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生活在一个以信息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谁能最先最有说服力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力,谁就可能占得先机,于是注意力就变成了商机!这就是“注意力经济”的典型特征。同时我们又生活在科学技术推动的文明时代,大到国家决策,小到日用品、家用电器,科学技术无所不在。我们还生活在一个科技和经济一体化的新时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率已达70%以上。此外,我们还生活在一个新闻媒体在经济科技、日常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时代。
经济报道和科学新闻如何为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以及科学与经济的一体化作出应有的贡献呢?一方面,在科学新闻中注重经济观,反映科学成果的经济价值,推动科学与经济在新的层面上相结合,实现二者的统一,让新闻更好地为“注意力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推波助澜。
1.经济报道的科学性
培育一支具有科学素养的新闻队伍是经济新闻具有科学性的标志。这里所谈的科学素养指的是什么呢?有的研究者曾引用美国公共舆论调研室的乔恩·米勒的话:“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当了解科学方法,知道一定的术语,从而能够听得懂涉及科学技术问题的一般大众化辩论。”这话看来用在这里十分恰当。作为电视记者,尤其是电视经济记者,必须具备这种科学素养。
2008年,记者到桦川县的一个乡镇企业采访,发现这个厂里的工人不使用一般传统的木工尺,而是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的误差非常小,做出来的家具出奇地结实,厂长随手拿起一个凳子从三米高的地方丢下来,家具居然毫发未损。他们使用的工具可以令那些老木工们瞠目结舌。同理,作为一名经济报道的记者如果对科学常识都不了解的话,那就可能出大的偏差,还可能对社会造成损失。例如面向农村的经济类电视的记者,就必须了解农村的情况,了解一些主要的农业技术知识,了解一些主要的农产品品种。否则,遇到这方面的采访,不是看不懂,就是听不清,勉强写成报道,难免漏洞百出。
经济新闻科学性的另一体现就是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一是要科学地选择经济新闻的素材。二是电视经济报道媒体还应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准确地辨别信息的真假。第三,按照信息论原理,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小,则该事件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大。因此对于抓经济新闻,就是要抓那些有价值、有特性、有意义的事件,才会给观众有启示意义的内容。
真实性是经济新闻科学性的又一体现,保证真实性才能体现经济新闻的科学价值。首先要科学地把握事件的本身的内在规律;其次,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依据自己的科学素养,对事件进行正确的判断,不要带有任何个人偏见。第三,要把握采访方法和技巧,恰到好处,行文后要站在观众的立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新闻是否有歧义。第四,新闻与观众见面后,要跟踪、调查反馈意见,不对的进行补救,对抓得准的要认真总结经验。因此,经济新闻是否具有科学性,取决于记者的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更取决于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把握。
2.科学新闻的经济观
为什么要专门讨论科学新闻的经济观呢?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宣传科技技术,促进成果转化,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的发展。科技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前发展,科学新闻除了要反映科技动态,为提高人们素质、开启民智作出贡献外,还要具备经济观和经济的分析方法,促进经济的发展。
如何体现科学新闻的经济观呢?首先,科学新闻必须体现科学成果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科学成果,具有科学价值,但不一定具备较高现实的经济价值。一是因为科学成果有基础理论方面的,也有应用领域方面的。前者难以在生产上立刻见到效益,而后者可以马上开发。二是有些成果可能与市场相距较远,一般大众还难以接受,或还不具备开发的条件,或者使用的范围还很窄,普及应用价值并不大。这就要求从事科学新闻的记者除了具备科学知识之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分析能力。要做好市场调查,要了解科研课题的背景、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战略。
科学新闻必须反映出科学突破背后的经济价值,发掘新闻背后的经济潜力,从经济的角度拍摄、选题、写意。系选水稻是桦南县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成果,在科学上是一项重大突破,然而在经济上是否具有开发价值呢?经市场调查表明系选水稻是酿酒的优质原料,使用系选水稻酿制的酒其品质可以显著改善,而且产量也有明显提高。如果农村能运用这项成果,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什么呢?我们做了深入的报道,农民种植这种水稻可获得什么样的效益呢?报道分析道,这一新的成果亩产可过吨粮,每亩的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而且对于不好种植水稻的旱土、山土都可以种植,可以广泛地挖掘潜力。而更为可喜的是,这种水稻出酒率比过去同类品种提高3%至4%。最后报道提出推廣这一新成果的模式:政府部门负责宏观调控,以酒业集团为龙头,以农民生产为龙尾,中间则以农业科学院和当地农技部门为纽带,形成产业化生产。
立志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是科学新闻的经济观的另一体现。从目前的科技来看,大都面向农村,受众主体当然多数是农民。目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缺少真正有用的市场信息;缺少过得硬而又新鲜的科学技术;沉迷于封建迷信,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因此作为科技记者应当把培养高素质的农民作为新世纪的首要任务,只有造就一支过硬的知识农民队伍,才会推动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年农作物的结构将会作出较大的调整,生产水平会相应大幅提高,对生产者——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新世纪的科技报道要以培养市场型农民为主要目标。首先,要引导农民树立市场意识。近几年,不少农民已经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还远远不够。要提高素质,科学新闻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农民改变小富即满,安于现状的思维方法,多想点子,多产生致富动机,多找路子。
作者简介:刘刚,男,(1970.8-),佳木斯电视台新闻部记者
李浩,佳木斯郊区检察院
(作者单位:1黑龙江省佳木斯电视台新闻部
2.佳木斯郊区检察院)
经济报道和科学新闻如何为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以及科学与经济的一体化作出应有的贡献呢?一方面,在科学新闻中注重经济观,反映科学成果的经济价值,推动科学与经济在新的层面上相结合,实现二者的统一,让新闻更好地为“注意力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推波助澜。
1.经济报道的科学性
培育一支具有科学素养的新闻队伍是经济新闻具有科学性的标志。这里所谈的科学素养指的是什么呢?有的研究者曾引用美国公共舆论调研室的乔恩·米勒的话:“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当了解科学方法,知道一定的术语,从而能够听得懂涉及科学技术问题的一般大众化辩论。”这话看来用在这里十分恰当。作为电视记者,尤其是电视经济记者,必须具备这种科学素养。
2008年,记者到桦川县的一个乡镇企业采访,发现这个厂里的工人不使用一般传统的木工尺,而是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的误差非常小,做出来的家具出奇地结实,厂长随手拿起一个凳子从三米高的地方丢下来,家具居然毫发未损。他们使用的工具可以令那些老木工们瞠目结舌。同理,作为一名经济报道的记者如果对科学常识都不了解的话,那就可能出大的偏差,还可能对社会造成损失。例如面向农村的经济类电视的记者,就必须了解农村的情况,了解一些主要的农业技术知识,了解一些主要的农产品品种。否则,遇到这方面的采访,不是看不懂,就是听不清,勉强写成报道,难免漏洞百出。
经济新闻科学性的另一体现就是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一是要科学地选择经济新闻的素材。二是电视经济报道媒体还应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准确地辨别信息的真假。第三,按照信息论原理,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小,则该事件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大。因此对于抓经济新闻,就是要抓那些有价值、有特性、有意义的事件,才会给观众有启示意义的内容。
真实性是经济新闻科学性的又一体现,保证真实性才能体现经济新闻的科学价值。首先要科学地把握事件的本身的内在规律;其次,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依据自己的科学素养,对事件进行正确的判断,不要带有任何个人偏见。第三,要把握采访方法和技巧,恰到好处,行文后要站在观众的立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新闻是否有歧义。第四,新闻与观众见面后,要跟踪、调查反馈意见,不对的进行补救,对抓得准的要认真总结经验。因此,经济新闻是否具有科学性,取决于记者的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更取决于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把握。
2.科学新闻的经济观
为什么要专门讨论科学新闻的经济观呢?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宣传科技技术,促进成果转化,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的发展。科技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前发展,科学新闻除了要反映科技动态,为提高人们素质、开启民智作出贡献外,还要具备经济观和经济的分析方法,促进经济的发展。
如何体现科学新闻的经济观呢?首先,科学新闻必须体现科学成果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科学成果,具有科学价值,但不一定具备较高现实的经济价值。一是因为科学成果有基础理论方面的,也有应用领域方面的。前者难以在生产上立刻见到效益,而后者可以马上开发。二是有些成果可能与市场相距较远,一般大众还难以接受,或还不具备开发的条件,或者使用的范围还很窄,普及应用价值并不大。这就要求从事科学新闻的记者除了具备科学知识之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分析能力。要做好市场调查,要了解科研课题的背景、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战略。
科学新闻必须反映出科学突破背后的经济价值,发掘新闻背后的经济潜力,从经济的角度拍摄、选题、写意。系选水稻是桦南县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成果,在科学上是一项重大突破,然而在经济上是否具有开发价值呢?经市场调查表明系选水稻是酿酒的优质原料,使用系选水稻酿制的酒其品质可以显著改善,而且产量也有明显提高。如果农村能运用这项成果,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什么呢?我们做了深入的报道,农民种植这种水稻可获得什么样的效益呢?报道分析道,这一新的成果亩产可过吨粮,每亩的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而且对于不好种植水稻的旱土、山土都可以种植,可以广泛地挖掘潜力。而更为可喜的是,这种水稻出酒率比过去同类品种提高3%至4%。最后报道提出推廣这一新成果的模式:政府部门负责宏观调控,以酒业集团为龙头,以农民生产为龙尾,中间则以农业科学院和当地农技部门为纽带,形成产业化生产。
立志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是科学新闻的经济观的另一体现。从目前的科技来看,大都面向农村,受众主体当然多数是农民。目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缺少真正有用的市场信息;缺少过得硬而又新鲜的科学技术;沉迷于封建迷信,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因此作为科技记者应当把培养高素质的农民作为新世纪的首要任务,只有造就一支过硬的知识农民队伍,才会推动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年农作物的结构将会作出较大的调整,生产水平会相应大幅提高,对生产者——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新世纪的科技报道要以培养市场型农民为主要目标。首先,要引导农民树立市场意识。近几年,不少农民已经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还远远不够。要提高素质,科学新闻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农民改变小富即满,安于现状的思维方法,多想点子,多产生致富动机,多找路子。
作者简介:刘刚,男,(1970.8-),佳木斯电视台新闻部记者
李浩,佳木斯郊区检察院
(作者单位:1黑龙江省佳木斯电视台新闻部
2.佳木斯郊区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