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碎遇天河 倾盆大雨落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条存在于1~2千米的高空,宽度达几百千米,绵延数千千米的水汽输送带,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天河”(即大气河,Atmospheric Rivers)。卫星云图能够清晰地显现它的分布。这些高悬空中的天河能将大量水汽从热带输送到向中高纬地区,载水量远远超过地面任何江河。
  自20世纪90年代大气河的概念被提出后,引起了不少气象学家的关注。水汽是降雨的必要条件,这一大尺度的水汽输送带与降雨的时空分布及强弱变化密切相关。在国际上,围绕大气河问题已有不少研究成果,许多地区发生的大范围降雨过程,都可以通过大气河的存在与演变进行解释。
  “波碎”是指大气罗斯贝波的破碎(Rossby Waves Breaking)过程。我们先从罗斯贝波谈起——
  20世紀初,高空探测技术在气象科研与业务中逐步得到应用,人们通过分析资料发现,在地球中高纬大气对流层的中上部,存在着波状的大气流场,大气沿着流场做南北摆动的准水平运动。在半球尺度上,一般有3~5个波存在。
  1939年,美国著名气象学家罗斯贝通过微分方程,从理论上研究分析了这类大尺度波形的性质,提出了著名的长波理论,成为动力气象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后人为了纪念这一卓越贡献,将此类长波命名为罗斯贝波。这一成果从理论上解释了大气长波的运动规律。在实际预报业务中,也可以发现沿罗斯贝波做南北震荡的大气流场与地面气压场和更高层的平流层大气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罗斯贝波也自然成为气象学家研究分析和预报大气运动时重点关注的系统。
  由于罗斯贝波在南北震荡过程中,会与热力和动力都存在显著差异的基本气流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不断进行能量交换,波的振幅和频率也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人们在天气图上可以看到复杂多变的大气环流形态。这种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使罗斯贝波在某一区域振幅快速增大,造成高纬度冷空气南侵或低纬度暖空气北上的不可逆过程。
  波幅的超常增长使其难以恢复到原有系统维持正常震荡,便产生了波的破碎过程。破碎后的波能量一部分回归到基本气流,增强其能量,另一部分则破碎成更小尺度的系统,耗散能量。如同在浩瀚的大海上,常能看到正常的波涛起伏,某处会突然出现高耸的波峰,然而并不能维持多久,一部分会迅速向海面回归,同时还会在空中卷出若干破碎的浪花。无论是南侵的气旋式波碎或是北上的反气旋式波碎,都会引起区域性天气异常,造成剧烈的温度、湿度、气压和风场的变化。
  大气河与罗斯贝波破碎都可以造成降雨和其他剧烈天气发生,若携带干冷空气南下的气旋式波碎又与空中的大气河相遇,其影响就更不可小觑了。
  最近,欧洲地球科学联盟(EGU)的《天气与气候动力学》杂志上发表了在瑞士苏黎世大气与气候科学研究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任职的德弗里斯的文章。德弗里斯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1979—2018年共40年的再分析资料,对全球每天发生的大尺度极端降水事件(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简写为EPE)做了系统研究,并重点分析了罗斯贝波破碎与大气河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对全球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罗斯贝波破碎与大气河这两个天气尺度系统,通过相互作用导致全球多处极端强降雨过程发生,特别是在干旱的副热带地区,强烈暴雨过程可能诱发灾难性洪水。这与以往的研究不同,副热带地区的研究此前更多关注湿热地区因气旋系统导致的暴雨,如热带洋面上台风形成后北上引发的风雨过程。罗斯贝波向南的气旋式破碎可以导致干冷空气南侵、对流层大气不稳定、低层气流上升、水汽向北输送等多重效应,这些都有利于极端降雨的发生。
  通过分析还发现,罗斯贝波破碎程度越大,可以诱发的水汽输送也越强,降雨随之增强。德弗里斯的分析表明,在北美和地中海区域,90%的极端降雨过程可以通过罗斯贝波破碎来解释;在沿海一带,95%的极端降雨是通过水汽输送带的增强驱动的,这与以往的案例研究结果总体上保持一致。而最有价值的发现,是两类大尺度天气过程交汇处发生的强降雨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在那些人们认为最为干旱少雨的地区产生的强降雨过程中,70%以上的大尺度降雨可以通过这一交互作用得到解释。
  除了从资料分析角度对极端降雨事件进行揭示,德弗里斯还对历史上造成重大损失的12次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极端事件都与罗斯贝波破裂结合大气河水汽输送有密切关联,如1987年9月在南非的纳塔尔发生的洪水,2013年6月的印度北阿坎德邦洪水,2013年9月的美国科罗拉多洪水,2015年3月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洪水等。
  研究结果还增进了我们对极端降雨事件与气候变化相关联的认识,发现近几十年来,暴雨出现频率增加、强度增强的趋势与全球增暖有密切关联,需要从更长时间周期的变化予以关注和研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气象报》
其他文献
按照通常观点,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首次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中国近代考古学史上第一个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因此得名,科学探索中国史前文化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到今天,现代考古学扎根中国大地已历时百年。回望中国考古学的世纪历程,特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数代中国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中国考古学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学科建设全面进步,考古新发现不断涌现,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
期刊
纵观历史,几乎在每个古代社会,人们都相信有其他层次的世界存在,有天神和幽灵的居所。现在,平行宇宙的概念成了理论物理学家辩论得最热烈的话题之一。在科学文献中,讨论得最激烈的有至少3种类型的平行宇宙:超空间或高维空间、多元宇宙、量子平行宇宙。  超空间或高维空间  有一种平行宇宙是物理学中历史最悠久的辩论对象——高维空间。我们生活在三维(长、宽、高)空间内,这是常识。无论我们在空间中怎样移动物体,所有
期刊
如果要跨国出远门,相信飞机会成为大家首选的交通工具,但很少有人注意飞机是选择哪条线路到达目的地的。下图标的就是飞机穿越大西洋时必经的航线,但看完我们不免困惑,大西洋上空明明这么广阔,为何所有飞机都要挤同一条“空中走廊”呢?  天空中的高速公路真实存在  大洋无边,为何这么多飞机不“各飞一边”?这还要从一位气象学家的发现说起。  100多年前,英国飞行员约翰·阿尔科克和亚瑟·惠滕·布朗从纽芬兰直飞爱
期刊
人类仰望星空和观测太阳系天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直到 20 世纪中期,人类才真正开始系统探索太阳系和太阳系以外的太空。  身向寰宇,催生行星科學  1961 年 4 月12 日,苏联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将宇航员尤里 ·加加林送入太空。这一事件也促使美国向全世界宣布实施宏伟的载人登月计划,阿波罗计划由此诞生。  伴随着登月的成功和热潮,美国也成功开启了探索火星、金星、水星以及太阳系内更远天体的步
期刊
相比于人类的肤色,昆虫的体色堪称色彩斑斓、艳丽夺目,甚至还能呈现变幻莫测的金属色泽。那么,你可曾深深地疑惑,为何昆虫能拥有如此丰富多样的色彩,这些色彩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色素色  自然界中动物和植物大都使用色素来产生颜色。  例如,植物的叶子看起来是绿色的,是因为叶绿素分子吸收了光谱中红色和蓝色部分所有波长的光,反射出我们能看到的绿色和黄色。  而在动物中,最常见的色素是黑色素,它产生了我们头发
期刊
人类自从出现以来,就被鸟类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羡慕鸟类的飞翔,近代以来,我们终于利用自己的智慧学会了飞行,并且超过了鸟类。然而,我们从未羡慕过它们的智商。但内森·埃默里会告诉我们一个颠覆性的认知—这些飞羽精灵其实是“披着羽毛的类人猿”。  对于鸟类,人们已经拥有许多认知,也给予它们各式各样的美称。但是,我们真的足够了解鸟类吗?一直以来,人们深深羡慕着鸟类的身姿和飞行技能,喜爱它们的歌喉,却没人想要它
期刊
重获光明是什么感觉?300年前,这个问题引起了哲学家的兴趣。借助现代科技,一些盲人重获光明。可是,他们看到的世界和普通人有很大不同。怎么说呢,大部分重获视力的人惧怕这个世界,因为他们看到的世界和常人太不一样了。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各个认知和身体机能的发育关键期。在人生头几年,婴幼儿通过五官体验和感知世界,学习语言,逐渐变成“人”。如果错过这个关键期,人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阻碍。  在300年前
期刊
出门长途旅行,如今的我们总是习惯带上方便面,不同包装、各种口味的方便面,满足着来自不同地域、有不同口味的旅行者的味蕾。古人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人们旅行的脚步开始向太空进发,不能没有足够的食物。食物,既是古时战争成功的关键,也是我们现代人飞向更遥远宇宙的先决条件。  世界超级大国正在策划如何将人类送上月球,带去火星。而我们在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后,距离下一个目标——中国人登上月球,也不再遥远。前
期刊
点斑原海豚  此种海豚的大小、体型与体色差异极多,已鉴别出两种:一种生活在沿岸,另一种栖居在外海。沿岸型通常体型较大、较厚实,身上斑点也较多  海豚是右利手还是左利手?  这是一个很狡猾的问题,因为海豚显然没有手。但是,在研究他们是否有左右偏好问题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了人类在感知上的奇怪现象。  人类的行为并不对称:我们大多数人习惯且擅长使用某一只手,保持平衡时重心放在某一条腿上会更容易,而那些工
期刊
说到北极你会想到什么?无边的冰雪、漫长的冬季、被海冰覆盖的白色海洋……一直以来,这个面积广大但人烟稀少的地区用她的美丽与神秘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从对北极一无所知到开辟北极航道,这里一直激发着人类探索的欲望。  近年来,北极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这次人们议论的不是令人神往的美景与未知,而是让人揪心的现实:北极海冰面积持续缩小,正在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北极海冰持续减少,原因究竟为何  北极作为地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