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瑶族长鼓舞在瑶族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庆祝节日、婚庆嫁娶、开耕种田、迎宾送客、祭奠祖先、祈福许愿,长鼓舞常常伴随其中。原生态排瑶长鼓舞主要流行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油岭、大岗、大坪、军寮等地。长鼓舞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其动律特征鲜明、民族风格独特,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和传承。本文就排瑶及排瑶长鼓舞的源流进行探讨。
关键词: 排瑶;排瑶长鼓舞;源流
一、排瑶的源流
排瑶主要聚居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瑶族族源可追溯至距今约五、六千年的远古时代,瑶族先民古称“尤”人,系九黎、三苗的后裔。千百年来瑶族人民在我国南岭地区的湖南、贵州、两广、云南、江西以及海南等遼阔腹地辗转生活,形成了“大分散,小聚集”的分布格局。瑶族在历史上因封建朝代的更替,封建统治阶级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的推行,刀耕火种游耕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地向南、向西迁徙。历史上有着不同的自称与他称,唐朝时有“莫徭”的称谓,后有带有犬字旁的“猺”“猺人”“蛮猺”等称谓。新中国成立,倡导民族平等,统一改为“瑶族”。瑶族因迁徙路线、定居地点不同,民族间频繁交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语言差异大,经济生活、风俗习惯不同,各具特色的众多支系。
根据史料和学者研究一般主张秦、汉时期的“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与今“盘瑶”支系下的排瑶渊源颇深,东晋干宝在《晋纪》中说:“武陵、长沙、庐江郡夷,槃瓠之后也,杂处五溪之内。武陵,即今湖南常德市、怀化市、湘西州的部分县市以及贵州铜仁的东部地区;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也指出:“瑶本盘瓠之种,产于湖广溪洞内,即长沙、黔中、五溪之蛮是也。后滋蔓绵数千里。南粤在在有之,至宋始称蛮瑶。”明代在连南瑶族自治县形成“八排十二冲”的排瑶。
二、排瑶长鼓舞的由来
对于瑶族长鼓舞的起源,学术界至今未给出肯定的论断。但却有着大量关于长鼓舞的史料记载。宋朝周去非所著《岭外代答》曰“铳鼓,乃长大腰鼓也,长六尺,以燕脂木为腔,熊皮为面,鼓不响鸣,以泥水涂面,即复响矣。”清代许来章的《八排瑶风土记》也描述道:“长鼓其形头大中小,黄泥涂面,以绳挂项,或云亦古制也。”《瑶族历史览要》提到“长鼓舞应产生于高辛氏时代,也就是原始狩猎时期,”《瑶族文化变迁》一文中说“长鼓舞见载于史籍是从唐代开始,至宋代,记载更为祥实。” 除了史书资料记载,油岭排瑶民间口头也流传着关于长鼓舞起源的动人故事。传说瑶族牧牛青年唐冬比和盘王的女儿房莎十三妹相爱,盘王得知此事,怒不可遏,便派遣雷公下凡将房莎十三妹带回天庭,夫妻情谊深厚,难舍难分。临别时,房莎十三妹叮嘱唐冬比:去南山砍一棵琴树,做一个三尺六寸长的长鼓,等到农历六月十六的时候,跳起长鼓舞,跳够三百六十次,就可以升天与我团聚。唐冬比牢记了十三妹的临别叮嘱,跋山涉水来到南山,砍下琴树做好了长鼓舞,打下跑、跳、走、蹲、转、翻转、腾挪以及砍树等动作,当跳到三百六十下的时候,便像雄鹰一样腾云驾雾飞向天庭,和房莎十三妹团聚了。瑶族人民为了纪念唐冬比和房莎十三妹的爱情便每逢农历十月十六日“耍歌堂”时,都会跳起长鼓舞,期盼每对如唐冬比和房莎十三妹一样的恋人都能有情人终成眷属。
三、结语
根据文献资料记载,排瑶长鼓舞的由来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发展,社会制度的不断更替表演内容、表现形式不断充实。唐代时期,长鼓舞已经融入了百姓的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瑶族长鼓舞繁荣发展,经常在瑶族节日庆典、迎宾送客、祈福许愿和集体娱乐中出现。表演内容由原来的祭祀盘王向表现瑶族人民生活,抒发瑶族人民情感的题材转变。传统的打法保留了下来,并根据瑶族人民新时代的精神需求和时代风貌融入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明生,王施力.瑶族历史览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 李来章,黄志辉.连阳八排风土记[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
[3] 奉恒高.瑶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4] 玉时阶.瑶族文化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赵思媛(1989.5~),女,湖北武汉,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舞蹈研究。
关键词: 排瑶;排瑶长鼓舞;源流
一、排瑶的源流
排瑶主要聚居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瑶族族源可追溯至距今约五、六千年的远古时代,瑶族先民古称“尤”人,系九黎、三苗的后裔。千百年来瑶族人民在我国南岭地区的湖南、贵州、两广、云南、江西以及海南等遼阔腹地辗转生活,形成了“大分散,小聚集”的分布格局。瑶族在历史上因封建朝代的更替,封建统治阶级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的推行,刀耕火种游耕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地向南、向西迁徙。历史上有着不同的自称与他称,唐朝时有“莫徭”的称谓,后有带有犬字旁的“猺”“猺人”“蛮猺”等称谓。新中国成立,倡导民族平等,统一改为“瑶族”。瑶族因迁徙路线、定居地点不同,民族间频繁交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语言差异大,经济生活、风俗习惯不同,各具特色的众多支系。
根据史料和学者研究一般主张秦、汉时期的“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与今“盘瑶”支系下的排瑶渊源颇深,东晋干宝在《晋纪》中说:“武陵、长沙、庐江郡夷,槃瓠之后也,杂处五溪之内。武陵,即今湖南常德市、怀化市、湘西州的部分县市以及贵州铜仁的东部地区;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也指出:“瑶本盘瓠之种,产于湖广溪洞内,即长沙、黔中、五溪之蛮是也。后滋蔓绵数千里。南粤在在有之,至宋始称蛮瑶。”明代在连南瑶族自治县形成“八排十二冲”的排瑶。
二、排瑶长鼓舞的由来
对于瑶族长鼓舞的起源,学术界至今未给出肯定的论断。但却有着大量关于长鼓舞的史料记载。宋朝周去非所著《岭外代答》曰“铳鼓,乃长大腰鼓也,长六尺,以燕脂木为腔,熊皮为面,鼓不响鸣,以泥水涂面,即复响矣。”清代许来章的《八排瑶风土记》也描述道:“长鼓其形头大中小,黄泥涂面,以绳挂项,或云亦古制也。”《瑶族历史览要》提到“长鼓舞应产生于高辛氏时代,也就是原始狩猎时期,”《瑶族文化变迁》一文中说“长鼓舞见载于史籍是从唐代开始,至宋代,记载更为祥实。” 除了史书资料记载,油岭排瑶民间口头也流传着关于长鼓舞起源的动人故事。传说瑶族牧牛青年唐冬比和盘王的女儿房莎十三妹相爱,盘王得知此事,怒不可遏,便派遣雷公下凡将房莎十三妹带回天庭,夫妻情谊深厚,难舍难分。临别时,房莎十三妹叮嘱唐冬比:去南山砍一棵琴树,做一个三尺六寸长的长鼓,等到农历六月十六的时候,跳起长鼓舞,跳够三百六十次,就可以升天与我团聚。唐冬比牢记了十三妹的临别叮嘱,跋山涉水来到南山,砍下琴树做好了长鼓舞,打下跑、跳、走、蹲、转、翻转、腾挪以及砍树等动作,当跳到三百六十下的时候,便像雄鹰一样腾云驾雾飞向天庭,和房莎十三妹团聚了。瑶族人民为了纪念唐冬比和房莎十三妹的爱情便每逢农历十月十六日“耍歌堂”时,都会跳起长鼓舞,期盼每对如唐冬比和房莎十三妹一样的恋人都能有情人终成眷属。
三、结语
根据文献资料记载,排瑶长鼓舞的由来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发展,社会制度的不断更替表演内容、表现形式不断充实。唐代时期,长鼓舞已经融入了百姓的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瑶族长鼓舞繁荣发展,经常在瑶族节日庆典、迎宾送客、祈福许愿和集体娱乐中出现。表演内容由原来的祭祀盘王向表现瑶族人民生活,抒发瑶族人民情感的题材转变。传统的打法保留了下来,并根据瑶族人民新时代的精神需求和时代风貌融入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明生,王施力.瑶族历史览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 李来章,黄志辉.连阳八排风土记[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
[3] 奉恒高.瑶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4] 玉时阶.瑶族文化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赵思媛(1989.5~),女,湖北武汉,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舞蹈研究。