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变“厌学”为“乐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产生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对音乐课的内容和形式不感兴趣,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便产生了一种课堂压抑感,久而久之形成了“厌学”心理。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心境会使人在充满情趣、动机勃发和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具有良好的心境,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和愉悦的课堂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中提高他们音乐审美的能力,变“厌学”为“乐学”。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土”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音乐教学不应该把一首歌教会作为最终目的,更主要的是讲究教的方法与过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探索的舞台是我不懈的追求。我在教学实践中,了解他们期望中的音乐课的模型,喜欢怎样类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等,并结合他们的需求,在导入和活动设计上满足他们的需要,让他们有兴趣,有激情参与活动,真正成为音乐课上的“主角”,并在参与音乐表现和创造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在教学方法上,我更加注意丰富学生的感官感受,创设良好的情境及和谐的学习氛围,想尽办法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探究知识。
  第一、我利用文学语言来创设情境和氛围。好的歌词都是优美的文学作品。在学习《无锡景》一课时,我请学生结合歌词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去无锡看到的美丽景色,然后我用无锡的方言教他们学唱等等,学生们兴趣浓郁,自然进入到学习当中去了,学习的效果也非常地棒。
  第二、利用环境的改变创设情境和氛围。如上《浪漫月光曲》时,我把教室窗帘全部拉上,营造幽静的气氛,然后播放贝多芬《月光曲》,教室里立刻就有了夜晚宁静的感觉。我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安静地欣赏音乐,想象月光的柔美和静谧,教室里学生和音乐已经自然融在了一起。
  第三、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如在教唱《啊,奥林匹克》一课时,引导孩子们观看有关奥运的图片、纪录片等等,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奥运,感受在奥林匹克“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指导下,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沟通全人类文化;感受奥运健儿们为国争光的决心;感受奥林匹克运动的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而在教《心灵的呼唤》时,我把儿时玩伴、学校伙伴、生活朋友合成课件,并用所上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反复播放。学生在欣赏的同时熟悉了歌曲旋律,并加深了對歌曲意境的理解,自然能够更好地表达歌曲情绪。事实证明: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并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和探究知识。
  第四、合理拓展,投其所好。在充分运用艺术教材的前提下,我把流行歌曲引进课堂,让它服务于教学。由于流行歌曲时代感强、包装制作华丽,因此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选择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和教学内容恰当整合。如在学习朋友歌曲时,我给学生介绍了不同时期流行的歌曲:《找朋友》、《朋友》、《同桌的你》、《朋友别哭》、《干杯朋友》等等;我还把一些适合学生唱的歌曲介绍给大家,如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就是一首有利于培养自信心的歌曲;小虎队的《放心去飞》是一首鼓励人积极向上的好歌;还有《天亮了》、《天堂》、《青藏高原》、《隐形的翅膀》、《萤火虫》、《希望》、《神话》等等。只要有空余时间我就会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比赛或者歌咏比赛,课内课外的歌曲都可以唱,学生歌唱的积极性可高啦!
  
  二、和学生做朋友,让老师成为学生“乐学”的伙伴
  
  学生喜欢哪位教师,学生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但一旦你做到了,你就会有很大很大的收获。教师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精神环境的前提,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要在音乐课里营造民主和谐的环境,关键靠教师。教师必须做到:
  第一、亲切。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进入课堂必须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有位名人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特别是那些“淘气鬼”,千万不可以排斥他们,他们每一点细小的进步都要第一时间表扬,让他们体会到被肯定的快乐。让他们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其实很多时候,学生是因为喜欢教师才非常认真地学习那门学科。应该说教师的亲切所带来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前提。
  第二、平等。教师要转变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首先教师必须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及时调整情绪状态,不把生活中的烦躁、焦虑带入课堂并转嫁给学生。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一个体验、探索、实践的条件,努力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积极互动的态度和关系。必须随时随地征求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态和需要,给他们即兴创造的空间。
  第三、合作。合作学习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集体观念的建立、合作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个性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独特性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因势利导,激发出学生的合作精神,如重新摆放学生桌椅、组成学习小组,缩短学生之间的距离,利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也可以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布置一些学生个人很难完成的任务,让学生们体会出合作的必要性。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我都是用亲切的口吻和学生对话、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并对回答及时给予肯定或指正,教会大家合理分工、大胆表演,体会成功的喜悦。在种种尝试中,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效果自然比从前更好!
  爱是教学的前提,爱更是一门艺术!只有在亲切、平等、合作的课堂和谐环境中,才能让学生变“厌学”为“乐学”;才能更好地让他们感受到爱和尊重、乐观和自信;才能让学生在音乐中想象,在音乐中感受,在音乐中表现,在音乐中创造。做为教师,更应该摒弃陈旧的教学观,树立真正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将学生看成充满活力的生命体、知识的主人,使学生在自由、健康、轻松的课堂环境中茁壮成长!
其他文献
1变电站自动化要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及经济性,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实现综合自动化。所谓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就是广泛采用微机保护和微
课前预设是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教学预案的表现,它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它既可预设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做现实性思考,思考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疑点、难点,也可充分预设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情况,从而对学生在课堂上生成信息作出及时反馈和展开,有效提高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效性。其中,最突出,也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环节:它争议最大,调整最多,启发和受益也最深。在此,我列举八年级
兴趣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的进步又可以增加新的兴趣;培养和巩固兴趣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的情
为加强基层部队医疗机构学术建设,拟于2014年10月20日~11月20日之间,组织召开“2014年全军基层部队医疗机构学术交流会”(具体地点和时间待定)。现将征文事项通知如下。一、
《牛津初中英语》作为为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教材在江苏部分地区开始使用至今已经有三个年头了。本套教材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将语言知识置于生动的语言情景之中,使枯燥的语言学习成为真实、有趣的实践活动。但是,笔者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困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提前出现。如何防止两极分化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成因进行分析
Liquid crystals (LCs) are often known as electronic displays and have become ubiquitous in our daily life, apart from that, in the past 10 years, LCs have been
摘要:笔者主要针对目前职高《机械基础》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由于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兴趣这种状况,结合本人实际教学实践,总结出从重视起始课的教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创造教学情景、讲究授课艺术、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如何进行兴趣教学,从而提高《机械基础》这门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基础 学习兴趣    《机械基础》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材料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机
摘 要:教师的威信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威望 楷模 敬业精神 管制    教师节前夕,我收到了许多学生的祝福,或信息或贺卡,爱师之心溢于言表。其中一封贺卡上写着:“老师,您知道吗?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是我们的朋友,您和我们的距离那样近,可以说您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的架子,可是我们尊敬您,因为您有民主的作
观察生活说话训练就是在指导学生直接观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说话训练。从训练内容看,这种训练的内容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具有极强的真实性,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说实话抒真情的表达习惯;从训练的方法看,这种训练让学生直接观察,且先观察后表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逐步提高认识事物、分析事物、表现事物的能力;从训练的目的看,这种训练融观察、表达于一体,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
[案例]:一天,我们学校组织开展一日野炊活动。活动前,要求学生分组推选组长,并进行组员分工。学校离野炊地点约五公里,步行到那儿约一小时。活动那天早晨,400多名外出野餐的同学带着物品来到了各自的教室。以下是发生在这个活动过程中的两个场景:  场景1:8点刚过,一列长长的队伍从学校排出了老远。学生们有的背着锅,有的拎着米,有的端着装满物品的盆,有的肩上挎着一个大背包、手里还拎着一些什么,有的两手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