相当,一到初中阶段,少数民族在校生比重下降非常明显,说明少数民族学生辍学率高、流失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实行“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和发放生活补助)政策以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已不再是主要原因,而其他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有学校管理水平低、教育观念落后、师资薄弱等,但更深层次原因是少数民族学生具有民族性特点,有语言、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但这些特点和差异在学校教育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解决。“汉族学生的家庭环境与学校的环境有很大的相似性,而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相距甚远。因此,汉族学生能利用自己的经验与习惯学习新知识,用心理学术语说,就是能获得知识的正迁移;而少数民族学生则较少能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习惯获得学校的知识,甚至他先前的知识和经验对在学校学习新知识有一种干扰作用,即为负迁移。”[1]5“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生活、民族文化相脱离”,“课程内容忽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特有文化背景及由此带来的差异,影响了学生发展。”[2]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缺乏对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文化背景的关照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业质量差的根本原因。民族地区中小学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重视国家课程和普适性知识的传授,忽视少数民族学生语言文化的适切性和民族文化、“地方性知识”的传承,由此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难以适应学校教学内容,学业质量相对较低的现实困境。 要增强广西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逐步提高其学业成绩,使少数民族学生能真正“学得好”“用得上”,从根本上说是要在学校课程中实施民族文化教育。如何将民族文化教育纳入广西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其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进而提高其学业质量,是少数民族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基于广西壮汉双语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提出了建构壮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体系的设想。
二、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的特点和问题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最具特质的一种教育形式。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除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目的语(通用语言)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外,还特别具有民族文化教育的特色功能——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双语教学模式是少数民族学校实施双语教育的教学形式,其模式的构建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族文化教育的呈现方式和现实效果。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广西壮族地区的部分中小学系统地开展壮汉双语教育,1990年以后创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壮汉双语教育“同步教学模式”,在民族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壮汉双语教育“同步教学”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
(一)壮汉双语教育“同步教学模式”的特点
民族教育研究198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在武鸣、德保两县开展壮文进小学试点。1984年扩大到45个壮族聚居县(市)中小学。从1981年到1989年,广西壮文教学工作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管,采用的是以壮语文为主的双语教学模式。其要点是低年级学习壮文,开壮文课程,三、四年级开始学习汉语文,开国家课程。由于国家课程开设较晚,教学难以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致使小学高年级壮文班学生的汉语课程学习成绩上不去,家长、学校反对意见较大。在这种背景下,1990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下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自治区壮文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纪要的通知》提出:“当前壮文工作,仍处于试点阶段。要以壮文进小学为重点,逐步实现壮文进小学‘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办学方针。壮文初中只开设必修课,壮文高中暂不推行。”并决定从1990年起,壮文进校工作从区语委转交区教委管理。
从1991年起,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武鸣、德保、横县等24个县(市、区)的126所壮汉双语实验小学(含教学点)推广应用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实验。其特点是:
1遵循教育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其中“以壮为主”是前提、基础;“壮汉结合,以壮促汉”是方法、手段;“壮汉兼通”是目标。“以壮为主”主要体现在学期预备班以壮语、壮文为主,一般不使用汉语教学;在小学阶段坚持“先壮后汉,以壮促汉”的教学原则,在课程安排顺序上先上壮文课,后上汉文课。由此可见,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教学思路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和借助母语学习第二语言的语言学习规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2双语“同步”特点鲜明。包括:(1)教材同步。一种教材壮汉两种文字版本,课程教学内容同步。(2)教师同步。由一位教师同时上壮汉双语课。(3)课时安排同步。第一节课用壮语教学,第二节课用汉语教学。(4)学生同步学习壮汉双语文。
3壮汉双语课程有机结合。将小学汉语文教材翻译成壮文教材,使用壮文教学国家课程内容,使国家课程(汉文课)和地方课程(壮文课)有机结合。
4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有一定优势。同步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母语优势对壮族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可以有效开发其智力、培养潜能;“壮汉结合,以壮促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借助壮语文教学功能帮助壮族学生从壮语文向国家通用语文过渡,从而提高其以汉语文为工具的各科学习成绩。
(二)壮汉双语教育“同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多年的实践表明,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在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民族语文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脱节。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民族语言文字与本民族文化密不可分。因此,语言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教育。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看,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存在壮语文教育与壮族文化教育脱节的问题。壮汉双语同步教学使用的教材是同一课程内容的壮汉两种版本教材,教学内容完全是一样的。因此,壮汉同步教学实质上是以壮语讲授汉语和汉文化,或者说是以壮文为工具传播中华民族主流文化,使学生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2对壮汉双语师资要求高。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要求双语教师必须精通壮汉两种语言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师资条件要求较高。目前,广西壮汉双语教师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双语师资培养和培训难度大等问题。
3壮汉双语教学缺乏有效衔接。壮汉双语教学只在部分壮族小学及学前班开展,少数农村初中开设有壮文必修课,高中不开设壮文课。壮汉双语教学在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缺乏有效衔接和可持续性。
在以上三个问题中,第一点是最突出的。
三、壮汉双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机遇
学校是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学活动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民族文化传承只有进入学校正规的教学与课程中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教育工作,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法规,为壮汉双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
(一)国家宏观的教育政策背景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了我国中小学实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帷幕,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实行课程的分级管理,确立了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并明确指出“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进入学校课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全面加强学前双语教育。国家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这就为民族地区大力开展双语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汉双语教育的改革规划
2011年发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壮汉双语教育作为广西义务教育改革的战略重点,其第五章第十三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部分指出:“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合理布局中小学壮文学校,支持双语教师培养培训、教学研究、课程教材开发,提高壮汉双语教学质量。”
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教育厅等部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壮汉双语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完善壮汉双语教育体系”“创新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建设”等具体的意见和措施,为壮汉双语教育模式改革和壮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制度支持和重要保障,标志壮汉双语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四、壮汉双语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壮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的建构
(一)壮汉双语教育模式的创新
1将壮族优秀文化纳入壮语文课程内容。壮语文教材按照《壮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编写,主要内容反映壮族文化。壮语文教材开发编写,坚持壮文与壮族文化教育相结合原则,传承和弘扬壮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反映壮族民俗、历史、人物、节日、经济社会发展和风土人情等民族文化。一是壮族民风民俗。壮族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俗方面都有鲜明的民风民俗特色。有生态文化、那文化、麽文化、铜鼓文化、节日文化、歌圩文化、服饰文化、美食文化等等。二是壮族历史知识。主要包括典籍文献、历史名人、名胜古迹、地名、民间故事、史诗等方面的知识。它们对学生认识、学习和研究壮族历史、族源、壮族灿烂的科学文化和壮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关系、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课程价值。三是壮族地区自然地理知识。主要包括广西地理位置、土地面积、壮族人口、民族组成与分布、地形、气候、交通、物产、动物、植物、河流,以及著名的自然风景等等。这些自然地理要素是对学生进行自然常识、科学知识、地理环境等方面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和天然教材。四是壮族文学艺术。壮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学艺术 ,审美文化资源丰富且独特。壮族《布洛陀经诗》《布伯 》《莫一大王》《马骨胡之歌 》 等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叙事长诗的传承。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在各学段有针对性地选部分壮族民风民俗、历史、地理知识和文学艺术编入壮语文教材。
2以传承壮族文化为目的创建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建立受制于语言使用环境和民族文字社会使用功能,也就是说,民族语言和文字的社会使用程度决定着建立怎样的民族双语教学模式。广西大部分壮族地区基本通行汉语,且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应探索以传承和弘扬壮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建立多种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实验。
(1)壮汉双语教育二类教学模式。是指壮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壮汉双语学校全部开设国家课程,同时开设一门壮语文必修课,且比国家课程适度提前开课。这种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既有民族语文过渡性,又有保留性。其特点之一是壮语文教育与壮文化教育紧密结合,既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和创新精神,又能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壮族传统文化,实现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才目标。(见图1)
图1壮汉双语教育二类教学模式图
(2)壮族文化课程双语教学模式。壮族作为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分布地域广阔,聚居程度有异,杂居方式多样。壮族地区在语言使用方面,有壮语区、双语区、多语区和汉语区。这样的居情、语情,决定了双语教学模式多样性,民族文化教育特色性。因此,在已通行汉语的壮族地区或壮族学生数量较多的城镇中小学校,应该以传承壮族文化来开展壮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中开设壮族文化课,在壮族文化课中介绍壮语文知识。这种模式不以培养双语人为目的,而是通过壮族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壮族语言文字,培养的是双文化人。
(3)普通高中选修课双语教学模式。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高中生踏入成人的“门槛”,已具有个性人格,民族感日益增强,归宿感日趋强烈,对本民族文化认知和了解自然形成一种愿望。作为壮族人的高中生,他们需要知道壮族有哪些传统文化、有哪些民族特点,更需要了解最具有民族特征的壮族语言和文字。随着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普通高中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改革的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后,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部分,为开展普通高中壮汉双语教育提供政策保障,在普通高中开设壮文选修课是完全可行而且非常必要。在壮族地区或壮族学生数量较多的普通高中开设壮语文选修课程,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壮族学生多一种选择。引导和鼓励高中学生选修壮语文课程,传承壮族文化,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壮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的建构
我们认为,当前的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改革应注重将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加强和丰富壮族文化教育的内涵和特征,逐步建构壮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课程。
1突出民族文化传承内容。民族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驱动内力,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作用。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的民族意识,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必须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教育则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惟有民族性的教育才是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富有生命力的工具。”[3]386有必要在壮汉双语教育中适当增加或融入具有壮族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内容,让学生从壮汉双语教育中获得文化的认知,逐渐产生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有学者指出,“没有文化的认知,就难以萌生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民族的认同也失去了根基,其逻辑结果是丧失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基石,仅有民族的政治符码,也没有民族内在的精、气、神。”[4]在壮汉双语教育模式改革中突出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可以考虑:一是在壮汉同步教学模式中尽可能多举一些壮族地区生活中的例子,或者经常将壮汉两种语言文化的不同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二是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开发壮语文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把地方、民族、社区的文化内容编入教材。 2大力开发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壮汉双语教育一方面在促进壮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壮族语言文化传承方面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开发。这方面我们以前做得还远远不够。“事实上,人类对语言的习得与对文化的习得一样,可以通过双语教育的途径实现。”[5]因此,需要在壮汉双语教育中树立民族文化课程资源观,大力开发民族文化课程资源。正如滕星教授指出的:“壮族地区的学校应树立壮族语言文化的课程资源意识,将壮汉双语教育的目标从促进汉语文学习转向开发壮族语言文字资源。”[6]这需要双语教师认真学好壮汉两种语言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广西民族大学壮语言文学专家蒙元耀认为,“壮文押韵、双关、比喻等艺术手法,假如用另外的语言来翻译,将会丢失很多信息,人们得不到那些传神的东西。”[7]112这里讲“传神的东西”就是壮语的一种语言神韵,也就是壮语言特色。比如“ Gyaeuj lij haeu hing, couh siengj hingz vunz. ” 这一句壮语俗语,单从字面上理解是:“头还有姜的臭味,就想赢别人。” 如果这样壮直译汉,人们读起来还是一头雾水,不明就里,无从理解。但是一旦了解壮族的文化,就一目了然。因为在壮族群众的实际生活里,小孩出生满月要做满月酒,当中少不了的一个环节就是煮一锅生姜水来给满月的婴儿洗头,这样小孩以后就身体健壮而少病。这句壮语翻译成汉语应该是:“乳臭未干,就想超过别人,不自量力。”除此之外还有“roengzlae”(下楼梯),指的是女孩出嫁,“laeujceiz”(糍粑酒),说的是满月酒等等。所以说,双语教师教学壮文,不但要教学生学习掌握文字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习掌握壮语言文化,要带领学生去开发积淀在壮族语言背后深厚的壮族文化资源。
3建立有效衔接的壮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体系。以往的同步教学模式只重视在小学阶段开展壮汉双语教育,导致壮汉双语教育缺乏有效衔接。壮汉双语教育是广西壮族地区中小学的一种法定教育体制,也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我们认为,在师资和教学条件具备,学生、家长和教师愿意参加的小学(含学前班)、初中和高中阶段建立各有侧重的壮汉双语教育课程,形成一个包括基础教育各学段(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在内的系统性、连续性、全面性的壮汉双语教育课程教学体系。
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壮汉双语教育工作的意见》中的“完善壮汉双语教育体系”部分指出“预备班(学前阶段)以壮文教学活动为主;小学按照“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办学方针,积极开展壮汉双语教学实验工作,且壮文课程比学习国家课程适度提前;初中按国家规定,全部开设国家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汉语)授课,开设壮文必修课,且比学习国家课程适度提前;高中阶段可在选修课程科目内开设壮文选修课。”
我们认为,应在目前开展的壮汉双语教育体系建设中大力加强、不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将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有机整合起来,在壮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中逐步建立一套有效衔接的民族文化课程体系。
有学者指出:“壮族文化认知教育的教材编写要以‘认识壮乡→热爱壮乡→建设壮乡’为主线,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内容到形式分序列编写,形成序列化的教材体系。在内容的安排上,学前教育阶段以壮族的歌谣、游戏、简单的民间工艺制作等体验式认知为主;初等教育阶段以《布洛陀》、《嘹歌》、《传扬歌》、神话、花山壁画、铜鼓、壮锦等感性的民族风情为学习内容,培养对壮族文化认知的兴趣;中等教育阶段以壮族的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等为学习内容。”[8]139这给我们建立符合不同学龄阶段壮族学生认知特点的壮族文化课程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借鉴。基础教育阶段壮族文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应是:(1)学前班注重壮族文化知识的启蒙,以简单的壮族歌谣、游戏和民间工艺制作等体验式活动为主;(2)小学阶段应注重壮族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对壮族文化的兴趣,注重从儿童的生活体验出发,以生动形象的壮族童话、故事、歌谣、传说以及简易的活动为主;(3)初中阶段开始注重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授,指导学生阅读或上网浏览关于壮族文化的知识并参与讨论,也可通过开设一些选修课或活动课参与壮族文化的体验,写一些关于壮族文化的读后感;(4)高中阶段通过选修课的开设,让学生学习、了解壮族文化的故事或英雄史诗,更为系统地了解铜鼓、花山壁画等壮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 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孟凡丽.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研究:回顾与前瞻[J].贵州民族研究,2002(4).
[3]滕大春.外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杨丽萍.从文化认知、文化自信到民族认同的转化与整合:壮族认同教育新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6)
[5]古力加娜提·艾乃吐拉.论双语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J].双语教育研究,2014 (3).
[6]滕 星.壮汉双语教育的问题及转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7]黄永和.壮文[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2.
[8]杨丽萍.壮族教育与文化传承[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付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