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现状及教学建议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0月,江苏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对全省四年级学生进行了小学语文学业水平抽样测试,同时还进行了师生问卷调查。直接指向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的问卷内容,学生问卷中有5题,教师问卷中有1题。下面就监测的有关数据作简要的分析。
  一、监测数据分析
  1. 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但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区域学校还存在着差异。从学生问卷中可以看出,语文教学中,全省78%的教师“总是”、10.7%的教师“常常”会要求学生学习新课的时候做好预习工作,说明新课学习预习有要求。63.6%的教师“总是”、15.1%的教师“常常”会设计一些题目,帮助学生预习。学贵有疑,69.5%的教师“总是”、13.7%的教师“常常”会让学生预习的时候提出自己的疑问。68.4%的教师“总是”、13.9%的教师“常常”要求学生预习的时候要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72.4%的教师“总是”、13.3%的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大声朗读课文。从教师问卷中可以看出,90.8%的教师认为“总是”“常常”在课前设计预习作业,帮助学生预习,说明江苏省绝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重视预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不同类型学校有差异。关于对不同类型学校分析统计,从数据分析看,选择“总是”要求学习新课文前预习的学生,城区学校有84.4%,镇区学校有74.4%,乡村学校有67.3%。选择“从不”和“很少”两项的,城区学校是3.6%,镇区学校是6.3%,乡村学校是6.8%,说明不同类型学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不同区域学校同样存在着差异。从不同区域统计来看,选择“总是”要求学习新课文前预习这一选项的,苏南占84.9%,苏中占81.7%,苏北占72.1%,苏南、苏中都超过省平均水平。
  2. 预习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但不同区域要求上有差异。全省有近七成的学生认为,在预习的时候,教师“总是”要求提出自己的疑问,说明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纵观全省的情况,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区域的学校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城区学校和镇区、乡村学校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对“教师要求我们预习时提出自己的疑问”的选项中,选择“总是”的学生,城区占74.5%,镇区、乡村分别是65.7%和64.4%,城区学校明显优于镇区和乡村学校。
  不同区域有差异,苏中高于苏南和苏北。学生在“教师要求我们预习时提出自己的疑问”选项中,回答“总是”的,苏中有74.6%,高于苏南72.9%和苏北65.7%的比例,苏北突显与苏中、苏南的差异。
  从各大市的统计数据比较中看出,学生在“教师要求我们预习时提出自己的疑问”选项中,选择“总是”的,常州83.4%,南通80.6%,镇江74.9%,无锡73.4%,南京72.9%,泰州72.2%,这些地区均超过全省均值69.5%。
  3. 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教师“总是”要求预习时大声读课文。从检测中可以看出,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是预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回答“教师要求我们预习时要大声朗读课文”的选项时,选择“总是”的学生,城区学生占80%,镇区学生占67.4%,乡村则仅占62.2%。不同类型学校存在着较大差异。6.9%的教师“很少”或者“从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声朗读课文。
  二、问题原因查找
  1. 认识不够全面。有些教师只是“知道”预习的重要,但对预习的意义、价值认识往往不够深,因而很难真正落实到日常教学中。预习,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技术规范要求。在小学相应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自主解读文本的意识与能力、质疑与求异思维能力等,应在预习时得以充分培育。调查数据发现,有一小部分教师存在着“重文轻语”“重基础轻能力”“重认知轻方法”的预习偏见,不能很好地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
  2. 研究不够深入。对于预习的认识,突显出学校类型、地区分布的差异。体现了不少教师“重教”不“重学”的思想理念;也体现了教师没有树立科学完整的教学观,没有将预习作为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预习的差异对待,深层意义上可能体现了学校或区域对于现代学习方式和理念的差异,以及课改深化落实程度的差异。
  3. 实践不够充分。预习结果与学业质量结果,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科学合理的预习,没有在教学中形成系统和常态,可能是造成学业质量不均衡状况增大的重要因素。
  三、教学建议及对策
  1. 进一步提高对预习的认识,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深刻变革。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质疑探究、分析归纳等能力。预习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激发起主动探求的欲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就可以离开教师的帮扶独立学习。教学思想上,要重视预习的常态介入。现代学习方式革命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进一步突显了“先学后教”地位,“翻转课堂”的思想和技术成为有意义学习的重要支点。教学技术和流程上,要全面把握预习任務及题型的设计,将“听说读写思”的学习目标有机融入预习环节,将预习的前端学习成果大量带入课堂教学环节,以最大限度实现“以学定教”,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深刻变革,促进语文深度学习的发生。
  2. 进一步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提升有效的预习能力。有效的预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指标,是“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教学终极目标之一。作为母语的学习,学生较强的预习习惯与能力格外重要。
  (1) 加强预习内容的学习指导。注重学习内容的前置学习,能够给予不同学情的学生合适的预习内容,注意语言基础知识与概念的前置学习,也要注意语文思维和表达创造的前置学习。教师在布置预习前应该先深入备课,结合文本和学情精心设计预习内容,明确准备让学生在预习中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等。   (2) 加强预习方法的学习指导。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在预习环节中的培育,能够根据不同学习内容给予不同预习方法的指导。预习要求必须明确。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可以根据实际,提出可操作的具体要求。预习可以设“基本题”和“选做题”分层要求,“基本题”应该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选做题”是为了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等生。下面举例说明预习要求可以这样提出:
  例一:低年级“五部曲”预习方法
  ① 标好自然段。用铅笔在课文的每一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这一方面是为了弄清楚课文的脉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学生课堂学习更方便。② 读准生字词。书后的一类字、二类字都要能在课前准确认读,这是课文中的“拦路虎”,如果不能读准字音,课文就无法读正确。一开始可以拼读,逐步达到看拼音就能直呼出来,去掉拼音也能认读汉字,并且做到看见汉字能组词。③ 读通顺课文。在读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这一点非常重要。一般说来,课文至少读三到五遍,达到读正确、读流利的要求。只有读通了课文,才有可能理解课文。④ 划出生字词。找出课文后面田字格、绿线格中的生字在课文里的位置并圈出来,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⑤ 提点小问题。学贵有疑。读了一篇新课文,小脑袋里产生了什么疑问?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可以在相应的地方打个小问号,上课的时候专心听。如果教师没有讲到,那就马上要去问。当然,如果能通过讨论、求教、查资料的方式解决小问号,那就更好!
  例二:中年级预习卡
  预习卡一般在期初统一发给学生,同时告知家长,让家长也明白学校的要求,达到家校联动的目的,促进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
  三下语文预习卡
  ★ 我会大声朗读课文四遍,每一次读我都会有不同的收获:① 我会大声读课文,第一遍读,标上自然段序号,再读课文,注意自然停顿,达到正确、流利,不熟的段落反复读。② 我边读边圈出生字词,生字上注好拼音。在田字格下面组2个词。③ 我用“____”划出了本课的重要词语,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5个左右词语,并写在该词语下面。④ 我读完课文,还有些疑问,用铅笔在书上做个记号。⑤ 文后的描红认真完成。阅读课后习题并尝试思考。
  例三:高年级预习“八字诀”
  ① 标:给每个自然段标好序号。② 读:三遍以上。初读,可以大声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再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练读,读出感情,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③ 找:圈出文中的生字,划出新词,找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用红笔标出,并设法记忆,给生字组词,扫清字词障碍。④ 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尤其注意关键词语的含义,可以在书上写一下。⑤ 查:通过图书、报刊、网络等途径,查阅写作的背景、查阅作者的生平、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⑥ 问:质疑问难,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用“?”标出,反复地读课文,看看自己能否解决,如果能解决的,就在“?”处打上“△”;如果不能解决,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⑦ 赏:佳句佳段可以反复诵读,并把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想想习作的时候哪些地方可以使用这样的句式,如能仿写更好。⑧ 练: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也可以进行思维扩展练习,自己设计习题自己练习。(这样的预习可以随着课时不同,分解到不同课时进行)
  (3) 加强预习成果的学习展示。能将学生的预习成果带入课堂,尤其要放大并表扬优秀学生预习成果,以形成良好的预习导向。要能根据学生预习成果进行教学设计的修改补充,让教学更有针对性。要能广泛使用“优教通”“乐教乐学”等教学平台,以便让预习成果能广泛分享,形成教学资源的丰富生态场。
  3. 进一步加强预习的研究與管理,落实预习的评价指标。
  预习,作为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各种教学模型的结构成分。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模型,加强预习是绕不过去的一个环节。在预习的研究和实践中,教师要注意预习内容的适配性、预习容量的科学性、预习方法的有效性、预习媒介的选择性和预习成果的参与性等基本问题,让预习从态度上重视,落实为技术上的完美实现。要把预习作为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评价指标,在教学常规中形成一贯的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侯友成,中学高级教师、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其他文献
编者按: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变革教学方式,实现从知识为本到素养为本的教学转变,让教学成为师生语文生活中主动积极、富有意义的探究过程。江苏省整合教学研究所项目团队围绕“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评”这四方面的核心要义,基于统编语文教材展开创造性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将整合视野下指向素养的大单元教学研究引向一线课堂,进入常态研究。  本刊邀请了五
期刊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分别出示牙刷、饼干、丹顶鹤放大后的局部图片,请学生猜是什么。)原来我们所看到的,并不一定是你想象的呀。现在,老师再请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出示一张井的图片)  生:井。  师:对,这个字是后鼻音,再读一遍。(生读)古人就是根据井的形状造出了这个字。要想写好“井”这个字,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出示“井”字书写动画)上横短、下横长,撇低竖高分两旁。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把它
期刊
一、借助信息技術,让拼音教学趣味化  《语文课程标准》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枯燥乏味,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有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初步学习了拼音,对拼音的学习不太感兴趣,还存
期刊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三年级学生由“写话”开始过渡到“习作”。这一小步的变化,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却是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积累的一大步。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一变化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加强习作的有效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有效的指导,给予学生习作的自信,学会观察的方法,掌握表达的方式,为习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有效地指导三年级习作,笔者认为,通过“加减乘除”法
期刊
学生习作大同小异,选材陈旧,缺乏新意,老师无心批改,面对如此尴尬的困境,追根究底是好的习作素材的缺失。处于乡村小学的学生,经济条件有限,要想发掘有趣有用的习作素材,需要从本土资源入手,发挥乡土优势,引导学生写以生活为本源、以体验为本能、以儿童为本位的童心习作。  一、从你的童心世界路过  我的学生每当遇到习作题时,总是唉声叹气。拿到一张试卷的时候,学生首先要问的就是习作要不要写。提起习作来,老师们
期刊
统编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将“语文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通过一系列不同主题的统编教材专题研训,立足语文要素,进行整体观照下的类比融通,有助于教师深入解读教材,提高实施教材的能力。  一、研训:柳暗花明又一村  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连续五次举行不同主题的统编教材专题培训,或基于人文主题,或涉及特殊单元,或聚
期刊
一、猜谜导入,聊一聊动物朋友  1.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群朋友,请你猜猜看,它们是谁?  鼻子像钩子,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鞭子。(大象)  远看像只猫,近看是只鸟。晚上捉田鼠,天亮睡大觉。(猫头鹰)  2. 你们喜欢和动物做朋友吗?说一说自己的动物朋友是谁?简单地介绍一下。  3.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手中的笔把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介绍给大家。(板书课题:我的动物
期刊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苏轼的《后赤壁赋》都是古代写景散文中的精品之作。聚焦两文,从景物的文学表现到情绪的文学管理,其间既有表达路径的相似,又有文学旨归的差异。从“同”的角度,可一窥传统士人内在的精神同构性、文学创作的外显规律性;从“异”的角度,则能考辨二人身处逆境的复杂心境,以及生命态度的差异。这对理解文本、理解文学、理解人,无疑是有意义的。  其不变者:从作者遭遇到作品情绪发展  柳、苏都是才华
期刊
一、激发兴趣巧设境  1. 同学们,2013年秋天,我们敬爱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建设,更是有温度的文化建设。我们通过“一带一路”可以了解到沿线许多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播放音频)  俄罗斯小朋友:兹德拉夫斯基,我是来自战斗民族俄罗斯的伊万诺夫。你们知道莫斯科红场吗?在俄语中,“红色”含有“美丽”之意,“红场”的意思就是“美丽的广场”。它是莫斯科历史的见
期刊
中国的诗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发展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在众多学术家眼里,唐诗成了中国诗歌高潮的代名词,小学课本中的诗歌也是以唐诗为主。当人们谈到宋文化时,首先被提到的是宋词。尽管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在宋朝得到了大发展,但并不能忽略其他的文化形态。唐诗恢宏大气、工巧华丽,而宋诗在精神上更胜一筹,突显出人文和思辨的内容。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唐诗以情韵气格胜,宋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