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堂教训模式,创设一种以“民主与和谐为真谛”的教学环境,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本文认为采用探究式是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之一。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
如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堂教训模式,创设一种以“民主与和谐为真谛”的教学环境,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我认为采用探究式是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之一。
一、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
所謂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这样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为什么要用探究式课堂教学
创设以“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灵魂”的教学活动在探究式地理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激发创新能力。如教材中涉及到的“全球变暖”、“厄尔尼诺”、臭氧层空洞“等问题,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材料,课上进行讨论。“全球变暖”有的同学认为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也有的同学认为是地球气候同期变动所致。有的同学提出“全球变暖”会带来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淹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有的同学提出:“全球变暖”可使南极大陆冰雪融化,植物得以生长,海面蒸发加强,水循环更加活跃。对教材中已有定论可采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假设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地球上的洋流、植被、气候、自然带会怎样变化?事实证明,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探究式课堂教学如何探究
1、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面、辐射全课的作用。一堂课的开头虽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要像一块无形的“磁铁”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点。如讲天气系统时,给学生讲《三国演义》:火烧葫芦峪“的故事;讲海水运动时,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巧妙出入的故事;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可以用三个悬念引入:美国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白天的比赛项目在我国收看时是晚上;妹妹的年龄比姐姐小,但也有比姐姐大的妹妹;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与南通的启东逐渐靠拢。
2、解疑点拨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而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采用“兵教兵”的合作方式,即让同桌或同班同学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交流相互探讨的结果,这种“兵教兵”的合作探究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3、明理深化实践探究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给学生明白清楚的交代。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如学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可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是明亮的原因;深秋到第二年的早春,霜冻出现在晴朗夜里的原因。通过实践探究,既巩固和扩大了知识,又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实践探究的形式多样,可模拟实践,或联系实践,或课外实践活动,如地理兴趣小组,地理板报等,这十分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和发展能力。总之,实践探究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利时机。
【参考文献】
[1].高中地理教师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高威,湖北武汉人,本科,中教二级,湖北省钟祥市实验中学教师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
如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堂教训模式,创设一种以“民主与和谐为真谛”的教学环境,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我认为采用探究式是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之一。
一、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
所謂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这样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为什么要用探究式课堂教学
创设以“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灵魂”的教学活动在探究式地理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激发创新能力。如教材中涉及到的“全球变暖”、“厄尔尼诺”、臭氧层空洞“等问题,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材料,课上进行讨论。“全球变暖”有的同学认为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也有的同学认为是地球气候同期变动所致。有的同学提出“全球变暖”会带来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淹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有的同学提出:“全球变暖”可使南极大陆冰雪融化,植物得以生长,海面蒸发加强,水循环更加活跃。对教材中已有定论可采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假设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地球上的洋流、植被、气候、自然带会怎样变化?事实证明,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探究式课堂教学如何探究
1、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面、辐射全课的作用。一堂课的开头虽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要像一块无形的“磁铁”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点。如讲天气系统时,给学生讲《三国演义》:火烧葫芦峪“的故事;讲海水运动时,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巧妙出入的故事;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可以用三个悬念引入:美国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白天的比赛项目在我国收看时是晚上;妹妹的年龄比姐姐小,但也有比姐姐大的妹妹;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与南通的启东逐渐靠拢。
2、解疑点拨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而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采用“兵教兵”的合作方式,即让同桌或同班同学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交流相互探讨的结果,这种“兵教兵”的合作探究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3、明理深化实践探究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给学生明白清楚的交代。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如学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可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是明亮的原因;深秋到第二年的早春,霜冻出现在晴朗夜里的原因。通过实践探究,既巩固和扩大了知识,又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实践探究的形式多样,可模拟实践,或联系实践,或课外实践活动,如地理兴趣小组,地理板报等,这十分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和发展能力。总之,实践探究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利时机。
【参考文献】
[1].高中地理教师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高威,湖北武汉人,本科,中教二级,湖北省钟祥市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