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没存在感的十二主神之一”、“被‘男神’们包围的女子莫里索”、 “奥林匹斯山小姐选美奖大赛”……读到这,你能相信这竟是一本在讲西方古典艺术和文化的书么?人们的刻板印象中,古希腊诸神该端庄优雅地站在奥林匹斯山上俯视着万民,西方经典名画应该被挂在门可罗雀的艺术馆博物馆里只可远观。但是这些文字让你看到:原来宙斯风流成性、赫拉自己也可能是“小三”上位,古希腊诸神不断上演着家庭伦理狗血剧;原来在16世纪卡拉瓦乔才是鲁斯、伦勃朗等著名画家顶礼膜拜的高手,而他另一身份竟是逃犯;原来不是所有的画家都像梵高一样在穷困潦倒中创造奇迹,而其画作能在他死后闻名于世,还得归功于在丈夫也去世后不得不养家糊口的弟妹……
咦?好像还有点意思!原来那些高冷画作背后也有这些妙趣横生的故事,通过这些八卦,竟能够记住那些原本陌生拗口的画家、诸神的名字和他们的代表作、开始能够理解以神话或圣经故事为主题的绘画。
有兴趣的话,你把书往前翻,会看到作者的介绍,没有照片,只有一张戴着墨镜、顶着爆炸头配络腮胡子的漫画头像,他就是非艺术科班出身的顾爷,也是小顾,本名顾孟劼,以这样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述西方绘画、古希腊神话,得到不少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微博粉丝99万。
“我自己的故事大家听起来会觉得很无聊吧”
与顾爷见面的那个周末天气不太好,接近十点,他才急急忙忙打发了早饭赶来,大约是下午还有一个讲座,他穿着有点正式,西装衬衣戴着黑框眼镜,跟他标志性头像反差很大——那是出自他第一篇微博漫画《胡一刀》里的一个戴墨镜的爆炸头角色——却一点也不让人感到严肃,那种随意坦诚的大男孩气息并未被遮盖。
还没怎么开口,他却先倒了“家底儿”:“很多媒体说觉得我很难采,感觉好像我有很多东西掖着藏着不说出来,其实也没有,我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故事可挖”。他相当坦诚地用了一句话就总结了自己这十多年的经历“当时跟很多人一样,读得不好才出国读书,在国外混了十年,然后2014年的时候回来做公众号”,他觉得,这些应该是会让大家听起来很无聊很没劲的。
将自己的故事一笔带过的这个人,却靠着给大家写故事,走到了众人的面前。他说,这跟写作不一样,那些毕竟不是自己的故事。
顾爷不是艺术科班出身,对绘画的喜爱却是打小就有的。1984年出生在上海的他,父亲是一名室内设计师,受父亲影响顾爷小时候便偶尔会去看画展。他一直很喜欢画画,从小也学素描,高中时候执迷于在本子上一幅一幅地画钢笔漫画,甚至是想要直接学艺术考美校的。然而家人没有同意,对于普通人而言,学艺术无异于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没有学成艺术的顾爷来到澳大利亚学了设计,毕业后在当地一家公司做设计师。谈起那段漂在国外做设计师的日子,顾爷说:“刚开始做就是想学一门技术,后来渐渐发现,想法比较重要,到工作了以后才发现,是老板的想法比较重要。”做着做着他感受到自己更擅长也更喜欢的还是讲故事,于是把工作重心转向做文案、写东西。
微博走红:我居然打败了汪峰
2013年在墨尔本的时候顾爷碰上一个莫奈的展览,小时候的绘画基础并不足以帮助他无障碍地看懂莫奈的画,“看不懂就回家做功课,然后觉得还蛮有意思的,就又和朋友去看了一次,把这些讲给他们听,没想到朋友听得津津有味。我就把它写了下来,发在微博上。”
他从雷诺阿、莫奈写起,写到第三、四篇的时候竟吸引到张亚东、王菲、瞿颖等一批明星转发,顾爷的微博开始成倍地“涨粉”。他说自己恰恰就是这种“人来疯”的类型,开始有更大的动力和热情写关于西方绘画的长微博。他笑着谈起对自己的走红印象最深的一次:“晚上十点多写完一篇东西就去睡觉了,结果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居然打败汪峰了,在排行榜上第一名,汪峰排第二”。如今,顾爷的微博粉丝已经有99万了,除了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新的图文故事,他还在“喜马拉雅”开了一档节目讲述西方艺术史。
故事讲得通俗,顾爷“备课”的过程却不是那么轻松。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想要讲清楚体系庞杂深奥的西方艺术史、古希腊神话乃至圣经,并不太容易。他最近正在读傅雷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三十年代的书,白话文还没有太普及,虽然比较难懂,但会有很多启发,得到一些启发以后自己再去谈一些比较浅的东西会容易一些。”
如果你不感兴趣就把它当个笑话
“小顾聊艺术”系列在豆瓣上有着不错的口碑,但针对他不经意间就论及狗血、八卦,大尺度地讲述艺术的方式,质疑声也不小。对此,顾爷想得倒是很明白。聊天中他反复向我们强调,从没把自己定义为 “艺术科普作者”,只是以比较调侃的聊天方式让一批本来不感兴趣艺术的人对艺术产生了兴趣而已。
十多年的澳洲生活经历让顾爷感触最深的就是 “国外和国内最大的差别就是外国人他们不会把艺术看的遥不可及。可能一个卡车司机也会在周末的时候去逛个画廊,喜欢就买一幅挂在家里。他们也会说看不懂,但不会因为胆怯而不敢去看。”
他很清楚:“浅显的东西会比较片面,就像我写的东西,简单粗暴,但会更容易记忆”,他只会选择更有趣的部分内容呈现给大家,也不强求一定要把读者领进艺术的殿堂:“现在我所做的就是把你带到门口,要不要进去看你自己是不是真的感兴趣。如果你不感兴趣,那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笑话看。”
谈起如今在微博上做的另一档视频“玩转意大利”,顾爷同样未赋予这件作品多么重大的使命:“在意大利你可以看到从古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很长一段历史,现在有条件去欧洲玩的人多了,但很多人仍然是一种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模式,我就想是不是可以通过这个视频能给他们玩的时候提供一些内容。” 看得出,顾爷本身就是个很随性的人,穿着西装衬衣拍照时有几分拘谨,自嘲到“这个pose好像那种成功企业家”,很抗拒拿着自己的书摆拍“这样太装了吧”。可能正是这样的顾爷,才更能理解站在艺术门外的大众的心理,他懂得作为“外行”的人们想知道的是“古希腊诸神的情感纠葛”、“某位著名画家的八卦故事”、“这幅名画为什么被称为名画被那么多人交口称赞”……那么就暂且搁下那些重大的“意义”、“使命”,用大家都感兴趣的故事为引子,至少让人们敢去接近艺术。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顾孟劼
我不是艺术科普作者,我只选好玩的东西给大家看
Q:为什么会在“聊绘画”之后,选择和大家“聊神话”呢?
A:我觉得如果能看懂西方神话就能看懂一半以上的绘画吧,古典绘画的主要题材都来源于这个。正在微博上做的“聊圣经”也是如此。神话不过是古代人对不了解的自然现象的想象,其实写出来是很好玩的,只是大家因为价值观的东西就不敢那样写,比如母子乱伦啊,兄弟仇杀啊,很少出现在圣经故事中,但事实就是如此。
Q:除了围绕绘画跟大家聊之外有做一些其他方面的尝试吗?
A:有的,最近在研究一些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流行音乐,比如鲍勃·迪伦等,其实我觉得很多音乐跟画一样。比如 the sound of silence 是《毕业生》的主题曲,旋律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听不懂,即使你看着歌词听,还是听不懂,因为它其实是一首诗,我就觉得如果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或者艺术家的故事,是可以帮助你听懂的。
Q:你不是艺术专业出身,平时会怎样为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充电?
A:看书,看一些视频,BBC纪录片,一些大学的公开课,包括网上的一些资料,当然网上的资料观点会比较庞杂。我之所以说自己不是一个科普作者,因为在我看来,科普作者应该是把自己查到的所有资料、观点,包括自己的观点都放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己去判断,但是我没有,我只是选了一些自己认为好玩的观点、好看的资料选出来给大家看,让大家产生兴趣,就是这样。
没有必要那么尊重艺术,我们只是品位不同
Q:怎么理解艺术的雅俗之分?
A:很多人会说我不尊重艺术,中央电视台还说我老是讲一些艺术家的八卦花边新闻毒害青少年。事实上我觉得,只是我觉得啊,艺术没必要去那么尊重,就像我们现在可以批评一部电影,为什么不能调侃几百年前那幅画呢?可能一百年后,我们今天调侃的电影也被捧上艺术殿堂,并不是没有可能,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那么的当真,那么的去尊重它。
Q:你觉得不正经的讲法会给读者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吗?
A:如果读者因为我的调侃而忘记他本来记住的东西,那我只能说他本来记的也不深吧。我觉得即便做艺术研究也都是通过资料来了解,那么再权威的资料都可能会带着主观,带着主观就可能会出错。我做的也可能会出错,有些观点可能不对,但你也很难证明其他观点就是对的。比如一百多年来我们都认为梵高是自杀的,但是前不久被破案说他其实是他杀的,那这一百多年以来的权威就全都错了。我现在只是谈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想法而已,你不能说你不喜欢香奈儿的包就是不尊重它,只是因为自己的品位不一样。
咦?好像还有点意思!原来那些高冷画作背后也有这些妙趣横生的故事,通过这些八卦,竟能够记住那些原本陌生拗口的画家、诸神的名字和他们的代表作、开始能够理解以神话或圣经故事为主题的绘画。
有兴趣的话,你把书往前翻,会看到作者的介绍,没有照片,只有一张戴着墨镜、顶着爆炸头配络腮胡子的漫画头像,他就是非艺术科班出身的顾爷,也是小顾,本名顾孟劼,以这样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述西方绘画、古希腊神话,得到不少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微博粉丝99万。
“我自己的故事大家听起来会觉得很无聊吧”
与顾爷见面的那个周末天气不太好,接近十点,他才急急忙忙打发了早饭赶来,大约是下午还有一个讲座,他穿着有点正式,西装衬衣戴着黑框眼镜,跟他标志性头像反差很大——那是出自他第一篇微博漫画《胡一刀》里的一个戴墨镜的爆炸头角色——却一点也不让人感到严肃,那种随意坦诚的大男孩气息并未被遮盖。
还没怎么开口,他却先倒了“家底儿”:“很多媒体说觉得我很难采,感觉好像我有很多东西掖着藏着不说出来,其实也没有,我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故事可挖”。他相当坦诚地用了一句话就总结了自己这十多年的经历“当时跟很多人一样,读得不好才出国读书,在国外混了十年,然后2014年的时候回来做公众号”,他觉得,这些应该是会让大家听起来很无聊很没劲的。
将自己的故事一笔带过的这个人,却靠着给大家写故事,走到了众人的面前。他说,这跟写作不一样,那些毕竟不是自己的故事。
顾爷不是艺术科班出身,对绘画的喜爱却是打小就有的。1984年出生在上海的他,父亲是一名室内设计师,受父亲影响顾爷小时候便偶尔会去看画展。他一直很喜欢画画,从小也学素描,高中时候执迷于在本子上一幅一幅地画钢笔漫画,甚至是想要直接学艺术考美校的。然而家人没有同意,对于普通人而言,学艺术无异于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没有学成艺术的顾爷来到澳大利亚学了设计,毕业后在当地一家公司做设计师。谈起那段漂在国外做设计师的日子,顾爷说:“刚开始做就是想学一门技术,后来渐渐发现,想法比较重要,到工作了以后才发现,是老板的想法比较重要。”做着做着他感受到自己更擅长也更喜欢的还是讲故事,于是把工作重心转向做文案、写东西。
微博走红:我居然打败了汪峰
2013年在墨尔本的时候顾爷碰上一个莫奈的展览,小时候的绘画基础并不足以帮助他无障碍地看懂莫奈的画,“看不懂就回家做功课,然后觉得还蛮有意思的,就又和朋友去看了一次,把这些讲给他们听,没想到朋友听得津津有味。我就把它写了下来,发在微博上。”
他从雷诺阿、莫奈写起,写到第三、四篇的时候竟吸引到张亚东、王菲、瞿颖等一批明星转发,顾爷的微博开始成倍地“涨粉”。他说自己恰恰就是这种“人来疯”的类型,开始有更大的动力和热情写关于西方绘画的长微博。他笑着谈起对自己的走红印象最深的一次:“晚上十点多写完一篇东西就去睡觉了,结果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居然打败汪峰了,在排行榜上第一名,汪峰排第二”。如今,顾爷的微博粉丝已经有99万了,除了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新的图文故事,他还在“喜马拉雅”开了一档节目讲述西方艺术史。
故事讲得通俗,顾爷“备课”的过程却不是那么轻松。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想要讲清楚体系庞杂深奥的西方艺术史、古希腊神话乃至圣经,并不太容易。他最近正在读傅雷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三十年代的书,白话文还没有太普及,虽然比较难懂,但会有很多启发,得到一些启发以后自己再去谈一些比较浅的东西会容易一些。”
如果你不感兴趣就把它当个笑话
“小顾聊艺术”系列在豆瓣上有着不错的口碑,但针对他不经意间就论及狗血、八卦,大尺度地讲述艺术的方式,质疑声也不小。对此,顾爷想得倒是很明白。聊天中他反复向我们强调,从没把自己定义为 “艺术科普作者”,只是以比较调侃的聊天方式让一批本来不感兴趣艺术的人对艺术产生了兴趣而已。
十多年的澳洲生活经历让顾爷感触最深的就是 “国外和国内最大的差别就是外国人他们不会把艺术看的遥不可及。可能一个卡车司机也会在周末的时候去逛个画廊,喜欢就买一幅挂在家里。他们也会说看不懂,但不会因为胆怯而不敢去看。”
他很清楚:“浅显的东西会比较片面,就像我写的东西,简单粗暴,但会更容易记忆”,他只会选择更有趣的部分内容呈现给大家,也不强求一定要把读者领进艺术的殿堂:“现在我所做的就是把你带到门口,要不要进去看你自己是不是真的感兴趣。如果你不感兴趣,那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笑话看。”
谈起如今在微博上做的另一档视频“玩转意大利”,顾爷同样未赋予这件作品多么重大的使命:“在意大利你可以看到从古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很长一段历史,现在有条件去欧洲玩的人多了,但很多人仍然是一种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模式,我就想是不是可以通过这个视频能给他们玩的时候提供一些内容。” 看得出,顾爷本身就是个很随性的人,穿着西装衬衣拍照时有几分拘谨,自嘲到“这个pose好像那种成功企业家”,很抗拒拿着自己的书摆拍“这样太装了吧”。可能正是这样的顾爷,才更能理解站在艺术门外的大众的心理,他懂得作为“外行”的人们想知道的是“古希腊诸神的情感纠葛”、“某位著名画家的八卦故事”、“这幅名画为什么被称为名画被那么多人交口称赞”……那么就暂且搁下那些重大的“意义”、“使命”,用大家都感兴趣的故事为引子,至少让人们敢去接近艺术。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顾孟劼
我不是艺术科普作者,我只选好玩的东西给大家看
Q:为什么会在“聊绘画”之后,选择和大家“聊神话”呢?
A:我觉得如果能看懂西方神话就能看懂一半以上的绘画吧,古典绘画的主要题材都来源于这个。正在微博上做的“聊圣经”也是如此。神话不过是古代人对不了解的自然现象的想象,其实写出来是很好玩的,只是大家因为价值观的东西就不敢那样写,比如母子乱伦啊,兄弟仇杀啊,很少出现在圣经故事中,但事实就是如此。
Q:除了围绕绘画跟大家聊之外有做一些其他方面的尝试吗?
A:有的,最近在研究一些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流行音乐,比如鲍勃·迪伦等,其实我觉得很多音乐跟画一样。比如 the sound of silence 是《毕业生》的主题曲,旋律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听不懂,即使你看着歌词听,还是听不懂,因为它其实是一首诗,我就觉得如果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或者艺术家的故事,是可以帮助你听懂的。
Q:你不是艺术专业出身,平时会怎样为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充电?
A:看书,看一些视频,BBC纪录片,一些大学的公开课,包括网上的一些资料,当然网上的资料观点会比较庞杂。我之所以说自己不是一个科普作者,因为在我看来,科普作者应该是把自己查到的所有资料、观点,包括自己的观点都放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己去判断,但是我没有,我只是选了一些自己认为好玩的观点、好看的资料选出来给大家看,让大家产生兴趣,就是这样。
没有必要那么尊重艺术,我们只是品位不同
Q:怎么理解艺术的雅俗之分?
A:很多人会说我不尊重艺术,中央电视台还说我老是讲一些艺术家的八卦花边新闻毒害青少年。事实上我觉得,只是我觉得啊,艺术没必要去那么尊重,就像我们现在可以批评一部电影,为什么不能调侃几百年前那幅画呢?可能一百年后,我们今天调侃的电影也被捧上艺术殿堂,并不是没有可能,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那么的当真,那么的去尊重它。
Q:你觉得不正经的讲法会给读者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吗?
A:如果读者因为我的调侃而忘记他本来记住的东西,那我只能说他本来记的也不深吧。我觉得即便做艺术研究也都是通过资料来了解,那么再权威的资料都可能会带着主观,带着主观就可能会出错。我做的也可能会出错,有些观点可能不对,但你也很难证明其他观点就是对的。比如一百多年来我们都认为梵高是自杀的,但是前不久被破案说他其实是他杀的,那这一百多年以来的权威就全都错了。我现在只是谈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想法而已,你不能说你不喜欢香奈儿的包就是不尊重它,只是因为自己的品位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