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流管理在中国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制造业把企业内部的物流功能部分或者全部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策划、运作和管理。
第三方物流可以整合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资源,通过有效的运作,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但是不管是什么企业,主要还是围绕物流环节中的成本如何降低的问题。库存成本是物流成本中比重比较大的成本之一。本文采用物流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量化分析,为一般实际仓储企业提供一个简单的库存成本分析方法。
问题的缘由
2004年9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丁俊发在第三届中国企业采购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增长逐年趋缓,但占GDP的比重仍处于高位。并且认为社会物流总成本由运输成本、保管成本与管理成本构成。从物流成本构成看,运输成本占52.6%,保管成本21.4%,管理成本占15.6%。他所说的保管成本应该是指库存成本,即我们常说的物流设施内部费用。
那么从会计的角度应该如何认识物流成本呢?前面提到的三项成本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说的物流成本呢?其实,中国目前并没有颁布过一套实用的物流成本的核算基准。
在物流过程中物流成本的降低是以减少环节的角度来处理的。但是,如果某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的环节中所发生的作业又该如何来处理并降低成本呢?最近的一些物流书籍也比较多地介绍了物流成本计算的内容。但是更多的是从物流发生的直接费用去讨论的,应该说这是运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式后带来的结果。在国外对于物流成本的计算更多的是采用作业成本的核算方法,即解决间接成本的分配方法,来校正直接成本导致的信息失真问题。
在美国、日本,对于物流成本的概念都非常明确地给出了定义,但由于物流作业的多样性使得对于成本的计算有种深不可测的感觉。的确,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已经家喻户晓,但是,由于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在中国的普及仅仅是在理论上,更何况物流作业是建立在整个供应链上的作业分析。国内学术上的探讨非常热烈的同时,实务中的应用却非常的冷清。主要是至今没有物流成本核算标准出台,所以各企业也各行其是,使得各企业的成本数据无可比性。本文根据库存过程中物流的作业成本方法的实际应用,结合理论进行分析探讨,推荐一个比较适合大部分仓储式企业的直接采用物流作业成本计算的方法。
物流作业的思想
那么什么是物流作业系统呢?根据美国管理会计人协会的定义,以每一个作业为对象计算成本,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计算作业对象的产品、顾客、工序等成本的系统。其基本特征是,识别作业,满足顾客的需求,进行作业成本计算和绩效测定,决定作业的产出量,以成本对象识别和作业量为基础、将成本分配给作业对象、掌握组织的长短期目的和决定性的成功要素,评价作业有效性。
这里提到比较多的是“作业”两字,是指在企业内部所进行的所有反复性的作业或活动的总称。在物流企业或者其他企业的物流作业主要是物料的进货、保管、出货、流通加工、退货、信息处理、以及其他管理业务。对这样一个物流系统,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分析核算,就是通常所说的物流作业成本系统。与传统的成本计算不同的是,物流作业成本法的关键,就是从物流作业中寻找成本发生的轨迹。因此,必须从看似简单的操作作业中找出其规律性的作业,进而发现成本。
物流作业的识别方法是根据作业成本法的思想,把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两个大类。分析增值作业中是否能够改善或需要改善的,并且把非增值作业排除掉。但是这些作业该如何计算呢?这里的关键是间接费的处理。发生这些间接费的作业将成为分析的对象。更明确地说主要在物流设施内的物流作业,即为订单接受作业、顾客有关作业、流通有关作业、市场有关作业、企业有关作业。
物流成本计算关键是作业的度量,对于哪些作业进行细化和管理,这一点非常重要。表面上作业分解得越细,越容易管理,其实太细分化反而会增加这些被细化作业的处理和成本的把握。因此,在初期,作业不必设定得太细,可根据核算的要求和过程进一步细分。
库存作业识别及量化把握
如果以物流作业中库存作业为例,可以归为三大类:出入库、保管、管理业务。
把物流设施内部的物流作业细分,具体计算就可以借助于各种作业所花费的时间。把以上的物流费用分配到各个作业中,或者以产品的种类权重为基础来分配。
根据分析可以核算出物流的作业成本、单位作业成本、作业时间、工作量等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物流管理的作用非常有效。这样就为库存的作业成本计算做好了准备。以下通过实际数据为例说明库存成本的计算方法。
假设某仓库费用总计100 000元,保管了3种产品,数量为500 000件。按其种类数分配,其中A产品占20%, B产品占30%,C产品占50%。那么A、B、C产品的仓库费用各为20 000元,30 000元,50 000元。这是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一种结果。
如果按照作业成本法来计算的话,仓库费用经了解可以分为出入库及搬运费60 000元、保管费30 000元和管理费10 000元。产品依然是上述的3种A、B、C产品,但是分配基准各有不同。出入库及搬运作业的分配基准是件数,保管作业的分配基准是面积,而管理活动则以出库的次数为基准分配费用。如果根据实际查证,可以知道各产品的实际状况如下:
出入库及搬运作业中,有A、B、C产品的各自的件数,可以计算出其比率。如A有100 000个,B有150 000个,C有250 000个,那么其各自的比率就为20%、30%、50%。按件数如前一样的结果。
但是保管作业中,A、B、C产品以面积作为其分配比率,由于各占100 000m2 ,所以是各占33.33%。
管理工作则按A、B、C产品的出库次数作为分配比率,A为4 000次;B为3 000次;C为3 000次;那么A、B、C各自的比率就为40%、30%、30%。
以上所说的总个数、总面积、总出库数。按作业成本法中说法就是成本动因。
A产品成本=60000×20%+33.335+10000×40%=26000
B产品成本=6000×30%+30000×33.335+10000×30%=31000
C产品成本=600000×50%+30000×33.33%+10000×30%=43000
合计:100000元
至此就会发现A、B、C的产品库存成本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即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的不同能够得出各自差异:
A:20 000与26 000相差6000;
B:30 000与31 000相差1000;
C:50 000与43 000相差7000。
即A产品实际成本要高出传统成本计算法得出的结果6 000元;B产品要高出1 000元;而C产品则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高的成本支出,比原来的要低7 000元。虽然A、B、C总额依然是一样。说明各产品的不同成本实际上被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所掩盖。
其实以上只是作业成本法最初的步骤。实务中要想细分,还必须把出入库及搬运费和保管费进一步细化。保管费用根据作业分为保管和增值作业成本;管理成本根据业务可以细分为信息处理业务和一般管理业务成本;出入库成本细分为入库作业成本、出库作业成本和退货成本。
根据前述案例内容和实际数据,可以把三项成本细分为如下7项:
入库 1000 10%
出库 45000 45%
退回 5000 5%
保管 16000 16%
增值服务14000 14%
信息处理3500 3.5%
一般管理6500 6.5%
合计 100000
可以了解其中哪一项的成本是最高的,可以再排序,依据成本效益原则,重点管理成本项目中高比率的成本项目。从上表中的比率就可以知道出库、保管、增值服务作业应该是位列成本排序的前三位,进行成本管理时就应该重点把握。
更进一步的还可以把出库作业中的作业再细分:检验作业、货物移动、库存补充、挑选、捆包、出货准备、堆积及出货等作业。这些作业还必须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一步归类。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 一讨论。
结束语
根据对库存作业的分析,可以把物流作业成本法对于物流管理的作用简单总结如下:物流过程中的作业成本能够彻底地提高效率,进而能够明确区分物流成本管理的责任,根据不同产品的贡献区分不同顾客并进行物流服务。
对于传统的库存成本管理方法如经济订货量法、ABC存货分类法等方法,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角度不同,并不能给大家带来作业过程中管理上的便利。因此,建议采用作业成本法去解决作业中的成本认识,还可以衍生出解决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成本信息的扭曲、及时性的缺乏、忽视间接费用管理的重要性等。作业成本法在理论上比较成熟,但是在实务中往往并不受欢迎。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其核算的繁琐和量化指标的难于选择,本文通过简单的表述,期望能够把物流作业的作业成本方法中重点的量化因素展示在大家面前,因而相对容易计算仓储业的实际成本。
第三方物流可以整合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资源,通过有效的运作,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但是不管是什么企业,主要还是围绕物流环节中的成本如何降低的问题。库存成本是物流成本中比重比较大的成本之一。本文采用物流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量化分析,为一般实际仓储企业提供一个简单的库存成本分析方法。
问题的缘由
2004年9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丁俊发在第三届中国企业采购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增长逐年趋缓,但占GDP的比重仍处于高位。并且认为社会物流总成本由运输成本、保管成本与管理成本构成。从物流成本构成看,运输成本占52.6%,保管成本21.4%,管理成本占15.6%。他所说的保管成本应该是指库存成本,即我们常说的物流设施内部费用。
那么从会计的角度应该如何认识物流成本呢?前面提到的三项成本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说的物流成本呢?其实,中国目前并没有颁布过一套实用的物流成本的核算基准。
在物流过程中物流成本的降低是以减少环节的角度来处理的。但是,如果某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的环节中所发生的作业又该如何来处理并降低成本呢?最近的一些物流书籍也比较多地介绍了物流成本计算的内容。但是更多的是从物流发生的直接费用去讨论的,应该说这是运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式后带来的结果。在国外对于物流成本的计算更多的是采用作业成本的核算方法,即解决间接成本的分配方法,来校正直接成本导致的信息失真问题。
在美国、日本,对于物流成本的概念都非常明确地给出了定义,但由于物流作业的多样性使得对于成本的计算有种深不可测的感觉。的确,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已经家喻户晓,但是,由于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在中国的普及仅仅是在理论上,更何况物流作业是建立在整个供应链上的作业分析。国内学术上的探讨非常热烈的同时,实务中的应用却非常的冷清。主要是至今没有物流成本核算标准出台,所以各企业也各行其是,使得各企业的成本数据无可比性。本文根据库存过程中物流的作业成本方法的实际应用,结合理论进行分析探讨,推荐一个比较适合大部分仓储式企业的直接采用物流作业成本计算的方法。
物流作业的思想
那么什么是物流作业系统呢?根据美国管理会计人协会的定义,以每一个作业为对象计算成本,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计算作业对象的产品、顾客、工序等成本的系统。其基本特征是,识别作业,满足顾客的需求,进行作业成本计算和绩效测定,决定作业的产出量,以成本对象识别和作业量为基础、将成本分配给作业对象、掌握组织的长短期目的和决定性的成功要素,评价作业有效性。
这里提到比较多的是“作业”两字,是指在企业内部所进行的所有反复性的作业或活动的总称。在物流企业或者其他企业的物流作业主要是物料的进货、保管、出货、流通加工、退货、信息处理、以及其他管理业务。对这样一个物流系统,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分析核算,就是通常所说的物流作业成本系统。与传统的成本计算不同的是,物流作业成本法的关键,就是从物流作业中寻找成本发生的轨迹。因此,必须从看似简单的操作作业中找出其规律性的作业,进而发现成本。
物流作业的识别方法是根据作业成本法的思想,把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两个大类。分析增值作业中是否能够改善或需要改善的,并且把非增值作业排除掉。但是这些作业该如何计算呢?这里的关键是间接费的处理。发生这些间接费的作业将成为分析的对象。更明确地说主要在物流设施内的物流作业,即为订单接受作业、顾客有关作业、流通有关作业、市场有关作业、企业有关作业。
物流成本计算关键是作业的度量,对于哪些作业进行细化和管理,这一点非常重要。表面上作业分解得越细,越容易管理,其实太细分化反而会增加这些被细化作业的处理和成本的把握。因此,在初期,作业不必设定得太细,可根据核算的要求和过程进一步细分。
库存作业识别及量化把握
如果以物流作业中库存作业为例,可以归为三大类:出入库、保管、管理业务。
把物流设施内部的物流作业细分,具体计算就可以借助于各种作业所花费的时间。把以上的物流费用分配到各个作业中,或者以产品的种类权重为基础来分配。
根据分析可以核算出物流的作业成本、单位作业成本、作业时间、工作量等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物流管理的作用非常有效。这样就为库存的作业成本计算做好了准备。以下通过实际数据为例说明库存成本的计算方法。
假设某仓库费用总计100 000元,保管了3种产品,数量为500 000件。按其种类数分配,其中A产品占20%, B产品占30%,C产品占50%。那么A、B、C产品的仓库费用各为20 000元,30 000元,50 000元。这是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一种结果。
如果按照作业成本法来计算的话,仓库费用经了解可以分为出入库及搬运费60 000元、保管费30 000元和管理费10 000元。产品依然是上述的3种A、B、C产品,但是分配基准各有不同。出入库及搬运作业的分配基准是件数,保管作业的分配基准是面积,而管理活动则以出库的次数为基准分配费用。如果根据实际查证,可以知道各产品的实际状况如下:
出入库及搬运作业中,有A、B、C产品的各自的件数,可以计算出其比率。如A有100 000个,B有150 000个,C有250 000个,那么其各自的比率就为20%、30%、50%。按件数如前一样的结果。
但是保管作业中,A、B、C产品以面积作为其分配比率,由于各占100 000m2 ,所以是各占33.33%。
管理工作则按A、B、C产品的出库次数作为分配比率,A为4 000次;B为3 000次;C为3 000次;那么A、B、C各自的比率就为40%、30%、30%。
以上所说的总个数、总面积、总出库数。按作业成本法中说法就是成本动因。
A产品成本=60000×20%+33.335+10000×40%=26000
B产品成本=6000×30%+30000×33.335+10000×30%=31000
C产品成本=600000×50%+30000×33.33%+10000×30%=43000
合计:100000元
至此就会发现A、B、C的产品库存成本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即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的不同能够得出各自差异:
A:20 000与26 000相差6000;
B:30 000与31 000相差1000;
C:50 000与43 000相差7000。
即A产品实际成本要高出传统成本计算法得出的结果6 000元;B产品要高出1 000元;而C产品则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高的成本支出,比原来的要低7 000元。虽然A、B、C总额依然是一样。说明各产品的不同成本实际上被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所掩盖。
其实以上只是作业成本法最初的步骤。实务中要想细分,还必须把出入库及搬运费和保管费进一步细化。保管费用根据作业分为保管和增值作业成本;管理成本根据业务可以细分为信息处理业务和一般管理业务成本;出入库成本细分为入库作业成本、出库作业成本和退货成本。
根据前述案例内容和实际数据,可以把三项成本细分为如下7项:
入库 1000 10%
出库 45000 45%
退回 5000 5%
保管 16000 16%
增值服务14000 14%
信息处理3500 3.5%
一般管理6500 6.5%
合计 100000
可以了解其中哪一项的成本是最高的,可以再排序,依据成本效益原则,重点管理成本项目中高比率的成本项目。从上表中的比率就可以知道出库、保管、增值服务作业应该是位列成本排序的前三位,进行成本管理时就应该重点把握。
更进一步的还可以把出库作业中的作业再细分:检验作业、货物移动、库存补充、挑选、捆包、出货准备、堆积及出货等作业。这些作业还必须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一步归类。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 一讨论。
结束语
根据对库存作业的分析,可以把物流作业成本法对于物流管理的作用简单总结如下:物流过程中的作业成本能够彻底地提高效率,进而能够明确区分物流成本管理的责任,根据不同产品的贡献区分不同顾客并进行物流服务。
对于传统的库存成本管理方法如经济订货量法、ABC存货分类法等方法,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角度不同,并不能给大家带来作业过程中管理上的便利。因此,建议采用作业成本法去解决作业中的成本认识,还可以衍生出解决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成本信息的扭曲、及时性的缺乏、忽视间接费用管理的重要性等。作业成本法在理论上比较成熟,但是在实务中往往并不受欢迎。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其核算的繁琐和量化指标的难于选择,本文通过简单的表述,期望能够把物流作业的作业成本方法中重点的量化因素展示在大家面前,因而相对容易计算仓储业的实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