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2年“互联网+”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被提出,到2015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计划,紧接着“互联网+”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互联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5年10月第十五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更是以“互联网+教育”为主题,探索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作为未来互联网行业最关注的领域,"互联网+教育"将成为教育变革的一个新的契机,一场互联网支撑下的教育信息化颠覆性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信息技术不断地融入课堂,如慕课、微课、百度传课、白板、IPad、翻转课堂、学习空间等等,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课堂也确实出现了一定的“翻转”。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未明显加强,教学质量也没有明显提升,课堂仍缺乏生命灵动的气息。互联网+教育生成什么?自然是智慧教育,面对互联网支撑下玲琅满目的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更合理恰当地应用这些技术,让这些技术充分地帮助教师更好的教学,解决变化莫测的教学问题,教学智慧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教师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笔者主要从个体与学校管理两个层面来探讨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策略。
一、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终身学习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首先,这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明显缩短了知识的衰败期和更新期,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变化万端的教学环境。其次,这是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结构飞速变革,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应付激烈的社会竞争。再次,这是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需要。學习型社会不仅是一个“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会,更是一个“人人善学”的社会。只有引领和促进学习者不断自主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才能得以实现。最后,这是教师资格认证政策的需要,教师资格认定从 2015 年开始不再是终身有效了,教师需要定期进行考核和定期的参加离岗培训,因此,教师的终身学习更是刻不容缓。拥有教学智慧的教师不仅学科专业知识相当扎实,而且还要博览群书。不论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还是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亦或是纵横八万里的风光景象,教师都应该有所涉猎,这样讲起课才能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总的来说,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社会对优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迫切呼唤高质量的教育,更是迫切呼唤高质量的教师。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要清醒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要教育职责,也要牢记自己本身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作为一名教师,要给予学生一杯水,心中就应该装有整片海洋。因此,教师职业是一个特别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的职业,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随着社会进入学习化社会,学习将成为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成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要素。因此,教师必须以终身学习作为自己教学智慧生成的个人生长点。
2、提升终身学习的专业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明确指出:“每一个人都必须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古语有云,人生而有涯,而知无涯。作为某一学科领域的教师,其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育学相关理论知识及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学习。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并将其贯穿于职前与职后学习中。在教师教育中,教师应通过主动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来有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水平。通过终身学习,教师能更深刻认识自己,意识到自身专业的不足,从而努力去获取终身所需要的知识,并在变幻莫测的教学情境中创造性地去运用它们。而且通过终身学习,教师能够开发自身蕴藏的潜能,对于教学内容、教学艺术与学习方法等,用开放的心态去对待。
3、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
比尔?盖茨曾说,我有个简单但又强烈的信念,人类未来的成败将取决于人整合、使用信息的能力。显而易见,这种能力指的就是信息素养能力。那何为信息素养?主要是指合理恰当地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尤其是多媒体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工具,通过对信息的获取、整合、评估、应用等,最终达到目的的综合能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信息素养已然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因素。因此,互联网+时代的每一位老师必须以敏锐的学习素养和开放的教学理念,积极参与新技术媒体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积极学习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手段,比如翻转课堂、微课、慕课、思维可视化、3D打印、PS技术等。这也都是互联网时代每一位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径和必然使命。
二、加强实践性反思
学者们普遍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学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径。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需要自发地、自主地、自觉地去反思自身的教学,反省自己关于教育理论的观念结构,通过与“本我”、“自我”进行对话、反思和辩证,不断对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调整和丰富,挣脱束缚自己的不合理的教学观念,不健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从而发展出新的内在认知结构。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叙事研究,采撷教学智慧小故事、撰写关键性教学事件叙写个人教学感悟等方式养成教师的反思意识、习惯和能力,逐渐生成教学智慧。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从反思的广度来看,教师的实践性反思不仅是通过对教师自身实践经验的反思,从而获得个人实践知识或能力;而且还应包括对教学价值或意义进行理论上的反思,更大范围来说,还应对教育政策、教学实践结构或教育议题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再一次审视和反思。其次,从反思的深度来看,教学智慧虽然多被认为是教师通过经验获得的个人实践知识或能力,但教学反思不仅要聚焦于实践技能层面,更要深入到技能层面所依赖的认识、价值、态度和动机层面。
三、加大信息技术培训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智慧的形成大致可以分成信息技术熟练掌握期、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期以及信息技术运用自如期。在信息技术的入门阶段,单凭教师自己的摸索效率很低,学校只有对教师加大信息技术培训,让教师感受到智慧课程如何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感知到时代所需要的课堂与现实课堂的差距,从而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意识,并引导教师朝向教学智慧之路前进。具体来说,学校应该加强微课程开发设计培训,翻转课堂以及学习空间的使用培训等,只有学校对信息技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教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课堂的使用才会更加频繁和高效。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创新、顺应时代和科学发展的潮流,才能在教学中做出更好的贡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信息技术不断地融入课堂,如慕课、微课、百度传课、白板、IPad、翻转课堂、学习空间等等,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课堂也确实出现了一定的“翻转”。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未明显加强,教学质量也没有明显提升,课堂仍缺乏生命灵动的气息。互联网+教育生成什么?自然是智慧教育,面对互联网支撑下玲琅满目的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更合理恰当地应用这些技术,让这些技术充分地帮助教师更好的教学,解决变化莫测的教学问题,教学智慧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教师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笔者主要从个体与学校管理两个层面来探讨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策略。
一、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终身学习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首先,这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明显缩短了知识的衰败期和更新期,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变化万端的教学环境。其次,这是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结构飞速变革,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应付激烈的社会竞争。再次,这是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需要。學习型社会不仅是一个“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会,更是一个“人人善学”的社会。只有引领和促进学习者不断自主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才能得以实现。最后,这是教师资格认证政策的需要,教师资格认定从 2015 年开始不再是终身有效了,教师需要定期进行考核和定期的参加离岗培训,因此,教师的终身学习更是刻不容缓。拥有教学智慧的教师不仅学科专业知识相当扎实,而且还要博览群书。不论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还是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亦或是纵横八万里的风光景象,教师都应该有所涉猎,这样讲起课才能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总的来说,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社会对优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迫切呼唤高质量的教育,更是迫切呼唤高质量的教师。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要清醒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要教育职责,也要牢记自己本身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作为一名教师,要给予学生一杯水,心中就应该装有整片海洋。因此,教师职业是一个特别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的职业,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随着社会进入学习化社会,学习将成为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成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要素。因此,教师必须以终身学习作为自己教学智慧生成的个人生长点。
2、提升终身学习的专业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明确指出:“每一个人都必须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古语有云,人生而有涯,而知无涯。作为某一学科领域的教师,其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育学相关理论知识及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学习。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并将其贯穿于职前与职后学习中。在教师教育中,教师应通过主动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来有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水平。通过终身学习,教师能更深刻认识自己,意识到自身专业的不足,从而努力去获取终身所需要的知识,并在变幻莫测的教学情境中创造性地去运用它们。而且通过终身学习,教师能够开发自身蕴藏的潜能,对于教学内容、教学艺术与学习方法等,用开放的心态去对待。
3、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
比尔?盖茨曾说,我有个简单但又强烈的信念,人类未来的成败将取决于人整合、使用信息的能力。显而易见,这种能力指的就是信息素养能力。那何为信息素养?主要是指合理恰当地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尤其是多媒体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工具,通过对信息的获取、整合、评估、应用等,最终达到目的的综合能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信息素养已然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因素。因此,互联网+时代的每一位老师必须以敏锐的学习素养和开放的教学理念,积极参与新技术媒体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积极学习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手段,比如翻转课堂、微课、慕课、思维可视化、3D打印、PS技术等。这也都是互联网时代每一位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径和必然使命。
二、加强实践性反思
学者们普遍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学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径。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需要自发地、自主地、自觉地去反思自身的教学,反省自己关于教育理论的观念结构,通过与“本我”、“自我”进行对话、反思和辩证,不断对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调整和丰富,挣脱束缚自己的不合理的教学观念,不健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从而发展出新的内在认知结构。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叙事研究,采撷教学智慧小故事、撰写关键性教学事件叙写个人教学感悟等方式养成教师的反思意识、习惯和能力,逐渐生成教学智慧。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从反思的广度来看,教师的实践性反思不仅是通过对教师自身实践经验的反思,从而获得个人实践知识或能力;而且还应包括对教学价值或意义进行理论上的反思,更大范围来说,还应对教育政策、教学实践结构或教育议题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再一次审视和反思。其次,从反思的深度来看,教学智慧虽然多被认为是教师通过经验获得的个人实践知识或能力,但教学反思不仅要聚焦于实践技能层面,更要深入到技能层面所依赖的认识、价值、态度和动机层面。
三、加大信息技术培训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智慧的形成大致可以分成信息技术熟练掌握期、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期以及信息技术运用自如期。在信息技术的入门阶段,单凭教师自己的摸索效率很低,学校只有对教师加大信息技术培训,让教师感受到智慧课程如何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感知到时代所需要的课堂与现实课堂的差距,从而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意识,并引导教师朝向教学智慧之路前进。具体来说,学校应该加强微课程开发设计培训,翻转课堂以及学习空间的使用培训等,只有学校对信息技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教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课堂的使用才会更加频繁和高效。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创新、顺应时代和科学发展的潮流,才能在教学中做出更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